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月骨无菌性坏死的临床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月骨无菌性坏死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腕部疼痛性疾病,好发于15~40岁的男性体力劳动者的优势手腕。1910年Kienbock最初对其做了系统性描述,因此又称Kienbock病。1解剖因素月骨位于近侧列腕骨的中心,呈新月形,它是腕关节中央列,即头—月—桡骨关节链的中心,易被扭曲或挤压。月骨与相邻骨块共构成五个关节,表面绝大部分为关节软骨覆盖,而无骨膜,仅在其掌侧及背侧腕关节韧带附着处有小血管进入。和全身多处骨相比,月骨血供较差,其血供破坏时很难借助相邻骨骼的血供来修复再生。2致病因素一些学者认为继发于创伤或反复微小创伤的循环改变为其病因[1…  相似文献   

2.
剥脱性骨软骨炎(osteochondritis dessecans,OCD)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局部性关节软骨及其软骨下骨缺血性坏死、并与周围正常骨质分离为特征的一类关节疾病,由Konig命名为剥脱性骨软骨炎,好发于青少年和成年男性,男性是女性的2倍。  相似文献   

3.
月骨无菌性坏死又称Kienbock病,是以进展性、破坏性的病理过程导致患者腕部慢性疼痛及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多发于青壮年男性,多单侧发病。多数患者都存在腕关节反应性滑膜炎、肿胀、活动受限、握力下降。如不及时治疗,月骨会碎裂、塌陷,从而导致腕关节的退行性改变、  相似文献   

4.
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是一种以骨质硬化为主要特征的非特异性炎性病变,与妊娠、外伤等因素有关。近年来研究表明,该病实际上是一种特殊性的缺血坏死改变。该病好发于女性,常见于妊娠后期或产后。2001-01-2008-01笔者收集了49例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患者的CR、CT及MRI影像资料,对其  相似文献   

5.
舟骨切除并四角融合术是指完整切除舟骨,做头状骨、月骨、三角骨和钩骨的有限腕关节融合术。该术式主要适用于舟月进行性塌陷治疗(ScapholunateAdvancedCollapse,SLAC)。禁忌证包括:Kienbock病(月骨无菌性坏死)、桡月关节退行性改变、腕骨向尺侧移位等。1984年Watson等系统报道了SLAC的临床表现和诊治方法,此后备受手外科医生重视。  相似文献   

6.
重视和提高腕月骨无菌性坏死的整体整诊治水平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月骨无菌性坏死是腕关节痛的主要病因之一,1843年由Peste所发现,1910年Kienbck详细报告了其临床症状和体征,故被称为Kienbck病。该病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多发于青壮年男性体力劳动者。近年来,其发病率亦有上升的趋势。该病以月骨的缺血坏死为开始,可继发腕关节滑膜炎,月骨的密度、形状发生改变而导致桡、月关节面磨损,关节炎,腕骨的排列紊乱和腕关节不稳征。晚期可造成患者手的握力低下、腕关节剧痛和功能完全丧失,致残率较高。在近90年的诊治过程中,从解剖学、病因学、影像学和治疗等方面,国内外的研究报告较多,但迄今其病因仍然不清楚。该…  相似文献   

7.
正SAPHO综合征是一组由英文首字母缩写命名的疾病群,包括滑膜炎(synovitis)、痤疮(acne)、脓疱病(pustulosis)、骨肥厚(hyperostosis)和骨炎(osteitis)。它主要累及患者的皮肤、关节,是一种少见的慢性无菌性炎症~([1])。本疾病首发症状多为骨肥厚和骨炎,国内外尚无病理性骨折报道,本文报道1例以锁骨病理性骨折为主要症状,并进行外科手术干  相似文献   

8.
畸形性骨炎是一种局灶性骨重建异常的代谢性骨病,以过度骨吸收和过度骨生成为特点.该病在1870年由Paget首次描述,故又称Paget病.本病在欧美发病率较高,国内报告甚少.常见受累部位依次为骨盆、腰椎、骶骨、颅骨、肩胛骨等.我科2009年收治了1例腰椎连续多节段(L1-4)受累的Paget病患者,在PubMed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均未检索到类似报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自1981年3月至1991年3月,我们采用头状骨一月骨关节融合术治疗12例月骨缺血性坏死(Kienbock),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2例,男8例,女4例,右侧10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寻找一种临床治疗晚期月骨无菌性坏死方便有效的方法。方法 作于1985年始,在对50侧新鲜成人上肢标本及100侧长春出土腕骨标本解剖观测的基础上,设计了以骨间前动脉背侧支为血管筋膜蒂的头状骨移位术,用于替代坏死碎裂的月骨,以治疗晚期月骨无菌性坏死。结果 临床应用22例,术后随访1~13年,全部病例均消除了腕痛,腕关节功能和手的握力有了明显改善,均恢复了原有工作。结论 本手术方法既切除了病灶又保持了腕骨的稳定和腕关节功能,对治疗晚期月骨无菌性坏死是一种疗效好、副作用小、功能满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发生于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的膝关节周围骨坏死仅次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而居第二位。骨坏死是由于受累部位骨的血液供应明显减少或丧失所致。病变发生在骨或关节软骨下。长骨骨骺端由于动脉血流入和静脉血流受阻而特别易受影响。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为骨坏死好发部位,因为股骨髁完全依赖髁动脉供血,而这些血管呈扇形展开直达关节表面,几乎没有相互吻合,使得软骨易发生缺血性坏死。 1 病因 过去曾认为本病是剥脱性骨软骨炎的一种,但本病多见于老年肥胖女性,而剥脱性骨软骨炎常见于男性儿童。Ahlback 1968年首次将自发性膝关节坏死作为一个临床病理名称加以报道,认为该病是一相对少见疾病。本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介绍以骨间前动脉背侧支为蒂的头状骨移位治疗晚期月骨无菌性坏死。方法 对 18例Lichtman分Ⅲ、Ⅳ期月骨无菌性坏死患者采用坏死月骨摘除 ,以骨间前动脉背侧支为蒂的头状骨移位替代坏死月骨。结果 术后随访 1~ 5年 ,平均 32个月 ,移位头状骨有可靠血运 ,16例腕痛消失 ,2例仍有轻度腕痛 ,优良率 10 0 %。结论 应用该法替代月骨支撑腕关节 ,符合腕关节功能解剖 ,是治疗Ⅲ、Ⅳ期月骨无菌性坏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Paget病又称畸形性骨炎、变形性骨炎,是一种骨代谢性疾病。其特征为骨吸收增加,随之代偿性新骨形成增加,骨转换、骨重建单位生成率增加,导致病变部位编织骨和板层骨镶嵌,最终导致骨膨大、疏松、血管增多,容易发生畸形和骨折。  相似文献   

14.
头状骨移位治疗月骨无菌性坏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介绍以骨间前动脉背侧支为蒂的头状骨移位治疗晚期月骨无菌性坏死。方法 对18例Lichtman分Ⅲ、Ⅳ期月骨无菌性坏死患者采用坏死月骨摘除,以骨间前动脉背侧支为蒂的头状骨移位替代坏死月骨。结果 术后随访1~5年,平均32个月,移位头状骨有可靠血运,16例腕痛消失,2例仍有轻度腕痛,优良率100%。结论 应用该法替代月骨支撑腕关节,符合腕关节功能解剖,是治疗Ⅲ、Ⅳ期月骨无菌性坏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踝关节镜下治疗距骨剥脱性骨软骨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踝关节镜技术在距骨剥脱性骨软骨炎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对17例距骨剥脱性骨软骨炎患者施行踝关节镜手术,在关节镜下对损伤关节面清创、搔刮及钻孔。结果随访14.54个月。踝关节Kofoed评分由术前平均56.5分提高至89.4分,17例中优6例,良8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2.4%。结论踝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距骨剥脱性骨软骨炎,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股骨头坏死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股骨头坏死已成为一种常见病。目前对该疾病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了。对该病治疗的方法很多,但对各种方法的选择及其疗效仍存在争议。最初命名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此后又称骨缺血性坏死,但  相似文献   

17.
Legg-Calve-Perthes的特点是儿童期的特发性股骨头骨骺骨化中心的缺血性坏死,又称股骨头骨骺骨软骨炎、儿童股骨头无菌性坏死、Legg-Calve-Perthes综合征.是骨科领域常见的疑难病之一,它严重危害儿童的身心健康,是儿童从婴儿期到学龄期间发生的股骨头骨骺与干骺端的缺血病变,其病因、病理较复杂,确切的发病机制和病理过程仍不明确.本文就该病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Legg-Calve-Perthes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Legg-Calve-Perthes的特点是儿童期的特发性股骨头骨骺骨化中心的缺血性坏死,又称股骨头骨骺骨软骨炎、儿童股骨头无菌性坏死、Legg-Calve-Perthes综合征。是骨科领域常见的疑难病之一,它严重危害儿童的身心健康,是儿童从婴儿期到学龄期间发生的股骨头骨骺与干骺端的缺血病变,其病因、病理较复杂,确切的发病机制和病理过程仍不明确。本文就该病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头状骨移位替代坏死月骨的解剖研究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介绍一种治疗晚期月骨无菌性坏死的新术式。方法 对 5 0侧上肢标本进行显微解剖并观测腕部的血管结构。对 10 0侧腕骨标本中头状骨与月骨进行对比观测 ,并做相关性分析。设计以骨间前动脉背侧支为蒂的头状骨移位术 ,替代坏死碎裂的月骨。临床应用 2 0例 ,术后随访 1~ 13年。结果 头状骨与月骨的几何形状、外径和关节面的弧高、弧长极其相似 ,相关性显著。移位的头状骨有可靠的血运。 2 0例头状骨移位替代坏死月骨者术后腕痛消失 ,保持了腕高、腕骨间的稳定和腕关节的功能。结论 该术式符合腕关节的功能解剖和力学传导 ,是治疗晚期月骨无菌性坏死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20.
畸形性骨炎为骨重建异常的一种非炎症代谢性骨病,主要表现为骨痛、骨骼膨大、骨畸形和骨折。本病在国内极为罕见,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尚不清楚,文献中多数认为其发生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关。目前无明确诊断标准,主要依靠血碱性磷酸酶升高及特征性的影像学改变来诊断。本文报道1例畸形性骨炎的病例,结合免疫组化更加明确诊断,并通过回顾文献,着重介绍其发病机理、诊断、治疗方法,旨在为畸形性骨炎的研究与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