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 (OSAHS)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 :对 5 6例鼾症患者进行睡眠呼吸监测 ,同时将 5 6例鼾症患者分为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组与单纯性鼾症组 ,以探讨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单纯性鼾症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结果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组30例 ,其中高血压病 15例占 5 0 % ,冠心病 6例占 2 0 % ,2 6例有不同程度的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增加。单纯性鼾症组 2 6例 ,高血压病 3例占 11% ,冠心病 2例占 7%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心血管疾病发病关系密切 ,两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正常人各年龄组听觉 P3 0 0 指标变化。方法 :采用 oddball刺激序列检测 P3 0 0 ,靶刺激叠加2 0 0~ 50 0次 ,分析时间 1 0 0 0 ms。结果 :全组 1 0 2例 ,P3 0 0 潜伏期 ( Cz点 ) :<40岁组为 ( 343.2± 1 5.2 ) ms,40~59岁组 ( 348.4± 1 6.8) ms,≥ 60岁组为 ( 373.8± 2 9.8) ms,全组为 ( 351 .4± 2 2 .1 ) ms。上述三年龄组 P3 0 0 波幅 ( Cz点 )分别为 ( 1 3.7± 7.1 )μV、( 1 4.2± 7.6)μV、( 1 1 .7± 6.3)μV,全组为 ( 1 3.5± 7.2 )μV。经相关分析发现 ,P3 0 0 潜伏期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 ( r=0 .452 ,P<0 .0 1 ) ,波幅与年龄呈负相关 ( r=- 0 .0 68,P>0 .0 5)。结论 :本组正常人 P3 0 0 潜伏期平均在 350 ms± ,波幅变异较大 ,平均 1 3.5μV,随年龄增长潜伏期延长 ,波幅下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诱发电位P300和失匹配负波(MMN)的特征.方法 对21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病例组)和26名健康被试(对照组)行事件相关电位P300和MMN检测,比较两组被试F3、F4、Fz、Cz点P300和Fz、Cz、Pz点MMN的差异.结果 ①病例组反应时[(408.91±202.24)ms]长于对照组[(361.60±254.32) m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病例组P300潜伏期在F3、F4、Fz、Cz四点[分别为(385.92±53.14)ms,(400.31±51.32) ms,(386.77±62.68) ms,(374.77±57.61)ms]长于对照组[分别为(341.00±30.42)ms,(335.23±29.71)ms,( 338.65±30.09) ms,( 344.42±30.86) ms],病例组波幅在F4、Fz两点[分别为(4.68±2.90)μV,(5.83±3.73) μV]比对照组[分别为(6.71±2.57) μV,(7.99±2.78)μV]低,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病例组MMN在Fz点波幅[(2.77±2.25)μV]低于对照组[(5.87±3.28)μV],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脑中央电极从前向后波幅逐渐降低,而病例组却与此相反.结论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受损,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可以为其提供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患者的睡眠结构 ,呼吸暂停以及低氧血症等与合并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分析 30例OSAS合并高血压与 30例OSAS血压正常患者的睡眠监测结果和血压变化情况 ,以 10例单纯鼾症为对照。结果 :OSAS合并高血压组呼吸暂停指数 ,伴呼吸紊乱的微觉醒 ,血氧下降 <70 %的次数以及睡眠呼吸暂停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比例与OSAS血压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P <0 .0 5 )。OSAS合并高血压组和血压正常组睡眠结构与单纯鼾症比较明显异常 ,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睡眠呼吸暂停以及血氧饱和度下降的程度及伴呼吸紊乱的微觉醒可能与OSAS合并高血压有关  相似文献   

5.
傅卜年 《现代实用医学》2003,15(10):627-629
目的 探讨重度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的睡眠结构和睡眠觉醒的临床意义。 方法 经多导睡眠图 (PSG)检查确诊重度OSAHS患者 90例 ,对照组 (单纯鼾症组 ) 6 0例。分析比较两组睡眠结构和睡眠觉醒的有关参数。 结果 重度OSAHS组深睡眠S3 ~S4、REM睡眠均减少 ,分别为 14 .33%±10 .5 1%和 10 .86 %± 5 .85 % ,REM睡眠潜伏期延长为 10 1.6 8%± 6 7.2 7min ,睡眠效率为 91.6 0 %± 6 .5 3% ,因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缺氧引起的觉醒次数增多 ,分别为 5 .71± 6 .0 3、11.6 4± 8.6 2、19.2 2± 6 .19次。上述参数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0 .0 5 )。两组总睡眠时间、睡眠潜伏期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结论 在重度OSAHS患者的睡眠中 ,睡眠结构严重紊乱 ,睡眠觉醒次数增多 ,从而产生如白天嗜睡、记忆力下降、智力障碍以及个性改变等一系列脑功能障碍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单纯鼾症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SAHS)睡眠结构的差异及这些差异可能的原因。方法:应补充分析20例单纯鼾症和83例OSAHS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多导睡眠图(PSG)资料(包括睡眠效率、觉醒时间、觉醒次数、浅睡眠时间及深睡眠时间/总睡眠时间(TST)、快动眼睡眠时间/TST)。结果:单纯鼾症患者的体重(71.40±10.78)kg及体重指数(BMI:(25.39±2.55)kg/m2)与重度OSAHS比较(体重:(84.00±12.51)kg;BMI:(28.63±4.04)k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和P=0.002);与单纯鼾症患者比较,OSAHS患者的觉醒次数明显增加、浅睡眠时间/TST增加、深睡眠时间/TST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所有的鼾症患者中,BMI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呈正相关(r=0.44;P=0.000);而AHI分别与觉醒次数、浅睡眠时间/TST呈显著正相关(r=0.331,P=0.001;r=0.264;P=0.007)。结论:OSAHS患者的浅睡眠及觉醒次数比单纯鼾症患者明显增加,AHI与睡眠结构紊乱明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不同程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之间的呼吸障碍的差异以及连续血氧饱和度(SaO2)检测是否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有诊断价值。方法:对259例鼾症患者进行多导睡眠图(PSG)的检测,分为单纯鼾症、轻、中、重度OSAHS共4组,收集资料并分析。结果:OSAHS组的体重、BM I均显著高于单纯鼾症组(P均<0.05)与单纯鼾症患者比较,OSAHS患者的浅睡眠%增加、深睡眠%减少,差异显著(P均<0.05)。在所有的鼾症患者中,BM I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 I)呈显著正相关(R=0.45;P=0.000);各OSAHS组SaO2的基础值和最低值均小于单纯鼾症组(P均<0.05);所有患者的SaO2的基础值与AH I呈显著负相关(R=-0.66,P<0.05);若以SaO2基础值<94%和SaO2<85%作为诊断OSAHS的标准,敏感性分别是67.11%和7.67%;特异性分别是100%和97.06%。结论:在单纯鼾症和OSAHS之间存在体重、BM I的显著差异,BM I与AH I显著正相关;OSAHS患者的浅睡眠比单纯鼾症患者明显增加。OSAHS患者存在睡眠时SaO2下降,并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连续检测SaO2是在鼾症患者中鉴别出OSAHS的一个有效的简易方法。  相似文献   

8.
杂志信息     
据《中华医学杂志》2000年6月80卷第6期报道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彭斌、李舜伟等,为研究睡眠呼吸暂停及鼾症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的情况,探讨可能的机制,将受试者分为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组21例、鼾症组21例及正  相似文献   

9.
Chen XS  Xu YF  Tang YX  Wang Y  Zhang MD  Lou FY  Liang JH  Chen C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43):3040-3043
目的 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错误相关负电位(ERN)的变异及相应脑激活区.方法 在2010年3月至2011年2月,应用德国Brain Products公司的ERP记录与分析系统,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5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62名健康成人做了ERN检测及脑激活部位的比较.结果(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首发精神分裂症ERN潜伏期在Cz(健康对照组:49ms±13 ms,患者组:58 ms±14 ms,P<0.01)、Fz(健康对照组:47 ms±13 ms,患者组:60 ms±11 ms,P<0.01)、C3(健康对照组:50 ms±14 ms,患者组:57 ms±17 ms,P<0.05)和C4(健康对照组:51 ms±12 ms,患者组:60 ms±13 ms,P<0.01)上明显延迟,波幅Cz(健康对照组:7.5μV±3.1 μV,患者组:5.0 μV±2.8 μV,P<0.01)、C3(健康对照组:8.0μV±3.7 μV,患者组:5.5 μV±4.0μV,P<0.01)、Fz(健康对照组:7.7 μV ±3.8 μV,患者组:5.0 μV±3.1 μV,P<0.01)、Pz(健康对照组:7.5 μY±3.0 μV,患者组:4.5 μV±3.3 μV,P<0.01)较健康对照组低.(2)ERN潜伏期和波幅变化与阳性症状分和PANSS总分之间缺乏显著性相关.(3)精神分裂症组脑岛、颞上回、颞中回、顶下小叶等处激活明显低下.结论(1)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ERN波幅和潜伏期异常,可能反映了本组患者内在错误监控机制存在缺陷,此特点仍需进一步随访.(2)脑岛等处功能异常导致的精神分裂症错误监控功能障碍,可能是其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止鼾枕对心力衰竭合并不同严重程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47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和12例单纯性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单纯性鼾症组)12例、轻中度OSAHS组26例和重度OSAHS组21例。每组夜间均在睡眠监测同时使用止鼾枕治疗,记录分析治疗前与治疗期间的睡眠参数。结果 重度及轻中度OSAHS组患者止鼾枕矫正期间AHI、RI、OAI、ODI及鼾声指数均显著降低,平均SpO2%明显改善(P<0.05)。而单纯鼾症组,治疗期间除了有效减少打鼾之外,其余睡眠监测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止鼾枕能够显著降低鼾声指数,并且明显改善心力衰竭合并OSAHS患者AHI及缺氧情况,但对于严重OSAHS患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及夜间低氧血症改善不及轻中度OSAHS患者显著,不能替代传统气道正压通气治疗。  相似文献   

11.
COGNITIVE AND EMOTIONAL IMPAIRMENT IN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motional and cognitive status in patients with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OSAS),using neuropsychological tests and evoked-related potential (P3).Methods Sixteen patients diagnosed of OSAS were tested by 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anxiety (HRSA) and 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 (HRSD). Other three groups, OSAS patient group (n = 21), snoring group (n = 21), and control group (n = 21), were administered polysomnography (PSG), auditory evoked event-related potential (P3), and clinic memory test.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using general linear model (GLM) analysis and Post Hoc test.Results Twelve OSAS patients' scores of HRSA and HRSD were beyond the normal range, 26.42 ± 4.48 and 22.08 ±3.97 respectively. The auditory P3 latency in OSAS group was 363.1 ± 22.9 ms (Fz), 368.57 ± 28.03 ms (Cz), in snoring group 336.57 ± 31.08 ms (Fz), 339.81 ± 31.76 ms (Cz), in control group 340.8 ± 28.7 ms (Fz), 338.29 ± 29.21 ms (Cz).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OSAS group and snoring group, as well as control group (P < 0.05).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seen between snoring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noted in P3 amplitude among three groups. Memory quotient (MQ) reduced in snoring group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Conclusions Emotional disturbances are common clinical features in OSAS patients. Abnormal auditory P3 latency indicates the cognitive dysfunction in OSAS patients. Nocturnal hypoxaemia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on it. Snorers should be monitored because of the tendency to develop cognitive impairment.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伴和不伴有凶杀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听觉感觉门控P50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256导联高密度脑电仪采用听觉条件(S1)-测试刺激(S2)模式对26例具有凶杀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凶杀组)、27例非凶杀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非凶杀组)和32名正常对照者(正常组)进行听觉诱发电位P50检测.应用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对患者进行临床精神症状评定.结果 (1)与正常组相比,凶杀组、非凶杀组S1-P50的波幅[Fz脑区分别为(2.4±1.6)μV、(2.5±1.5)μV和(3.4±2.7)μV和潜伏期[Fz脑区分别为(68±19)ms、(67±20)ms和(61±19)m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2.P50波幅高[Fz脑区分别为(0.8±0.7)μV、(2.5 ±1.6)μV和(3.3±2.2)μV]和潜伏期延迟[Fz脑区分别为(50 4±26)ms、(75±19)ms和(70±24)ms](均P<0.01);凶杀组和非凶杀组的s2-P50波幅和潜伏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与正常组相比,凶杀组、非凶杀组的S2/S1比值高[Fz脑区分别为35±26、153±137和125±85],S1-S2差值小[Fz脑区分别为1.69 ±1.55、0.08 ±2.41和0.17±2.30]和100(1-S2/S1)值小[Fz脑区分别为65 ±26、-53 ±137和-25 ±85](P<0.01).而凶杀组和非凶杀组的S2/S1比值、S1-S2差值和100(1-S2/S1)差异均尤统计学意义(均P>0.05).(3)凶杀组和非凶杀组的PANSS总分、阳性量表总分、阴性量表总分及一般精神病理量表总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凶杀组分别为:(110 ±27)分、(26±10)分、(29±7)分、(55±12)分;非凶杀组分别为:(105 ±27)分、(24 ±8)分、(28±10)分、(53 ±12)分](均P>0.05),且与反映P50的S/S1、S1-S2差值和100(1-S2/S1)指标的相关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伴和不伴有凶杀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感觉门控存在异常,能通过听觉P50检测,但P50指标无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 Alzheimer 病(AD 组)与正常老人(NC 组)的认知电位 P_(300)及其亚成分。方法应用美国 Nicolet Spir-it 脑诱发电位仪和听觉 oddball 范式,记录了30例 AD 组和34例 NC 组在 Cz 和 Fz 点上 P_(300),进一步分析 P_3亚成分。结果 P_3是一个复合波,P_(3a)、P_(3b)双峰明显,清晰。在 Cz 点,AD 组 P_3双峰波出现率低于 NC 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本检测结果,在 Fz 点 P_(3a)潜伏期、P_(3a)及 P_(3b)波幅和 Cz 点 P_(3a)潜伏期、P_(3a)及 P_(3b)波幅上,AD 组表现为同一趋势,即潜伏期延迟和波幅低于 NC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 P>0.01)。结论提示 P_(3a)和 P_(3b)是一个较好的指标,适合老年精神科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Ying L  Liu ZG  Chen W  Gan J  Wang WA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7):442-444
目的 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眼球运动预测性控制能力,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视频眼震电图(VNG)对早中期原发性PD患者和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人做可预测性眼球扫视运动,比较两组的扫视潜伏期.结果 在随机性扫视方案中,PD组和对照组扫视潜伏期分别为284ms±58 ms和236 ms±37 ms,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在可预测性扫视方案中,PD组和对照组的扫视潜伏期分别为150 ms±138 ms和59 ms±102 ms,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在可预测扫视方案中,PD组出现预见性扫视的次数占21%,对照组则占31%,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 PD患者存在眼球运动预见性机制缺陷,表明PD在疾病早期可能出现部分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5.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感觉门控P50的随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随访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感觉门控P50的特征,并分析P50指标与其临床症状间的关系.方法 对5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和108名正常对照(对照组)应用美国Nicolet Brova脑诱发电位仪进行听觉诱发电位P50检测,同时应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对患者的精神症状评估,并随访3个月.结果 (1)入组时,患者组感觉门控P50存在异常,表现为S2/S1高于对照组[Cz:对照组:0.43(0.27,0.58);患者组:0.77(0.58,1.04);Z=-9.23,P<0.01],S1-S2的值小于对照组[Cz:对照组:2.65(1.55,4.79)μV;患者组:0.92(-0.13,2.32)μV;Z=-6.01,P<0.01],(1-S2/S1)低于对照组[Cz:对照组:0.57(0.43,0.73);患者组:0.23(-0.04,0.42);Z=-10.61,P<0.01].(2)随访期间,患者组仍存在感觉门控P50异常.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在Cz、Fz、Pz脑区的S2-P50波幅高,S2/S1高,S1-S2和(1-S2/S1)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与入组时相比,患者随访期间在3个脑区的S2-P50波幅、S2/S1、S1-S2、(1-S2/S1)等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患者组入组时的S1-P50波幅在Cz和Fz脑区低于对照组(Cz:患者组:4.1 μV±2.1μV,对照组:5.6μV±3.3 μV,t=-1.47,P=0.001;Fz:患者组:3.9 μV±2.1μV,对照组:5.6μV±3.9μV,t=-1.63,P=0.003),随访到第3个月末时,Cz脑区的S1-P50波幅恢复正常,但Fz脑区的S1-P50波幅仍低于对照组(患者组:3.9 μV±1.9 μV,对照组:5.6μV±3.9μV,t=-1.62,P=0.03).(3)随访到第3个月末时患者组的精神症状有所缓解和改善,表现为PANSS总分、阳性量表分、阴性量表分、一般精神病理量表分均有所减少(其分值分别为:入组时:138分±15分,33分±7分,41分±5分,65分±8分;随访3个月时:80分±15分,17分±4分,24分±4分,38分±9分;均P<0.01).相关分析显示,入组时,患者组P50指标与PANSS无相关性(P>0.05),经过治疗后患者组的S2/S1和(1-S2/S1)与阳性量表分和思维障碍相关(P<0.05),S1-S2与思维障碍呈正相关(P<0.05).结论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感觉门控异常与其思维障碍密切相关,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重要发病机制.感觉门控P50缺损可能是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一个素质标记.  相似文献   

16.
Bo T  Chen Y  Mao DA  Zhu XH  Li YF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4):275-278
目的 研究新生期大鼠反复惊厥对脑内γ-氨基丁酸(GABA)A受体(GABAAR)α1和β2亚单位表达的长期影响及成年期记忆功能和惊厥阈的长期改变。方法 生后7d的SD大鼠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6只,惊厥组每日吸入三氟乙醚诱导惊厥发作1次,每次持续30min,连续6d;对照组同样操作但不吸入三氟乙醚。两组大鼠于生后61~65d行Morris水迷宫实验,于生后75d时通过腹腔注射戊四唑测定大鼠的惊厥阈。随即处死大鼠,分别采用免疫组化和逆转录PCR方法观察大鼠大脑皮层及海马GABAARα1和B2亚单位表达的变化。结果 生后64d的寻找平台时间(82424ms±35622ms)明显长于对照组(40712ms±29467ms,P=0.001)。在生后65d,惊厥组大鼠120s内穿越目标次数(1.2次±0.9次)明显少于对照组(3.1次±1.3次,P〈0.01)。惊厥组大鼠注射PTZ后发生惊厥的潜伏期(1487s±662s)与对照组(1841s±648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3)。惊厥组大鼠GABAARα1亚单位免疫化学累积吸光度在顶叶及海马CA1、CA2和CA4区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惊厥组大鼠GABAARβ2亚单位免疫化学累积光密度在丘脑区和海马CA1~4区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惊厥组大鼠海马α1和β2亚单位mRNA的表达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新生大鼠反复惊厥可造成脑内GABAARα1和陀亚单位表达的长期改变,这种改变可能与新生期反复惊厥导致的成年期记忆障碍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有效改善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方法。方法:将2007年5月至2011年10月在温州市中医院康复中心就诊的帕金森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n=27)和对照组(n=23),实验组给予认知功能康复训练加盐酸多奈哌齐治疗;对照组给予认知功能康复训练。治疗前后两组各做一次统一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检测、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和韦氏记忆量表(WMS)评定。结果:实验组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检测、记忆、总智商、言语智商和操作智商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除潜伏期N2Pz、N2Fz、P3Pz和N2Cz外,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后评分差值结果比较,韦氏智商和UPDRS日常生活活动评分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检测、P300、记忆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功能康复训练或认知功能康复训练配合盐酸多奈哌齐都有助于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损伤的恢复,两者配合使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8.
惊恐障碍患者听觉信息自动处理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 QD  Xu J  Zhao L  Liu XW  Zhang BW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5):330-332
目的探讨惊恐障碍患者听觉信息自动处理的特点。方法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成分~失匹配负波(MMN),对15例惊恐障碍患者和15名正常对照的听觉信息自动处理过程进行客观评价。结果惊恐障碍患者的MMN波幅在60—210衄潜伏期窗内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60—110ms:F1.28=11.413,P=0.02;110-160ms:F1.28=6.639,P=0.016;160—210ms:F1.28=5.758,P=0.023),且表现出早期(60—160ms)左侧脑区优势效应。结论惊恐障碍患者存在对听觉信息变化的过度自动加工处理,为研究PD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客观证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非器质性失眠症在事件相关电位下的P300特征和溯源分析。方法:将受试者分为健康对照组和非器质性失眠症组,各10例,采用EGI高密度脑电设备记录受试者任务态脑电及行为学数据,其中任务态脑电选择数字N-back任务。通过Net Station软件分析事件相关电位,提取Fz、Cz、Pz电极点的P300潜伏期、振幅以及行为学数据,并在GeoSource工具栏中进行溯源定位。比较2组溯源特征属性。结果:非器质性失眠症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总分及其各个组成部分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P<0.01)。2组在0-back、1-back任务中的正确率、反应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2-back任务中的正确率、反应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器质性失眠症组在0-back任务中Fz点、1-back任务中Fz点的P300振幅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和P<0.01)。非器质性失眠症组在2-back任务中Fz、Cz、Pz点的P300潜伏期均长于健康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性别对阿尔茨海默病(AD)、轻度认知损害(MCI)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事件相关电位(ERP)P300的影响.方法:对38例MCI、26例AD患者、20例健康老年人(HC)进行BAEP和P300检查,根据性别的不同,进行组间和组内的比较.结果:组内BAEP比较,MCI组在左侧Ⅲ、Ⅴ波潜伏期差异有显著性(P<0.01);HC组在左侧Ⅳ、Ⅴ波潜伏期差异有显著性(P<0.01);AD组组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300比较,MCI潜伏期女性比男性延长,差异有显著性(P<0.01);AD和HC组差异无显著性.组间BAEP比较,AD与MCI仅男性左侧Ⅰ、Ⅱ差异有显著性.AD与HC比较,男性在左侧Ⅰ、Ⅲ~Ⅴ和右侧Ⅳ波,女性在左右两侧Ⅰ~Ⅴ差异有显著性.MCI与HC比较,男性在左侧Ⅲ、Ⅴ和右侧Ⅰ、Ⅳ、Ⅴ波,女性在右侧Ⅰ、Ⅱ、Ⅴ波差异有显著性.P300检查发现,男性AD的潜伏期比MCI显著延长.AD和HC比较,无论男女在潜伏期的Fz、Cz、Pz点差异有显著性.MCI与HC比较,女性在潜伏期的Fz、Cz、Pz点,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性别对MCI的BAEP和P300检查均有影响,而对AD检查未显示明显的影响.相同性别的AD、MCI和HC的BAEP和P300的表现也有不同,可能对三者的鉴别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