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西医、中医针药、火罐并用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作用。方法西药、针灸、中药汤剂及火罐并用治疗45例面神经麻痹患者。结果面神经麻痹患者治愈45例,治愈率100%。结论西药、针药、火罐并用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难治性(发病2年后面神经功能未恢复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难治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28例,对照组为发病2年内面神经功能完全恢复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62例,均在治疗前与治疗后3、6、24个月时间段的面神经功能恢复及疗效分析,评定标准采用美国Hohse—Brackmann(H—B)分级法。结果28例难治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保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均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难治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积极的保守治疗是无效的,而是否采取手术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的时机选择与预后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徐联春  王茜 《现代保健》2009,(28):53-53
目的探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能否应用电针治疗。方法对100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进行电针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治愈率96%,有效率100%。结论电针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实验组采取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治疗。结果20天后临床观察实验组有效率(96.77%),对照组有效率(48.3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急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确切,有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超短波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有良好效果.KT电脑治疗仪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效果优于其他低、中频电疗.据此,我们采用超短波、KT电脑治疗仪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并与同期单用超短波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李旅萍 《现代保健》2013,(20):41-43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重罐刺络放血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影响,从而探讨该法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部分机理。方法:将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刺结合重罐刺络放血治疗)和对照组(针刺治疗)。于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各采用国际公认的House-Brackmann(H-B)分级评定标准客观评价。结果:治疗组痊愈率(55%)高于对照组痊愈率(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结合重罐刺络放血治疗是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一种有效方法,较传统针刺方法能更好地改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
高压氧治疗面神经麻痹13例疗效观察江苏锡钢集团公司职工医院214026徐明面神经麻痹可能是由于面神经因感染发生水肿而引起。临床表现主要是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口角歪斜、眼裂扩大不能闭紧等。治疗方法很多,除理疗、体疗、针灸或药物外,外科可用面神经减压术或...  相似文献   

8.
王凤玲 《职业与健康》2006,22(3):223-223
面神经麻痹,又叫面神经炎。中医称“面瘫”,古称“口僻”、“口眼娲斜”,并认为本病是因人体气血不足、脉络空虚时,风寒之斜侵袭面部、耳部,致使经脉失养、纵缓不收而发病。因其以口眼歪斜为主症,占不变、志不乱,义无半身不遂等症状,所以为中风轻症一中经络,故不难与中枢性面神经麻痹作鉴别。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等多种治疗方法综合治疗,现将临床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为临床常见病,治疗方法多,疗效各异。采用中药加味牵正散汤剂内服配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3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并且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尤其适用于基层。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小剂量激素冲击疗法在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中的作用。方法本组114例对象均系临床确诊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5例。观察组在急性期应用小剂量激素口服冲击治疗,冲击期后减量继续维持口服。并做好抗感染、抗病毒、营养神经、理疗等对症治疗。结果观察组急性期小剂量激素冲击疗法在开始恢复时间、平均恢复时间、肌电图检查结果等疗效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急性期,应用小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在减轻水肿、缓解神经受压和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等方面均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激素疗法在治疗周围面神经麻痹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小剂量激素冲击疗法在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中的作用.方法 本组114例对象均系临床确诊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5例.观察组在急性期应用小剂量激素口服冲击治疗,冲击期后减量继续维持口服.并做好抗感染、抗病毒、营养神经、理疗等对症治疗.结果 观察组急性期小剂量激素冲击疗法在开始恢复时间、平均恢复时间、肌电图检查结果等疗效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急性期,应用小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在减轻水肿、缓解神经受压和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等方面均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朱珠 《现代养生》2014,(4):45-45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面神经麻痹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42例面神经麻痹患儿非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结合中医针灸进行治疗。结果:对照组经过治疗后总有效率为57.14%,观察组患儿经过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5.71%。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面神经麻痹可以缩减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因此值得在临床医学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3.
面神经麻痹又称周围性面痹或Bell麻痹,多发在春秋两季,发生在任何年龄,是中医针灸科的最常见多发病之一。中医认为面瘫是由于外邪入侵面部筋脉,经络空虚,以致气血阻滞,经脉不通,肌肉失其濡养所致,若治疗不及时,恢复不完全可产生面部肌肉瘫痪、挛缩、痉挛或联带运动等后遗影响。本科室采用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针对以上症状,配合康复理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小儿面神经炎为小儿神经系统常见疾病,多为单侧面神经麻痹。我院2005年2月~2006年3月采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小儿面神经炎,与常规治疗进行对比,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应用针刺过程中不同留针时间模式对患有单纯性面神经麻痹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患有单纯性面神经麻痹疾病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平均每组44例。采用留针30min针刺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留针19min针刺模式对研究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面部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临床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面神经麻痹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留针19min针刺模式对患有单纯性面神经麻痹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应用针刺过程中不同留针时间模式对患有单纯性面神经麻痹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患有单纯性面神经麻痹疾病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平均每组44例。采用留针30min针刺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留针19min针刺模式对研究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面部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临床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面神经麻痹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留针19min针刺模式对患有单纯性面神经麻痹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7.
第一节 面神经炎 1概述 面神经炎又称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或Bell麻痹,系因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瘫。面神经炎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激发因素可能为风寒、病毒感染和自主神经功能不稳等引起局部的神经营养血管痉挛,继而导致神经的缺血水肿,也可作为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一个体征。面神经炎的早期病理改变为神经的水肿和脱髓鞘,严重者可有轴突变性。  相似文献   

18.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我国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较多,为探求更有效的、又简便无痛苦的治疗方法,笔者采用TDP、按摩综合治疗的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82例,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现将82例资料完整的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崔维玲 《工企医刊》2004,17(2):61-62
面瘫.即面神经麻痹.是针灸科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笔者对204例面神经麻痹者,采用电针刺加药物穴位封闭,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2000年~2003年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面神经麻痹28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