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灸疗是我国最早的治病方法之一。根据《阴阳十一脉灸经》和《足臂十一脉灸经》所载推论,灸术早于针术(《中国灸疗学》),《灵枢·官能》云:“针所不为,灸之所宜。……阴阳皆虚,火自当之……经陷下者,火则当之……诸络坚紧,火所治之”。历代许多医家提倡“灼艾第一,丹药第二”,“大病宜灸”[1]。如晋代葛洪,用灸法疗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病症,能力挽狂澜转危为安。中国古代的灸法,基本上是化脓灸。化脓灸就是用黄豆大或枣核大的艾柱直接放在穴位上施灸,局部组织经烫伤后产生无菌性的化脓现象,能改善体质,增强机体的抗病力,从而起到治疗…  相似文献   

2.
小议临床施灸之灸量、灸感、灸效及其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灸法是用艾绒或其它药物放置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 ,借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 ,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 ,扶正祛邪 ,达到治病和保健的一种外治方法。灸法的应用 ,从古至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早在帛书《经脉》就有关于灸法的记载。晋代名医陈延之《医心方》说 :“针须师乃行 ,其灸则凡人便施。”可见灸法运用之简便和广泛。《医学入门》又说 :“凡药之不及 ,针之不到 ,必须灸之。”《灵枢 官针篇》曰 :“针所不为 ,灸之所宜。”急救时又有“灼艾第一 ,丹药第二 ,附子第三。”现又有“大病必灸”之说。可见灸法与针刺及汤药治…  相似文献   

3.
论灸法与免疫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论灸法与免疫210029南京中医药大学徐兰凤222100江苏赣榆县石桥医院王其鸾灸法,是祖国医学宝库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药之不及,针所不为,灸之所宣、灸法不但以治病、防病,还能强身保健、抗衰老而延年益寿。灸法用于患者能治病,用于正常健康人能防病于未...  相似文献   

4.
试论灸法补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灸法是针灸疗法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古代颇为盛行。早在《灵枢·官能》就有“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的记载。《医学入门》则有“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利,必须灸之”的说法。  灸法治病,既可补虚又可泻实;既可温寒又可散热;既可扶阳,又可养阴[1,2]。但是自《伤寒论》提出“火逆”、“火劫”之说,针法属泻,灸法属补的传统观察已被奉行了1000多年,直至1985年6月出版的高等医药院校教材《针法灸法学》还在“灸治注意事项”中指出“凡是实证、热证及阴虚发热者,一般不宜用灸法。”因此灸法反属温补的观点确实值得进一…  相似文献   

5.
1灸法的起源与发展 灸法最早源于《阴阳十一灸经》和《足臂十一脉灸经》,《内经》中所载灸法的应用十分广泛,能治疗多种疾病。《灵枢·官能》日:“针所不为,灸之所宜。”明代龚居中在《红炉点雪》中指出:“灸法祛病之功,难以枚举,凡虚实寒热,轻重远近,无往不宜。”  相似文献   

6.
近十年来灸法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灸法是针灸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古代颇为盛行,早在《灵枢·官能》就有“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的记载。《医学入门》说得更明白,“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炙之”。古代还非常重视用灸预防疾病。近十年来灸法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实验研究也不断深入,加上热证可灸、灸法补泻以及灸法方法学(包括灸疗器的研制)的研究上取得不少进展,这必将使灸法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本文将近十年来灸法研究的文献作一综述。临床研究1.灸治心、脑血管病冯氏在辨证施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预防中风过程中,发现灸治3月后患者血压下降并保持相对稳定,全血比粘度、纤维蛋白元均有明显下降,保持  相似文献   

7.
“灸法”相当于现代的化脓灸。“灼痛感”与“灸疮”是灸法的基本特点。“发灸疮”的意义在于预测疗效、预防疾病和治疗疾病,且化脓灸具有治疗“大病难病”的特点。促发灸疮的方法有增加灸量、热熨法、外用药、调补法等。尽管化脓灸会产生灼痛感,但相对病情而言,这种“小创伤,大效应”是完全值得的。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针灸领域无论从教学到临床都只重视针刺,不提倡艾灸,医者与患者都信针惧灸,这些因素阻碍着灸治的开展,致使许多医者对灸法缺乏临床体会,甚至连最基本的灸法操作都未能很好掌握,灸法将面临被淘汰。其实许多病症的治疗是“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灸法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等治病保健作用,并有安全、简便、高效、无副作用等优点。临床上用治各科疾病,常会有奇迹般效果。如用艾灸治疗坐骨神经痛,其镇痛作用大大超过针刺;又如肩周炎关节活动受限,灸2~3穴,1~3次,常可活动自如;又如曲池穴作化脓灸,颈淋巴结…  相似文献   

9.
藏医火灸疗法是藏医外治法之一,千百年来应用于临床,疗效显著。尤其对一些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的疾病,有独特效果。艾灸是火灸中的主要灸法,主要治疗神经系统疾病、风湿类疾病、心血管病、妇科病、胃肠病、肝胆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并有强身保健、延年益寿之功效。“凡用他法不能治愈的疾病,灸法一般皆可收效”;“药之不及,针之不为,灸之所宜。”这是古人对灸法的精辟总结。  相似文献   

10.
灸感与灸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列举隔药灸和艾条灸验案三则,说明只要“火足气到”灸感明显,灸法可起到针,药所不具备的作用和疗效。  相似文献   

11.
灸法是应用艾绒或其他药物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烧灼、温熨的疗法,具有温通气血、扶正祛邪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的目的.灸法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唐代兴盛之后,延续至今,不断发展.早在《灵枢·官能》篇指出:“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医学入门》中提到:“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说明古代对灸法的地位给予了高度的认可.近几年由于灸法的临床广泛运用以及疗效显著,学者们也从实验的角度大量研究了灸法对人体各大系统的作用,为灸法的发展提供实验依据.现将近5a国内有关灸法相关实验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 灸法是祖国医学宝贵遗产,《医学入门》说:“凡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说明灸法能起到其它治疗达不到的作用,它能温经通络,散结除寒。1986年以来我们用艾灸和壮医药线灸临床治疗观察106例,6种疾病,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邓柏颖 《河北中医》2001,23(11):874-877
将艾绒等药制成大小不一的艾炷 ,在穴位上施灸 ,以致灸后局部化脓、结痂、脱落形成瘢痕 ,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方法 ,称为化脓灸 ,又名瘢痕灸。其源于晋代以前 ,始见于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目前 ,化脓灸虽不象其它针灸法那样广泛使用 ,但在疾病的防治中确有良效 ,尤其是针药治之鲜效的顽疾 ,经化脓灸后 ,往往能顿起沉疴。为此 ,笔者收集了 1981~ 2 0 0 0年有关化脓灸法运用及研究的论文共 36篇 ,兹概述如下。1 临床运用湖南省慈利县中医院化脓灸小组[1]在每年小暑至白露期间 ,取 :①天突 5壮 ,灵台、肺俞 9壮 ;②风门、大椎 9壮 ;③…  相似文献   

14.
论强壮灸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灵枢·官能》曰“针所不为,灸之所宜”“阴阳皆虚,火自当之。”说明灸法在上古时代是治疗于各科虚证及疑难杂症的。迨至唐宋,灸法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孙思邈对脏腑杂病及顽痼之疾特别推崇灸法,总结了“膏盲无所不治”、“一切病皆灸(足)三里”等经验。笔者通过多年临床实践深感灸法之要在于“扶  相似文献   

15.
刘樊 《上海针灸杂志》2012,31(8):542-543
《灵枢·官能》:"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可见上古医者非常重视灸法的作用。艾灸温阳益气、温经通络、散寒止痛、行气通郁之功是针石难以比拟的。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对灸法的运用甚多,在《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对外治灸法的记载颇为丰富,并有专篇论述。如《千金要方》:"若针而不灸,灸而不针,皆非良医也。针灸而不药,药而不针灸,尤非良医也。"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古代的施灸材料多种多样,艾炷灸应用则为广泛。艾条法最早见于初朱权《寿域神方》卷三灸阴证“用纸卷艾,以纸隔之点穴,于隔纸上用力实按之,待腹内觉热,汗出即差”其后发展为加药艾条,辨证用药,配方各异。灸法是针灸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灵枢·官能》”针所不为,灸之所宜,……阴阳皆虚,火自当之”。《医学入门》”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多年以来的实验研究结果证明了灸法对机体免疫、血液循环、神经内分泌、消化、呼吸、生殖等系统都有一定的促进和调整作用。在临床实践中也证实了  相似文献   

17.
灸法的核心是灸效,根据疾病情况不同选择足够的刺激量,决定灸法、灸时、穴位、艾炷大小等。古人以灸壮代灸量,“壮”本身含有“烧灼致创”之意,又有“灸疮必发”之说,说明刺激量导致的穴位“疮伤”是灸法取效的关键。通过对直接灸(化脓灸、非化脓灸)、隔物灸、实按灸、温和灸的使用特点、灸量范围及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具体阐述灸法的“壮”“疮”与“效”的关系,发现灸法演变的总体趋势是在增强疗效的同时,减少壮数以及“疮伤”。在研究灸法问题时,我们应当紧扣关键问题,立足于中医学说,顺应时代潮流,强调灸须足量,减“疮伤”增“疗效”,厘清灸法的量效关系,在传承灸法精华的基础上,发展创新,以提高灸法疗效。  相似文献   

18.
分析李木延所著《医学入门》一书灸法的特点,如针药所不及者,灸法从之;灸善温阳补虚,亦可泻热泻实等。书中的灸法思想在当今临床中仍有普遍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灸“足三里”对小肠消化间期综合肌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灸法是祖国医学中强身祛病的方法之一,“针所不为,灸之所宜”,是说明针与灸在应用上可以互为补充。有关针刺、艾灸“足三里”对胃肠道机械运动的影响早有研究,为了进一步阐明灸“足三里”对消化道运动影响的机制,我们用动物小肠平滑肌生物电为指标,进行了灸“足三里”前后的观察。现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梳理古代医籍,发现葛洪、巢元方、汪机三位医家持“无病勿灸”的观点,分析后认为其反对未病先灸并非是否定灸法的防病保健作用,原因分别为:随病而治的辨证用灸思想;对小儿生理特性的考量,以及对因地制宜原则的把握;对化脓灸滥用的批驳。结合相关文献,得出灸法“治未病”亦有宜忌:灸法防病须明确适应证,灸治已病须辨证,以防传变;灸法“治未病”宜遵循三因制宜的原则;保健灸不宜使用艾炷化脓灸。在临床上,不能忽视灸法的宜忌,以避免灸误、坏证的发生,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