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7~14岁学生稳态胰岛素评估模型胰岛素抵抗(HOMA-IR)指数的分布及与代谢综合征和炎症因子的关系.方法 采集366名7~14岁学生(男生163名,女生203名)的人体测量指标(体质量、身高,体质量指数.腰围、臀围、腰臀比)、血压、总体脂肪质量、脂肪比例、空腹血脂、空腹血糖和空腹血胰岛素等数据,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和白介素-6(IL-6)等炎症因子水平,采用HOMA-IR指数评估胰岛素抵抗.结景男、女学生的HOMA-IR指数第75百分位值分别为3.62和2.88.体质量、身高、体质量指数、腰围、臀围、总体脂肪质量和脂肪比例均与HOMA-IR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1).HOMA-IR指数超过第75百分位值,男、女学生的年龄、人体测量指标、总体脂肪质量、脂肪比例和收缩压显著增加(P<0.05),舒张压无显著变化;男生的血清TNF-α和IL-6水平显著增加(P<0.05),CRP水平无显著变化;但女生的血清TNF-α、IL-6和CRP水平均无显著变化.结论 HOMA-IR指数增高,男生的人体测量指标、总体脂肪质量、脂肪比例、血清TNF-α和IL-6水平等显著增加,女生仅表现为人体测量指标、总体脂肪质量和脂肪比例等增加,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7~14岁学生稳态胰岛素评估模型胰岛素抵抗(HOMA—IR)指数的分布及与代谢综合征和炎症因子的关系。方法采集366名7-14岁学生(男生163名,女生203名)的人体测量指标(体质量、身高、体质量指数、腰围、臀围、腰臀比)、血压、总体脂肪质量、脂肪比例、空腹血脂、空腹血糖和空腹血胰岛素等数据,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和白介素-6(IL-6)等炎症因子水平,采用HOMA—IR指数评估胰岛素抵抗。结果男、女学生的HOMA—IR指数第75百分位值分别为3.62和2.88。体质量、身高、体质量指数、腰围、臀围、总体脂肪质量和脂肪比例均与HOMA—IR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1)。HOMA—IR指数超过第75百分位值,男、女学生的年龄、人体测量指标、总体脂肪质量、脂肪比例和收缩压显著增加(P〈0.05),舒张压无显著变化;男生的血清TNF—α和IL-6水平显著增加(P〈0.05),CRP水平无显著变化;但女生的血清TNF—α、IL-6和CRP水平均无显著变化。结论HOMA—IR指数增高,男生的人体测量指标、总体脂肪质量、脂肪比例、血清TNF-α和IL-6水平等显著增加,女生仅表现为人体测量指标、总体脂肪质量和脂肪比例等增加,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白芸豆组合物对体质量管理的功效。方法:选取32例志愿者为受试对象,按照体质量分为偏重女子组、偏重男子组及中等体质量塑身组。经2周空档期后,3组开始进行试验。受试者每餐饭前摄取白芸豆组合物,温水冲服,3次·d~(-1)。试验共进行12周,每月纪录1次体质量、体脂肪、腰围、臀围等指标。比较服用白芸豆组合物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试验第12周,白芸豆组合物在3组受试者的体质量、脂肪率、腰围及臀围的统计结果中,有效率达到90%以上,白芸豆组合物可显著降低偏重女子组体质量、脂肪率及腰围(P0.01),明显降低臀围(P0.05);显著降低偏重男子组腰围及臀围(P0.01),明显降低体质量及脂肪率(P0.05);显著降低中等体质量塑身组体质量、脂肪率、腰围及臀围(P0.01)。结论:白芸豆组合物对体质量的控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在校学生高血压发病率与腰围之间的关系.方法 2006年9~12月对1053名上海市浦东新区7~14岁学生进行检查,所有学生均测量体质量、身高、腰围、臀围、血压,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和腰臀比,采用生物电阻抗方法测量体脂肪质量和脂肪比例.结果 1053名学生高血压发病率为15.1%(159/1 053),男生高血压发病率高于女生(17.7% us 12.8%,P=0.026),超重和肥胖学生高血压发病率显著高于BMI正常学生(22.1%、48.3% us 10.4%,P=0.000).本组7-9岁和10-14岁女生/男生腰围第85百分位值分别为63.0/71.0 cm和72.0/72.0 cm,第95百分位值分别为70.0/77.0 cm和77.0/79.0 cm;当腰围超过同龄同性别第85和95百分位值,则高血压相对危险度分别为3.6和6.5.校正年龄和性别,BMI、腰围与血压呈正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腰围和身高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1 053名7~14岁在校学生高血压发病率为15.1%;腰围是儿童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手术绝经对身体脂肪分布的影响。方法:手术绝经者32例,进行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自身比较。用双能X线吸收仪(DEXA)测定体脂肪量、躯干脂肪量及下肢脂肪量,并计算体脂肪率、躯干脂肪量/下肢脂肪量比(T/L)、上半身型的百分比。结果:手术绝经者术后6个月下肢脂肪量明显低于手术前(P<0.05),T/L明显高于手术前(P<0.01),手术前后的上半身型各占19.4%和36.6%。结论:手术绝经也可能会使身体脂肪分布向上半身型移行,且最初可能是下肢脂肪量的减少。上半身型脂肪分布会引起一系列代谢合并症,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综合减肥处方对肥胖青少年女学生身体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综合减肥处方对肥胖青少年女学生身体形态的影响,为推动全民健康减肥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单纯性肥胖女学生60名,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不同有氧运动、合理饮食、心理矫正等疗法进行为期10个月的减肥活动,对试验对象形体指标进行试验前、中、后的比较与分析。结果经过10个月的试验,女学生平均体重降低3.8 kg,其BMI、腰围、臀围、腰/臀围、肱三头肌和肩胛下皮褶厚度较减肥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综合医学减肥处方具有明显地控制体重、减少体内脂肪,并能改善其形体的作用,是一种见效快、简易方便、效果好、无副作用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抵抗素水平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为诊断冠心病提供新的依据。方法:42例冠心病患者和40例健康者,常规测量BP、体质量、身高、腰臀围,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抽取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血脂等指标。结果:冠心病组抵抗素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简单相关性分析表明抵抗素水平与BMI、高血压病史显著正相关。结论:抵抗素与冠心病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其可作为监测冠心病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8.
背景 血尿酸(SUA)水平与骨密度(BMD)之间的联系已被公认,但目前关于体脂指标对SUA和BMD关系的影响尚无明确定论。目的 探究45~70岁中老年人群体脂指标变化对SUA与腰椎、股骨颈BMD关系的影响,可为进一步预防中老年人群骨质疏松提供帮助。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体检的中老年人群为研究对象。发放《骨质疏松健康因素调查表》进行基本资料的调查,测量体脂指标、BMD,并检测SUA。比较不同性别中老年人群基本资料、体脂分布、BMD、SUA及骨质疏松发生率,分析中老年人群SUA与BMD的相关关系,并探究体脂指标变化对SUA与BMD的影响。结果 共回收问卷750份,回收有效问卷707份,有效回收率为94.27%。707例研究对象中女314例、男393例,平均年龄(55.3±6.6)岁,平均体质指数(BMI)(24.6±6.4)kg/m2,平均腰围(84.0±9.0)cm,平均臀围(94.1±6.0)cm,平均腰臀比(WHR)(0.9±0.1)。不同性别中老年人群主动吸烟情况、被动吸烟情况、饮酒情况、喝牛奶情况、服用维生素D情况、服用钙片情况、BMI、腰围、臀围、WHR、腰椎BMD、股骨颈BMD、SUA、骨质疏松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UA与腰椎BMD、股骨颈BMD均呈弱正相关(r值分别为0.202、0.164,P<0.05)。控制部分基本资料为协变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UA是中老年人群腰椎、股骨颈BMD(β值分别为0.160、0.035)的影响因素(P<0.05)。控制部分基本资料及腰围为协变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UA是中老年人群腰椎、股骨颈BMD(β值分别为0.103、0.095)的影响因素(P<0.05)。依据腰围四分位数将中老年人群分为Ⅰ组(腰围<77 cm)、Ⅱ组(腰围77~85 cm)、Ⅲ组(腰围86~90 cm)、Ⅳ组(腰围91~113 cm)。Ⅰ、Ⅱ组中老年人群SUA与腰椎BMD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13、0.199,P<0.05);Ⅰ组中老年人群SUA与股骨颈BMD呈正相关(r=0.173,P<0.05)。结论 在45~70岁中老年人群中,血清SUA水平与腰椎、股骨颈BMD之间存在较强的单变量相关性,部分原因是肥胖指标的混杂作用,SUA对骨密度的有益作用更多表现在腰围≤85 cm的中老年人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C反应蛋白与脂肪分布的关系。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按照BMI和腰围进行分组,分别测定不同组患者外周血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中BMI越高C反应蛋白越高,腰围越大C反应蛋白越高,且腰围与C反应蛋白相关性更大。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肥胖者炎症反应较非肥胖者重,且腹型肥胖对C反应蛋白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0.
韩春英  韩甲  张喆  刘晶芝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2,35(8):1042-1044,1049
目的 探讨麦西来甫对新疆女大学生体成分、围度及心肺机能的健身效果.方法 对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32名女大学生进行12 w麦西来甫健身操运动干预,试验前后其体成分、围度及心肺机能各指标并进行前后试验数据对比.结果 32名女大学生试验前后的脂肪、脂肪百分比、胸围、腹围、腰臀比、基础代谢率(BMR)、安静心率、肺活量和最大摄氧量(VO2max)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结论 麦西来甫健身操练习有减脂塑形、改善心肺机能的作用,可促进新疆女大学生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何玉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10):1353-1355,1359
目的:通过针刺对中青年女性超重者临床效应的观察,探讨针刺干预超重的疗效。方法:通过对71例超重者辨证施以体针结合耳穴贴压疗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观察治疗前、后及不同疗程体重、体质指数、体脂百分比、腰臀比及身体围度等超重指标的变化。分别以体重和体脂百分比作为指标,观察针灸对超重者的减重祛脂效应。结果:针刺对超重者施治效应的临床观察结果显示第1、2、3疗程针刺减重的总有效率分别是50.70%、78.87%、97.18%,减脂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96%、98.59%和98.59%,第1、2、3疗程体重、体质指数、肥胖度、体脂百分比、腰臀比和身体各围度与治疗前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且疗效随着疗程的增加有逐渐提高的趋势(P<0.05~0.01)。结论:针灸疗法具有确切的祛脂塑身作用,是改善不良体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加体针法在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治疗效果及作用特点.方法:选择临床常见的胃肠实热型单纯性肥胖病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耳穴贴压加体针法,对照组采用单纯体针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总有效率分别为观察组95%,对照组75%,均有显著疗效.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体重、胸围、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奥氮平、利培酮及喹硫平与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奋乃静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体重、血糖及血脂等的影响。方法住院的126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选择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治疗的33例,奥氮平治疗的40例,奎硫平治疗的25例;选择经典的抗精神病药物奋乃静治疗的28例,在12周的治疗的不同时期观察体重、体重指数、腹围、血糖及血脂的变化,同时对四组之间进行以上数据的比较研究。结果四组患者治疗前后体重、体重指数及腹围的增加具有显著性意义,而血脂等变化没有显著性意义;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较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更容易引起体重及体重指数的增加。而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中,奥氮平组的体重及体重指数增加较利培酮及喹硫平更加明显。结论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与经典抗精神病药物都会引起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部分代谢指标的变化,非经典药物,特别是奥氮平对体重、体重指数等的影响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延边地区汉族青少年肥胖分布特征.[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延边地区安图县高中3年级汉族学生共1 658人,测量身高、体重、腰围和臀围,分别以体重指数(BMI)和腰围作为评价肥胖的指标.[结果]男生各体格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生及女生的超重检出率分别为11.2%,7.1%,肥胖检出率分别为2.3%,1.4%,超重及肥胖合计检出率分别为13.5%,8.5%,男生和女生的超重及合计检出率差异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MI与体重、腰围、臀围、腰围臀围比值(WHR)及腰围身高比值(WHtR)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893,0.548,0.584,0.056,0.555(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本地区青少年超重肥胖与性别、身高、体重、腰围、臀围、WHR及WHtR有相关关系.[结论]延边地区汉族青少年BMI与体重、腰围、臀围、WHR及WHtR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八段锦对肥胖男大学生的减肥效果。[方法]从天津中医药大学招募68名符合标准的肥胖男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进行8周八段锦运动干预,对照组无任何规律运动干预,观测受试者干预前后体质量、BMI指数(身体生理健康指数)、体脂百分比、腰围、臀围和大腿围指标,并用SPSS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试验前后,对照组各项指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试验组除大腿围以外,其他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试验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BMI指数均值、体脂百分比均值、腰围均值、臀围均值均有一定程度下降,呈现显著性差异;体质量均值下降明显,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大腿围均值下降不大,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八段锦对改善肥胖男大学生的体成分和身体围度效果明显,对减肥塑形、优化身体形态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肌肉脂肪比值(SVR)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并发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7年4月至8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就诊的394例T2DM患者,分为NAFLD组(159例)及非NAFLD组(235例),比较2组四肢骨骼肌质量、内脏脂肪面积、血糖、血脂等临床资料。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分析SVR与代谢危险因素的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VR对NAFLD发生的影响,ROC曲线分析SVR对NAFLD的预测价值。结果:NAFLD组与非NAFLD组比较,女性比例、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腰围、内脏脂肪面积、体脂肪率、舒张压、血尿酸、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均显著增高,而SVR、四肢骨骼肌质量显著降低(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男性组SVR与体质量指数、腰围、收缩压呈负相关(r=-0.365、-0.437、-0.117,P<0.01),女性组SVR与体质量指数、腰围呈负相关(r=-0.190、-0.212,P<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SVR是T2DM女性患者并发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OR= 4.21,95%CI=1.31~13.52,P=0.016)。ROC曲线分析显示SVR在男性组和女性组的AUC分别为0.66和0.63。结论:T2DM患者SVR水平与NAFLD的发生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评估T2DM患者并发NAFLD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高血压与胰岛素抵抗及瘦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高血压患者120例,其中男性70例、女性50例,平均年龄63.5±9.6岁。对照组60例,其中男性40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63.1±10.2岁。空腹采集静脉血标本,测定血糖、血脂、胰岛素及瘦素水平。测定和计算体重指数、腹围与脂肪百分比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 高血压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甘油三酯、腹围、脂肪百分比、HOMA-IR、胰岛素和瘦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Lo-gistic回归分析,瘦素和HOMA-IR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 高血压与胰岛素抵抗及瘦素水平呈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探讨长期激素替代治疗对绝经后妇女身体成分和体脂分布的影响。方法:36例健康意大利绝经后妇女分成两组:HRT组,18例,HRT组,18例.。HRT组妇女每月经皮给予雌二醇和口服安宫黄体酮,连续12d。治疗时间3-10年,平均3.9年,身体测量包括身高,体重,胸围,臂围、腰围与臂围比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正常糖调节人群空腹血清Apelin水平与人体脂肪分布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上海地区正常糖调节的20~60岁中国人70名(男40名,女30名),根据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肥胖诊断标准分为正常体重(NW)1组(37名)和超重/肥胖(OW/OB)1组(33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空腹血清Apelin水平,测量各体脂参数并检测各项生化指标。另外收集22例正常糖调节行外科择期手术的患者(NW2组,12例;OW/OB2组,10例),术中收集人网膜和腹部皮下脂肪组织,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ApelinmRNA水平。结果 OW/OB1组的血清Apelin水平显著高于NW1组(P<0.05)。偏相关分析校正年龄、性别、血压、血脂后显示,血清Apelin与体质指数(r=0.375)、腰围(r=0.371)、股围(r=0.385)呈正相关(P值均<0.01),与腰臀比(r=0.252)和腹内脂肪面积(r=0.223)呈正相关(P值均<0.05)。进一步以血清Apelin为应变量,以年龄、性别、体质指数、腰围、腰臀比、股围、收缩压、舒张压、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腹内脂肪面积、腹部皮下脂肪面积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腰围是影响血清Apelin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r2=0.209,P<0.01)。OW/OB2组的大网膜脂肪组织中ApelinmRNA表达为1.25±0.27,显著高于NW2组的0.85±0.20(P<0.05)。结论腹型肥胖可能是引起血清Apelin水平升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成人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患者的静息代谢率(resting metabolic rate,RMR)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关系,并评估BMI、腰围、颈围、腰臀比、体脂对该关系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科住院的416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单纯T2DM组和T2DM合并周围神经病变(T2DM+DPN)组。测量身高、体重、腰围、颈围、臀围、神经传导速度。检测受试者血脂、血压、空腹胰岛素、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等相关生化指标。Mifflin-St-Jeor公式计算RMR,RMR按四分位法分层,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RMR与DPN关系。将腰围、颈围、腰臀比、体脂数据按三分位法进行分层,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各代谢因素不同水平分层时RMR对DPN的影响。结果: 随着RMR水平的升高,T2DM患者患DPN风险减低(P<0.05)。分层分析显示,腰围<90 cm或者>98 cm、颈围>101 cm、腰臀比<0.92、体脂<24.8%时,RMR对DPN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2DM合并肥胖时RMR升高则DPN的患病风险降低(P<0.05),且存在交互作用(P=0.021)。结论:T2DM患者的RMR与DPN相关联,且RMR越高,DPN风险越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