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手术入路的选择及术中处理要点。方法回顾分析45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内分泌激素检查和手术入路的选择,其中23例经额下入路,10例经翼点入路,12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结果经显微手术全切除24例,次全切除12例,部分切除9例,术后无死亡。结论垂体腺瘤的手术方式及入路选择应根据肿瘤的性质、大小、质地、生长方向及与周围重要的神经血管的关系而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手术入路的选择及术中处理要点。方法回顾分析45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内分泌激素检查和手术入路的选择,其中23例经额下入路,10例经翼点入路,12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结果经显微手术全切除24例,次全切除12例,部分切除9例,术后无死亡。结论垂体腺瘤的手术方式及入路选择应根据肿瘤的性质、大小、质地、生长方向及与周围重要的神经血管的关系而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神经内镜下垂体腺瘤切除手术技术。[方法]对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垂体瘤患者给予单鼻孔蝶窦入路神经内镜下垂体腺瘤切除手术,观察手术情况。[结果]本组58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随访1~12个月,平均(6.2±0.3)个月;其中肿瘤全切除45例,次全切除13例;手术时间1~2.5h,平均(85±13.8)min,本组58例患者术后有13例患者出现尿崩症,其中12例短期内恢复,1例经使用垂体后叶素或醋酸去氨加压素(20mg/d)1~2周后恢复;5例患者出现轻度的脑脊液鼻漏,经对症处理后好转;未发生脑脊液鼻漏及视力恶化。[结论]经单鼻孔蝶窦垂体瘤神经内镜手术技术简便、安全和有效,提高肿瘤全切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经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30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5例采用经唇下鼻中隔-蝶窦入路,5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结果 肿瘤全切除22例,大部分切除7例,部分切除1例.术后一过性尿崩症12例,脑脊液鼻漏6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经蝶窦入路显微手术路径短、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是治疗垂体腺瘤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单鼻孔经蝶入路切除垂体瘤的手术技巧。方法对78例垂体腺瘤均经MRI确诊,并在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切除。结果 78例患者中肿瘤全切除42例,大部分切除36例。78例分泌腺瘤病人中术后激素水平降至正常59例,43例暂时性尿崩,低钠血症13例,脑脊液鼻漏7例。结论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侵袭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36例垂体腺瘤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经蝶入路显微切除36例垂体腺瘤病人的病例资料。微腺瘤17例,大腺瘤13例,巨大腺瘤6例。结果手术全切除28例,大部分切除4例,部分切除3例,活检1例。病人视力、视野及内分泌功能术后均有改善。结论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临床效果。方法38例垂体腺瘤患者均行CT和MRI检查证实,采用单鼻孔-蝶窦入路,单纯神经内镜下切除垂体腺瘤。结果随访时间3~24个月,本组患者内分泌症状得到不同程度改善。肿瘤全切35例(92.1%),其余3例(7.9%)显示肿瘤部分残留,术后无死亡病例。结论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微侵袭手术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陈伟轩 《智慧健康》2023,(13):105-108
目的 研究经鼻蝶窦入路治疗垂体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垂体腺瘤患者50例作为主要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行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手术治疗,对照组(25例)行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肿瘤切除效果、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前后垂体激素水平以及术后6个月的复发率。结果 (1)肿瘤切除效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肿瘤切除效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围手术期指标: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并发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垂体激素水平:术后与术前相比两组的各项垂体激素水平均有改善,观察组术后患者的生长激素、催乳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与对照组比较改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复发率:对照组的术后复发率较观察组高,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经鼻蝶窦入路治疗垂体腺瘤兼具有效性和安全性,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改善垂体激素水平,且复发风险更低,故具备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治疗。方法对32例垂体腺瘤患者经鼻蝶入路肿瘤切除治疗。结果所有32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均获手术成功,肿瘤全切21例,次全切7例,部分切除4例,全部治愈。结论经蝶手术切除是大多数垂体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对于肿瘤微小可完整切除。如果肿瘤巨大位于鞍隔以上者,也可通过经蝶入路将肿瘤切除,术后进行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额外侧锁孔入路切除鞍区肿瘤的手术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39例鞍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额外侧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肿瘤.结果 39例鞍区肿瘤中垂体腺瘤15例,其中全切除11例,次全切除3例,1例行大部分切除;蝶骨平台及鞍结节脑膜瘤14例行Simpson Ⅰ、Ⅱ级切除;颅咽管瘤10例中全切除7例,次全切除3例.术后随访37例,随访时间3个月至4年,肿瘤复发4例,其中2例颅咽管瘤,2例垂体腺瘤.结论 额外侧锁孔入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鞍区肿瘤手术入路.熟练的显微颅底外科技术是获得良好手术效果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系统在经蝶垂体腺瘤显微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1例垂体腺瘤患者实施导航指引的经蝶入路手术。结果神经导航系统能准确指引手术进行,术中无一例损伤颈内动脉等重要结构,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并发症少。结合术中镜下所见、术后复查影像及随访资料,肿瘤全切率达90.5%,复发率仅4.8%。结论经蝶入路的垂体瘤导航手术能提供实时的三维解剖信息,准确指导手术进行,安全性好,肿瘤全切除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侵袭型巨大垂体腺瘤神经内镜手术适应证、手术切除过程中风险规避以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鼻蝶神经内镜手术切除61例垂体腺瘤患者中7例侵袭型巨大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切除肿瘤1例,次全切除6例均侵袭海绵窦,其中5例切除肿瘤后均见鞍膈,2例未见鞍膈下落。手术时间平均100min。无术中输血患者。术后术区血肿2例,1例术后36h死亡,1例进行内镜下血肿切除术后痊愈。结论伴随神经内镜技术的发展,对于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有了新的变化,对于侵袭型巨大垂体腺瘤的手术治疗,神经内镜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次性手术切除的可能,该方法是安全的,可以避免出现灾难性后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巨大垂体腺瘤外科手术治疗的方法及经验。方法对42例巨大垂体腺瘤分别采用神经内镜经蝶窦,显微镜下经额下、额下-翼点等手术入路施行手术治疗。结果42例巨大垂体腺瘤全切13例,近全切24例,大部切除5例,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选择适当的手术入路是提高巨大垂体腺瘤全切率、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残牢及病死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对我院2008年02月-2011年02月收治的90例全麻下行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共8例,其余均取得良好效果。随访12-24个月,原垂体瘤症状均不同程度减轻,并发症痊愈。结论:加强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针对术后易出现的并发症及早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是患者手术顺利进行、术后早日康复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垂体脓肿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垂体脓肿的诊治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6例患者中,头痛5例、垂体功能低下4例、视力下降和/或颞侧偏盲4例、发热1例.MRI或cT检查5例有病灶周边环形强化.术前诊断为垂体腺瘤3例,颅咽管瘤1例,垂体脓肿2例.1例经颅手术,5例经蝶手术.术后均静脉滴注抗生素治疗3周.所有病例术后症状缓解,随访8个月至10年,1例经颅手术者2年后复发改行经蝶手术而治愈,5例经蝶手术者无复发.结论 垂体脓肿易误诊,对鞍区囊性病变应怀疑有垂体脓肿的可能.及早经蝶手术及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垂体脓肿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病原菌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9年2月500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观察颅内感染发生情况,分析感染组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500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手术患者共有42例发生颅内感染,发生率为8.40%。年龄、肿瘤直径、手术时间、术中脑脊液漏、术后留置引流管是导致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从42例感染患者脑脊液标本中共分离出51株病原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占比33.33%最高,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根据术后28 d患者临床结局,比较生存(n=493)和病死(n=7)患者,高龄、肿瘤直径较大、肿瘤具侵袭性、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病死比例较高(P<0.05)。结论年龄、肿瘤直径、手术时间、术中脑脊液漏、术后留置引流管均是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感染病原菌主要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术后颅内感染不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