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分析和探讨福建省吸毒人群中艾滋病病毒(HIV)流行情况及其相关危险行为。方法在福州市、泉州市和厦门市设立吸毒者艾滋病监测哨点,通过社区药物维持治疗门诊和强制戒毒所招募监测对象,收集吸毒者血清学和行为学相关信息。结果福州市、泉州市和厦门市吸毒人群中估计HIV感染率和95%可信区间(CI)分别为0.5%(95%CI:0.087~1.995)、0.5%(95%CI:0.087~1.995)和0(95%CI:0.022~1.143)。吸毒者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80.3%,而且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其知识知晓率也在不断增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与外省籍吸毒者相比,福建籍吸毒者曾经共用注射器吸毒的比值比(OR)是0.543(95%CI:0.327~0.900);与社区吸毒者相比,强制戒毒所中吸毒者曾经共用注射器吸毒的OR值是6.181(95%CI:3.611~10.582)。结论福建省吸毒人群中存在一些HIV蔓延扩散的危险因素,必须密切关注吸毒人群中相关危险行为的动态变化情况,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部分农村外来妇女HIV感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目的了解山东省农村外来妇女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为制定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85年以来,由外省(外国)迁入山东省某县并在当地常住的772名农村妇女进行入户面对面调查,并采集血清检测HIV抗体。结果该县农村外来妇女HIV感染率为2.59%。HIV感染者平均年龄为28.15岁,HIV感染者与非感染者的年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t=157.7245,P〈0.01)。在HIV感染者中,原籍为云南省的占95.0%;其中尤以德宏州的居多,占94.74%。发现的HIV感染者迁入时间最早者为1999年。并发现有3人已经性接触将HIV传染给配偶,1人经母婴传播将HIV传染给子女。结论山东省农村外来妇女中存在着一定的HIV感染流行,并造成了HIV的二代传播。应该加强对来自艾滋病较高流行省份的农村妇女的HIV综合监测,并对现已发现的HIV感染者做好定期随访、管理,提供必要的医学指导,最大限度地控制艾滋病在山东省农村地区一般人群的进一步传播。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测定新疆地区静脉吸毒人群中HIV-1(1型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CD4细胞、血浆细胞因子(IL-2,INFγ,IL-4和IL-10)水平和末梢血单核细胞(PBMC)产生细胞因子的活性,了解该人群中HIV-1感染者细胞免疫学特征及其病程的关系。方法 将36例HIV-1感染者分为2组,第一组CD4细胞≥500/ul,第二组CD4细胞〈500/ul。CD4细胞和细胞因子分别采用流氏细胞仪和EL  相似文献   

4.
西昌市静脉吸毒人群HIV/AIDS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在西昌市静脉吸毒人群中,利用传播动力学数学模型预测未来几年艾滋病病毒(HIV)伎滋病(AIDS)的流行趋势。方法 对当地静脉吸毒人群进行HIV感染横断面和前瞻性队列研究获得的有关数据,利用离散型HIV/AIDS传播动力学数学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建立了静脉吸毒人群中的HIV/AIDS传播动力学模型,给出了有关参数的确定;通过数值模拟对未来几年HIV感染情况进行了预测。结论 由模型可以看出:如果不采取干预措施,到2010年西昌市静脉吸毒人群中的累计HIV感染者/AIDS患者人数约为1070,HIV感染率约为18%;如果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使得HIV感染者的传染性降低50%,则到2010年累计HIV感染者/AIDS患者人数约为630.HIV感染率约为8%。因此.对吸毒人群施加必要的干预措施.就变成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天津市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梅毒(SP)感染状况及HIV危险因素的调查,为在该人群中开展相关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对2008-2009年新进入戒毒所的821名吸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同时抽取血样进行梅毒和HIV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天津市吸毒人员梅毒感染率为2.9%(24/821),HIV感染率为3.8%(31/821),多因素分析表明,外省籍(OR=13.222,95%CI:3.665~47.703)、少数民族(OR=5.046,95%CI:1.541~16.522)、注射毒品(OR=9.151,95%CI:2.301~36.397)、艾滋病知识知晓率高(OR=0.363,95%CI:0.136~0.969)与HIV感染关系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天津市吸毒人群HIV感染率较高,危险行为普遍存在,急需采取有效措施控制HIV的传播蔓延。  相似文献   

6.
北京强制戒毒人群的HIV感染率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北京强制戒毒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率及其相关因素,为在该人群中开展监测和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2007年9-12月对新人强制戒毒所的吸毒者进行普查.结果 北京强制戒毒人群HIV感染率为5.2%,HIV感染相关因素有共用针头/注射器(OR=5.26,95%CI:1.14~24.39)、彝族(OR=21....  相似文献   

7.
哈密地区劳教,吸毒罪错人员HIV感染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了解哈密劳教吸毒罪错人员HIV感染情况。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和确诊实验对吸毒者分别进行HIV初筛和确诊。结果 在152名吸毒者中查出HIV阳性者38例,检出率为25%。HIV阳性者均为男性,15-25岁年龄组HIV感染率高于30-40岁以上年龄组。  相似文献   

8.
445名吸毒人员HIV监测和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九江吸毒人群HIV感染和相关行为、态度、知识,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血清流行病学和问卷方法,对445名吸毒者进行调查.结果未检出HIV感染者,静脉吸毒率86.7%,共用针具率58.5%,89.7%的人对艾滋病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不全面.结论应针对该人群的特点,采取有效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预防HIV在该人群的流行.  相似文献   

9.
445名吸毒人员HIV监测和行为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九江吸毒人群HIV感染和相关行为,态度,知识,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血清流行病学和问卷方法。对445名吸毒者进行调查。结果:未检出HIV感染者,静脉吸毒率86.7%,共用针具率58.5%,89.7%的人对艾滋病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不全面。结论:应针对该人群的特点,采取有效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预防HIV在该人群的流行。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吸毒人群艾滋病病病毒感染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998年11月-12月对599史吸毒者进行HIV/AIDS血清学调查,检出HIV阳性者9例,阳性率为1.5%,调查对象中252例(42.1%)采用注射吸毒或吸食,注射交替方式;42例(16.7%),有与他人共用我真史,注射吸毒者HIV阳性率为3.6%,49例(11.1%)承认有婚外性行为,213例(70.5%)在性行为活动中未采取保护措施,本调查结果对于北京市吸毒人群的HIV感染率水平仍属低估。  相似文献   

11.
台州市吸毒人群HIV感染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台州市吸毒人群中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台州市戒毒所内l188名吸毒人员进行调查和血清HIV抗体检测。结果 吸毒者以无业的青年男性居多,静脉注射吸毒率34.72%。检出HIV感染者7例,HIV感染率0.59%。感染者均来自外省,均有静脉注射和共用注射嚣吸毒史。结论 台州市吸毒人群HIV感染率较低,要控制艾滋病在台州的传播蔓延,重点应放在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干预上。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广东省吸毒者的吸毒行为以及他们对艾滋病的预防知识和态度,为广东省在该人群中开展强有力的预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面对面的问卷调查获取基础和干预后资料,采用讲课、发放艾滋病预防宣传折页和小组咨询讨论等方法进行干预。结果 干预前吸毒者对艾滋病有关知识的正确认识率最低为 52%,最高为98%,干预后有不同程度的增加;61%的人担心会感染上艾滋病病毒;55.1%为静脉吸毒,其中41.1%有用过别人的注射器;68.8%的人声称有多性伴,而且 63.3%的人在最近 3次婚外性生活中没用安全套。结论 该人群在健康教育前对艾滋病知识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仍有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高危行为,因此如何来改变他们的行为不仅仅是宣传教育的问题,它将涉及到我国目前的一些政策和法律法规,这也将是目前HIV/AIDS控制策略的最大挑战。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戒毒人群AIDS/STD流行病学监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河南省戒毒人群艾滋病/性病(AIDS/STD)感染流行状况。方法对戒毒人员进行个人访谈及填写行为监测问卷,分别进行艾滋病病毒(HIV)、梅毒抗体检测。结果1997~2004年间共监测强制戒毒人员2362例,HIV抗体阳性者8例,感染率0.34%;梅毒抗体阳性43例(均为女性),感染率1.82%。8例HIV阳性者中,6例为本省的吸毒者(其中4例有既往供血史),其中1例合并梅毒抗体阳性。2004年对16个省辖市的86190名劳改劳教人员的专题调查中,确认HIV感染者275例,感染率0.32%。其中发现由静脉吸毒感染7例,占检出HIV感染人数的2.55%。结论提示河南省HIV感染人群不再限于有偿供血和受血人群,已出现吸毒和经性行为感染的人群。吸毒人员主要以口吸毒品为主,在艾滋病高流行区,防止HIV传人吸毒人群,切实加强对吸毒人群的教育及行为干预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乌鲁木齐市吸毒人群 HIV HBV HCV梅毒感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吸毒人群中不同民族艾滋病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感染状况及吸毒方式。方法 对吸毒人员发放统一的调查问卷进行匿名调查,并采集静脉血进行HIV、HBV、HCV、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 347名吸毒人员中,抗-HIV阳性51例,阳性率为14.70%。抗-HIV阳性者中,96.08%为静脉吸毒者;其中维吾尔族45例(88.24%),汉族4例,回族2例,均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汉族与维吾尔族吸毒方式有差别,维吾尔族145人,注射吸毒占41.38%,口吸占10.34%;汉族140人,口吸占45.00%,注射吸毒占15.71%。结论 针对民族特点有的放矢进行疾病预防干预活动。  相似文献   

15.
某县戒毒所和社区吸毒人群吸毒相关危险行为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比较戒毒所和社区来源的吸毒人群人口学状况、吸毒相关危险行为的差异。方法在某县戒毒所和社区同时征集满足条件的吸毒者,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在单独的房间进行一对一的访谈,收集人口统计学信息,吸毒和注射吸毒史、监禁史等信息。结果戒毒所、社区吸毒者的注射吸毒比例分别为64.4%(139/216)、56.5%(130/230),两者的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2.85,P>0.05)。戒毒所和社区招募的注射吸毒者中,报告最近半年(入所前半年)注射吸毒的比例分别为90.6%(126/139)、80%(104/130),两者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6.14,P<0.05);戒毒期间注射毒品的比例分别为18.0%(25/139)、32.5%(37/114),两者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7.09,P<0.01)。结论使用戒毒所监测哨点的吸毒相关危险行为数据评估整个吸毒人群的状况时,应该考虑补充一些社区吸毒人群的资料。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我国参加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吸毒人员艾滋病病毒(HIV)新发感染情况,探讨与感染相关的因素。方法建立2004年3月-2010年12月期间参加治疗的吸毒成瘾人员队列,对参加治疗时HIV抗体阴性者每6个月进行HIV随访检测,计算HIV新发感染率,采用单因素分析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与新发感染有关的因素进行预测分析。结果累计随访检测治疗人员101 821人,发现596例新发感染,HIV新发感染率0.35/100人年(95%CI:0.32~0.38/100人年)。少数民族治疗人员新发感染率较高(最高3.21/100人年),文化程度低者新发感染率较高(小学及以下0.58/100人年)。不同地区新发感染率不同,最高省份为1.83/100人年。62.1%的感染发生在治疗最初的1年中。Cox比例风险回归显示,女性(HR=1.290,95%CI:1.058~1.574,P=0.012)、少数民族(HR=2.861,95%CI:2.363~3.463,P<0.000 1)、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HR=1.765,95%CI:1.465~2.12 7,P<0.000 1)、注射吸毒(HR=3.302,95%CI:2.504~4.354,P<0.000 1)、共用注射器(HR=1.943,95%CI:1.622~2.326,P<0.000 1)会增加治疗期间HIV感染的风险,参加治疗时年龄较大者感染风险较低(每增加1岁HR=0.980,95%CI:0.968~0.992)。结论我国参加MMT吸毒人员HIV新发感染率的民族和地区差异大,主要发生在参加治疗的前几个月,女性、少数民族、低文化程度、曾注射吸毒和共用注射器会增加治疗期间HIV感染的风险,参加治疗时年龄较大者感染风险较小。具有这些特征的吸毒人员在入组治疗时,要给予特别关注,并开展针对性的干预。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昆明市2010年吸毒人员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固定场所连续抽样,对昆明市强制戒毒所新入所的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人口学和吸毒行为、性行为信息,采集血样检测HIV抗体。结果共调查吸毒人员872人,98.9%使用海洛因,10.2%使用2种及以上毒品,74.1%注射毒品,其中27.3%曾共用针具。所调查吸毒人员入所前一年与固定性伴、商业性伴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10.5%和43.7%,HIV阳性者为13.9%和45.5%。所调查吸毒人员HIV感染率为14.3%,注射毒品者为18.1%。单因素分析显示:25-39岁年龄组、昆明市户籍、注射吸毒和共用针具与HIV感染相关。多因素分析仅发现,共用针具吸毒(OR=4.9,95%CI:2.2-11.1)为HIV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有效减少注射和共用针具行为,依然是控制昆明市吸毒人员中HIV传播的关键。同时,吸毒人员经性途径传播HIV的危险广泛存在,尽快扩大美沙酮维持治疗、针具交换与安全套推广使用等综合干预措施的覆盖面,是下一步干预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203名吸毒人员血液和尿液HIV抗体检测结果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尿液艾滋病病毒(HIV-1)抗体检测方法。方法 用荷兰阿克苏检测血液和美国卡里普特检测尿液HIV-1抗体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分别同时检测吸毒人员的血液和尿液中HIV-1抗体,并与血液检测结果比较,计算尿液检测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和一致性。结果 检测203名吸毒人员,血液HIV-1抗体阳性127人,尿液HIV-1抗体阳性125人,尿液检测阳性敏感度为98.4%,特异度为100%,一致性为99.0%。结论 尿液HIV抗体检测结果与血液检测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广东省云浮市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HIV)的感染状况及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在社区和戒毒所同时招募吸毒/戒毒人群,社区采用“同伴推动抽样(RDS)”方法,戒毒所选择2012年度首次入所者。经知情同意后,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在单独房间进行结构式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吸毒行为和性行为等信息。调查结束后抽取5mL静脉血检测HIV抗体。结果吸毒/戒毒人群的HIV抗体阳性率为3.8%(24/630),其中戒毒所和社区吸毒人群的HI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3%(5/400)和8.3%(19/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59,P〈0.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itc回归结果显示,研究对象来源为社区[比值比(OR)=4.56,95%可信区间(CI):1.47~14.15)、共用针具(OR=8.53,95%CI:2.98~24.39)为HI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男性(OR=0.24,95%CI:0.07~0.81)为HIV感染的保护性因素。结论云浮市社区吸毒人群的HIV感染率明显高于戒毒所内的戒毒者,提示目前主要来自监管场所吸毒人群的哨点资料,不一定能代表当地的实际情况,应结合社区的监测结果做综合判断。同时,应根据该地区HIV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