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群无名动脉分叉部粥样硬化病变的患病率及超声筛查的意义。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体检的受检者1619名,根据年龄分为40~49岁组、50~59岁组、60~69岁组和≥70岁组。超声观测各年龄组无名动脉分叉部内膜中层增厚和粥样硬化斑患病率,并与颈动脉各部位及锁骨下动脉起始部病变进行对比。结果 40~49岁组、50~59岁组、60~69岁组及≥70岁组超声检测无名动脉分叉部内膜中层增厚及粥样硬化患病率分别为10.38%(22/212)、24.63%(50/203)、27.88%(126/452)、53.85%(343/637);单独病变检出率分别为90.91%(20/22)、66.00%(33/50)、32.54%(41/126)、11.37%(39/343)。无名动脉分叉部内膜中层增厚及粥样硬化在40~49岁组及50~59岁组的患病率明显高于颈动脉的各个部位及右锁骨下动脉起始部(P<0.05);60~69岁组无名动脉分叉部内膜中层增厚及粥样硬化斑病变患病率与颈总动脉分叉部相近(P>0.05),但单独出现比例仍然较高。结论超声检查中老年患者颈部血管时,检查无名动脉分叉部有利于提高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早期检出率,可为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0):4718-4719
采用多普勒超声对患者颈部动脉扫描,查看血流束是否正常,诊断患者血管情况。50~59岁年龄组患病率为72%,60~69年龄组患病率为89.5%,70~79年龄组患病率为93.4%,80~85岁年龄组患病率为94.1%。斑块常见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及锁骨下动脉起始处。年龄越大的患者出现颈动脉及锁骨下动脉斑块的几率更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中青年人群右侧锁骨下动脉内膜增厚性病变提示早期动脉硬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体检中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同时行右侧锁骨下动脉超声检查的中青年324例,年龄(39.8±6.6)岁,对右锁骨下动脉起始处后壁及双侧颈总动脉中远段、颈总动脉分叉处及颈内、外动脉起始处进行检测,分别观察内膜是否增厚、斑块有无及性质,彩色或能量多普勒了解血流束充盈情况,充盈是否缺损、血管有无狭窄或闭塞。结果右侧锁骨下动脉内膜增厚性改变但无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intima-media thickness,IMT)改变(IMT≥0.1cm定义为内中膜增厚,≥0.15cm定义为斑块)的140例(140/324,43.2%);右侧锁骨下动脉内膜增厚性改变同时伴有颈动脉IMT增厚性改变的61例(61/324,18.8%);右侧锁骨下动脉IMT及颈动脉IMT均正常的119例(119/324,36.7%);单纯颈动脉内膜增厚4例(4/324,1.3%)。结论 324例中青年人右侧锁骨下动脉内膜增厚性改变病例数远远高于颈动脉IMT增厚性改变的病例数,颈动脉IMT增厚改变病例数仅占总病例的1/5,而右侧锁骨下动脉内膜增厚性改变的病例数高达61.7%,同时在右侧锁骨下动脉内膜增厚性改变病例中发现颈动脉IMT增厚病例数还不到20.0%,因此,超声检查发现中青年人群中右侧锁骨下动脉内膜增厚性改变较颈动脉IMT更早期提示动脉硬化,并量化评估其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超声检测颈动脉正常的患者右锁骨下动脉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结果。方法采用超声检测检查门诊、体检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无异常的286例参与者右锁骨下动脉是否有粥样斑块形成。结果根据弗雷明汉风险评分,43.7%的参与者为低风险,40.2%参与者为中等风险,16.1%的参与者为高风险。共有84例参与者(29.4%)在右锁骨下动脉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其中年龄在55岁及以上的参与者右锁骨下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明显高于55岁以下的参与者(χ~2=11.570,P=0.001),女性参与者右锁骨下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χ~2=44.002,P0.001)。而不同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参与者右锁骨下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颈动脉超声检查正常的参与者中,女性及大于55岁以上的人为右锁骨下动脉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超声检查了解上海市闵行区中老年人群颈动脉的现状,为本地区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诊治提供基线数据。方法将3 081名研究者按年龄段分成5组进行颈动脉检查,观察并记录相关检测数据。结果比较不同部位、性别及年龄组之间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IMT增厚及斑块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的颈动脉狭窄以轻、中度为主,分别为52.9%、26.6%;颈动脉分叉处(BIF)的斑块检出率最高(90.0%)。不同部位颈动脉IMT与年龄呈线性正相关,其中颈总动脉(CCA)的IMT与年龄线性关系最密切(r左=0.457,r右=0.495,P〈0.05)。结论闵行区中老年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CAS)随年龄增长呈逐渐加重的趋势;男性CAS程度高于女性;50~59岁人群颈动脉IMT增厚较其他年龄组显著。颈动脉超声检查是早期观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初发性和复发性脑梗死患者在颈动脉超声下的不同表现,为复发性脑梗死预测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107例脑梗死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根据初发与复发分为初发组55例,复发组62例,均于入院后3d行超声颈动脉探查,比较两组颈内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狭窄程度及粥样硬化斑块分布情况、发生率及斑块性质。结果初发组左右侧颈总动脉(CCA)、颈总动脉分叉处(BIF)、颈内动脉起始段(ICA)3个部位IMT均小于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发组斑块发生率为54.55%,复发组为91.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左侧和右侧BIF斑块发生率高于初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发组颈动脉稳定斑块和不稳定斑块的构成比例分别为46.67%和53.33%,复发组为21.21%和78.79%,复发组不稳定斑块构成比例明显高于初发组(P0.05)。初发组颈动脉狭窄率为50.91%;复发组颈动脉狭窄率为82.26%。结论颈动脉超声可准确全面反映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对复发性脑梗死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初发脑梗死患者定期行超声检查,当IMT增加,不稳定斑块形成和存在时提示存在复发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彩超检查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改变和意义。方法:对42例临床确诊的脑梗死患者和38例临床确诊无脑梗死患者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发生率(78.6%)明显高于对照组(18.4%),左侧多于右侧;颈总动脉分叉处>颈总动脉主干>颈内动脉起始段>颈外动脉起始段;且随着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结论:颈动脉病变与脑梗死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对预测和治疗脑梗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北京社区人群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及颈动脉斑块分布情况,并探讨颈动脉超声检查的标准化方法.方法 随机抽取北京地区首钢和石景山2个社区自然人群共1 269例,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内表面到中膜外表面的距离(IMT),同时注意观察颈动脉斑块的位置、数量及性质等.结果 总体人群中男性颈动脉斑块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分别为47.4%和28.2%,P<0.001),36~45岁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没有性别间差异,46~55岁组男性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及颈动脉斑块总积分均较女性为高(P<0.001),而≥56岁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及颈动脉斑块总积分没有性别间差异.同性别颈动脉斑块阳性率和颈动脉斑块总积分均随年龄增加而显著增高(P<0.001).颈动脉不光滑和粥样硬化形成者中,颈总动脉近端、远端及颈内动脉起始部IMT值分别与颈总动脉分叉处IMT值有显著性差异.扁平斑块者的IMT值均显著低于同时具有其他性质的斑块者,颈动脉斑块总积分与双侧颈总动脉分叉处后壁IMT值显著相关.结论 北京社区人群中颈动脉粥样硬化状况存在性别和年龄间的显著差异,颈动脉超声检查能够准确评价人群中的颈动脉斑块分布特征及规律,可以推断人群中的全身动脉粥样硬化情况,从而预测冠心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56岁,主因胸闷气短来我院就诊,于我科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时发现其颈部血管发育异常.超声显示:心内结构及血流未见明显异常;于胸骨上窝处可显示主动脉弓及其发出的两个分支,分别沿两个分支血管走行追踪,两分支偏左侧者为左锁骨下动脉,偏右侧一支从主动脉弓发出后又分为两支,左向右分别为左、右颈总动脉,由于患者肺气影响,此切面主动脉弓末端显示不清(图1),于右锁骨上窝可显示右锁骨下动脉,但其起始段显示不清;双侧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最厚处约1.1mm,颈总动脉内可见不均质斑块,血流频谱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脑梗死的发生率也在不断上升。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1]),常规超声扫查右锁骨下动脉可显著提高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现率~([2])。本组收集66例右锁骨下动脉有斑块病例和57例无斑块病例资料,比较两组脑梗死的发生率,旨在探讨右锁骨下动脉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右锁骨下动脉斑块患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影响健康成人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弹性功能的相关因素及各项弹性参数的正常值范围。方法 184例志愿者根据年龄分为A组(20~29岁)、B组(30~39岁)、C组(40~49岁)、D组(50~59岁)及E组(60岁以上),应用超声射频信号血管内中膜分析技术(QIMT)和超声射频信号动脉僵硬度分析技术(QAS)获取双侧颈动脉IMT、顺应性指标(膨胀系数DC、顺应系数CC)及僵硬度指标(α系数、β系数、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分析各组间及两性间各项参数的差异及其关系。结果左、右侧颈总动脉IMT、DC、CC、α系数、β系数及PW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受检者IMT、DC、α系数、β系数及PWV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CC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颈总动脉IMT、α系数、β系数及PWV与年龄呈正相关,而DC和CC与年龄呈负相关。结论应用射频超声技术能准确检测颈总动脉IMT和血管弹性,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为临床定量评估血管性能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和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onWillebrand factor,vWF)与高血压患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关系。方法对入选的148例高血压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观察有无斑块形成,并分为颈动脉正常组(42例)、颈动脉增厚组(83例)和颈动脉斑块组(23例),分别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假性血友病因子和血脂指标,进行组间比较。并把hsCRP、vWF分别与年龄、收缩压、脉压和高血压危险度分层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hsCRP在颈动脉正常组与颈动脉斑块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vWF在颈动脉正常组与颈动脉斑块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hsCRP与年龄有显著性相关,vWF与年龄、脉压和高血压危险度有相关性。hsCRP与vWF具有相关性。结论 hsCRP和vWF都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改变与蛛网膜下腔出血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6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之间的差异,根据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将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分为颅内动脉瘤破裂组和非颅内动脉瘤破裂组,分别与对照组IMT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颅内动脉瘤破裂组、非颅内动脉瘤破裂组及对照组双侧IMT分别为(1.37±0.04)mm、(1.41±0.06)mm及(1.13±0.14)mm,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颈动脉IMT改变可以作为蛛网膜下腔出血风险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4.
张志翔  周全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12):2248-2250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与炎症因子及血脂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1例及血压正常者42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情况,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将高血压组分为伴颈动脉硬化组(IMT≥0.9mm)40例和无颈动脉硬化组(IMT〈0.9mm)51例。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脂。【结果】①高血压组收缩压、舒张压、TC、LDL-C及颈动脉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②高血压组hs—CRP、IL—1、TNFa、颈动脉IMT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高血压患者中颈动脉硬化组hs—CRP、IL-1、TNF-α、颈动脉IMT值均明显高于无颈动脉硬化组(P〈O.05),③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与hs—CRP(r=0.426;P〈0.05)、IL-1(r=0.327;P〈0.05)、TNF-α(r=0.284;P〈0.05)呈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在高血压患者中,收缩压、hsCRP及LDL-C是影响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增厚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的形成与血压增高、炎症因子及血脂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健康人群颈动脉结构与年龄、性别及左右两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835例健康人行双侧颈动脉检查,观察颈动脉结构情况。结果(1)颈总动脉内径在〉50岁各年龄组均随年龄增长而加宽;颈总动脉内中膜在〉40岁各年龄组均随年龄增长而加厚;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随年龄增长呈增加趋势。(2)在40~50岁、50~60岁各年龄组男性颈动脉硬化斑块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在其他各年龄组男女之间颈动脉硬化斑块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单发颈总动脉斑块的检出率左侧大于右侧,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人群颈动脉结构因年龄、性别及左右两侧结构不同而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张薇  张临洪 《新医学》2010,41(11):718-720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瑞舒伐他汀钙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方法:98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B组)和对照组(A组)各49例,均予替米沙坦80 mg/d降压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钙10 mg/d.治疗16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血脂及IMT的变化.结果:B组治疗16周后,血总胆固醇、三酰甘油、LDL-C下降较A组更显著(P〈0.05),IMT降低较A组更显著(P〈0.01).结论:替米沙坦联合瑞舒伐他汀钙在平稳降压、有效调脂的同时,能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延缓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MS)患者颈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SMA)病变的相关性研究.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72例MS患者(MS组)及7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同时作颈动脉和SMA检查,检测两支动脉血管壁病变及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收缩期峰值速度(PSV)、舒张末期速度(ED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以研究两支动脉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结果 72例MS患者中,48例存在颈动脉病变,39例存在SMA病变,38例同时伴有两处病变,颈动脉病变与SMA病变存在79.2%重合现象.MS组颈总动脉和SMA的PI、RI均较对照组减慢(P〈0.05),MS组颈动脉PSV、ESV均较对照组减低,SMA的PSV、ESV则均较对照组加快(P〈0.05),且两支血管间各参数指标存在显著相关性(r=0.804).结论 MS患者易发生头颈部动脉病变,同样也可以引起腹腔主要供血动脉如SMA发生相应病变,而且两支动脉血管病变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超声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部及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27例(糖尿病组),其中检查颈部动脉56例,检查下肢动脉71例;另选同期年龄相近非糖尿病患者151例(对照组),其中检查颈部动脉68例,检查下肢动脉83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血管形态、血管壁内-中膜厚度(IMT)、有无斑块、管腔狭窄或闭塞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结果糖尿病组颈部及下肢动脉IMT明显增厚,管腔的硬化斑块、狭窄及闭塞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斑块以颈总动脉分叉处及颈内动脉最多见;糖尿病组所致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多呈弥漫性,以双侧及多节段性分布,管腔狭窄、闭塞以腘动脉以下远端的足背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受累最为明显.而对照组病变多为单发,局灶性.结论 超声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部及下肢动脉病变的早期诊断,可为临床预防和治疗2型糖尿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