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脑梗塞急性期降压治疗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西宁地区80例急性脑梗塞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降压组和对照组各40例,于发病初及治疗14天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结果:降压组显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宁地区脑梗塞急性期过早降压不仅无益,反而会影响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SPECT对缺血组织显像有独特优势,1.一过性脑缺血发作(TIA).SPECT判断TIA的敏感性高度取决于时间.如在住院当天检查,60%TIA病人会有局部脑血流(rCBF)异常,头一周内阳性扫描率稳定下降.TIA后,rCBF持续减少30%以上的病人,在头几周有发生脑梗塞的危险;2.脑梗塞.可分三期:急性期,梗塞8小时内CT仅20%阳性,而SPECT几乎90%会显示一个低灌注区,MRI发现含水状态和体积变化也要延迟几小时.亚急性期(3~50天),72小时后CT和SPECT的敏感性几乎相等,SPECT可见梗塞区域有一中心区和周围区.慢性  相似文献   

3.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脑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评价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脑部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对110例不同脑部病变(包括脑梗塞、脑出血、脑肿瘤、脑白质病变)的DWI图像以及同一病变在不同扫描序列之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DWI对急性、超急性脑梗塞高度敏感(达100%),对急性出血性脑梗塞也很敏感,对脑肿瘤的敏感性(75%)低于T2/Flair(92%),对脑白质病的敏感性低于T2/Flair,但可显示部分多发性化的活动病灶,对急性脑出血敏感性较差。结论 DWI能诊断常规MR序列不能显示的超急性期和急性期梗塞,对急性出血性脑梗塞的诊断也很有价值。能区别急性期和慢性期脑梗塞。还有助于脑肿瘤、脑白质病变的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扩散加权成像诊断超急性和急性脑梗塞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DWI和ADC图诊断超急性和急性脑梗塞的价值.材料和方法:14例脑梗塞患者(超急性期6例,急性期8例)采用1.5T MR机进行扫描,对DWI、ADC图及常规T1WI、T2WI进行对比研究分析.结果:超急性和急性脑梗塞DWI均表现为高信号,ADC图均表现为低信号,DWI对病变显示达100%.6例超急性期脑梗塞患者仅DWI可显示病变而常规T1WI、T2WI无任何相应的异常发现.全部病灶ADC值均低于其相对应的正常脑组织.结论:DWI对急性脑梗塞诊断敏感、准确,且能对脑梗塞作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5.
作者对临床和CT 诊断为脑梗塞的203例病人进行分析。脑梗塞特征性表现为病变比周围脑组织的密度低,为向外的三角形,因早期有脑水肿而有肿块作用,随时间延长而消失,代之以脑萎缩。脑梗塞的CT 发现率为71%,其查出与从发病到检查的时间有关,一定要作造影强化否则会漏诊。Wing 指出有11%的病变强化前CT 扫描正常而强化后被发现。引起脑梗塞的原因有功能性循环不全,如大出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压近日节律的特点与发生脑血管意外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收集发生脑出血及脑梗塞高血压患者一般资料和检测24 h动态血压,并按脑出血和脑梗塞分组,使用余弦法(包括单余弦法MSC和群体余弦法MPC)分析各自血压近日节律特点,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 使用MSC和MPC分析均发现,两组年龄、性别、血脂等一般情况无差异的状况下,其血压近日节律的相位和调整中值亦无显著差异,其节律式样的不同主要表现在脑梗塞组的血压近日节律振幅较脑出血组的血压近日节律的振幅偏低.结论 血压的近日节律变化与高血压患者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相关,使用余弦分析法能够较好地评价这种近日节律变化,血压近日节律振幅高的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出血的危险较大.  相似文献   

7.
毒鼠强中毒性脑病的CT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毒鼠强中毒性脑病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搜集毒鼠强中毒性脑病患者4例,分析其脑部CT表现。结果急性期(8d内)表现:(1)不同程度脑水肿,表现为皮层密度减低,灰白质分界不清,CT值降至11~13HU之间,严重者呈均一水样密度。(2)蛛网膜下腔出血。慢性期表现为中毒性缺血缺氧性脑病。结论 毒鼠强中毒性脑病急性期有一定特征,并可预测病变严重程度,慢性期无特征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自血光量子疗法治疗脑梗塞急性期患者25例和脑梗塞后遗症患者15例均取得明显疗效,急性期有效率达92%,后遗症有效率73.3%,尤其对患者的语言和肢体功能的恢复具有明显疗效;且能调整脂肪代谢,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对防治脑梗塞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小时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动态脉压、昼夜血压节律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 (1)对684例观察对象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其中血压正常组312例,单纯血压升高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原发性高血压组145例,原发性高血压伴靶器官损害组227例,对比分析24小时动态脉压监测各指标。(2)根据动态血压监测的高血压患者的昼夜节律,依据夜间血压下降率将其分为两组,夜间下降率小于10%为非杓型组,大于或等于10%为杓型组。结果 (1)伴靶器官损害组白昼舒张压、夜间舒张压低于原发性高血压组(P<0.01);(2)随高血压患者病变程度的加重,脉压也随之增大(P<0.01),依次为伴靶器官损害组、原发性高血压组和血压正常组;(3)靶器官损害组大多为非杓型血压节律,与原发性高血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1)动态脉压的变化可以反映高血压患者病变程度,舒张压低及动态脉压增大是原发性高血压伴靶器官损害患者动态脉压变化特点之一。(2)非杓型血压节律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较杓型血压节律者的靶器官损害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急性期血压的变化规律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监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血压变化规律,探讨其与急性脑卒中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脑卒中急性期病人79例,分为两组,其中脑梗死组42例,脑出血组37例。观察急性期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并评估第30天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脑卒中急性期血压增高者占87.3%,以后在无特殊降压措施条件下,血压随时间逐渐下降;第7天与第1天比较,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均有明显下降[SBP(147.6±17.2)vs(155.9±21.7)mmHg(P<0.01);DBP(85.6±13.6)vs(96.6±20.8)mmHg(P<0.01)];脑出血组动态血压均高于脑梗死组。[SBP(160.3±21.2)vs(152.3±21.3)mmHg;DBP(95.5±12.7)vs(87.8±16.2)mm-Hg,(P<0.01)];85%的脑卒中患者血压的昼夜节律消失;首测180mmHg≤SBP<220mmHg与SBP<180mmHg组,第30天日常生活能力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血压增高,但增高的血压有自发下降的趋势;脑出血患者血压水平比脑梗死者高;脑卒中患者血压的昼夜节律消失者占大多数;脑卒中急性期血压高低对近期日常生活能力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