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脂质体包裹对汉防己甲素细胞毒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杨赛丽  杨曦 《中草药》1995,26(9):470-472
观察了汉防己甲素在脂质体包裹前后的细胞毒性改变。结果显示,在40μg/ml浓度时,汉防己甲素包裹前后对大鼠肺泡巨噬细胞的酵母吸附功能、胞浆游离K^+和Ca^2+含量和细胞骨架调控能力的影响有明显的不同。提示脂质体包裹可减轻汉己甲素的细胞毒性。为开发该药的新剂型作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雷公藤甲素脂质体透皮制剂对H-22肝瘤细胞实体瘤的作用及其对机体的毒副作用。方法采用脂质体包裹雷公藤甲素并制成凝胶透皮制剂;建立H-22荷瘤模型,观察几种雷公藤甲素制剂对H-22肝瘤细胞实体瘤的作用及其对机体几种组织器官的病理作用。结果几种雷公藤甲素制剂均具有促进H-22瘤体增长的作用;雷公藤甲素脂质体透皮制剂具有较高的全身生物活性,但与大剂量的口服给药相比,器官及生殖毒性大为降低。结论不能盲目的将雷公藤甲素制剂用于肿瘤的治疗;雷公藤甲素开发成脂质体透皮制剂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改进粉防己中汉防己甲素、乙素的提取工艺,使其操作简便,降低提取的成本和毒性。方法:利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和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提取汉防己甲素和乙素。结果:得到纯度较高的汉防己甲素和乙素,得率分别为0.06%.0.016%,纯度均大于98%。结论:利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和硅胶柱层析可以有效分得汉防己甲素和乙素,且得率较高,纯度已达到标准品的要求,可用作标准品的制备。该方法与传统的分离、提取方法比较,操作简便,并且降低了成本和毒性。  相似文献   

4.
王宏  郭晓远  吴国建  陈陆馗 《中草药》2018,49(11):2584-2590
目的评价汉防己甲素联合紫杉醇(paclitaxel,PTX)逆转耐药型脑胶质瘤(C6/MDR)细胞多药耐药的可行性,并探讨可能的耐药逆转机制。方法通过非耐药型脑胶质瘤C6和耐药型脑胶质瘤C6/MDR细胞系作对比,以体外细胞毒性为指标,采用MTT法分别考察PTX、汉防己甲素、PTX+汉防己甲素抑制C6和C6/MDR细胞增殖作用差异;以细胞摄取能力为指标,借助HPLC和流式细胞仪技术分别测定PTX和荧光探针罗丹明123(R123)在2种细胞内的含量,评价汉防己甲素促C6/MDR细胞摄取PTX和R123的能力;以细胞凋亡率为指标,采用Annexin V-PE/7-AAD一步染色法定量PTX、汉防己甲素、PTX+汉防己甲素干预后的2种细胞凋亡率;采用P-糖蛋白(P-gp)抗体结合试剂盒和Pgp-Glo TM分析系统分别考察汉防己甲素对C6/MDR细胞P-gp表达以及P-gp 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汉防己甲素+PTX对C6/MDR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以PTX浓度计)为(5.88±0.43)nmol/L;在10μmol/L汉防己甲素的干预下,C6/MDR细胞内的PTX和R123累积量相比PTX组分别提高9.4倍和12.3倍,凋亡率相应提高了2.3倍;这种汉防己甲素介导的耐药逆转机制可能与降低C6/MDR细胞P-gp表达、刺激细胞内P-gp ATP酶活性有关。结论汉防己甲素联合紫杉醇在体外具有逆转C6/MDR细胞耐药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汉防己甲素逆转肺癌化疗耐药和凋亡抗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徐萌  周蓓 《新中医》2006,38(6):90-91
目的:研究中药汉防己提取的生物碱汉防己甲素逆转肺癌化疗耐药产生与凋亡发生的机理。方法:实验分对照组(只加培养基)和阿霉素组(ADR组)、汉防己甲素合阿霉素组(Tet/ADR组),后2组采用不同浓度汉防己甲素和阿霉素作用于人肺癌敏感株GLC-82和阿霉素耐药株GLC-82/ADR细胞,通过MTT法检测抗肿瘤药物的细胞毒作用,流武细胞仪检测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表达,碘化丙啶(PI)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结果:GLC-82/ADR耐药肺癌细胞株耐药指数(RF)为5.43,说明耐药株肺癌细胞对阿霉素明显耐药;汉防己甲素作用耐药肺癌细胞后其RF降至1.89,说明汉防己甲素可毗逆转GLC-82/ADR耐药肺癌细胞对阿霉素的耐药。化疗耐药肺癌细胞MRP蛋白表达在12h、24h、36h、48h,ADR组与Tet/ADR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说明汉防己甲素可以下调化疗耐药肺癌细胞MRP蛋白表达。化疗耐药肺癌细胞凋亡在6h、12h、18h、24h,Tet/ADR组与ADR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说明汉防己甲素协同阿霉素增强对化疗耐药肺癌细胞凋亡作用。结论:汉防己甲素可以逆转GLC-82/ADR耐药肺癌细胞对阿霉素的耐药,下调化疗耐药肺癌细胞MRP蛋白表达,协同阿霉素增强对化疗耐药肺癌细胞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前药5-氟尿苷棕榈酸酯(5-FURP)脂质体,并进行体外细胞毒性实验。方法通过正交实验设计筛选5-FURP脂质体的最佳处方,采用逆向蒸发法制备5-FURP脂质体,测定其包封率及理化性质;以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人鼻咽癌细胞系CNE-1、人喉癌细胞系HEP-2为模型细胞,考察5-FUR前药脂质体的细胞毒性。结果制备的脂质体平均包封率为94.35%,将脂质体分别在4和25℃下密闭放置1个月,以包封率、脂质体中磷脂含量变化为指标考察其稳定性。结果显示,脂质体于4℃贮存时,上述指标无显著变化,脂质体比较稳定;细胞实验表明,5-FURP经脂质体包裹后,细胞毒性较游离药物增高,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人鼻咽癌细胞系CNE-1、人喉癌细胞系HEP-2的IC50分别是游离药物的5.0,3.4,2.6倍。结论实验室制备的5-FURP经脂质体包裹后能增强细胞摄取,具有提高药物疗效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汉防己甲素对兔结膜成纤维细胞增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汉防己甲素对培养兔结膜成纤维细胞(rabbit conjunctival fibroblasts,PCF)增生的影响。方法:在体外培养的RCF中分别加入浓度为100、20、4、0.8、0.16μg/ml的汉防己甲素,在1、3、5、7后天用细胞计数法观察RCF生长情况,袍用流式细胞仪检测4μg/ml和2μg/ml汉防己甲素所引起的RCF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各种实验浓度的汉防己甲素对培养RCF均有抑制作用并有时间剂量效应;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RCF经4μg/ml和2μg/ml的汉防己甲素处理48小时后对细胞周期均有影响;G1期细胞分别增加了15.5%和13.3%,S期细胞分别下降了10.3%和9.55%,G2期细胞分别下降了5.55%,4.23%,结论:汉防己甲素通过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生。  相似文献   

8.
汉防己甲素对环孢素A致小鼠肝肾损伤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汉防己甲素对环孢素A致小鼠肝肾损伤的作用孙成春郝俊文尹秋霞王景祥(济南军区总医院济南250031)环孢素A(CsA)是目前临床广泛使用的高效免疫抑剂,其主要不良反应为肝肾毒性。汉防己甲素(Tet)是从防己科植物汉防己StephaniatetrandraS.More中提取的生物碱有钙拮抗及清除自由基等作用。本文探讨Tet对CsA所致小鼠肝肾毒性的保护作用。1材料与方法1.1试剂CsA口服液(赛斯平),杭州中美华东制药厂;汉防己甲素,江西彭泽制药厂;CsA单克隆....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汉防己甲素对人多发性骨髓瘤干细胞CD138~- B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利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比色法检测汉防己甲素对CD138~- B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汉防己甲素对CD138~- B细胞周期的影响以及药物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汉防己甲素对CD138~- B细胞中裂解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leaved-Caspase)-3,cleaved-Caspase-9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及溶剂组比较,10,20,30,40μmol·L~(-1)汉防己甲素处理6,12,24 h对CD138~- B细胞的增殖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与空白组及溶剂组比较,汉防己甲素30,40μmol·L~(-1)时,G_0/G_1期细胞显著增多(P0.01),S期细胞明显减少(P0.05,P0.01),汉防己甲素10,20,30,40μmol·L~(-1)时,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与空白组及溶剂组比较,20,30,40μmol·L~(-1)汉防己甲素处理后,cleaved-Caspase-3,cleaved-Caspase-9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10μmol·L~(-1)汉防己甲素处理时,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5)。结论:汉防己甲素通过阻滞细胞周期在G_0/G_1期抑制CD138~- B细胞的增殖,通过活化细胞内与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Caspase-3,cleaved-Caspase-9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对耐药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DOX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方法以噻唑蓝(MTT)法测定黄芪甲苷的细胞毒性及其处理前后乳腺癌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或耐药性变化。采用乙醇注入法-硫酸铵梯度法构建共载阿霉素-黄芪甲苷的脂质体(LPs-DOX/AS),并评价其对乳腺癌细胞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LPs-DOX/AS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黄芪甲苷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对乳腺癌细胞无明显细胞毒性;与黄芪甲苷联用后,阿霉素对MDA-MB-231、MDA-MB-231/DOX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值均下降(P0.05),并且对耐药细胞的干预效果更明显(P0.01)。脂质体包载后的LPs-DOX/AS-IV比游离DOX/AS-IV对2种乳腺癌细胞的IC_(50)值均下降(P0.05),同样对耐药株的效果更明显(P0.01)。经LPs-DOX/AS-IV处理的耐药株细胞凋亡率也显著高于游离药物组(P0.05)。结论黄芪甲苷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对阿霉素多药耐药具有很好的逆转作用,黄芪甲苷与阿霉素联用及其脂质体共递送体系的开发可以有效逆转或增敏乳腺癌的多药耐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