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为评价门脉循环γ照相与彩色多普勒对肝硬化的诊断效能,18例肝硬化患者15例正常对照同时进行门脉循环γ照相和彩色多普勒扫描。结果表明,肝硬化组门脉分流指数(S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诊断肝硬化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3.3%、100.0%和90.9%。彩色多普勒扫描结果示,肝硬化组平均血液速度显著高于正常人组(P<0.05),两组门脉内径与血流量无显著差异(P>0.05),诊断肝硬化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66.6%、60.0%和63.6%。提示门脉循环γ照相对肝硬化化诊断意义,其诊断效能优于彩色多普勒。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螺旋CT灌注成像监测肝硬化不同阶段门静脉压力变化的应用价值。方法复合法建立Sprague-Dawlay大鼠肝硬化模型,分别对肝硬化前期大鼠17只,早期18只,进展期12只和正常大鼠13只行单层螺旋CT肝脏动态灌注扫描。去卷积法计算肝脏各血流灌注参数,同时运用生理多导仪测量门静脉自由压(freeportalpressure,FPP)。结果①实验组FPP与门静脉灌注量(portalvenousperfusion,PVP)、总肝灌注量(totalhepaticbloodperfusion,THBP)之间呈负相关、与肝动脉灌注指数(hepaticarterialperfusionindex,HPI)、平均通过时间(meantransittime,MTT)呈正相关。其中FPP与PVP的相关性最好(r=-0.845),两者关系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20.671-3.195X。②利用FPP与PVP直线回归方程Y=20.671-3.195X计算47只肝硬化大鼠的门静脉压力为16.090±2.150cmH2O与实测的16.108±3.662cmH2O有良好的相关性(r=0.823P<0.01)。结论CT灌注成像为无创、有效地监测肝硬化不同时期的门静脉压力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浆血管活性肠肽(VIP)对门脉侧枝循环血流的影响。方法:对37例肝硬化患者,20例健康人(HS)采用多谱勒超声测定门静脉、脾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血流参数;用放免法(RIA)测定血浆VIP含量。结果:肝硬化组血浆VIP显著高于HS组(57.34±19.62pg/ml vs 15.12±7.03 pg/ml,P<0.01);肝硬化组门静脉血流量显著低于HS组(494±286ml/min vs811±186ml/min,P<0.01);肝硬化组脾静脉与肠系膜上静脉血流量之和显著高于HS组(1257±326ml/min vs 801±197ml/min,P<0.01);肝硬化组血浆VIP与脾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血流量之和呈正相关(γ=0.87,P<0.05)。结论:血浆VIP升高可能是引起肝硬化患者内脏高动力状态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MSCTA评价肝硬化肝脏血管的异常改变及侧支循环形成的价值。 方法 对168例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及120例无肝硬化的患者(对照组)行肝区三期MSCTA,应用MIP和VR进行重建,并对获得的图像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 肝硬化组和对照组门静脉1级和肝静脉1级血管的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51、0.08),肝动脉、门静脉、肝静脉分级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硬化组肝动脉、门静脉起始部增粗85例,分支纤细、纡曲98例,门静脉癌栓形成9例,海绵变性8例,肝动脉持续显影55例、门静脉持续显影57例;对照组3例肝动脉、门静脉起始部增粗,2例分支纤细、纡曲,4例肝动脉持续显影,3例门静脉持续显影。肝硬化组交通支开放总数258支,其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196例(196/258,75.97%),对照组仅2例见腹膜后分流。 结论 64排CT三期血管成像可准确、全面显示肝 硬化血管的异常改变及门体分流,尤其能较早、较全面地显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为临床提供更多可靠的诊断和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肝硬化病人的早期诊断问题,我们对去年下半年来的92例肝硬化病人B超检查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选择年龄在20—60岁之间的肝病患者,分作A组(肝硬化组)和B组(非肝硬化肝炎组61例作对照)。用Aloka SSD-620型B超诊断仪测其门脉主干及脾门静脉内径和脾厚如表:  相似文献   

7.
肝硬化患者血浆前列环素与门脉高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肝硬化患者血浆前列环素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特异性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46例肝硬化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血浆前列环素水平;B 超测定门静脉直径。结果:46例肝硬化患者前列环素水平(138.28±60.74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89.6±22.6pg/ml,P<0.05)。肝硬化患者中,Child-Pugh A、B、C各级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43例肝硬化患者前列环素水平与门静脉直径呈明显正相关(r=0.324,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浆前列环素明显升高,其与门脉高压高血流动力学的产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8.
肝硬化患者门脉高压性胃病的胃镜检查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门脉高压性胃病的临床特点及其与肝功能分级、食管静脉曲张的关系。方法;对198例肝硬化患者进行常规胃镜检查,并对其并发门脉高压性胃病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8例肝硬化患者中,食管静脉曲张172例(86.9%),门脉高压性胃病发生率为64.6%(128例)。随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级别增加,门脉高压性胃病发病率及严重程度呈上升趋势(P〈0.01);而随着食管静脉曲张严重程度上升,门脉高压性胃病发病率亦有上升(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门脉高压性胃病发病率随肝功能分级及食管静脉曲张严重程度的增加而上升。  相似文献   

9.
既往研究认为CT并动脉注门脉造影(CTAP)是检出肝内肿瘤并确定其范围的最敏感方式,而螺旋CT的优点为;一次屏气完成全肝扫描。作者采用双螺旋CTAP对31例患者的42处HCC灶进行检测,其中9处病灶直径大于5cm,18处2~5cm,15处小于或等于Zcm。由最初定让你确定扫描范围,高压注射器注入33%Iohexo100ml,注射速度3ml/s。注射开始后30~355起行1期扫描,由头向足;三期扫描始于1期扫描完成后10~185,由足向头。成像参数:层厚smm,床动速度5~smm/S.图像重建间隔smm.扫描持续时间23~305,总检查时间89~1055,总扫描长度11.5~…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的CT评价指标及与血清纤维化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50例肝硬化患者,根据肝功能情况分为Child A组、Child B组及Child C组。 以25名肝脏正常的其他疾病患者或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均行CT扫描,比较肝硬化各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及肝硬化各组之间肝脏各叶径线、门静脉内径及脾脏体积的差异。对肝硬化患者进行血清学检查,包括Ⅳ型胶原(Ⅳ-C)和层黏连蛋白(LN)。分析肝硬化患者肝右叶冠状径与肝左叶冠状径的比值(R1/L1)、门静脉内径及脾脏体积与血清Ⅳ-C及LN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肝硬化各组肝左叶冠状径(L1)均增大(P<0.01),肝右叶冠状径(R1)、矢状径(R2)及R1/L1比值均减小(P<0.05),且肝硬化各组间R1、R2及R1/L1比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各组门静脉内径及脾脏体积均较正常对照组增大(P<0.01),但肝硬化各组间门静脉内径及脾脏体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患者R1/L1比值与血清Ⅳ-C及LN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20、-0.575,P均<0.01),门静脉内径与LN呈正相关(r=0.407,P<0.01)。结论 R1/L1比值能较为可靠地反映肝硬化的程度及肝纤维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浆内皮素 1水平变化与门脉高压的关系。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40例肝硬化患者(其中 2 0例合并腹水 )和 15例正常人的血浆内皮素 1水平 ,同时应用B超测定门静脉宽度 ,应用胃镜测食管静脉宽度。结果 肝硬化患者血浆内皮素 1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增高 ,合并腹水患者比无腹水患者增高明显 ;门静脉、食管静脉宽度随内皮素 1水平增高而增宽。结论 肝硬化患者血浆内皮素 1可能在门脉高压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内皮素与食管静脉曲张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肝硬化患者血浆胃泌素、胃动素与门脉高压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隆敏  李佳  杨福秀  胡平  苏毅 《临床荟萃》2005,20(18):1047-1048
肝硬化患者常有胃肠激素的代谢紊乱.但其形成机制尚不清楚,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肝功能障碍、肾功能障碍、门脉高压等;尤其是胃肠激素与门脉高压的关系.已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就胃泌素、胃动素在肝硬化患者门脉高压发病机制中的意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肝炎后肝硬化由于肝内纤维化及再生结节形成,引起门静脉系统血液动力学改变及门静脉高压,使门静脉系统大小形态发生变化及侧枝循环开放。门脉成像技术的应用为外科术前制定手术方案及术前评估提供了一种无创、快速、多角度、多方位的高质量的影像依据。本文根据本单位的工作实际进行简要总结及介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狭窄与后循环缺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椎.基底动脉CT血管成像的表现。结果全部30例患者CT血管成像都达优良级,符合诊断要求;血管解剖变异5支,血管硬化、斑块、狭窄12支,扩张、迂曲6支。结论由于椎动脉的解剖关系和血流动力学的原因,椎动脉狭窄易发于椎动脉起始部、椎动脉入颅前后和椎-基底动脉汇合处;头颈CT血管成像可作为后循环缺血影像学检查和确诊的重要方法之一,注射对比剂最好采用足背静脉注入法,可避免肘静脉注射时对比剂产生的伪影而影响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15.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门脉血流动力学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门脉血流动力学状态并分析其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利用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了10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及24例正常人门脉血流动力学状态,并将10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按Child-Pugh肝功能分级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肝硬化门脉高压门脉血流动力学检查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门脉高压组门静脉(PV)内径明显增宽、血流速明显减慢、血流量参数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脾静脉(SV)肠系膜上静脉(SMV)内径(D)、血流速度(V)、血流量参数(Q)也有类似改变。A、B、C三级肝硬化的PV内径,按A、B、C顺序显示门静脉宽度逐渐增宽,C级的Dpv较A、B级均有显著性增宽(P<0.05),A、B级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B级较A级也有增宽趋势,按A、B、C顺序显示 门静脉血流速度逐渐降低,且各级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B、C级的Qpv相互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多普勒超声检测门脉血流动力学有助于评价肝硬化患者的肝储备功能、门静脉高压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16.
超声测量门静脉直径对肝硬化、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诊断的评价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邮政编码230061许晓虹,陈怡本文通过对98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超声测定门静脉直径,观察分析了门静脉直径与门脉高压、食道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关系。发现按一般直径大于或...  相似文献   

17.
异搏定对肝硬化患者门脉高压的作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搏定可降低全身动脉压力,一些学者认为其对肝炎后性肝硬化有显著的降门静脉压作用。为此,我们给予15名患者口服异搏定,并监测其服药前后门脉血流的变化,以评价异搏定对于肝硬化患者门静脉高压的治疗价值。1 对象及方法11 病例选择 15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为我院住院病人,其中男性11例,女性4例,年龄35~76岁,平均523岁;HBsAg(-)14例,1例不明原因,诊断依靠临床、生化及影像检查,全部患者经纤维内镜证实有食管下段胃底静脉曲张,B超证实有程度不等的脾肿大;7例患者有中量以下腹水,5例有上消化道出血史。肝功能Child分级:A级5/1…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浆内皮素-1水平变化与门脉高压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40例肝硬化患者(其中20例合并腹水)和15例正常人的血浆内皮素-1水平,同时,B超测门静脉宽度,胃镜测食管静脉宽度,结果;肝硬化(其中20例合并腹水)和15例正常人的血浆内皮素-1水平,同时,B超测门静脉宽度,胃镜测食管静脉宽度,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浆内皮素-1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增高,合并腹水患者比无腹水患者增高明显,门静脉,食管静脉宽度随内皮素-1水平增高而增宽。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浆内皮素-1可能在门脉高压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内皮素与食管静脉曲张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在临床上因其多具有脾大体征和血细胞减少等,易与肝硬化相混淆。本综述围绕鉴别原发性骨髓纤维化与肝硬化相关门脉高压的临床研究来分析两种疾病的差异,以期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原则对比鉴别PMF与肝硬化,同步提升临床医生对PMF的认识,为探索PMF早期筛查或诊断指标予以参考,同时也为芦可替尼等新型靶向药物应用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双源CT门静脉成像在肝硬化门静脉侧支循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肝硬化患者80例作为实验组,选择同期来我院接受正常体检的80例健康体检参试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分别实施上腹部CT增强检查及门静脉成像,测量两组参试者脾静脉(SPV)、门静脉主干(MPV)、肝内门静脉左支(IHLPV)、肝内门静脉右支(IHRPV),对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及统计学处理。结果:实验组患者SPV、MPV、IHLPV、IHRPV直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源CT门静脉成像在肝硬化门静脉侧支循环的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成像清晰对判断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受损程度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