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早产胎膜早破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黄少玲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9):1220-1221
目的:探讨早产胎膜早破(pretermprematureruptureofmembranes,PPROM)的妊娠结局。方法:对70例PPROM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0例PPROM的潜伏期为1~216·33h,平均48·33h。65·71%的PPROM有易发因素存在。孕28~33周与孕34~37周间PPROM分娩方式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意义(P<0·01)。孕28~33周PPROM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孕34~37周者(P<0·01)。结论:对于孕周小者,尽量延长孕周至34周以上,以降低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尤其对于孕28~33周PPROM宜采取期待疗法,以减少新生儿合并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主要病因及正确处理PPROM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绍兴市妇幼保健院2006年10月~2007年9月内182例PPROM患者的诊治情况。结果:感染(占28%)及头盆不称(占19.2%)等是PPROM的主要病因,其孕周越小,新生儿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就越高。结论:在PPROM的临床处理过程中,要充分估计期待治疗或立即终止妊娠的利弊,积极治疗,尽可能减少母婴并发症,提高新生儿存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早产胎膜早破 (pretermprematureruptureofmembranes ,PPROM)的妊娠结局。方法 对 6 5例PPROM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 5例PPROM中以流产引产史、感染及胎位不正多见。孕 2 8~ 34+ 6w 与孕35~ 36 + 6wPPROM比较 ,前者剖官产率明显低于后者 (P <0 .0 1) ,而新生儿发病率明显高于后者 (P <0 .0 1)。结论 对孕 2 8~ 34+ 6w 的PPROM宜采用期待疗法 ,以减少新生儿的并发症 ,降低新生儿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正>在临产前胎膜破裂,称为胎膜早破。而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是指妊娠未满37孕周,胎膜发生破裂者,发生率为2.0%~3.5%[1],PPROM对母儿会产生不良影响,是围产儿死亡的首位原因,新生儿发病率及母亲感染率较高,且围产儿死亡的高低与分娩孕周及其处理有关,因此,我院针对胎膜早破的发生诱因,对PPROM孕妇采取合理的治疗和护理,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脐血中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soluble leukocyte differentiation antigen 14,sCD14)、可溶性髓样细胞表达触发因子受体1(soluble 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1,sTREM-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氧化型α1-抗胰蛋白酶(oxidizedα1-antitrypsin,ox-AAT)及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utrophil elastase, NE)与未足月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 PPROM)并发绒毛膜羊膜炎及新生儿肺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周口市中心医院产科收治的PPROM产妇90例(PPROM组)、同期正常妊娠孕妇9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新生儿脐血中的sCD14、sTREM-1、IL-6、ox-AAT及NE水平,并根据PPROM组是否并发绒毛膜羊膜炎、新生儿肺炎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PPROM组的脐血中sCD14、sTRE...  相似文献   

6.
李晨晖 《中国保健》2007,15(19):13-14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发生的易发因素、期待治疗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2006年10月在我院产科住院的未足月胎膜早破的病例158例.结果88.6%(140/158)的PPROM存在易发因素,其中人流、引产病史及胎位异常为PPROM的主要易发因素.本组中64例患者经期待治疗延长胎龄23~342h,平均83.1h.孕28~33 6w与34~36 6w的PPROM比较,两组PPROM新生儿窒息率、NRDS发生率等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期待治疗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CRP>8mg组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病率、产褥病率显著增加.待治疗的患者均作CRP检测,CRP≤8mg组与CRP>8mg组新生儿窒息率无明显增加(P>0.01).结论PPROM的易发因素很多,可导致早产、围产儿病死率增加等结果.因此,及早诊断和有效治疗PPROM对母儿的预后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施敏莅 《健康大视野》2006,14(11):38-38
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在所有妊娠中的发生率为1%~3%,约占早产的30%~40%,PPROM的主要危害是早产、脐带脱垂、室内感染及胎儿窘迫等。因此,根据孕周,破膜时间,胎儿情况等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以及处理好分娩过程的各个环节尤为重要。我院2003年6月~2006年6月共收PPROM68例,现分析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周小飞  向爱清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9):4096-4097
目的:分析不同孕周胎膜早破性早产(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PPROM)以及产前使用糖皮质激素干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该院411例未足月胎膜早破早产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孕周PPROM及产前是否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各种早产儿结局。结果:≤34孕周PPROM的新生儿体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窒息发生率、死亡率均明显高于>34孕周的PPROM者(P<0.001)。32~34孕周组PPROM的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NRDS、死亡率在糖皮质激素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8~31+6孕周组及34+1~36+6孕周组PPROM新生儿结局的各项指标在干预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34孕周的PPROM宜采取积极期待治疗,延长孕周,降低新生儿死亡比。32~34孕周的PPROM产前使用糖皮质激素干预能显著改善新生儿结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早产母儿情况的区别。方法回顾性分析单胎早产共3 611例,根据3种不同类型,分为自发性早产(SPB)组1 191例、胎膜早破性早产(PPROM)1 564例及医源性早产(IPD)856例。比较3组产妇的一般情况、地塞米松(DXM)的使用、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情况、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结局。结果 SPB组产妇年龄〉PPROM组,但〈IPD组(P〈0.01);SPB组孕次及产次均〉PPROM组和IPD组(P〈0.05);SPB组、IPD组特殊病史均多于PPROM组(P〈0.01);地塞米松使用情况,SPB组〈PPROM组和IPD组(P〈0.01)。剖宫产率IPD组明显〉SPB组和PPROM组(P〈0.01)。SPB组、PPROM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均〉IPD组(P〈0.05)。新生儿不良结局SPB组、PPROM组均〈IPD组(P〈0.05)。PPROM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NRDS)发生率小于SPB组和IPD组(P〈0.05),IPD组吸入综合症发生率〉SPB组和PPROM组(P〈0.01);PPROM组肺炎、败血症、黄疸发生率〉SPB组和IPD组(P〈0.05);IPD组颅内出血发生率〈SPB组和PPROM组(P〈0.05)。结论不同类型早产的产妇情况和围生儿的发病情况及结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0.
唐太英  王波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8):2509-2511
目的:了解孕妇宫颈状况和早产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10年来866例早产病例。结果:早产发生率为5.20%,其中胎膜早破(PPROM)、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PIH)导致的早产分别占41.57%和27.48%。硫酸镁与沙丁胺醇(舒喘灵)联合用药治疗先兆早产,延长孕期时间(平均8 d),长于单独应用硫酸镁(2 d)。PPROM破膜超过24 h者136例,发生宫内感染42例,破膜24 h以内224例,仅有2例宫内感染(P<0.001)。宫颈细菌培养阳性48例中,发生临床宫内感染26例,培养阴性44例中有10例宫内感染(P<0.05)。难产组新生儿颅内出血(ICH)发生率18.28%(68/372)高于正常产组9.56%(48/502)(P<0.05),RDS的发生率在<34周组(5.88%)明显高于≥34周组(0.60%)(P<0.01)。结论:PPROM破膜超过24 h,宫内感染发生率增加,硫酸镁与沙丁胺醇联合应用治疗早产可延长孕周。  相似文献   

11.
汤栩文  崔咏怡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2):3078-3080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retermprematureruptureofmembranes,PPROM)发生的危险因素、期待治疗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2005年6月在我院产科住院的未足月胎膜早破的病例318例。结果87.2%的PPROM存在易发因素,其中129例患者经期待治疗延长胎龄21~336h,平均84.3h。比较孕28~33+6周与34~36+6周的PPROM,发现两组PPROM新生儿窒息率、RDS发生率等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期待治疗的患者均作CRP检测,CRP≤8mg组与CRP>8mg组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CRP>8mg组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病率、产褥病率显著增加(P<0.01)。结论导致PPROM的因素很多;CRP对预示母儿近期预后有一定意义;对孕28~33+6周者宜用期待疗法,尽可能减少母儿感染率,以获得母儿最佳结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后残余羊水指数(AFI)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1月在该院就诊的723例PPROM患者,根据AFI值将患者分为A组(AFI≤40 mm,201例)和B组(AFI40 mm,522例),均给予抗感染、抑制宫缩等处理,观察两组产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情况。结果 A组和B组产妇年龄、破膜时孕周及剖宫产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破膜至分娩时间为(71.29±12.20)h,明显短于B组(P0.05);A组和B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为(7.94±1.41)分,明显低于B组(P0.05);A组新生儿窒息、围生期感染、新生儿死亡和胎儿宫内窘迫的比例分别为14.93%、30.85%、5.47%和18.91%,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PPROM后AFI≤40 mm时,新生儿窒息、胎儿宫内窘迫等不良情况明显增加,故PPROM后残余羊水量评估是围产期监护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未足月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PPROM)易引起胎儿早产、羊水过少、新生儿窒息和感染等不良妊娠结局,甚至导致胎儿死亡,应引起足够重视。本研究探讨早期PPROM高危因素及不同孕周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宝坻临床学院产科2015-01-01-2016-12-31收治孕28~36+6周PPROM患者106例,根据孕周不同分为早期组(孕28~33+6周)20例与晚期组(孕34~36+6周)8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高危因素及新生儿结局。结果早期组生殖道感染比例为55.0%,明显高于晚期组的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65,P0.001。早期组与晚期组新生儿窒息率分别为25.0%和5.8%(χ~2=4.926,P=0.027),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发生率分别为20.0%和3.5%(χ~2=4.745,P=0.029),新生儿感染率分别为30.0%和5.8%(χ~2=7.771,P=0.005),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20.0%和0(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生殖道感染是早期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主要高危因素,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高;根据不同孕周,充分评估病情,合理终止妊娠,减少围产儿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妊娠结局。方法:对100例早产胎膜早破(Pretern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PPROM)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7.4%的PPROM有易发因素存在,孕28-35W与孕35-37W间,PPROM分娩方式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的意义(P>0.05),孕28-35W PPROM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孕35-37W者(P<0.01),新生儿死亡大多发生在孕30W前,结论:对于孕28-35W PPROM宜采取期待疗法,以减少新生儿合并症的发生,对于孕周小者,尽量延长孕周至30W以上,以降低新生儿死亡。  相似文献   

15.
王杏调  沈荣乐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4):2117-2119
目的:分析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期待治疗出现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PPROM孕妇的临床资料及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28例孕妇中出现不良妊娠结局56例(43.75%);就诊时间、WBC、CRP、期待治疗时间及分娩孕周是PPROM期待治疗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临床一旦发生破膜应及时就诊,并严格监测孕妇及胎儿各项指标,采取选择性干预治疗,改善妊娠结局预后。  相似文献   

16.
胎心监护对328例胎儿窘迫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翠玲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4):2034-2035
目的:探讨胎心监护时胎儿宫内状态判断的准确性及围产儿预后。方法:分析328例胎儿窘迫的临床资料。结果:328例胎心监护显示胎儿窘迫,终止妊娠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与高危妊娠密切相关,胎心率变慢、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最高占27.2%,其次为妊娠合并症的高危妊娠占20%,其余发生率相当。结论:胎心监护对胎儿窘迫的敏感度高,可早期发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早产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 PPROM)的临床特点和妊娠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86例PPROM,并将孕28-35w与孕35+1-37 w PPRO的母儿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86例PPROM中,61.6%有易发因素存在。PPROM的潜伏期在48h内者占66.3%。孕28-35w与孕35+1-37w的PPROM手术产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孕28-35wPPROM围生儿发病率与死亡率明显高于孕35+1-37w者(P<0.01)。结论 对不同孕周胎膜早破患者应采取不同治疗方案,以尽可能减少母儿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讨论过期妊娠在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以及胎儿宫内窘迫等方面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因过期妊娠入院的患者60例,作为过期妊娠组,再选取同期入院并足月妊娠的患者360例,作为足月妊娠组,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产前的B超检查以及相关的医疗处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生产方式及胎儿情况.结果:过期妊娠组中实施剖宫产39例(65%),胎儿出现宫内窘迫情况15例(25%),出现新生儿窒息9例(15%),与足月妊娠组对比其差异非常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期妊娠患者较足月妊娠患者无论是在剖宫产、胎儿宫内窘迫还是新生儿窒息等方面,其发生率都明显高于足月妊娠的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妊娠28~34周胎膜早破并发早产的临床处理。方法:对105例妊娠28~34周胎膜早破并发早产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导致胎膜早破的因素阴道炎占首位,潜伏期1h~15天,平均6.2天。两种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孕28~30周与孕31~34周围产儿死亡率、各种并发症发病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孕28~34周PPROM宜采取期待疗法,破膜后立即使用糖皮质激素、宫缩抑制剂及抗生素,可延长潜伏期;延长孕龄至30周以上可使早产儿死亡率降为2.2%。  相似文献   

20.
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约占早产原因的1/3,单胎妊娠发生率为2%~4%,双胎妊娠为7%~20%[1]。妊娠周数在28~34周的新生儿病死率高、后遗症多,多主张积极保胎治疗。现将我院2009~2011年收入院的未足月胎膜早破长时间保胎治疗22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