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螺内酯改善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的作用。方法分析研究320例明确诊断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使用厄贝沙坦联合螺内酯治疗1年、2年后的心脏射血分数及BNP。结果 1单独使用螺内酯的心衰患者,1年后、2年后射血分数提高、BNP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存在差别(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2使用厄贝沙坦联合螺内酯治疗患者1年后、2年后射血分数明显提高,BNP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别(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与单独服用螺内酯患者相比,1年后、2年后射血分数提高明显,BNP降低明显(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厄贝沙坦联合螺内酯可以明显改善心功能,相比不使用以上两种药物及单独使用螺内酯的患者,心功能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2004年以来开展厄贝沙坦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3年来共观察病人80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卡托普利与厄贝沙坦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比较卡托普利与厄贝沙坦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卡托普利组和厄贝沙坦组,观察三组疗效和不良反应比较。结果:卡托普利治疗组和厄贝沙坦治疗组LEDV、LESV和LVEF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卡托普利治疗组和厄贝沙坦治疗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卡托普利及厄贝沙坦可以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但厄贝沙坦耐受性较好,不良反应少,更适合老年患者应用。  相似文献   

4.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44例,入院心电图均为窦性心律,无严重心律失常,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2例,男44例,女28例;年龄45~83岁,平均(60±6)岁;病程6~14年,平均7年。原发病:高血压28例,冠心病30例,扩心病10例,风心病4例。心功能NYHA分级:Ⅳ级12例,Ⅲ级48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用药方法不同,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其中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X2=6.38,P〈0.05),且对心率及血压的改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雷米普利在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作用.方法:120例风心瓣膜置换术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所有患者常规给予雷米普利5 mg,1/d治疗,试验组加用厄贝沙坦150mg,1/d.随访6个月,观察指标为心功能(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级、6 min步行实验、超声心动图各参数.结果:治疗6个月后,试验组较对照组心功能分级、6 min步行实验、超声心动图各项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均改善明显(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雷米普利可显著改善风心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逆转心室重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美托洛尔,起始剂量6 25mg/日,维持剂量25mg/日;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厄贝沙坦,150mg/日.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①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X2=5 841,P<0 05).②实验组在LVEF(t=3 816,P<0 05)、LVEDD(t=3 547,P<0 05)和LVESD(t=3 241,P<0 05)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厄贝沙坦和美托洛尔联合使用,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该院心内科进行治疗的8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做为观察对象,随机将88例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取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再住院率及用药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再住院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有3例患者出现轻微的口干、咳嗽,症状不明显,未进行特殊处理。有1例患者出现心率减慢,美托洛尔减量到20 mg/d时,症状消失。结论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明显,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厄贝沙坦治疗34例老年性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捷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9):1095-1096
目的:观察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强心利尿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治疗12周后观察临床疗效。血压(BP)、心率(HR)、心胸比率变化及超声心动图参数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功能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比较轻微。结论:厄贝沙坦治疗老年CHF安全有效,可作为治疗老年CHF的一线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对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62例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81例。对研究组患者给予厄贝沙坦治疗,对照组采用贝那普利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尿蛋白定量、肾功能水平和治疗后疗效情况,并对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尿蛋白定量和肾功能水平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尿蛋白定量和肾功能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5.2%,对照组为69.1%,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对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患者的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尿蛋白定量和肾功能水平,能够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王晋  关巍 《安徽医学》2016,37(12):1537-1540
目的 探讨海拔高度对慢性高原病(CMS)患者睡眠及病情的影响。方法 武警青海总队医院2013年5~8月对海拔3780 m地区长期居住的10名CMS患者进行多导睡眠监测,患者移居到海拔2260 m 2周后再重复睡眠监测。结果 CMS患者在3780 m地区主要以浅睡眠为主,2260 m地区以深睡眠为主。海拔3780 m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显著高于海拔2260 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海拔3780 m平均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最低SaO2显著低于海拔2260 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海拔3780 m移到2260 m地区2周后,CMS评分、血红蛋白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原地区睡眠紊乱引起的夜间低氧血症是CMS发病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Chronic mountain sickness on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In 1925, Carlos Monge Medrano described a new illness that he called ‘erythremia syndrome of high altitude‘, which is now known as ‘chronic mountain sickness‘ (CMS) or ‘Monge‘ s disease‘ in his honour. His patient was a 38-year old man who was a resident of Cerro de Pasco (4330 m), Peru, and had a red cell count of 8. 86 million, much higher than the average value at that altitude. ^1Polycythemia has frequently been used asa marker of CMS, so ‘high altitude polycythemia‘ is a synonym of CMS. CMS is a syndrome of loss of adaptation to life at high altitude,  相似文献   

13.
慢性高原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文静  高芬 《医学综述》2009,15(14):2153-2154
慢性高原病是高原地区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慢性病。是长期生活在海拔2500m以上并对缺氧不完全适应的表现,其发病机制普遍认为与高原低氧所引起的高原习服失衡、呼吸驱动减弱、炎性因素,血红蛋白与氧气亲和力下降、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合成与释放调节机制紊乱、血清p53和Bcl-xL蛋白的表达等有关系,但其发病机制是多样复杂的,现在尚未阐明。本文对慢性高原病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4.
15.
慢性肺心病心肺功能改变对肺动脉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研究 48例慢性肺心病者心肺功能变化时与肺动脉高压 (PAH)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无创法测定患者心肺功能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慢性肺心病者伴PAH时肺的通气功能和右心功能如 %VC、FEV /VC、%V50及 %V2 5明显下降 ,且RV/TLC明显增加及EF、CO下降 ,而PVR、RVEP明显增加 ,并与PAH升高程度呈密切相关 (P <0 0 1)。结论 :慢性肺心病者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可引起肺血管阻力增加 ,肺动脉压升高。提示肺功能与肺循环变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不同运输方式下赴高原驻训人员的急性高原反应差异.方法 随机抽签选取急进高原的300名男性官兵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运输方式不同分为3组,A组:从出发地(200 m海拔)乘飞机到达拉萨(3 680 m海拔),休整后公路运输到目的地(4 400 m海拔);B组:从出发地乘火车沿青藏铁路至拉萨站,休整后公路运输到目的地;C组:从出发地乘火车沿青藏铁路至格尔木站(2 800 m海拔),休整后公路运输到目的地.在出发地和目的地分别检测脉搏、血压和指血氧饱和度,采用急性高原反应国际标准进行问卷调查,分析3组高原反应发生率,并统计学分析各组差异.结果 3组调查对象的急性高原反应均为轻度,A、B、C组第1、2天高原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9.1%、40.2%,33.0%、36.0%,46.0%、4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B组发生率最低.在海拔4 400 m阶段,3组调查对象的脉搏均在正常值区间,收缩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的血氧饱和度最高,达到(88.0±4.8)%,与A组(80.6±6.6)%、C组(84.7±4.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充分利用铁路运输结合必要的公路运输,具有人员相对容易习服、适应环境快等优势,更适宜大规模人员向高原输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空运进驻高原时,发生急性高原病(AMS)的主要症状之间的潜在联系。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307人作为高原研究组,运用症状调查表调查急性高原病(AMS)的主要症状及评分,运用WinSAS6.11统计软件对症状及评分进行因子分析。结果:提取的三个公因子分别为脑型AMS公因子、肺型AMS公因子和轻型AMS公因子,其解释脑型AMS公因子的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头痛;解释肺型AMS公因子的主要症状为:气急、胸闷、乏力、呼吸困难;解释轻型AMS公因子的主要症状为:心悸、烦燥不安、睡眠障碍、咳嗽。结论:运用因子分析加斜交旋转提取的三个公因子模型能够较好的解释空运进驻高原发生的各型AMS。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治疗肺动脉高压(PAH)致右心室损伤的作用效果及其机制,观察MSCs移植后存活及转化情况。方法 取SD大鼠骨髓,经贴壁筛选法体外培养并纯化MSCs,CM DiI荧光染料标记后备用。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MSCs移植治疗组(MSCs组)、肺动脉高压模型组(PAH组)和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对照组),每组10只。MSCs组和PAH组大鼠皮下注射野百合碱(MCT)建立肺动脉高压模型,对照组皮下注射等量0.9%生理盐水代替MCT;1周后MSCs组大鼠经舌下静脉注射MSCs细胞悬液1mL,对照组及PAH组注射等量低糖DMEM液。移植3周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MSCs体内存活及转化情况,并对右心室(RV)肥厚和右心室收缩压(RVSP)升高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MSCs在大鼠体内能存活至少3周,荧光显微镜可见MSCs转化为血管平滑肌细胞,与PAH组相比,MSCs组RVSP及RV质量与体质量比值明显降低。结论 静脉移植MSCs可明显减轻甚至逆转MCT诱导的肺动脉高压的进程,改善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旁分泌作用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和氢氯噻嗪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6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停药两周后,随机分为两组:联合治疗组(厄贝沙坦150mg/d及氢氯噻嗪12.5mg/d)。单药治疗组((厄贝沙坦150mg/d),每组28例,疗程8周。在治疗第1、2、4、8周末记录血压、心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2.9%;单药治疗组总有效率78.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厄贝沙坦和氢氯噻嗪联用能有效控制血压,用药简单、方便、不良反应少,是值得临床推广的联合降压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高原环境现场教学模式在急性高原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2019级临床医学专业的在院医学生作为教学对象,分为常规教学组(20人)和现场教学组(20人)。常规教学组学生接受单纯课堂授课方式教学,现场教学组学员在接受理论授课后继续进驻高原,接受高原现场模式教学。课程完成后比较两组学员的急性高原病理论知识、实习质量评分和急性高原病救治操作成绩,并在学员和教员中开展问卷反馈和课后讨论,评价高原现场教学模式。采用SPSS 19.0进行卡方检验和t检验。结果 现场教学组学员的急性高原病理论知识成绩高于常规教学组[(91.72±4.34) vs. (86.10±5.15)分],现场教学组学员的实习质量评分成绩高于常规教学组[(89.64±5.21) vs. (83.51±2.38)分],现场教学组学员的急性高原病救治操作成绩高于常规教学组[94.05(89.54,94.87) vs. 87.01(84.33,90.82)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高原环境下的现场教学模式可以提高急性高原病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