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胃肠间质瘤(GIST)中的表达,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7例GIST中EGFR和VEGF的染色和表达情况,分析其和临床病理因素、预后的关系.结果 EGFR和VEGF在GIST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1.6%和40.2%.EGFR在直径较大(τ=0.533,P<0.01)、高风险分级(τ=0.663,P<0.01)和预后较差(X2=18.902,P<0.01,Log-rank检验)的GIST患者中染色强度加深;VEGF在<50岁(X2=14.10,P<0.01)、小肠(X2=9.88,P<0.01)、直径较大肿瘤(H=22.556,P<0.01)、高风险分级(H=20.908,P<0.01)和预后差(X2=42.378,P<0.01,Log-rank检验)的GIST患者中表达升高.结论 EGFR的染色强度和VEGF的表达有助于判断GIST患者的恶性程度和预后.  相似文献   

2.
梁寒 《腹部外科》2013,(6):369-370
影像学检查是复发转移GIST最常用的诊断方法.Chio标准更能客观反映靶向治疗后肿瘤的有效率.PET和MRI的扩散加权成像可以用于早期评估靶向治疗的疗效.靶向药物是复发转移GIST的首选,伊马替尼耐药后,特别是外显子9突变者接受舒尼替尼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的疾病控制率.荟萃分析显示晚期GIST靶向治疗进展者接受手术治疗仍可延长生存,手术切除可能是可以手术的GIST肝转移病例最佳选择,射频治疗的效果次之.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手术可能是目前治疗转移复发GIST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 探讨环氧化酶 2(COX 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性质、恶性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54例GIST中的COX 2及VEGF表达情况,并分析它们与GIST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COX 2在良性、潜在恶性和恶性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3%,83.3%和96.3%;VEGF则分别为53.3%,75.0%和92.6%;COX 2和VEGF在恶性GIST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潜在恶性及良性GIST(P<0.05);COX 2与VEGF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6667);COX 2,VEGF的表达与肿瘤良、恶性的生长方式、肿瘤大小、肿瘤中心有无坏死有明显关系(P<0.05);COX 2,VEGF高表达者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者(P<0.01)。结论 COX 2和VEGF表达与GIST生长、浸润转移关系密切;联合检测可以互补并作为判断GIST性质、恶性程度、转移及预后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和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血清及关节液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检测,探讨VEGF在两种疾病中的鉴别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RA组(40例)、OA组(40例)血清及关节液中VEGF的含量。结果 RA组血清VEGF含量(94.41±43.32)ng/L,明显高于OA组(35.60±17.08)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87,P0.001);RA组关节液VEGF含量(188.26±90.76)ng/L,明显高于OA组(69.72±30.42)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32,P0.001);关节液中VEGF和血清中VEGF含量之间存在相关性(r=0.714,P0.001)。结论 VEGF在RA患者体内高表达,可作为RA与OA鉴别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靶向药物是治疗复发转移胃肠间质瘤(GIST)的首选。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伊马替尼耐药后,特别是外显子9突变者接受舒尼替尼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的疾病控制率。TKI联合手术切除可能延长GIST肝转移患者的生存期。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TKI联合手术可能是目前治疗复发转移GIST的最佳模式。多激酶抑制剂regorafenib和帕唑帕尼(pazopanib)对标准治疗失败的GIST患者仍可获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6.
手术是原发局限性胃肠间质瘤(GIST)唯一可能治愈的手段。但术后复发的风险持续存在,评估复发风险对指导是否需要进行靶向药物辅助治疗和判断预后十分关键。虽然对原发局限性GIST完全切除后的复发风险评估变量和风险等级等已确定,但无论是F/NIH共识、AFIP标准、改良NIH标准等,还是近年来尝试应用的数学计算模型风险识别方法包括JasonSGold风险列线图、Rossi列线图和Joensuu高热线图等,均缺乏长期的、无选择偏倚的大型临床研究验证,无法提供较为准确的复发风险概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直肠胃肠间质瘤(GIST)的预后特点。方法对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和天津市人民医院1979年6月至2010年6月间收治的40例直肠GIST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直肠GIST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28~81(中位数54.5)岁。术后随访1~300(中位52.5)个月,复发和转移18例,其中单纯局部复发7例,单纯远处转移6例,局部复发并远处转移5例。术后1、3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82.5%、60.0%及42.5%。单因素预后分析显示。患者术后生存率与肿瘤大小(P〈0.01)、肿瘤Fletcher分级(P〈0.01)、核分裂像(P〈0.01)及术后远处转移(P〈0.05)有关;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肿瘤大小(P〈0.05)、核分裂像(P〈0.01)和术后远处转移fP〈0.01)是直肠GIST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直肠GIST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主,肿瘤原发灶大小、核分裂像和术后远处转移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8.
随着对胃肠间质瘤(GIST)认识的提高。临床上诊断为GIST患者的比例逐年升高。早期GIST行手术完整切除预后良好,而进展期GIST无论是在单纯手术治疗阶段、单纯伊马替尼靶向治疗阶段还是手术联合伊马替尼治疗阶段,手术后再复发、伊马替尼耐药和靶向药物多重耐药等问题仍然是目前治疗的难点。大量的临床证据显示.合理的治疗策略可以改善进展期GIST患者的预后。进展期GIST绝不能单纯认为是内科或者外科疾病,需要包括肿瘤外科、肿瘤内科、病理科、影像科和介入科等多学科协作组的综合诊疗。本文结合目前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和笔者经验.提出进展期GIST的合理诊疗策略.以期达到早期发现、初期预防和恰当管理的目标.从而改善患者预后.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9.
伊马替尼是胃肠间质瘤复发和转移病人目前的标准治疗,对于一些病人行手术切除可改善预后。伊马替尼类药物作为新辅助治疗和辅助治疗手段很有可能有助于预后的进一步改善,但仍需更多临床研究的支持,而且药物治疗的时间等诸多因素有待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胃的胃肠间质瘤(GIST)复发的相关因素及其预后.方法 回顾性总结1987年1月至2008年12月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07例胃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并分析各变量因素与肿瘤复发的关系.结果 行根治性手术患者83例(根治组),姑息性手术患者24例(姑息组).随访6~246个月.根治组术后31例患者复发,复发与非复发患者比较,其肿瘤是否大于5 cm、肿瘤包膜完整与否及有无周围侵犯与肿瘤复发有关(P<0.05) 而性别、年龄、肿瘤位置和核分裂与肿瘤复发无关(P>0.05).复发组患者中位生存期13个月,未复发组为78个月 两组生存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治组患者中位生存期54(7~246)个月,姑息组则仅为6(1~25)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肿瘤大于5 cm、无完整包膜、有周围侵犯的胃GIST患者,应争取根治切除,警惕其复发.  相似文献   

11.
Cox-2和VEGF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两者在GIST中的作用及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104例GIST中Cox-2和VEGF的表达.分析Cox-2和VEGF的表达与GIST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相关性。结果:①104例GIST中Cox-2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0%、68.3%。②Cox-2和VEGF的表达与病人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大小等临床病理特征无关.而与组织学分级有关。③Cox-2和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Cox-2和VEGF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相关,提示Cox-2和VEGF在GIST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GIST组织学良恶性评价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血管密度(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胃肠道平滑肌肿瘤(GISMT)的性质、恶性程度、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6例GISMT中MVD及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MVD、VEGF的表达按平滑肌瘤、低度恶性平滑肌肉瘤、高度恶性平滑肌肉瘤的顺序依次明显增高(P<0.01或P<0.05)。同时,MVD、VEGF的表达与肿瘤良、恶性的生长方式、肿瘤大小、肿瘤中心有无坏死亦有明显关系(P<0.01或P<0.05)。MVD低表达组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高表达组(P<0.01)。而VEGF高表达组的5年生存率则明显低于低表达组(P<0.01)。此外,VEGF阳性表达组的MVD明显高于VEGF阴性表达组的MVD(P<0.01)。结论MVD、VEGF是反映GISMT生物学特性的良好标志物,联合测定可以互补作为判断GISMT性质、恶性程度、转移及预后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素-1(ET-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中的表达关系及其对患者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50例)、湖南省邵阳市中医院(36例)行手术治疗的86例GIST患者肿瘤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标本中HIF-1α、ET-1和VEGF的表达。计数资料采用r检验,应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处理HIF-1α、ET-1和VEGF之间的相关性。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生存率,生存分析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86例患者中,HIF-1仅阴性23例、阳性30例、强阳性33例,阳性表达率为73.3%(63/86);ET-1阴性29例、阳性28例、强阳性29例,阳性表达率为66.3%(57/86);VEGF阴性24例、阳性26例、强阳性36例,阳性表达率为72.1%(62/86)。HIF-1α、ET-1和VEGF的表达两两均呈正相关(r=0.594,0.655,0.347,P〈0.05);上述3种检测指标与GIST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危险度分级、浸润转移、肿瘤直径和核分裂象有关(,=15.565、10.841、12.574、21.125,8.171、10.002、10.354、17.317,14.710、16.230、11.116、18.886,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原发部位无关(X2=0.059、0.071、5.070,0.468、0.074、1.665,0.231、0.370、3.712,P〉0.05);进-步分析发现:上述3种检测指标阳性表达率随GISTNIH危险度分级的升高、出现浸润转移和肿瘤直径的增大而增加。86例患者随访率为91.9%(79/86),3、5年生存率分别为82%和69%。中位随访时间为40.2个月(2—66个月)。HIF-1仪、ET.1和VEGF阳性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2%、45%和42%,显著低于阴性患者的64%、65%和63%(,=6.325,6.124,6.287,P〈0.05)。结论HIF-1d、ET-1和VEGF在GIST中的表达两两呈正相关,这3种检测指标提示肿瘤的恶性程度及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人脑膜瘤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彭彪  陈凡帆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4,21(5):620-621,F003
目的 探讨脑膜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基因表达与血管生成和脑水肿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3 5例脑膜瘤组织中VEGF基因表达 ;Ⅷ因子相关抗原单克隆抗体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微血管 ,用微血管记数 (MVC)测定血管生成 ;从脑水肿与肿瘤本身的体积之比估计脑水肿程度。结果  3 5例脑膜瘤VEGF表达率 77% (2 7/3 5 ) ,4例可疑染色 ,其中恶性脑膜瘤和血管母细胞型脑膜瘤呈现高表达 (10 0 % ) ;VEGF表达与脑膜瘤血管生成 ,瘤周脑水肿呈显著正相关 (r =0 .682 3 ,P <0 .0 1;r =0 .765 3 ,P <0 .0 1)。结论 VEGF存在于脑膜瘤组织中 ,在脑膜瘤血管生成和瘤周水肿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肺癌组织 (T)及癌旁组织 (PT )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C(VEGF C)及其受体 3 (flt 4)mRNA的表达情况 ,分析其在淋巴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方法分析 3 6例新鲜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中VEGF C/flt 4mRNA的表达情况 ,并统计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特点之间的关系。结果 癌旁组织中VEGF CmRNA表达与flt 4mRNA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1)。肺癌组织中VEGF C ( )而在肿瘤或 /和癌旁组织中出现flt 4(COMVEGF C) ( )与淋巴结转移 (P <0 .0 1)及临床病理分期 (P <0 .0 1)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COMVEGF C在肿瘤淋巴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是一个反映患者淋巴转移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复发转移性胃肠道间质瘤伊马替尼治疗耐药后手术干预的作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15例完全切除原发病灶后出现转移复发、接受伊马替尼治疗后出现耐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手术及生存情况.结果 7例患者(46.7%)依然存活,其中3例(20%)无瘤生存,4例(26.7%)带瘤生存;有1例患者失访(6.7%);耐药后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2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85.6%和58.2%.9例患者耐药后进行了手术,其中8例患者肿瘤完全切除,1例为减瘤手术;其余6例患者则是接受伊马替尼600 mg/d或改用索坦治疗.生存分析显示,手术干预组总生存期优于未手术者(P=0.041),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44.0个月及19.5个月.结论 对伊马替尼耐药的复发或转移性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进行手术干预可能提高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PIGF及其受体Flt-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眙盘生长因子(PIGF)及其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Flt-1)-5胃癌血管形成和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84例胃癌组织及20例正常胃组织中的PIGF和Flt-1,并计算以CD34为标志的微血管密度(MVD),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结果:PIGF和Flt-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正常胃组织(P〈0.05)。PIGF表达与胃癌的组织学分化程度、浸润深度、Borrmann分型、淋巴结转移有关(P〈O.05);Flt-1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Borrmann分型有关(P〈0.05);MVD与肿瘤浸润深度、Borrmann分型、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IGF与Flt-1表达阳性患者的5年存活率分别为45.5%、40.4%。浸润深度、Flt-1阳性表达为影响胃癌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PIGF/Flt-1通路可能在胃肿瘤血管发生及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从而影响胃癌的进展及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同时性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肝转移行同期切除原发肿瘤和肝转移瘤的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GIST同时性肝转移同期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病人中男5例,女2例;中位年龄52(43~67)岁.原发肿瘤部位分布为:胃2例,小肠5例.全组接受手术切除,无明显并发症,1例病人术后2个月死于肝内复发,1例术后8个月肝内复发者服用伊马替尼,肿瘤进展得到控制.其余病人在随访1年期间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 同期手术切除对于合适的同时性GIST肝转移瘤病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