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病案摘要患者男,42岁,因恶性胸腺瘤术后近2年,伴胸膜胸壁转移4月于2004年11月入院。患者曾于2003年3月因患胸腺瘤行胸腺切除术,术后行胸背部放疗(6MV/15MV,DT60Gy/30f/42d)。2004年8月因反复低热,伴胸背部疼痛来我院治疗。入院后查血常规示:白细胞异常升高,30.60×109/L、中性  相似文献   

2.
指突状树突状细胞肉瘤诊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肉瘤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对1例指突状树突状细胞肉瘤进行临床病理特点分析,CHOP(环磷酰胺、表阿霉素、长春地辛、地塞米松)方案化疗并观察疗效,复习文献总结国内树突状细胞肉瘤诊治情况。结果:临床表现为全身淋巴结肿大,颈部呈巨大肿块,两肺弥漫性微小结节,伴盗汗、轻度贫血。病理结果示淋巴结结构破坏,瘤细胞成梭形,形成束状,交错状排列。免疫组化S-100(+)、Vimentin(+)、Fascin(+)、Lyso(+)、Ki-67(+),部分肿瘤细胞CD68(+)。经CHOP方案化疗后达到部分缓解。Langerhans细胞肉瘤罕见,呈高度恶性表现,常累及多个器官,目前国内仅3例报道。指突状树突状细胞肉瘤国内共报道6例,年龄19~41岁(中位33岁),颈部淋巴结好发,手术后无病生存时间2~15月(中位10月),18月总生存率40%(2/5)。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18例,年龄16~63岁(中位37岁),发病部位1/3以上在结外,无病生存时间5~72月(中位11.5月),18月总生存率100%(6/6)。结论:树突状细胞肉瘤诊断依赖病理和免疫组化;治疗尚需规范,可采取手术、放疗、化疗相结合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17岁,因“间断左上腹痛半年,加重1周”于2013年12月22日入院。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左上腹胀痛,3个月前发现双侧腋窝肿块,直径约1 cm ×1 cm,于当地医院手术切除(病理不详)。1周前上腹痛加重,查腹部超声示:肝右叶低回声区,大小10.2 cm ×9.1 cm,中上腹可见实性不均质回声包块,左侧达脾肾间,下达脐部;腹腔内可见液性暗区,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入院查体:左侧颈部、左锁骨下和双侧腋窝下均可触及数个肿大淋巴结,最大者2 cm ×2 cm,质地中等,无压痛,表面光滑,无黏连。心肺听诊无明显异常。左上腹膨隆,腹壁静脉曲张,可触及巨大肿块,有压痛,质地硬,表面不光滑,边缘不规则,下界达到左肋下10 cm,右界过脐,左界达腋后线,大小约22 cm ×20 cm。胸腹部增强CT 示:双肺内多发软组织结节,纵隔内淋巴结肿大;左上腹巨大分叶状肿块影,肿块与肝脏分界不清,部分病变位于肝右叶内,部分病变自肝左叶外生性生长(图1),考虑肝脏间叶来源肉瘤,合并胰腺、左侧肾上腺区、腹膜转移。  相似文献   

4.
指突状树突细胞肉瘤(IDCS)是一种来源于指突状树突细胞(IDC)的罕见的恶性造血组织肿瘤,是树突细胞瘤(DCN)的一种。目前对于IDCS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细胞形态学及免疫组化相关的特点。因为其极为罕见,还没有关于它的前瞻性研究,而且对其明确的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估尚未形成统一标准。为了更好的了解这个疾病的生物学、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等相关指标,本文查阅了1974至2016年各国的病例报告及相关文献,对其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5.
指状突树突细胞肉瘤(IDCS)是一种极罕见的造血组织来源的树突细胞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浅表淋巴结肿大,也可以发生于肺脏、肾脏、膀胱、胸膜等不典型的部位。随着病理诊断水平提高、免疫组织化学及电镜的应用,该病诊断检出率明显升高。目前手术仍是该病治疗的主要手段,但由于疾病恶性程度高、进展迅速,具有不良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鼻咽癌在中国和东南亚发病率相当高,重要的致癌因素有烟、咸鱼、EB病毒及遗传因素等。在世界其它地区,鼻咽癌罕见,Herderson等对加利福尼亚不同种族人口的研究表明,鼻咽癌与职业性接触烟尘、化学物和耳鼻喉既往病史高度相关。虽然已发现吸烟与多种呼吸道肿瘤有关,但吸烟与鼻咽癌的关系的证据一般认为尚无说服力。在美国,用病例-对照研究调查了鼻咽癌与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的关系,观察到与吸烟有明显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美国华盛顿州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病例对照研究,以调查摄入的硝酸盐与鼻咽癌的危险性之间的关系。硝酸盐通常是作为防腐剂而加入食物中的。鼻咽癌在世界大多数地方是很少见的,但在中国东南部却发病率很高。中国华南鼻咽癌高发可归因与大量食用广东风味的成鱼所致,因成鱼中含有很高的亚硝基化合物。研究人员调查了5个癌症登记处所登记的133例鼻咽癌病人和212名健康人对照,他们发现,大量食用成肉者其患鼻咽癌的危险性是最低者的4倍以上;而维生素C可降低鼻咽癌的危险性,以前和目前相类似的研究主要来自亚洲地区。硝酸盐与鼻咽癌  相似文献   

8.
微量元素与鼻咽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一些流行病学及动物实验的材料提示,微量元素如铬、镍、镉、铁及砷等的化合物,是致癌性或促癌性物质。近年来采用遗传毒理学方法,亦见有关镍化合物对细菌诱变作用的研究和证明镍化合物对哺乳动物细胞有增高染色体畸变效应的报导。广东省是鼻咽癌高发地区,在研究鼻咽癌的病因与发病学中,探求微量元素与鼻咽癌的关系是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大量资料证明,鼻咽癌高发病率是在中国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许多研究指出:吸烟、咸鱼、EB病毒和遗传因素作为致癌物是高发区的重要危险因素。在加利福尼亚州由Henderson等研究的几个种族组所揭示的与鼻咽癌相关的高危险因素:职业接触的烟雾、吸烟、化学物和过去的耳鼻喉病史。 虽然吸烟已涉及到呼吸道各种癌症,但是吸烟与鼻咽癌关系的证据,一般认为是不确切的。Lin等在台湾的报告,吸烟者患鼻咽癌的相对危险性显著增高。在美国两个重要的前瞻性调查中,没有证实关于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41岁.因右颌下区无痛性肿块4个月余,于2007年9月4日入院.超声检查示低回声肿块,其他部位未见异常.血常规检查未见异常,HIV阴性.行肿块切除术.  相似文献   

11.
bcl-xL短发夹状RNA诱导人鼻咽癌细胞株CNE-2Z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e CW  Liu F  Zhang YF  Liang T  Zhou KY 《癌症》2005,24(6):646-652
  相似文献   

12.
鼻咽癌的发病原因至今尚不十分清楚,最新的证据表明表观遗传学参与了鼻咽癌的发生发展.表观遗传学改变可以作为鼻咽癌的分子指标,有利于判断预后.针对表观遗传学改变采取干预措施未来可作为新的鼻咽癌治疗手段,并且可以开发新的鼻咽癌放疗增敏剂和新的治疗药物.研究表观遗传学在鼻咽癌中的改变,为鼻咽癌的诊断、治疗等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肿瘤的免疫逃逸是癌症的一大特征,目前所知的肿瘤逃逸机制主要包括肿瘤的直接免疫逃逸和肿瘤微环境介导的免疫逃逸.鼻咽癌的发生发展与其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密切相关,其中与鼻咽癌相关的肿瘤的直接免疫逃逸主要包括肿瘤细胞表面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分子表达下降或缺失、肿瘤细胞缺乏共刺激分子以及Fas/FasL系统介导的免疫逃逸;与鼻咽癌相关的肿瘤微环境介导的免疫逃逸则包括肿瘤相关免疫抑制分子和肿瘤相关免疫抑制性细胞.研究鼻咽癌免疫逃逸的作用机制能够为其治疗及预防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将近二十年来,国内外对EB病毒作了大量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很大成绩。对这些研究结果,国内外文献中已有过不少的论著和综述。因此,本文仅就EB病毒与鼻咽癌有关方面的研究作一复习。 一、EB病毒的发现和性质 EB病毒是Epstein和Barr(1964)从非洲儿童淋巴瘤(BL)活检建立的淋巴母细胞株中发现的,以后相继在BL和鼻咽癌(NPC)病人血清中检测  相似文献   

15.
DNA甲基化与鼻咽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表达失常是鼻咽癌发病的关键。鼻咽癌与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调控基因、细胞黏附分子编码基因、应激反应基因、DNA错配修复基因、维甲酸信号通路相关基因、Wn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以及RIZ1基因、DLC1基因、H19和COX-2基因等基因异常甲基化相关。  相似文献   

16.
敬敏 《肿瘤防治研究》2010,37(4):471-473
0 引言 微小RNA(miRNAs)是一类长度为21~30nt的高度保守的、内源性非编码蛋白质的单链小RNA分子~([1]).随着对miRNAs研究的深入,发现miRNAs调节人类1/3的基因,不仅参与个体发育、器官形成和物质代谢等生理过程,还与病毒复制和肿瘤发生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研究四种不同内固定方式对骨性锤状指稳定性影响。方法对成年志愿者右手行CT扫描,CT图像在Mimics 17.0中进行指骨及软组织识别,Geomagic studio2012拟合出各解剖结构的NURBS曲面模型。在CERO 4.0中构建出四种内固定装置的三维模型,并按照Wehbe和Schneider骨性锤状指分型切割出II型锤状指的三维模型,将上述模型分别装配,建立双克氏针模型、纽扣钢丝模型、8字钢丝模型、微型锚钉模型。在hypermesh中进行划分网格等,然后在Abaqus 6.14中设置载荷及边界条件,计算远指间关节(the distal interphalangeal joint,DIP)屈曲15°、30°、45°时骨折块的平均Mises应力和最大相对位移量。结果 (1)双克氏针组中,DIP屈曲15°、30°、45°时,骨折块间的相对位移依次为(0.36±0.15) mm、(0.57±0.11) mm、(0.61±0.17) mm,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Mises应力分别为(6.21±1.83) MPa、(7.69±1.47) MPa、(8.25±1.61) MPa,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纽扣钢丝组,DIP屈曲15°、30°、45°时,骨折块间的相对位移依次为(0.29±0.03) mm、(0.35±0.09) mm、(0.49±0.15) mm,显著小于双克氏针组(P=0.000)。Mises应力分别为(11.57±3.61) MPa、(12.62±4.18)MPa、(13.81±5.19) MPa,显著大于双克氏针组(P0.05,a1=0.017,a2=0.021,a3=0.039),但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8字钢丝组和微型锚钉组中,骨折块的Mises明显高于前两组(P0.05,b1=0.021,b2=0.016,b3=0.018),并且随着屈曲角度增加,Mises应力明显增加,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四种研究模型中,最大相对位移量由大到小依次为微型锚钉、8字钢丝、纽扣钢丝、双克氏针。结论在微型锚钉、8字钢丝、纽扣钢丝、双克氏针四种不经DIP内固定治疗骨性锤状指的方案中,微型锚钉和8字钢丝能够在不影响DIP功能的前提下为骨折提供良好的愈合环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指状青霉(Penicilliumdigitatum)提取物对大鼠肺及肝原代细胞的DNA损伤作用。方法用指状青霉提取物诱发大鼠肺及肝原代细胞的程序外DNA合成(UDS)。结果指状青霉提取物均可诱发大鼠肺及肝原代细胞的UDS,尤其是对肺原代细胞的作用更为明显(P<0.01)。结论指状青霉提取物对大鼠肺及肝原代细胞DNA有损伤作用,从而证实其对哺乳动物细胞具有明显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指状青霉(Peniciliumdigitatum)提取物对大鼠肺及肝原代细胞的DNA损伤作用,方法 用指状青霉素提取物诱发大鼠肺及肝原代细胞的程序外DNA合成(UDS),结果 指状青霉提取物均可诱导大鼠肺及肝原代细胞的UDS,尤其是对肺原代细胞的作用更为明显(P〈0.01)。结论 指状青霉素提取物对大鼠肺及肝原代细胞DNA有损伤作用,从而证实其对哺乳细胞具有明显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20.
鼻咽癌     
第十二届国际癌症大会提出有关鼻咽癌的论文共8篇。其中,有流行病学和血清流行病学分析3篇(G.B.de-The:EBV Sero-epe-demiology and Human Tumors缺文字材料),放射治疗2篇:临床分析、细胞林和HLA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