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汶川大地震气性坏疽伤员救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和分析汶川大地震中气性坏疽伤员的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5.12汶川大地震后我院救治的20例气性坏疽伤员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气性坏疽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提高对地震伤中气性坏疽伤员的发病原因及病程转归特点的认识,采取综合治疗使患者避免死亡,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早期发现地震伤特殊病原菌感染隐患,预防气性坏疽引起的医院感染。方法①建立预防气性坏疽感染预防预案及工作流程;②感控人员在收治地震伤伤员一线采用现场查看伤口、快速微生物涂片方法,对地震伤员进行气性坏疽感染的分诊和排查,排查重点是开放性伤口、四肢伤口、污染较重伤口、深部伤口;④指导建立特殊感染性疾病清创室、手术室、换药室、病房;④督促确诊伤员即刻送入特殊感染疾病区进行治疗;现场开展对医务人员预案和工作流程的培训和指导。结果2008年5月12~29日,排查开放性伤口237例,确诊为气性坏疽感染患者20侧,治愈19例,死亡1倒。无1例气性坏疽二代感染发生、结论保持对地震后特殊病原菌感染高度的警惕性,及时制订切实可行并启动预防气性坏疽感染的应急预案及工作流程,对早期发现气性坏疽患者,预防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赵俐红  杨蓉  陈静  冯灵 《华西医学》2009,(9):2440-2442
目的:探讨短期收治多例气性坏疽地震伤员的临床护理。方法:回顾地震后我科收治的其中34例气性坏疽病例,采取严格、科学的隔离消毒措施,防止交叉感染;加强局部创面换药,预防褥疮等并发症发生;注重伤员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增强伤员康复的信心。结果:30例伤员治疗效果良好,并转往相应科室继续康复治疗;4例伤员全身中毒症状加重,转往重症监护病房继续治疗,本组伤员住院期间无院内交叉感染发生。结论:对短期收治多例气性坏疽地震伤员,应尽早隔离,尽快手术治疗,加强患肢创面换药,制定严格的护理计划。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地震伤员气性坏疽的护理规律。方法对19例气性坏疽患者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局部创面换药和高压氧治疗,严格消毒隔离,预防压疮、肺炎、尿路感染等并发症,加强心理护理,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结果19例地震伤员气性坏疽中除1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之外,1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康复。结论对气性坏疽患者应制定严密的治疗及护理计划,早期隔离消毒,早发现,早治疗,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才能达到治疗和抢救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高压氧治疗地震伤员气性坏疽19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高压氧综合治疗气性坏疽临床疗效一方法对5.12汶川大地震收治的气性坏疽伤员19例经外科综合治疗后采用高压氧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无1例死亡,17例已行截肢的伤员中仅3例行第2次截肢术。结论高压氧综合治疗气性坏疽,可减少死亡率,最大限度缩小组织坏死范围,保存肢体并降低截肢率,已行截肢者可避免再次截肢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突发性灾难性事故造成的成批伤员院内救治组织管理经验。方法对2008年5月12日以来我院收治412例地震伤员采用检诊分类、抢救观察、分流后送为一体的院内救护措施。结果缩短了检诊时间,加强救护配合,保障后援工作,优化工作流程,412例伤员抢救成功率99.5%,死亡率0.5%。伤员均恢复良好。结论科学、严密的院内救治组织管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关键。  相似文献   

7.
5.12汶川大地震伤员北川中学现场救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开展地震现场紧急医疗救治经验。方法对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的8.0级严重破坏性地震的北川中学现场1520例伤员实施现场救治、现场建立高级医疗抢救站、安全转送伤员等急救措施。结果1520例伤员,抢救成功1513例,成功率99.5%;现场清创缝合387例;7例黑卡者经现场救治后均已死亡,主要原因为创伤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快速、有序的现场医疗急救,科学合理地进行检伤分类、伤员运送,能有效减少严重破坏性地震导致的大批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8.
20例气性坏疽地震伤员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20例汶川地震气性坏疽伤员的护理体会,认为防治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治疗,护理重点为严格消毒隔离,加强伤情观察及伤口护理,早期发现并治疗并发症,加强营养和心理护理.本组截肢17例,死亡1例.6例发生并发症,包括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心功能衰竭2例、肾功能衰竭1例、休克1例.5例发生应激性高血糖.均未发生院内交又感染.  相似文献   

9.
67例疑似气性坏疽地震伤员院内交叉感染控制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索地震伤员中疑似气性坏疽患者医院交叉感染控制途径。方法2008年5月14日至6月24日,华西医院通过预检分诊、科学分期,优化地震伤员的接诊收治流程,科学管理开放性伤口,筛选疑似气性坏疽患者,实施手术消毒隔离处理,将预防控制疫情前移: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湿敷;对已缝合的伤口,拆去缝线,彻底清创,再给予抗菌药物治疗。结果截至6月24日共收治疑似气性坏疽67例,其中高度疑似气性坏疽共32例,经暖氧细菌培养确诊气性坏疽5例,无1例凶气性坏疽死亡,也无1例气性坏疽病例发生院内交叉感染。32例中有26例已痊愈出院,尚有6例仍在住院治疗中。结论科学管理与治疗得当是控制疑似气性坏疽患者医院感染的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10.
25例地震伤致气性坏疽伤员的救治与管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分析25例地震伤致气性坏疽伤员的救治经验,探讨救治方案,为临床工作提高参考。方法:回顾性研究25例地震伤致气性坏疽伤员的早期临床表现,诊断方法,隔离措施、1临床管理及其预后。结果:共收治25例气性坏疽伤员,无一例死亡。院外诊断7例,院内诊断18例。截肢18例,开放性截肢12例,非开放性截肢6例;扩创7例。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行血液透析治疗后肾功能恢复;无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结论:早期诊断、治疗、早期隔离及全面、系统护理可以提高临床救治水平,改善患者的预后,避免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12.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院内救治汶川地震伤员56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救治汶川地震骨伤伤员的总体情况,为今后完善和健全地震灾害应急预案机制提供决策参考。方法收集汶川地震后至2008年7月12日8时本院收治的骨伤伤员的入院信息及救治效果资料,经过二次交叉核对后用SPSS11.5统计软件分析。结果我院共收治563例地震伤员,包括门诊伤员249例,住院伤员314例,其中男287例,女276例;中位年龄门诊伤员42岁(28~57岁),住院伤员46岁(33~65岁),住院伤员年龄明显大于门诊伤员(P=0.003);住院伤员中骨伤231例,占73.56%,其中男108例,女123例;门诊伤员集中在震后前3天,占73.50%,而住院伤员震后前3天不足50%,住院伤员在震后72小时达最高峰,持续至震后9、10天后明显减少,相应时段骨科医生与伤员数量比分别为(1:6.4,1:5.6,1:4.2);伤员主要来自都江堰市、阿坝州和彭州市;伤情分类前3位为骨科(69.3%),神经外科(15.6%),普外科(3.7%);住院骨科伤员死亡率为0,破伤风及气性坏疽发病率为0,骨筋膜室综合症3例4肢因转入我院时已发生坏死而行截肢术。结论总结汶川地震医疗救援经验,建立地震灾害医疗救援应急预案,有针对性地加强硬件建设、物资储备和人员培训,科学现场分检与信息平台建设,同时政府要科学合理的利用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13.
汶川地震后伤员护理模式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瑞红  王宝珠  李颖芬  康凤英 《护理研究》2008,22(18):1675-1676
汶川地震后,大量伤口员急需救治,四川省内的医疗机构已严重超负荷运转,为使伤员得到更好的救治,部分伤员已陆续转运到其他省市进行救治.  相似文献   

14.
冯灵  陈静  杨蓉 《护理研究》2009,23(30):2738-2739
汶川大地震,这场突发事件,曾一度引起全社会的高度紧张,给较大范围的人群造成心理压力和情绪问题,特别是对地震伤员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影响.我科以收治卒中和消化疾病为主的综合科室,地震期间开始收治地震伤员,为对地震伤员更好的护理,对我科收治的地震伤员进行了心理调查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团体辅导对地震伤员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根据焦虑、抑郁程度,对48例地震伤员进行以认知教育和行为干预为主要内容的团体辅导,采用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 depression scale,SDS)评定辅导前后伤员的焦虑和抑郁状况。结果团体辅导前后地震伤员的SAS和SDS得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团体辅导后伤员的SAS和SDS得分显著低于辅导前,焦虑和抑郁阳性率明显下降,阳性患者的症状分级程度也较辅导前明显减轻。结论地震伤员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和抑郁状态,认知行为团体辅导可缓解地震伤员的焦虑和抑郁。  相似文献   

16.
225例地震伤外科手术用血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救治汶川地震伤员手术用血情况。方法收集2008年5月12日—6月30日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地震伤员的输血原始发血单,记录其性别、年龄、手术名称、输血量、输血时间。结果因手术需要,手术前、中、后24h输入红细胞悬液(RBC)或新鲜冰冻血浆(FFP)的地震伤员共有225名,年龄1—87岁;用血量:RBC为1163U、FFP为124500ml。输入RBC≤2U者占手术总人数的40.89%(为总量的14.4%),2.5—4U者占27.56%(19.7%),4.5—10U者占24.89%(32.5%),RBC>10U者占6.67%(33.4%)。输入FFP100—400ml者占44.89%(26.87%),450—1000ml者占18.22%(24.02%),>1000ml者占9.33%(49.12%),另有27.56%的地震伤员未使用FFP。FFP输入量与RBC输入量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2=0.8547,P<0.05)结论华西医院地震伤员手术用血属于少量或中等量用血,相对于RBC用量而言,FFP的用量可能偏多,规范血浆的使用,提供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将是血液保护工作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观察地震伤员下肢假肢装配前后综合康复治疗的效果。 方法安装假肢前后对地震伤员采取综合康复治疗,包括:残端处理(按摩和拍打、残肢塑型)、运动疗法(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平衡功能训练、站立与步行训练等)、物理治疗、心理治疗。 结果42例残肢中,残端有溃疡或窦道、残肢肿胀、髋膝关节屈曲挛缩、残肢痛分别占74%、72%、41%和5%,残肢肌力明显减退。经综合康复治疗后,残肢无肿胀、溃疡或窦道完全愈合,残肢形状、关节活动度和肌力明显改善,已达到假肢装配条件,均装配假肢,并获得良好的功能。假肢行走功能结局,良好:20例(51%);一般:17例(44%);较差:2例(5%)。 结论地震后截肢不良残肢发生率高,安装假肢前后对地震伤员采取综合康复治疗, 确保假肢装配成功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