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腺性膀胱炎的声像图分型及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腺性膀胱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39例腺性膀胱炎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病变的位置、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及病变与膀胱壁的关系,并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观察病变边缘及内部的血流分布,同时将其声像图表现进行分型。对比分析超声检查与膀胱镜活检或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结果声像图表现分为囊状结节型5例、实体结节型8例、局部壁增厚型21例,弥漫性壁增厚型5例,59.0%(23/39)的病变位于膀胱三角区及尿道内口周围,69.2%(27/39)的病变内部见小囊状无回声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腺性膀胱炎的准确率达84.6%(33/39)。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清晰显示腺性膀胱炎病变的位置、边界、形态、内部回声及病变与膀胱壁的关系,对腺性膀胱炎的诊断、鉴别诊断和临床随访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腺性膀胱炎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的声像图及其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特征。方法本组17例腺性膀胱炎患者中,手术证实6例,9例膀胱镜活检证实超声漏诊2例。17例均病理证实。结果结节型7例、乳头型3例、弥漫型4例、混合型1例。其共同性和特点:(1)病变局限于黏膜层,基底平坦,与膀胱壁强回声界线清晰,小的病变回声增强,但不超过膀胱壁回声,较大的病变在局部增厚的区域内出现大小不等的低回声,典型者内部可示有点状低回声或无回声;(2)弥漫型并发上尿路梗阻,可导致双肾盂积水,肾功能衰竭;(3)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结节型和乳头型血流信号稀少、弥漫型血流信号稍丰富且多为静脉血流,混合型血流信号较丰富检测到动脉血流。结论腺性膀胱炎的早期诊断及动态观察均为超声检查的适应情况,且具有超声声像图特征,可以作为腺性膀胱炎初诊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原发性腹膜后神经鞘瘤(PRS)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对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39例PRS的超声声像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PRS病灶均单发,体积较大,病灶形态较规则,多具有包膜回声,内部回声表现为实性、实性为主、囊性为主、囊性者分别占28.21%(11/39)、61.54%(24/39)、7.69%(3/39)、2.56%(1/39),87.2%(34/39)病灶血流Adler分级为0~Ⅰ级。结论原发性腹膜后神经鞘瘤具有较明显的良性肿瘤的超声声像图特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膀胱癌的声像图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膀胱癌声像图特点,并对其超声鉴别诊断进行分析。结果膀胱癌具有丰富的动脉高速血流,并以此与腺性膀胱炎及膀胱附壁血凝块相鉴别。结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膀胱癌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腺性膀胱炎的声像图及其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的声像图及其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特征.方法本文10例病例均经超声和膀胱镜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结果超声所见如下①病损发生于黏膜层,基层不受损.②扁平、宽基底、表面不规则的实性回声型.③较大的病变中可有低回声或无回声显示.④后侧无回声增高征,无明显衰减.⑤并有肾积水,憩室或结石时,可表现相应的超声图像改变.⑥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病变中血流信号稀少,RI>0.60.结论腺性膀胱炎的早期诊断及动态观察均为超声检查的适应情况,且具有超声声像图特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脾血管淋巴管瘤超声声像图特征及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对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脾血管淋巴管瘤的二维声像图、彩色血流分布特征,以及5例患者的超声造影表现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6例脾血管淋巴管瘤共25个病灶,常规超声检查示该病变表现为囊实性,呈“蜂窝”状,80.0%(20/25)的病灶边界清楚,80.0%(20/25)的病灶形态规则,72.0%(18/25)的病灶内部回声均匀,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示瘤内彩色血流信号显示率为56.0%(14/25).超声造影示病灶均为整体树枝样增强,基本与脾实质同步增强,增强后回声始终比周围脾实质低,且持续增强时间较长.超声造影前后彩色多普勒血流检出率分别为62.5%(5/8)和100%(8/8).结论以实性为主的脾血管淋巴管瘤在声像图上的均质高回声表现有一定特征性,超声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在鉴别诊断位于膀胱三角区表面完全钙化的膀胱癌和膀胱嵌壁结石的价值.方法 对 47例病灶位于膀胱三角区的患者行经腹及经直肠超声检查,观察病灶活动度,对比分析两种检查途径的二维声像图、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及膀胱壁情况.结果 经腹超声检查膀胱癌和膀胱嵌壁结石均表现为膀胱腔内不移动强回声后伴声影.经直肠超声可清楚显示膀胱癌低回声肿块和表面强回声,该处膀胱壁层次不清,CDFI可见迂曲树枝状彩色血流信号自膀胱壁进入低回声内,可测及动脉血流频谱.膀胱嵌壁结石经直肠超声检查表现为强回声后伴声影,膀胱壁层次尚清楚,CDFI未探及彩色血流信号.膀胱癌经腹与经直肠超声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P<0.01),嵌壁膀胱结石经腹与经直肠超声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直肠超声在鉴别诊断位于膀胱三角区表面完全钙化的膀胱癌和膀胱嵌壁结石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超声诊断涎腺腺样囊性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声像图特点。 方法 结合病理特征,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6例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声像图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36例涎腺腺样囊性癌均为单发,实质呈低回声,其中22例(22/36,61.11%)肿瘤形态不规则,21例(21/36,58.33%)肿瘤边界不清,28例(28/36,77.78%)病灶内部回声不均匀,肿瘤血流信号少量及中等量各15例(15/36,41.67%)。超声定性诊断为恶性肿瘤的符合率为58.33%(21/36)。 结论 腺样囊性癌具有涎腺恶性肿瘤常见的灰阶声像表现,但彩色多普勒表现具有特征性。超声检查结合临床表现有助于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性输卵管癌(PFTC)的超声特征,分析误诊原因,以提高对该病的超声诊断水平。方法对2008年8月至2016年11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1例原发性输卵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超声声像图分型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41例原发性输卵管癌声像图表现:(1)Ⅰ型6例,显示附件区迂曲管状囊性结构,囊壁见单发或多发乳头样突起,彩色多普勒示乳头上见较丰富的血流信号。(2)Ⅱ型2例,显示附件区囊实性肿块,呈腊肠形改变,边界清楚,在实性部分周边或一侧沿输卵管走行方向见囊性区,彩色多普勒示实性部分见较丰富或丰富的血流信号。(3)Ⅲ型13例,显示附件区低回声肿块,呈腊肠形改变,边界清楚,彩色多普勒示其内见较丰富或丰富的血流信号。(4)Ⅳ型14例,附件区单发或多发实性为主低回声肿块,形态欠规则,彩色多普勒示实性部分见较丰富或丰富的血流信号,一侧或双侧未显示正常卵巢结构,伴膀胱子宫陷窝腹膜增厚、子宫直肠陷窝腹膜增厚、大网膜增厚、远处其他脏器转移等1项或多项恶性征象。(5)Ⅴ型6例,仅表现输卵管积液或超声显示附件区无异常改变。术前超声提示原发性输卵管癌19例(46.3%,19/41)、误诊及漏诊22例(53.7%,22/41)。结论原发性输卵管癌超声声像图有一定特征性,但病变较小时超声易漏误诊。超声检查可显示输卵管病变位置、大小、内部回声、血流及其他脏器转移情况,可作为原发性输卵管癌术前诊断及术后随访的首选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腺性膀胱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使用彩色超声诊断仪观察腺性膀胱炎患者膀胱壁及其周围情况,尤其要清晰显示膀胱三角区及膀胱颈部,总结其声像图特点。结果本组28例腺性膀胱炎经超声确诊24例,误诊为膀胱肿瘤4例,符合率85.7l%。结论超声检查方便、经济、对人体无伤害,可重复检查,并能直观显示膀胱内病灶的大小、部位、形态及病变处膀胱各层受侵犯程度,可作为腺性膀胱炎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搜集15例经病理证实的腺性膀胱炎的CT资料,全部病例均作CT平扫及增强检查,并结合有关文献对其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能清晰显示腺性膀胱炎病变的大小、形态、密度及膀胱周围组织情况。腺性膀胱炎病变范围比较局限,部分伴有囊变且病灶增强效果不明显。临床确诊必须依靠膀胱镜和病理活检。结论:腺性膀胱炎在CT图像上有某些特征性表现并能与膀胱癌作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分析2例病理证实腺性膀胱炎的临床、B超、IVU、CT表现,并结合复习国内外有关文献。结果腺性膀胱炎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影像学上可表现为肿块或膀胱壁的增厚,也可无异常表现。诊断依赖于病理学,主要表现为粘膜固有层存在Brunn’s巢、囊和腺体,并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结论肿块型腺性膀胱炎与膀胱癌相似,对于膀胱内肿块而无膀胱外浸润患者需考虑本病可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膀胱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157例膀胱可疑占位性病变患者,共169个病灶结节,超声造影观测其造影剂灌注模式,病变造影时间-强度曲线的上升时间(RT)、达峰时间(TTP)和峰值强度(IMAX).结果 116个膀胱癌病灶,96个表现为“快进慢退”,呈高增强;16个表现为“快进快退”,呈高增强;4个呈等增强.23个腺性膀胱炎病灶中,18个与周围正常膀胱壁同步增强和消退,5个表现为“快进慢退”.22个膀胱内血块和3个膀胱前壁混响伪像在造影过程中始终无增强.5个前列腺增生组织突入膀胱内,与前列腺组织同步增强和消退,无明显分界线.与自身膀胱壁比较,膀胱恶性肿瘤RT、TTP缩短,IMAX增强(P<0.05).对膀胱占位性病变诊断准确率,常规超声为85.8%,超声造影为97.0%.结论 超声造影可为膀胱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王淑玉  蔡迪明  李永忠 《华西医学》2010,(12):2218-2220
目的分析超声对腺性膀胱炎的误、漏诊原因,探讨减少其误、漏诊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2月经病理证实的135例腺性膀胱炎的声像图表现。结果 135例腺性膀胱炎患者中,超声误诊26例,误诊率19.3%,漏诊11例,漏诊率8.2%。误诊的主要原因:乳头结节型和团块型与膀胱肿瘤声像图极为相似、容易混淆,超声医师对膀胱壁各层次的观察不仔细,对病史重视不够;漏诊的主要原因:膀胱充盈不佳或不充盈,病变体积太小、位于前壁或顶部,或病变位于膀胱后壁及颈部被明显增生的前列腺、膀胱内血凝块及膀胱结石等掩盖。结论超声是诊断腺性膀胱炎常用方法,但存在一定的误、漏诊,改进检查方法,可减少其误、漏诊发生。  相似文献   

15.
腺性膀胱炎的诊治(附9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方法:对96例腺性膀胱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反复尿路感染42例,无明显诱因的尿频尿急11例,血尿8例,下腹酸胀痛不适7例,排尿困难6例,膀胱肿瘤术后常规复查时发现者15例,置双"J"管后7例,其中合并膀胱结石8例,合并膀胱癌2例。65例经尿道汽化电切加膀胱内灌注化疗药物;15例仅行膀胱内灌注化疗药物;4例膀胱结石行膀胱部分切除加取石术;4例定期更换双"J"管;3例拔除双"J"管;3例伴有肾积水无法插入输尿管导管者行输尿管口移植术;2例伴发膀胱肿瘤患者行膀胱部分切除术。结果:72例(72/96,75.0%)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4.2年。手术切除病变、经尿道汽化电切加膀胱内灌注化疗药物、单纯膀胱内灌注化疗药物的治愈率分别为100%(6/6)、73.5%(36/49)和40.0%(4/10)。4例定期更换双"J"管者病变未见明显进展,3例拔除双"J"管复查膀胱镜见病变程度减轻。结论:腺性膀胱炎在确诊后应及时治疗,在治疗时应针对诱因或病因,手术切除、经尿道汽化电切加膀胱内灌注化疗药物是腺性膀胱炎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腺性膀胱炎临床特征和诊治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45例腺性膀胱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45例中 40例行经尿道电切术 (TUR) ,有效率 78.45% ;2例行膀胱部分切除后痊愈 ;保守治疗者 1例自然痊愈。 TUR术后病理发现伴局部恶变者 1例 ,7个月后行膀胱癌根治术。结论 膀胱镜检查结合活检对腺性膀胱炎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TUR加膀胱药物灌注是腺性膀胱炎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膀胱镜活检10例病理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在膀胱活检小标本中出现低诊断和过诊断问题进行病理形态学分析。方法:复习我院存档的膀胱活检病例共382例。结果:有10例(3.1%)为误诊病例,其中2例旺炽型腺性膀胱炎过诊断为移行细胞癌;8例移行细胞癌诊断为良性病变,其中诊断腺性膀胱炎4例(1例为原位癌,3例为早期浸润癌),乳头状瘤2例(均为乳头状移行细胞癌Ⅰ级),内翻性乳头状瘤1例(为伴有内翻性生长的乳头状移行细胞癌1级),上皮增生1例(原位癌)。结论:①腺性膀胱炎与癌最易混淆;②泌尿道上皮良恶性病变的形态学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细胞的异型性和有/无上皮内中层以上的核分裂象;③显示细胞增殖活性的标记物对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