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研究将神经干细胞移植入脊髓损伤患者体内后对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从而为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实验理论依据。方法选择于2015年01月至2017年01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神经干细胞移植的脊髓损伤患者44例,按病情分为2组: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治疗组12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治疗组32例。结果在移植神经干细胞前常规检查每个患者脊髓损伤状况,实验数据显示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组的患者其轻触觉、针刺觉和运动评分均有明显改善,实验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完全性脊髓损伤组的患者其轻触觉、针刺觉和运动评分均无明显变化,实验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神经干细胞移植入脊髓损伤患者体内后可明显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对脊髓损伤患者的治疗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胚胎脊髓移植并神经营养因子防止成年大鼠脊髓轴突损伤后引起神经元萎缩的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腰脊髓半切洞损伤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6组:A组:单纯脊髓损伤组,B组;胚胎脊髓移植组;C组:损伤+移植+NGF组;D组:损伤+移植+CNTF组;E组:损伤+移植+NMT-3组;F组:损伤+移植+BDNMF组。手术后应用行为学和电生理检查观察大鼠后肢功能恢复情况,应用Nissl染色方法观察脊髓神经元的大  相似文献   

3.
张文龙  董乐乐  崔成立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2,44(11):1281-1283,1408
目的:观测周围神经损伤后应用原位神经移植与自体静脉小间隙套接修复方法的疗效比较,为临床治疗周围神经损伤选择合适的修复方法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将45只Wistar大鼠的左右后肢共90侧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侧.A组:将股神经切断3 mm作为移植段,将移植段与神经远近两断端行原位外膜吻合.V组:将股神经切断3 mm,同时切取长约5~7 mm的同侧股静脉,将神经两断端送入游离的静脉两端,断端之间留一3 mm的间隙,将神经外膜与静脉壁缝合.N组:对照组.术后16周,对股神经进行电生理及组织学检测.结果:再生神经纤维均可通过A组吻合口和V组的套接间隙,A、V两组神经传导速度及股四头肌张力与N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组间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神经原位移植、自体静脉小间隙套接均可以修复周围神经损伤,且静脉小间隙套接修复可获得与神经原位移植相似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4.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的治疗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人们尝试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包括:(1)应用神经营养因子、生长因子促进轴突再生[1];(2)拮抗抑制轴突再生的生长抑制蛋白[2];(3)外周神经移植[3];(4)细胞移植(雪旺氏细胞,胚胎干细胞等[4]);但都没有明显的效果。近年来,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治疗方法之一。动物实验发现,移植的嗅鞘细胞能分泌多种细胞黏附分子和神经营养因子,使脱髓鞘的轴突重新生成髓鞘,为轴突的再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微环境;同时通过形成一个化学和物理屏障来防止再生轴突与胶质瘢痕中的抑制因子接触,进而促进脊髓损伤修复[5]。现将嗅鞘细胞移植修复脊髓损伤的相关临床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嗅鞘细胞(OECs)联合神经干细胞(NSCs)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取新生3 d SD大鼠的海马和嗅球制备神经干细胞和嗅鞘细胞,对80只SD大鼠做急性脊髓损伤造模,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NSCs移植组、OECs移植组、NSCs+OECs联合移植组(记为实验A、B、C组),细胞移植。于术前,术后1、3、7、14、21 d行BBB评分、斜板实验和运动诱发电位(MEP N1波)潜伏期检测,在各组随机抽一只SD大鼠做免疫组化,观察比较受损脊髓中BDNF的表达情况。结果:(1)BBB评分变化:除第1天外,各实验组恢复程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第7天开始各实验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斜板试验角度变化:第1周开始,四组中任意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MEP(N1波)潜伏期变化:自第3天,四组中任意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BDNF染色阳性细胞数变化:细胞移植后,各组大鼠受损脊髓中BDNF开始升高,第3天到高峰后减少。术后第3天开始,四组中任意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细胞移植治疗大鼠急性脊髓损伤,OECs与NSCs联合移植治疗效果最佳;单细胞移植时,OECs比NSCs移植治疗效果更强。联合移植组中BDNF表达最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神经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后Caspase-3和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45只,随机分成3组(n=15):假手术组、脊髓损伤模型组(模型组)和神经干细胞移植组。假手术组仅打开锥板但不离断脊髓;模型组动物锥板打开后横向断开脊髓,止血并逐层缝合;神经干细胞移植组椎板打开后横向断开脊髓,止血并注入神经干细胞悬液,再逐层缝合。手术后1、2、3和14 d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BBB评分)。14 d后处死动物,取脊髓组织,部分用于制备切片并进行TUNEL标记,检测神经细胞(神经元)的凋亡;对另一部分脊髓组织进行蛋白提取,Western blotting检测Caspase-3和c-fos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和神经干细胞移植组BBB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但神经干细胞移植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好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和神经干细胞移植组的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神经干细胞移植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和神经干细胞移植组大鼠脊髓组织中Caspase-3和c-fos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神经干细胞移植组大鼠脊髓组织中Caspase-3和c-fos的表达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在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干细胞移植能够加快大鼠损伤后的恢复并降低细胞凋亡率,使Caspase-3和c-fos的表达量减少,对大鼠脊髓损伤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神经跨面移植及bFGF的应用治疗家兔永久性面瘫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验证单纯跨面神经移植在治疗家兔永久性面瘫中的作用.方法:取28只家兔,切除右侧面神经,制作面瘫模型.3个月后行跨面神经移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肌肉结合跨面神经移植 bF-GF.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颜面外形神经、肌肉恢复无差异.神经吻合处组织学观察、电生理测试两组基本恢复正常.结论:对于家兔面瘫3个月、肌肉未完全萎缩失去功能的治疗,可采取单纯跨面神经移植 bFGF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同种胚胎脊髓移植治疗成年大鼠脊髓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髓损伤所造成的截瘫 ,至今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本实验采用同种胚胎脊髓移植治疗成年大鼠脊髓损伤 ,通过观察植入的胚胎脊髓在宿主脊髓内的分化发育过程及对损伤脊髓再生修复的促进作用 ,为进一步探索脊髓损伤后再生修复的机制和胚胎脊髓移植的临床应用提供可能有用的实验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动物与分组  Wistar大鼠 96只 ,体重 (2 0 0± 2 0 )g ,雌雄不拘。随机分为两组 :①胚胎脊髓移植组 :72只 ;②单纯脊髓损伤组 :2 4只。1.2 截瘫模型制备  采用大鼠胸腰段 (T11 L1)脊髓左侧半横切损伤模型。1.3 胚胎脊髓移植 …  相似文献   

9.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横断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对脊髓横断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采用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脊髓(胸10)横断损伤对照组(n=7)和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组(n=7).术后10周,感觉运动区皮质注射10?A示踪剂.动物再存活两周后取出相应的脑和脊髓组织,冰冻切片后,采用自由漂浮法行BDA染色显影,光镜观察.两组实验动物均于脊髓横断术后采用BBB评分法定期评估运动功能.结果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组所有大鼠BBB运动功能评分在横断损伤4周以后明显高于对照组(P<O.05).BDA神经束路示踪技术研究显示神经干细胞治疗组7只中的6只大鼠在术后12周有部分BDA阳性标记的皮质脊髓束再生通过脊髓横断损伤部位,而对照组大鼠均未见再生的皮质脊髓束通过.结论在脊髓横断损伤后应用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可明显改善损伤的运动功能.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促进了皮质脊髓束的再生并重新建立了部分神经纤维联系.BDA神经束路示踪技术为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提供了解剖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李培建  李兵仓 《医学综述》2001,7(7):426-427
脊髓损伤后影响神经轴突生长或再生的因素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能促进诱导神经生长的因素 :如多种促进神经生长的神经营养因子和为再生的轴突提供桥梁及管道、支持引导神经生长的雪旺细胞及细胞外基质成分 ;另一类是抑制轴突生长的因素 :如脊髓断端产生的囊腔和瘢痕组织以及一些抑制性生长因子等。治疗脊髓横断性损伤的研究 ,主要是围绕这两个方面进行。目前脊髓移植、神经营养因子的应用以及利用基因工程技术 ,使神经营养因子或促有丝分裂物质基因在损伤的脊髓局部不断表达是重要的研究方向。1 脊髓移植Cajal(192 8)认为中枢神经系统…  相似文献   

11.
同种异体神经移植后免疫反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王秋根  应明 《上海医学》1998,21(1):14-16
目的:研究在哪种温度和时间条件下保存异种神经,其排斥反应较小。方法:用不同温度和时间保存的异体神经进行移植,实验取35只成年雄性SD大白鼠,其中对照组8只大白鼠异体神经不作任何处理,实验组分为A,B二组,每组15只,即A组为异体神经,分别在保存在一-196℃,-80℃,-40℃环境中1周;B组中为同样温度和数量的大白鼠保存3周,移植前实验组大白鼠在37℃生理盐水中反复冷冻复温5次,手术在显微镜下由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在脊髓损伤中的神经保护及抗凋亡作用。方法 24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接受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治疗,造模后28天对其运动功能进行评分,并对所有动物的脊髓标本进行凋亡细胞检测,比较两组的运动功能及细胞凋亡程度有无差别。结果治疗组的运动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凋亡细胞数目及凋亡比例均低于对照组。结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可以提高脊髓损伤后的运动恢复能力,并且能够抑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在脊髓损伤中的神经保护及抗凋亡作用.方法 24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接受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治疗,造模后28天对其运动功能进行评分,并对所有动物的脊髓标本进行凋亡细胞检测,比较两组的运动功能及细胞凋亡程度有无差别.结果 治疗组的运动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凋亡细胞数目及凋亡比例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可以提高脊髓损伤后的运动恢复能力,并且能够抑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神经脊髓损伤的亚急性期(第7天)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脊髓内移植对大鼠受损伤脊髓神经电生理的影响.方法 正常成年SD雌性大鼠15只,分为3组:单纯全横断组、假手术组和神经干细胞移植组.测定3组大鼠的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ortical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CSEP)、运动诱发电位(motion evoked potential,MEP)和电针刺激大脑皮质运动区.结果 神经干细胞移植组的诱发电位CSEP、MEP的潜伏期短于单纯脊髓全横断组大鼠,电针刺激大脑皮质运动区发现NSC移植组大鼠双后肢出现明显收缩,且以对侧更为明显.结论 神经干细胞脊髓内移植后能部分促进损伤脊髓的感觉和运动传导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周围神经损伤后缺损过长、过粗,由自体提供有限,移植后还会给供区带来神经功能抓害。以冷冻法降低异体种经移植后的抗原性,国内外已有报道,但其结果大相径庭。究竟哪一种温度和时间保存,排斥反应小,国内外尚未见肯定的意见、本实验研究,旨在用不同温度和时间保存异体神经进行移植以取得临床应用数据。实验取100只成年雄性SD大白鼠,体重250±20g,其中对照组异体神经不作任何处理共10只大白鼠。实验分3组,每组30只即A组为异体神经-196℃、-80℃、-40℃保存20分钟、每种温度均为10只大白鼠;B组为保存1周的同样温度和数量的大白鼠;C组为保存3周的同样温度和数量的大白鼠。手术在显微镜下由作者一人操作;来后不用任何药物,喂养条件、室温及管理条件完全一致。术后分别于6周和12周观察电生理变化,结果表明:同种异体神经可再生轴突,从电生理中发现,本实验组温度以-196℃为好。时间以3周为佳.为进一步在分子学上研究异体种经移植提供了统一的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绿色荧光蛋白腺病毒表达载体在肌源性干细胞移植修复脊髓损伤实验中的应用。方法:4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移植组(n=20)和对照组(n=20),均进行脊髓半切损伤。伤后9d,移植组于伤处移植体外转染GFP基因的大鼠MDSCs,而对照组仅注射等量PBS,于移植后1、2、3、4周用BBB评分方法测大鼠的运动功能,同时进行损伤脊髓取材、快速冰冻切片进行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移植后1周两组动物运动功能恢复无明显差异;移植后2、3、4周与对照组比较,移植组显著提高运动功能;荧光显微镜观察经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标记的肌源性干细胞在损伤脊髓组织局部生长良好,并且有沿着脊髓神经束向头尾两侧迁移的趋势。结论:携带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腺病毒表达载体的细胞标记方法是安全可靠、简便有效的生物示踪标记方法,可以用于标记细胞移植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观测大鼠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后脊髓中运动及感觉神经元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变化,探讨臂丛神经撕脱伤后神经相关细胞因子TGF-β、TNF-α、bFGF可能对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大白鼠5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损伤术后1、3、7、10 d和14 d 组,共6组.损伤组均从前路造成臂丛C-5~T-1神经根性撕脱伤.按各组所示时间取脊髓分别检测TGF-β、TNF-α及bFGF的蛋白表达.并通过观察阳性细胞数对组织切片中TGF-β、TNF-α及bFGF进行半定量分析及比较. 结果: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后,脊髓TGF-β、TNF-α、bFGF表达均增高, 前两者3 d时达到高峰, 随后下降, 14 d时仍高于对照组.而bFGF 7 d时达到高峰,随后下降,14 d时下降到接近正常水平.结论: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后神经因子在中枢神经元表达增高, 可能有保护神经元、促进神经再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嗅鞘细胞(OECs)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A组仅行脊髓损伤,B组脊髓损伤1d后移植OECs,C组脊髓损伤7d后移植OECs,移植后8周进行组织学观察、电生理检查,并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营养因子3(NT-3)、神经生长因子(NGF)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测定以及BBB评分。结果伊红-苏木精染色可见B组和C组脊髓大量细胞增生,瘢痕组织及空洞明显少于A组;A组结构恢复不明显。A组大鼠的运动诱发电位波幅明显降低,B组和C组大鼠运动诱发电位较A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049,P<0.05,)。B组、C组BDNF、NGF、NT-3、VEGF蛋白表达量较A组明显增高,C组较B组各蛋白表达量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31778.000,P<0.05)。大鼠脊髓损伤后BBB评分明显下降,OECs移植后时间的长短、组别的不同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对OECs移植后脊髓损伤大鼠的BBB评分均有显著影响(F时间=188.494,F组别=183.919,F交互=50.332,P<0.05)。结论 OECs移植治疗能够通过分泌神经营养因子和加速微血管再生改善微环境,促使大鼠损伤的轴突再生和部分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带血管周围神经与胚胎脊髓联合移植修复成鼠脊髓损伤模型。方法 成鼠胸髓左后柱损伤后 ,先用自体带血管正中神经转位移植 ,使神经与脊髓间形成一间隙 ,再植入胚胎脊髓 ,观察其生长、发育和分化情况。结果 术后 8周 ,有 60 %的动物存活。胚胎脊髓存活率为 10 0 % ,体积增长 3 78%。结论 该模型操作简便 ,动物存活率较高 ,能充分保证胚胎脊髓的存活、生长和发育 ,在脊髓损伤修复研究方面有较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羊膜间充质干细胞静脉移植对脊髓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90只成年SD大鼠按改良Allen′s打击方法建立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假移植组和移植组,每组30只。于脊髓损伤后1周经尾静脉移植Brdu标记的羊膜间充质干细胞。3组大鼠分别于损伤后第1 d、3 d、1周及移植后1 d、3 d、1周、2周、4周采用BBB评分法对行为学进行评价。并于移植后1 d、3 d、1周、2周、4周分批处死,切片观察Brdu标记的细胞能否迁移到损伤区。结果:脊髓损伤后第1 d,3组实验动物后肢运动功能BBB评分皆为0分;细胞移植1周后移植组动物BBB评分为5.6±0.6,对照组和假移植组动物BBB评分分别为5.3±0.4和5.2±0.6;细胞移植2周后移植组、假移植组和对照组BBB评分分别为11.3±0.9、6.4±0.5和6.5±0.8;4周后3组实验动物评分分别为13.4±0.9、8.3±0.6和8.5±0.7;在损伤部位出现了Brdu标记的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结论:经静脉移植的羊膜间充质干细胞能够迁移到损伤区并对脊髓损伤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