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73例浅部真菌病致病性真菌菌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皮肤浅部真菌病致病真菌菌种的构成.方法 对173例真菌涂片阳性的浅部真菌病患者,取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及菌种鉴定. 结果 共分离培养出致病菌株9种,其中红色毛癣菌71株(41.04%);须癣毛癣菌32株(18.50%);白色念珠菌25株(14.45%);其他酵母样菌9株(5.20%);犬小孢子菌22株(12.72%);石膏样小孢子菌4株(2.31%);曲霉4 株(2.31%);链格孢菌2株(1.16%);絮状表皮癣菌1株(0.58%);混合感染3例(1.73%).结论 浅部真菌病的致病菌仍以皮肤癣菌为主,但其它种类真菌感染有明显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170例皮肤浅部真菌病致病真菌菌种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2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70例皮肤浅部真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皮肤癣菌仍占首位,红色毛癣菌仍为主要菌种,白色念珠菌、犬小孢子菌及少见的真菌感染也是致病真菌菌种。结论:诊断皮肤浅部真菌病中,在真菌镜检基础上,应联合真菌培养和菌种鉴定,以此正确选择抗真菌药物,提高抗皮肤浅部真菌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拟浅部真菌病的真菌检出情况.方法:对1200例临床拟浅部真菌病患者的标本直接镜检,用氢氧化钾封固液溶解标本,镜下见菌丝和(或)孢子标本为阳性,镜检阳性结合临床表现做为本次实验诊断浅部真菌病的依据,同时对阳性标本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登记.结果:1200例标本直接镜检阳性者768例,阳性率为64%.768例中足部检出312例(40.62%),甲屑检出277例(29.56%),手皮屑检出92例(11.98%),股部皮屑检出54例(7.04%),头部皮屑、断发及体皮屑共检出55例(7.16%),口腔和耳分泌物共检出28例(13.64%).结论:拟浅部真菌病中足皮屑检出率最高,足癣最常见.  相似文献   

4.
371例甲真菌病致病真菌菌种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通过对371例甲真菌 病的调查,探讨致病真菌菌种构成及防治方法。方法 靶甲进行10%KOH镜检、沙保氏琼脂培养基培养、组织病理检查和AMS分析等研究。结果 真菌镜检发现310例阳性(83.6%),真菌培养阳性296例(79.8%)。共有305株致病菌株。其中酵母菌115例(38.8%),皮肤病癣菌123例(41.6%),霉菌49例(16.5%),混合真菌感染9例(3.0%)。结论 甲真菌病的致病仍以皮肤癣菌为主,近年来酵母菌和混合真菌感染有明显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5.
浅部真菌病是常见和多发皮肤病。为了解承德地区其病原菌种,作者对1996~1998年度我科门诊的207例浅部真菌病的真菌分离培养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1 材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所选207例均为1996年1月至1998年1月我科门诊的承德地区浅部真菌病患者(花斑癣患者除外)。所有?..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本地区患者浅部真菌病发病情况及病原菌分布特点。方法:拟诊浅部真菌病患者标本进行直接镜检、分离培养及菌种鉴定。结果:直接镜检阳性率70.6%(284/402),分离培养出402株真菌,其中红色毛癣菌245株、须癣毛癣菌63株、铁锈色小孢子菌50株、犬小孢子菌28株、念珠菌10株、疣状癣菌6株。结论:头癣主要以10岁以下儿童为主,大多有宠物接触史,致病菌主要是铁诱色小孢子菌、犬小孢子菌;足癣是其他浅部真菌病的一个重要传染源,因此,及早发现和防治足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8.
目的:了解儿童浅部真菌病的发病情况及病原菌的分布特点。方法:对拟诊浅部真菌病患者标本进行直接镜检、分离培养及菌种鉴定。结果:患病的分布情况:30例皮肤癣菌病,占浅部真菌病35.71%。发病年龄分布特点:4~14岁患儿最多,共15例,占比50%。体癣发病率最高共16例,占比53.33%;头癣12例,占比40%,主要致病菌为犬小孢子菌。皮肤念珠菌病51例,占浅部真菌病的64.29%。以口角、颈、腹股沟、外阴、包皮、肛周等间擦部位的发病率最高,占52.94%共27例;1岁以下儿童发病率(28例)占55%为最多。主要致病菌为白色念珠菌,占72.55%,共37例。结论:我地区儿童浅部真茵病中致病菌以亲动物性的犬小孢子菌为主。  相似文献   

9.
手足癣、股癣、体癣等浅部真菌感染是十分常见的皮肤病.皮肤浅部真菌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一般大多数患者首选外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如真菌感染面积大、治疗不彻底的顽固型真菌感染及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应口服给药治疗皮肤浅部真菌感染.  相似文献   

10.
派瑞松治疗浅部真菌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派瑞松治疗浅部真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用派瑞松局部涂搽,对照组用2%酮康唑霜局部涂搽,2次/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85﹪,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派瑞松治疗浅部真菌病疗效肯定,能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承德地区浅部真菌病的特点以便更好地防治浅部真菌病.方法:采用病例回顾性统计方法分析浅部真菌病菌种、病种分布情况.结果:在789例真菌培养阳性的浅部真菌病病例中有6个菌种、8个病种,菌种包括须癣毛癣菌(占62.9%)、红色毛癣菌(占22.1%)、犬小孢子菌(占6.3%)、白色念珠菌(占6.1%)、青霉菌(占2.O%)和暗色丝孢菌(占0.6%):病种包括足癣(占28.8%)、体癣(占22.7%)、股癣(占18.6%),手癣(占11.4%)、甲癣(占7.7%)、头癣(占6.0%)、念珠菌病(占2.8%)和脓癣(占2.0%).结论:承德地区浅部真菌病病原菌以须癣毛癣菌和红色毛癣菌为主,病种以足癣、体癣和股癣为主,应作为本地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真菌感染或真菌病按照其侵犯部位可大致分为浅部真菌病和深部真菌病。浅部真菌病是指皮肤、趾甲和毛发发生的真菌感染。浅部真菌病主要的致病真菌包括皮肤癣菌、马拉色菌和念珠菌。  相似文献   

13.
皮肤浅部真菌病是常见的一种感染性皮肤病.本文就我院皮肤、儿科1994—1995年448例14岁以下小儿浅部真菌病进行临床分析.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448例儿童均为门诊患者,男276例(61.1%),女172例  相似文献   

14.
广州地区1015例浅部真菌病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浅部真菌病的微生物学流行病学情况及其动态变化。方法:对1015例浅部真菌病的临床标本分别进行直接镜检、真菌培养、菌种鉴定。结果:镜检阳性率为40.2%,培养阳性率为66.0%,菌种分布分别为红色毛癣菌313株(43.1%)、须癣毛癣菌78株(10.7%)、紫色毛癣菌4株(0.6%)、疣状毛癣菌3株(0.4%)、石膏样小孢子菌5株(0.7%)、犬小孢子菌26株(3.6%)、絮状表皮癣菌1株(0.1%)、念珠菌与酵母菌249株(34.3%)、曲霉菌15株(2.1%)、青霉菌32株(4.4%),15岁以下年龄组红色毛癣菌阳性率明显低于其他年龄组,男性病人的镜检阳性率和癣菌的培养阳性比例都高于女性,春夏季癣菌的检出比例较秋冬季高。结论:浅部真菌感染中,皮肤癣仍占主导地位,念珠菌与酵母样真菌所占比例有逐年增多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我院近十三年浅部真菌病分析陈希亮魏羽佳刘素琴(贵阳医学院附院皮肤科贵阳550004)浅部真菌病及致病真菌种类有一定的地域性差异,且处于变化之中[1~6]。为了解贵阳地区浅部真菌病及致病真菌种类的分布和动态,我们将本院附院皮肤科近十三年来经门诊诊断的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酮康唑乳膏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49例皮肤浅部真菌病患者采用酮康唑乳膏治疗,早晚各1次,连用2~4周,观察临床症状和体征。结果:249例皮肤浅部真菌病患者中,体股癣有效率94.7%;手足癣有效率94.3%;花斑癣有效率97.7%;皮肤念珠菌病有效率95.4%,没有发现不良反应。结论:酮康唑乳膏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有较高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8种中草药对致病性浅部真菌的抑菌效果,采用试管药基稀释法,测定8种中草药对8种致病性浅部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从而观察各种药物对浅部真菌的抑菌效果。结果8种中草药提取物对石膏样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羊毛状小孢子菌、红色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紫色毛癣菌、许兰氏毛癣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尤以白头翁、公丁香抗菌作用显著,其平均分别为MIC为10.10%、10.63%。表明公丁香、白头翁对红色毛癣菌、羊毛状小孢子菌、许兰氏毛癣菌、断发样毛癣菌、紫色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有显著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8.
浅部真菌感染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器官移植和导管技术的广泛开展,真菌感染问题日益受到临床和实验室的关注和重视。为了了解本地区浅部致病真菌感染状况,笔者对来我院皮肤科就诊之321例真菌感染病例培养标本做了鉴定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529例浅部致病真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少红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4):1865-1866
目的:了解本地区浅部致病真菌感染状况及病原菌分布。方法:沙保弱分离培养基SDA、小培养、柯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菌法,以标准菌株及临床送检真菌标本529份进行真菌培养,观察培养特性及菌种分布。结果:头癣、手足癣、甲癣、体癣、股癣在培养标本中,红色毛癣菌占多数,阳性率68%;念珠菌次之,占22%;头癣以紫色毛菌占多数,占7.2%。结论:培养鉴定结果显示,本地区浅部致病真菌以红色毛癣菌为主,是主要的致病真菌,念珠菌次之,头癣以紫色毛癣菌占多数。  相似文献   

20.
1987年4月~1990年7月,我科真菌室对门诊、病房1099例拟诊为皮肤粘膜真菌病患者,进行了真菌常规培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方法与结果本组男728例,女371例,年龄9天~74岁,所有患者均确诊并直接镜检真菌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