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方案在ICU压疮预防中的作用。方法将227例Braden评分≤12分的压疮高危患者按照入院的顺序分为对照组102例和观察组1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进行循证护理干预,予每2h翻身1次,左右30°侧卧位交替进行;平卧位时抬高患者床头不超过30°,足跟处垫软枕;对Braden评分〈7分、颈椎骨折及病情限制翻身的患者必须使用气垫床;在受压皮肤处及可能发生压疮的皮肤区域喷赛肤润;在皮肤受压部位应用康惠尔透明贴;根据患者营养状况给予肠内外营养;保持肛周皮肤干燥。比较2组的压疮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生时间延迟,压疮严重程度轻。结论在ICU压疮高危患者中应用循证护理干预方案,能体现护理工作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更有效地分配有限的护理资源,减少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在ICU危重患者压疮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总结压疮护理经验,为制定护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该院ICU危重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施加循证护理干预,应用Braden压疮预测量表评估两组患者压疮恢复状况;应用SF-36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两组满意度.比较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压疮形成时间、压疮发生程度、Braden压疮评分、SF-36评分以及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压疮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压疮发生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压疮形成时间为(9.45±2.82)d,明显晚于对照组的(5.12±2.2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Braden压疮评分、SF-36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总满意度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4.00%(P<0.01).结论 循证护理干预在ICU危重患者压疮防治中有重要作用,可降低压疮发生率及发生程度,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在胃肠外科压疮高危患者的作用。方法:将80例Norton评分〈12分的压疮高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两周内压疮发生率、压疮发生时间及严重程度。结果: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P〈0.05)、压疮发生时间及严重程度(P〈0.01)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循证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压疮高危患者的压疮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ICU患者压疮发生的预防作用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ICU病房住院治疗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对照组8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心理、防潮、保暖和皮肤保护等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住院时间,分析压疮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pH,PaCO2,SBP, DBP,MA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Braden量表评分较干预前及对照组均明显升高( P<0.05)。相关因素分析发现,患者感染、年龄、住院时间、Braden评分与压疮发生有关。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ICU患者压疮发生率,同时压疮的发生需要结合多方法考虑对患者进行治疗及干预,降低压疮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比较循证护理干预在ICU压疮高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3月ICU收治的压疮高危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压疮发生率、压疮认知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压疮认知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压疮高危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干预,可预防压疮发生,控制压疮的进展,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加舒适度,促进其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压疮护理管理小组在ICU危重患者连续性肾脏代替疗法(CRRT)治疗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5年2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80例ICU危重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压疮护理管理小组的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干预前后两组不良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变化、压疮护理效果(Braden评分评估),比较护理干预后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Braden评分相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同组护理干预前相较,护理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明显降低,且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护理干预后2、4、6 d观察组Braden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压疮护理管理小组在ICU危重患者CRRT治疗护理应用中,在减轻患者不良情绪、减少并发症发生和提高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方面有明确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六西格玛管理法对降低综合ICU住院患者院内压疮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12月入住综合ICU压疮患者高危评估表(Braden)评分≤12分的10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现行常规评估及上报流程进行处理;选取2016年1月~12月入住综合ICU住院患者Braden评分≤12分的105例患者作为研究组,采用六西格玛管理。比较两组院内压疮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住院患者院内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对ICU患者发生压疮实施有效的管理方法,优化压疮防护措施,改善护理结局,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脊髓炎患儿脊髓休克期发生皮肤压疮的高危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将17例急性脊髓炎脊髓休克期发生压疮的患儿作为压疮组,同期无压疮急性脊髓炎患儿2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急性脊髓炎患儿压疮的发生与年龄、体重、Braden危险评分、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之间的关系。[结果]多因素分析表明压疮组患儿体重、Braden评分、血清总蛋白、血清清蛋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重、Braden评分低、血清总蛋白及血清清蛋白低是发生皮肤压疮的高危因素。[结论]患儿体重重、Braden评分低、血清总蛋白与血清清蛋白低是发生压疮的高危因素,针对这些因素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可减少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多功能电脑控制护理活动床在压疮高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将464例Braden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得分≤14分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34例和对照组2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预防压疮护理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需要使用海绵垫、气垫床等,实验组使用多功能电脑控制护理活动床协助翻身,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压疮的发生率、压疮分期情况和皮肤舒适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为5.13%,对照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为12.17%,2组患者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压疮程度较实验组患者严重,实验组患者的皮肤压痛、皮肤潮湿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多功能电脑控制护理活动床可有效预防压疮高危患者发生压疮.  相似文献   

10.
试用修订版Braden评分方法预警干预术中压疮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试用修订版Braden评分方法预警干预各外科四类及以上手术患者术中压疮的效果。方法 建立术中压疮预警体系,术前访视应用修订版Braden评分方法对外科四类及以上手术患者实行压疮发生风险的评分,根据分值进行术中预警性分层护理干预,术后1~6d回访观察患者皮肤情况。结果 实施预警干预的1381例手术患者中,用修订版Braden评分提示压疮高风险组122例,低风险组1259例;术后回访其中有14例发生Ⅰ度压疮、2例发生浅Ⅱ度压疮,压疮发生率为1.15%;2007年用传统护理方法时术中压疮发生率为4.59%,两者比较压疮发生率有明显下降。结论 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应用修订版Braden评分方法预警干预术中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各外科四类及以上手术患者术中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Braden压疮风险护理记录单在卧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9年1月~2010年1月本科收治的卧床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将2010年2月~2011年2月50例卧床患者作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防压疮护理,试验组采用Braden压疮风险护理记录单对卧床患者评估评分后实施防压疮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Braden压疮风险护理记录单的使用能有效降低卧床患者压疮的发生率,保障卧床患者的皮肤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于移动端平台的老年衰弱患者延续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老年科出院的老年衰弱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指导及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基于移动端平台的延续护理。观察2组出院当天、出院后1个月后和出院后3个月后,2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Braden压疮风险评估量表、误吸风险评价结果。结果出院1、3个月后,2组Barthel指数、Braden压疮风险评估量表评分均高于出院当天,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3个月后,2组误吸风险评分均低于出院当天,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衰弱患者,应用移动端平台开展延续护理,可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护理风险。  相似文献   

13.
Aims and objectives. To compare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two pressure ulcer risk assessment scales (Braden and Norton) and of clinical judgement. To evaluate the impact of effective preventive measures on the predictive validity of the two risk assessment scales. Methods. Of the 1772 participating older patients, 314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assigned to the ‘turning’ group; 1458 patients were assigned to the ‘non‐turning’ group. Using the Braden and the Norton scale the pressure ulcer risk was scored twice weekly during a four‐week period. Clinical assessment was monitored daily. The patients at risk in the ‘turning’ group (Braden score <17 or Norton score <12)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a two‐hour turning schedule or to a four‐hour turning schedule in combination with a pressure‐reducing mattress. The ‘non‐turning’ group received preventive care based on the clinical judgement of the nurses. Results.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was similar for both scales. If nurses act according to risk assessment scales, 80% of the patients would unnecessarily receive preventive measures. The use of effective preventive measures decreased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the risk assessment scales. Nurses predicted pressure ulcer development less well than the Braden and the Norton scale. Only activity, sensory perception, skin condition and existence of old pressure ulcers were significant predictors of pressure ulcer lesions. Relevance to clinical practic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Norton and Braden scales is very low. Much needless work is done and expensive material is wrongly allocated. The use of effective preventive measures decreases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the risk assessment scales. Although the performance of the risk assessment scales is poor, using a risk assessment tool seems to be a better alternative than relying on the clinical judgement of the nurses.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神经外科收治的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43例给予循证护理,对照组43例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压疮发生率为2.32%,对照组为18.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1,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7.67%,对照组为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P<0.05)。结论对长期卧床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可以减少压疮的发生,提高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加强预见性护理对老龄重症患者压疮程度的改善效果。方法将本院2020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250例老龄重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25例)和观察组(1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压疮预防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干预1周后,观察组Braden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首发时间晚于对照组,且Ⅰ期压疮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肤感染、疼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应用在老龄重症患者压疮预防护理中,可有效降低患者压疮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缩短ICU住院时间,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Braden评估表对神经内科卧床患者压疮的预测效果,探讨压疮分组预防措施效果。方法选取400例新人院、首次评估无压疮的神经内科卧床患者,应用Braden评估表动态评估发生压疮的危险性,将400例患者按评分分为高危、中危、低危及无危组4组各100例,并分别将高危、中危、低危组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措施,高危实验组使用气垫床,中危实验组使用海绵床垫,低危实验组每4h翻身1次,其他预防措施同对照组,无危险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结果Braden评估表在首次和末次评分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1和0.828,诊断界值取17分时其对应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指标均能达到较高水平。在分组干预中,高、中、低危实验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各组压疮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Braden评估表对神经内科卧床患者压疮发生有较好的预测效果,17分是较理想的诊断界值。对神经内科压疮高危者采用气垫床、中度危险者采用海绵垫,压疮发生率降低不显著。低危者可采取每4h翻身1次的方法以减少资源的消耗。  相似文献   

17.
高龄患者发生压疮的风险评估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高龄患者发生压疮的风险性,并针对其风险进行分层护理干预,以期减少压疮的发生。方法对127例高龄患者运用Braden量表进行评分,评估其压疮发生的风险性,并按危险程度分组,分别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观察患者压疮发生的情况。结果人院24h内,127例患者Braden量表总评分为6~18分,平均(11.1±3.5)分,其中高危组患者最多,占37.8%;极高危组占18.1%;低危组占21.3%。经过护理干预后,患者在住院第7、28天极高危和高危组患者明显减少,且Braden评分提高。127例患者中共有7例在院内发生压疮,其中6例发生在人院2周内,1例在人院4周后发生,经治疗均痊愈。结论Braden量表预测显示高龄患者有发生压疮高危险性;通过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根因分析法对降低Braden评分不超过16分的老年患者压疮发生率的效果。方法成立根因分析小组,运用根因分析法对2015年4-5月发生在老年科的12例压疮患者逐一进行追踪,调查导致患者发生压疮的原因,寻找近端原因、剖析出根本原因,进而制订改进措施并实施于2015年7-9月的228例次Braden评分不超过16分的老年患者。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压疮发生率。结果通过护理干预,Braden评分不超过16分的老年患者压疮发生率从开展前的6.06%降到开展后的2.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根因分析法可以有效对Braden评分不超过16分的老年患者的皮肤进行安全管理,从而降低老年患者压疮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发生时间特点和相关因素,为临床制定应对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统一标准在12所综合医院中入选1074例术后患者,预防措施相同,采用“外科压疮风险评估表”收集每例患者术后0~5d基线资料,使用Braden计分量表评估压疮危险。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压疮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期内1074例手术患者中发生11例11处Ⅰ期压疮,发生率1.02%,其中外科监护病房发生率1.95%。多发生在术后1~3d内。压疮发生的影响因素为:手术时间、术后皮肤水肿和使用矫形装置及Braden计分(P〈0.05)。结论:对手术时间≥2h、术后皮肤水肿、使用矫形装置及Braden计分≤16分的患者应作为术后压疮预防的重点对象,但Braden量表对围手术期患者压疮风险的预测作用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