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下珠复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李常青  方宏勋 《新中医》1998,30(6):45-45,62
采用叶下珠复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0例,并与干扰素α1b治疗25例对照观察,结果2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3.3%和80.0%,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下叶珠复方组HBeAg,HBV-DNA阴转率与干扰素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肝功能ALT,A/G、SB的复常率均优于干扰素组(P〈0.05),提示叶下珠复方治疗乙型肝炎具有较好的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和改善肝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2.
灵芪乙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例口服灵芪乙肝汤,对照组48例口服拉米夫定。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3%,对照组有效率79.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灵芪乙肝汤能显著提高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李常青  温韶  詹少锦 《新中医》2004,36(4):38-39
目的:观察清肝利胆口服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胆湿热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患者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45例口服清肝利胆口服液;对照组30例口服齐墩果酸片。疗程均为3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7%,对照组为6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ALT、AST、TBil水平降低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 HBeAg、HBV-DNA的阴转率为25.0%、28.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清肝利胆口服液可显著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的降酶、退黄作用,对乙肝病毒复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徐伶 《时珍国医国药》2002,13(8):464-465
目的:探讨鼻窦炎口服液治疗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80例慢性化脓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鼻窦穿刺冲洗后服鼻窦炎口服液治疗;对照组40例穿刺后窦腔注入庆大霉素治疗。治疗后比较症状、体征改善状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2%。两组间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鼻窦炎口服液治疗慢性化脓性鼻窦炎具有较好疗效,安全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鹜马四磨汤口服液治疗小儿厌食症6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磊昌 《四川中医》2003,21(2):54-54
寻求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有效药物剂型。方法:用鹜马四磨汤口服液,配合硫酸锌治疗小儿厌食60例,并与单用硫酸锌治疗40例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结论: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  相似文献   

6.
杨火祥 《山西中医》1998,14(3):29-30
运用针刺加药罐法治疗病程超过2个月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1例,并与单纯针刺治疗39例对照。结果:治疗组痊愈32例,显效11例,好转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1%;对照组痊愈16例,显效8例,好转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2.1%;两组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乙肝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00例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乙肝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200例采用乙肝胶囊治疗,对照组100例应用乙肝宁冲荆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两组比较,P〈0.05;且两组均能使肝功能指标恢复正常,使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转阴;同时治疗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下降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乙肝胶囊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复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附156例对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培郁 《广西中医药》1995,18(4):1-2,26
用自拟复肝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80例,结果显效20例,好转37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为71.3%,HBsAg阴转20例,阴转率25.0%,HBeAg阴转44例,阴转率55%,HBV-DNA阴转20/35例,阴转率57.1%;ALT复常22/28例,复常率为78.6%;同期与益肛灵片组76例作对照,对照组总有效率34.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  相似文献   

9.
毛冬青甲素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丁有钦  冼绍祥 《新中医》1996,28(10):40-42
应用随机,单盲,安慰剂对照平行设计,观察毛冬青甲素口服液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短期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心气虚主要症状改善率为79.2~94.6%,对照组为43.5~67.0%,其他症状治疗组的改善率毛高于对照组,心功能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8.1%,对照组为45%,有显著性差异(P〈0.05),心衰记分的改善,治疗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认为该药治疗心衰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叶下珠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叶下珠胶囊治疗36例慢性乙型肝炎并与澳灵治疗12例作对照。结果:叶下珠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灭澳灵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两组疗效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叶下珠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一定疗效,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药物。  相似文献   

11.
应用运脾疏肝法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下称"慢乙肝"),并设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23例,显效27例,好转24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87.1%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运脾疏肝法对慢乙肝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贾文魁  范江民 《新中医》1994,26(10):35-36
采用不同剂量的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点滴治疗中风急症95例,大剂量治疗42例,基本痊愈率38.1%,总有效率95.2%;小剂量治疗53例,基本痊愈率18.9%,总有效率79.2%。两组对照,其疗效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
澳毒清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8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奥毒清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乙型肝炎156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0例口服澳毒清颗粒,每次10g,每日3次;对照组76例口服复方益灵,每次4片,每日3次。2组均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58.8%,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阴转率54.1%,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阴转率45.6%。对照组总有效率34.2%,HBeAg阴转率29.6%,HBV-DNA阴转率24.6%。2组总有效率、HBeAg和HBV-DNA阴转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澳毒清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升柏和味海参口服液防治肿瘤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食疗)组43例,采用口服升柏和味海参口服液;对照A组41例,口服鲨肝醇及维生素耽治疗;对照B组42例,采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SF)注射液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显效率分别为食疗组90.7%、60.5%,对照A组78.0%、43.9%,对照B组95.2%、73.8%。治疗组、对照B组分别与对照A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和血小板计数(BPC)升高明显,与化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化疗完成率、化疗KPS评分等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A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恶心、呕吐发生率、HB减少发生率和BPC减少发生率亦低于对照B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升柏和味海参口服液在恶性肿瘤化疗后具有升高WBC、减少毒副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我院制剂中心生产的清木丹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湿热留恋瘀毒型的疗效。方法 :应用清木丹颗粒 (苍术、生山楂、厚朴、郁金、柴胡、丹参等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湿热留恋瘀毒型 1 0 4例 ,与对照 1组 (清木丹颗粒合唯尔本注射液 )96例及对照 2组 (唯尔本注射液合肌苷、维生素 C、复合维生素 B) 86例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78.8% ,对照 1组总有效率 88.85% ,对照 2组总有效率为 53 .5% ,治疗组与对照 1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 P>0 .0 5) ,治疗组与对照 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 P<0 .0 5)。提示 :清木丹颗粒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湿热留恋瘀毒型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以黄连粉针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4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李水银 《新中医》1997,29(2):14-16
应用中药针剂双黄连粉针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44例,并设病毒唑针剂治疗25例作对照结果治疗治35例(79.5%),对照治愈11例(44%)。现代化且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双黄连粉针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能有效地控制本病由急性期向慢性期转变,对提高及改善本病的疗效有着相当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贝灵口服液治疗甲状腺腺瘤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毛连侠 《河北中医》2000,22(10):740-741
目的 观察贝灵口服液治疗甲状腺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35例采用贝灵口服液口服;对照组26例口服甲状腺素片,治疗前后采用B超、ECT扫描及定期蟹诊测量甲状腺瘤的大小,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为69.2%,2组总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贝灵口服液治疗甲状腺腺瘤疗效确切,且优于甲状腺素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中途脱落1例),对照组采用干扰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通过观察肝功能、HBV—DNA、乙肝两对半定量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同时观察外周血细胞毒性T细胞(Tc)、抑制性T细胞(Ts)水平改变情况。结果:2组临床疗效总应答率治疗组为83.3%,对照组为69.O%,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结束后12月外周血Tc水平均有所提高,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且2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12月2组均能明显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s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2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干扰素提高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其机制可能因足三里黄芪注射液穴位对慢乙肝Tc、Ts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疏肝健脾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4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采用自拟疏肝健脾方治疗慢性乙型活动性肝炎肝郁脾虚证43例,并与乙肝灵冲剂治疗的40例作了对比。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19例,有效1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1.39%;对照组基本治愈7例,有效12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47.5%,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该方对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作者采用利肝合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5例,并与齐墩果酸片治疗的25例作了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19例,总有效率65.7%;对照组基本治愈2例,总有效率2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改善症状及肝功能和促使HBVM转阴等方面,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利肝合剂对慢性乙肝肝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