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上臂不同穿刺部位留置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对病人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左侧乳腺癌术后右上臂采用血管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MST)留置PICC导管的化疗病人322例,随机分为上臂上段(上1/3)置管108例(A组)、上臂中段(中1/3)置管108例(B组)和上臂下段(下1/3)置管107例(C组),比较3组病人穿刺部位渗液、机械性静脉炎、导管移位等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病人舒适度。[结果]A组发生穿刺部位渗液8例、机械性静脉炎6例、导管移位5例;B组发生穿刺部位渗液4例、机械性静脉炎3例、导管移位2例;C组发生穿刺部位渗液7例、机械性静脉炎8例、导管移位3例:B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C组(P0.05),且B组病人舒适度明显高于A组、C组(P0.05)。[结论]血管超声下PICC置管穿刺部位应尽量选择上臂中段(中1/3),能有效减少局部渗液、机械性静脉炎、导管移位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提高病人舒适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干预法在预防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血液、肿瘤科2015年4月—2016年10月收治的留置PICC导管病人60例,随机分为喜辽妥软膏外擦组(A组)、红花乙醇湿敷组(B组)和常规护理组(C组),各20例。对3组病人机械性静脉炎发生情况、穿刺点疼痛程度、PICC留置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组、B组病人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20.0%,10.0%)均低于C组(40.0%)(P0.05),而B组病人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低于A组(P0.05);A组、B组病人穿刺点疼痛程度轻于C组(P0.05),PICC留置时间均长于C组(P0.05)。[结论]红花乙醇湿敷用于预防PICC导管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优于喜辽妥软膏外擦、常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与上肢静脉留置针在乳腺癌化疗中应用效果的差别。方法将202例乳腺癌化疗患者按住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A组(上肢静脉留置针组)95例和B组(颈外静脉留置针组)107例。比较2组的穿刺成功率、操作时间及静脉炎发生率。结果A组穿刺成功率显著低于B组,P<0.01;静脉炎发生率A组显著高于B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高,静脉炎发生率低,可提高乳腺癌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输注甘露醇在神经内科疾病患者早期应用的效果。方法将79例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A组25例、B组26例和C组27例。A组采用手背、足背静脉常规穿刺法;B组采用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常规穿刺法;C组采用颈外静脉穿刺法。比较三组留置针留置时间以及静脉炎发生率。结果C组留置时问优于A组和B组(P〈0.01),C组静脉炎发生少于A组(P〈0.05)。结论颈外静脉对于神经内科疾病患者早期输注甘露醇的治疗首选是可行的,利于抢救、留置时间长、静脉炎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5.
朱晓  冯新艺  周永超 《全科护理》2020,18(21):2700-2702
[目的]探讨液体敷料与输液恒温器加温联合干预对预防外周静脉肠外营养(PN)输注病人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5月医院收治的行液体敷料干预的短期外周静脉留置针PN输注的病人61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8年6月—2018年12月医院收治的行液体敷料与输液恒温器加温联合干预的短期外周静脉留置针肠外营养输注的病人61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后静脉炎发生率、留置针留置部位疼痛情况及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干预后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留置针留置部位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留置针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短期外周静脉留置针PN输注的病人行液体敷料与输液恒温器加温联合干预可有效降低静脉炎发生率,改善留置部位疼痛情况,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6.
张宝珍  杨珍  江海强 《全科护理》2016,(14):1479-1481
[目的]观察对成人静脉留置针应用单手置管法的效果。[方法]将120例需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病人采取随机数字余数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单手置管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双手置管法,观察两组病人的穿刺成功率、留置时间、静脉炎发生率及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和疼痛评分及留置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手置管法能提高成人的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减少静脉炎发生,减轻病人疼痛,延长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7.
陈开霞  刘建红  张容 《全科护理》2012,(31):2924-2924
[目的]观察静脉留置针不同保留时间对预防肿瘤化疗病人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20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肿瘤化疗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观察组输液结束即拔除静脉留置针,保留静脉留置针2d~5d。观察两组肿瘤病人化疗期间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静脉留置针使用后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缩短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可以减少肿瘤化疗病人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与上肢静脉留置针在乳腺癌化疗中应用效果的差别。方法将202例乳腺癌化疗患者按住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A组(上肢静脉留置针组)95例和B组(颈外静脉留置针组)107例。比较2组的穿刺成功率、操作时间及静脉炎发生率。结果A组穿刺成功率显著低于B组,P〈0.01;静脉炎发生率A组显著高于B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高,静脉炎发生率低,可提高乳腺癌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李春华 《全科护理》2011,9(25):2286-2286
[目的]观察不同部位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效果。[方法]将200例静脉输液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观察组采用骨缝静脉留置针穿刺,对照组采用浅表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比较两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并发症(堵管、静脉炎、外渗)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观察组发生外渗、堵管、静脉炎少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小儿骨缝静脉留置针输液能减少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使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延长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10.
詹琳清 《护理研究》2006,20(10):895-896
[目的]探讨预防静脉炎的有效措施,减少静脉炎的发生。[方法]将使用静脉留置针静脉输注甘露醇的100例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新鲜马铃薯外敷注射部位,对照组未采用新鲜马铃薯外敷。观察两组静脉炎发生率及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降低,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明显延长。[结论]新鲜马铃薯外敷静脉留置针注射部位,可有效地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延长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时间,减轻病人痛苦。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呋喃西林贴用于艾滋病病人静脉留置针护理中对预防静脉炎发生的效果.[方法]将200例使用浅静脉留置针的艾滋病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均按常规操作行静脉穿刺,穿刺成功后对照组用无菌透明贴覆盖穿刺点,试验组先用呋喃西林贴覆盖穿刺点,再用无菌透明贴覆盖.观察两组静脉炎发生情况及留置时间.[结果]试验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穿刺点贴呋喃西林贴能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12.
肿瘤患者颈外静脉与四肢浅静脉留置时间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春蕾 《当代护士》2007,(11):61-62
目的 对肿瘤患者进行颈外静脉与四肢浅静脉留置化疗效果的对照观察.方法 将102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将颈外静脉留置针化疗的52例患者设为A组,四肢浅静脉留置针化疗的50例设为B组.比较2组留置针留置时间静脉炎发生率.结果 比较结果,静脉炎发生率,A组明显低于B组(p<0.05),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颈外静脉留置化疗是肿瘤患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新鲜马铃薯外敷预防静脉炎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琳清 《护理研究》2006,20(4):895-896
[目的]探讨预防静脉炎的有效措施,减少静脉炎的发生。[方法]将使用静脉留置针静脉输注甘露醇的100例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新鲜马铃薯外敷注射部位。对照组未采用新鲜马铃薯外敷。观察两组静脉炎发生率及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降低,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明显延长。[结论]新鲜马铃薯外敷静脉留置针注射部位,可有效地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延长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时间。减轻病人痛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浅静脉留置针不同置入手法,探讨更合适的浅静脉留置针置入手法,以提高穿刺成功率.[方法]将180例行浅静脉留置针病人随机分成A组、B组和C组,A组采用一次性置入再退出针芯法,B组采用边置外套管边退针芯法,C组采用分段置入法.观察3组病人浅静脉留置针留置情况.[结果]A组浅静脉留置针置入成功率为75.0%,B组为83.3%,C组为96.7%.[结果]浅静脉留置针分段置入法优于另外两种置入手法.  相似文献   

15.
王玉兰 《全科护理》2011,9(13):1131-1132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自发性蛛网膜下隙出血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将70例自发性蛛网膜下隙出血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采用PICC穿刺置管,对照组采用浅静脉留置针。比较两组病人静脉炎、堵管、渗漏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堵管、渗漏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自发性蛛网膜下隙出血病人中采用PICC穿刺置管,可降低静脉炎、渗漏、堵管的发生率,效果优于浅静脉留置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FOLFOX方案中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配合化疗泵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的效果。方法:选择采用经颈外静脉留置针应用奥沙利铂及5-FU化疗泵的病人35例为A组,应用上肢浅静脉留置针分次滴注奥沙利铂及5-FU化疗的病人35例为B组,观察两组病人用药后末梢神经炎和静脉炎的发生率以及化疗疗效的改善情况。结果:A组和B组末梢神经炎发生率分别为5.7%和74.2%,静脉炎的发生率分别为8.5%和48.5%,A、B两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17.1%、6.7%。两组数据经Wilcoxon秩和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配合化疗泵的使用可明显降低化疗副反应,提高化疗疗效,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胡静  汤超美  傅彩红  蒋颖 《护理研究》2013,27(19):1986-1987
[目的]观察3M水胶体敷料在防治多巴胺引起的静脉渗透性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使用多巴胺治疗的150例患儿随机分为3组,A组(常规护理组)留置针穿刺成功后用3M透明敷贴固定,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B组(喜疗妥加常规护理组)留置针穿刺成功后沿血管走向涂搽喜疗妥软膏,再用3M透明敷贴固定;C组(3M水胶体敷料加常规护理组)留置针穿刺成功后用3M水胶体敷料沿穿刺静脉走向2cm×4cm处以滚压的方式进行粘贴。观察3组静脉渗透性损伤的发生率及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C组在防治静脉渗透性损伤、静脉炎的发生率以及留置针留置时间上均优于A组、B组(P<0.01)。[结论]3M水胶体敷料能有效降低多巴胺引起的静脉渗透性损伤的发生率,延长静脉留置针使用时间,建议在使用血管刺激性药物的早期及时使用。  相似文献   

18.
经颈外静脉静注氟尿嘧啶化疗泵预防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经颈外静脉留置针静注5-Fu化疗泵预防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应用静脉5-Fu化疗泵化疗的患者分为上肢外周浅静脉留置针组(A组)30例和颈外静脉留置针组(B组)30例,观察两组用药后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A组和B组静脉炎的发生率分别为46.7%、6.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可减轻5-Fu对静脉的损伤和刺激,是肿瘤患者又一理想的用药途径.  相似文献   

19.
范剑锋 《家庭护士》2008,6(4):304-305
[目的]探讨直接使用输入液体进行静脉留置针封管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将90例病人随机分为A组、B组、C组,每组30例,A组用生理盐水,B组用肝素稀释液,C组直接使用输入的原液体进行封管,观察静脉留置时间、封管维持时间,堵管、外渗、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C组与A组,C组与B组静脉留置时间、封管维持时间,堵管、外渗、静脉炎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接使用输入的液体进行封管可行、有效,具有操作简便、节省资源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3种穿刺方法置入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1年9月200例行PICC穿刺病人,按穿刺方法分为3组,A组96例采用传统粗针穿刺,B组53例采用改良赛丁格技术穿刺,C组51例采用超声引导结合改良赛丁格技术穿刺。比较3种穿刺方法临床应用效果。[结果]199例病人PICC留置达到了临床预期目的。A组穿刺前静脉评估优于B组。3组置管后2周内静脉炎发生率B组高于A组和C组。C组舒适度高于A组和B组。3组穿刺异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在穿刺术中可探测到异位于颈部静脉的导管,并及时将导管调整至上腔静脉内。[结论]根据病人的血管情况及医院的条件选择合适的穿刺方法,为恶性血液病人的长期治疗提供安全的输液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