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MSCT Z轴自动毫安(ATCM)调制扫描技术对患者腰椎CT扫描剂量减少的可行性.方法 对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椎间盘介入术前检查及术后复查2组,进行L3~S1相同覆盖范围MSCT检查.术前检查组采用常规固定320 mAs(FM组),术后复查组采用噪声指数为12.0 HU的Z轴ATCM技术(ATCM组).分别选择L3~4、L4~5、L5~S1椎间盘平面作为观察平面,对2种毫安技术的图像质量、图像噪声和辐射剂量进行统计学分析.图像质量评分、辐射剂量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图像噪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FM组的剂量长度乘积(DLP)平均为(273.4±45.4)mGy·cm,ATCM组为(187.9±66.4)mGy·cm,ATCM组比FM组降低31.3%(t=8.205,P<0.05);FM组的3个椎间盘平面图像噪声变异分别为(9.8±2.4)、(9.9±2.4)、(11.5±3.2)HU,ATCM组分别为(12.0±0.8)、(11.7±0.6)、(11.7±1.4)HU,ATCM组的图像噪声变异小于FM组(F=23.31,P<0.05);FM组3个椎间盘平面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4.7±0.3)、(4.5±0.2)、(4.5±0.2)分,ATCM组分别为(4.6±0.3)、(4.5±0.2)、(4.5±0.2)分,两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00,P>0.05).结论 使用噪声指数为12.0 HU的ATCM技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情况下可以降低辐射剂量约31.3%.  相似文献   

2.
头颈部多层螺旋CT辐射剂量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我国头颈部多层螺旋CT扫描剂量.资料与方法 发出头颈部CT扫描参数剂量调查表到国内7家东芝64层螺旋CT用户.查阅2002年1月至2007年7月期间中华放射学杂志、临床放射学杂志和实用放射学杂志三大杂志有关头颈部多层螺旋CT论文并测算其剂量.结果 东芝64层螺旋CT扫描:头部平均毫安秒为189.4 mAs、CT剂量指数(CTDIvol)为47 mGy;鼻窦95 mAs、22.5 mGy,眼眶为74.3 mAs、17.9 mGy,颌面部为100 mAs、22.5 mGy,颞骨144.6 mAs、44.7 mGy,颈部131.3 mAs、16.3 mGy.其他螺旋CT为头部平均毫安秒为280 mAs;鼻窦为100 mAs,眼眶200 mAs,颌面部为200 mAs,颞骨196.7 mAs,颈部220 mAs.结论 我国头颈部多层螺旋CT检查条件剂量不规范、不统一,有待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同扫描组合参数在腰椎CT容积扫描中降低辐射剂量的价值。方法 :选取80例身高、体质量指数(BMI)较一致的腰椎检查患者,随机分成4组(每组20例):Ⅰ组(80 k V,200 m As)、Ⅱ组(100 k V,150 m As)、Ⅲ组(100 k V,200 m As)、Ⅳ组(120 k V,250 m As)。其中Ⅳ组为常规剂量对照组。扫描同时记录随机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有效辐射剂量(ED),采用VR获得腰椎椎骨容积图像,应用批处理(Batch)重组椎间盘图像及椎骨冠矢状面图像进行图像质量评分,并测量各组参数下L_(3~4)、L_(4~5)、L_5~S_1椎间盘中心水平腰大肌的标准差(SD)值,对所获得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组的CTDIvol、DLP及ED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Ⅰ、Ⅱ、Ⅲ组CTDIvol分别较Ⅳ组降低73%、61%、42%,DLP分别较Ⅳ组降低69%、57%、32%,ED分别较Ⅳ组降低69%、56%、32%。4组扫描参数获得VR和Batch椎间盘重组图像评分Ⅰ、Ⅱ与Ⅳ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Ⅲ与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atch椎骨冠矢状面重组图像评分Ⅰ~Ⅳ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Ⅳ组L_(3~4)、L_(4~5)、L_5~S_1椎间盘水平腰大肌的SD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SD值Ⅰ组Ⅱ组Ⅲ组Ⅳ组。结论:采用100 k V、200 m As扫描参数行腰椎CT容积扫描,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辐射剂量最低。  相似文献   

4.
低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翼  赵斌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21(9):1438-1441
降低受检者CT检查辐射剂量一直是业内关心的热点问题。本文从CT辐射剂量的表达方法,图像质量评价指标,影响辐射剂量的因素以及低剂量扫描方案的合理应用等方面,介绍了低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腰椎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腰椎多层螺旋CT容积(VH)扫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按就诊顺序抽取1000例腰腿痛患者,腰椎VH模式扫描患者模拟重建常规单层(SS)L3~4、L4~5、15~S1椎间盘层面.VH扫描模式参数为120 kV,210 wAs,螺距1.5,平均扫描范围97.5 mm.SS扫描模式参数为120 kV、240 mAs、扫描范围为45.0 mm.比较2种扫描模式对腰椎疾病征象显示的差异及辐射剂量的不同.对所获数据进行配对资料x2检验和一致性检验分析.结果 VH扫描模式比ss扫描模式显示更多的征象,骨性椎管狭窄、椎间隙变窄、椎间盘脱出、侧隐窝狭窄、椎体病变、L5横突肥大、椎小关节方向异常、椎小关节退行性变、椎弓峡部裂、椎旁软组织异常的检出率,VH分别为11.8%(118例)、38.5%(385例)、9.3%(93例)、46.8%(468例)、31.4%(314例)、5.7%(57例)、25.4%(254例)、49.7%(497例)、9.9%(99例)、0.6%(6例),SS分别为5.6%(56例)、0、0.6%(6例)、27.9%(279例)、22.4%(224例)、1.2%(12例)、16.7%(167例)、37.2%(372例)、0.5%(5例)、0.2%(2例),2种模式下对每一种测量指标比较除椎旁软组织异常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测量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SS扫描模式相比,VH扫描模式下的骨性椎管狭窄、椎间隙变窄、椎间盘脱出和椎弓峡部裂的检出率分别提高6.2%(62例)、38.5%(385例)、8.7%(87例)和9.4%(94例),只能部分显示椎小关节面及方向、侧隐窝狭窄、L5横突肥大和椎旁软组织异常.46.7%(467例)(腰骶角>35°)的患者SS扫描模式下的定位线不能与椎间盘层面一致.VH扫描模式(164.9 mGy/cm)比SS扫描模式(147.0 mGy/cm)辐射剂量稍有增加.结论 腰椎多层螺旋CT VH扫描模式比SS扫描模式可以显示更多腰椎病变征象,且不受扫描架限制,辐射剂量增加不多.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64层CT低剂量扫描(low dose CT,LDCT)在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颈肩痛患者行常规剂量(conventional dose,CD)、100mA(low dose 1,LD1)及50mA(low dose 2,LD2)低剂量扫描,比较其图像质量和容积CT剂量指数(volume CT dose index,CTDIvol)。结果:CD与LD1比较,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1);CD与LD2比较,图像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CD与LD1、LD2比较,CTDIvo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LD1、LD2下降54%、77%。结论:64层CT 100mA低剂量扫描评价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的价值与常规剂量扫描一致,且辐射剂量大大降低,可以替代常规剂量扫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应用64层螺旋CT(MSCT),采用适宜噪声指数的Z轴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获得稳定的婴幼儿胸部CT扫描图像,并降低射线剂量的可行性研究.方法 选取100例根据临床需要行64层MSCT胸部扫描的3岁以下婴幼儿患儿,按年龄和体重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中位年龄1.7岁)采用固定管电流扫描技术:1岁以下120 mA,≥1岁者150 mA;研究组(中位年龄1.4岁)采用z轴自动管电流调节扫描技术:1岁以下预设噪声指数为8,≥1岁为9,毫安设置范围为10~250 mA,其余扫描参数条件2组一致.记录2组CT剂最指数(CTDIvol)值.2名医师独立对图像质量采用5分制进行评估,>13分被认为符合临床诊断要求.采用Kappa方法评价不同观察者评定结果间的一致性.结果 对照组的平均客观噪声和CTDIvol分别为(4.78 4±0.58)和(6.68±0.62)mGy,研究组的平均客观噪声和CTDIvol分别是(7.84±0.66)和(2.34±0.71)mGy;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平均管电流分为(41.6 4±11.6)和(99.2±7.7)mAs.研究组的平均CTDIvol较对照组下降了 65%.研究组和对照组平均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3.46±0.40)和(4.65±0.46)分,所用图像均获得了满意的临床诊断要求,2名医师的评估结果获得了中等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474和0.536).结论 64层MSCT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应用于婴幼儿胸部扫描时可以在降低射线剂量的基础卜获得稳定的图像质量,噪声指数设定在8或9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脑灌注间隔轴扫模式降低扫描剂量的可行性.方法 临床可疑卒中患者145例,按照时间顺序分别进行连续轴扫模式(电影组)和间隔扫描模式(轴扫组)的脑灌注成像,选择两组检查结果正常者各20例.电影组采用Cine full扫描模式,扫描时间1 s,在50 s内连续曝光扫描.轴扫组使用Axial full扫描模式,扫描时间1 s,间隔时间2 s,两组扫描范围均为40 mm.测量两组双侧额叶、颞叶、枕叶的灰质、白质和基底节区脑血流量(CBF)、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记录两组扫描辐射剂量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采用百分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电影组脑灰质、白质及豆状核CBF分别为(48.8±16.0)、(28.3±12.0)、(55.4±11.2)ml·100 g~(-1)·min~(-1),轴扫组分别为(47.6±9.6)、(23.9±6.9)、(53.1±5.1)ml·100 g~(-1)·min~(-1);电影组CBV分别为(2.2±0.7)、(1.5±0.5)、(2.3±0.8)ml/100 g,轴扫组分别为(2.2±0.6)、(1.5±0.4)、(2.2±0.7)ml/100 g;电影组MTT分别为(3.9±0.8)、(5.3±0.9)、(2.8±0.4)s,轴扫组分别为(6.0±1.7)、(6.0±1.7)、(3.0±0.3)s,两组间CBF、CBV及MT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244、1.533、0.832、0.166、0.411、0.537、1.688、1.471、1.638,P值均>0.05).电影组DLP为2361.92 mGy·cm,轴扫组为803.04 mGy·cm,比电影组降低66%.结论 使用扫描时间1 s、间隔2 s的轴扫模式可以在保证脑灌注参数准确性的基础上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9.
多层螺旋CT膝关节低剂量扫描对影像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低剂量膝关节扫描的可行性及其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09年5月~10月,100例行膝关节CT扫描者根据扫描的管电压高低分为2组(其他扫描条件不变),每组50例,A组110kV和B组80kV(管电压选择110kV和80kV是依据分别观察10例在此条件下扫描的患者图像,应用80kV而不影响诊断)。测量膝关节髌骨上缘水平后方肌肉软组织固定ROI的CT值,以CT值的标准差(SD)作为图像噪声。通过CT机自动得到平均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再计算出剂量长度乘积(DLP)。获得的图像通过双盲法进行质量评分,对两组CTDIvol值、DLP值、图像噪声、及图像质量评分均值用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A组和B组的CTDIvol值分别为(5.29±0.23)和(2.08±0.15)mGy,DLP值分别为(61.26±11.64)和(24.21±4.64)mGy.cm,B组较A组下降约(60.68)%,两者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2.4)和(20.91),P0.01,B组噪声均值略高于A组(分别为12.22±2.97和16.55±2.96),t=-7.299,P=0.000,但两组图像质量平均评分分别为(4.86±0.40)分和(4.82±0.4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75,P0.05)。结论:16层螺旋CT应用低kV设置(80kV)扫描膝关节可大幅度降低辐射剂量且所得图像质量不影响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80 k V管电压头部CT血管造影(CTA)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探讨该条件下头部CTA的可行性。方法 90例体重指数<25 kg/m2的患者行头部CTA检查并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管电压分别对应A组=80 k V、B组=100 k V、C组=120 k V。其他扫描条件(层厚、螺距、矩阵、管电流)完全一样。对图像的血管CT值(大脑中动脉M1段)、图像质量、信号噪声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图像噪声及辐射剂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比较三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及大脑中动脉M1段CT值、有效毫安秒、背景信号、CNR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剂量长度乘积(DLP)、CT剂量指数(CTDIvol)、有效辐射剂量(ED)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A组与B、C两组相比DLP、CTDIvol、ED分别下降了49.8%、31.0%、50.0%;68.6%、50.7%、61.0%。A组与B组、B组与C组之间S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之间图像噪声相比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A组图像噪声最大。结论对于体重指数<25 kg/m2者,当管电压降低为80 k V时图像质量并无明显下降,可以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并且辐射剂量有明显降低,可以应用于头部CTA检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在进行头颈部CT扫描血管成像时,Z轴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ATCM)对减少甲状腺的辐射剂量的作用及对图像噪声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140例头颈部CT增强血管成像的病例,其中用固定管电流技术和 Z 轴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各70例,观察其成像质量,记录其客观噪声水平(由CT图像衰减值的标准差进行评估),并比较其单次扫描的加权CT剂量指数CTDIw,管电流mA及剂量长度乘积DLP。结果 在扫描范围、扫描参数(管电压、螺距、准直器厚度等)、造影剂注射速率和注射部位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固定管电流技术和 Z 轴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的图像质量相同,甲状腺图像噪声分别为10.14和13.64 HU。单次扫描的加权CT剂量指数CTDIw(mGy)分别为(43.22±1.42)和(35.99±1.31) mGy。剂量长度乘积分别为(1514.45±5.56)和(1121.39±5.51)mGy·cm, 剂量长度乘积降低约25.95%。结论 Z 轴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能有效降低总曝光量和累计剂量长度乘积,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特别是像甲状腺和眼晶体等射线敏感组织器官的辐射剂量降低,减少其辐射危害,但是图像噪声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应用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ATCM)对腹部CT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通过实体测量因病情需要行腹部CT检查的68例体质量指数(BMI)为18 ~ 24 kg/m2的成年男性腹部CT扫描的腹部径向数据,借鉴CTP515辅助测试模体,制作符合国人尺寸的腹部体环,嵌套Catphan600性能测试模型为观察对象,模拟成人腹部CT低、高对比特点用于实验研究.以管电压120 kV,固定管电流450 mA组为对照组;相同管电压条件下,自动管电流技术组为实验组,其中噪声指数(NI)值设置为4 ~ 20,共14组,管电流范围10~ 450 mA.对模型进行扫描.测量Catphan600模体中心均质区域CT值,验证模型对X线衰减的等效性.记录每组扫描方案的辐射剂量指标容积CT剂量指数(CTD Ivol)、个体化剂量估计值(SSDE)、剂量长度积(DLP)、有效剂量(ED)及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指标图像噪声值(SD)、对比噪声比(CNR).同时由3名分别来自不同医院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腹部诊断医师对Catphan600模体中的CTP515低对比目标显示程度(LCD)模块及CTP528高对比目标显示程度(HCD)模块进行独立主观评价.对NI值与SDb、CNR、CTDIvol、DLP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与LCD模块评分间相关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不同NI组间SD、CNR及CTDIvol值与对照组的比较采用t检验.LCD和HCD评分的组内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秩检验,组间差异采用Mann-Whitney U Test秩检验.3名放射科医师主观评价结果的一致性检验采用Kappa分析.结果 实测人体正常肝脏组织CT值为(52.8 ±9.1)HU,腹部模体中心区域平均CT值为(50.8±1.0) HU,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1,P>0.05),偏差程度为4.9%.此模型与成人腹部对X线衰减具有较好的等效性.所有辐射剂量指标均随NI值增大而降低,NI值增加1个单位,辐射剂量指标CTDlvol、SSDE、DLP和ED值分别平均下降1.23 mGy、2.03 mGy、13.20 mGy·cm、0.20 mSv.NI值与图像质量主、客观评价指标及辐射剂量指标间呈高度线性相关(r=0.871~0.982,P值均<0.05).实验组NI =4 ~7组与对照组间SD、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63 ~-0.17,0.03 ~1.12,P值均>0.05).实验组NI=4~ 10组与对照组间LCD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值为-1.637 ~0.000,P值均>0.05).实验组NI =4 ~ 13组与对照组间HCD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值为-1.423 ~0.000,P值均>0.05).3名医师对LCD、HCD评分的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分别为0.743、0.795.结论 在腹部CT扫描中应用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可确保图像质量,同时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性分析联合应用自动调整管电压和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与单独使用自动管电流调制比较,是否可在可接受的影像质量情况下降低肝脏对比增强CT的辐射剂量。材料与方法本研究经单位伦理委员会批准,无需知情同意书。怀疑肝脏疾病的314例病人,分成3组。其中2组应用自动调整管电压和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A1组,n=97;A2组,n=101),但两组之间采用不同的对比增益设定;第3组,在固定管电压120kV条件下采用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B组,n=116)。评价容积加权CT剂量指数与辐射距离乘积、对比噪声比和平均影像噪声。影像分析由2名具职业执照的放射科医师和1名放射科住院医师完成。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双尾配对t检验、秩和检验和非劣效性检验。结果 A1和A2组较B组辐射剂量明显降低(P<0.0001)。A1组的辐射剂量平均降低20%,A2组降低31%。此外,A1和A2组的对比噪声比明显高于B组(P<0.0001)。尽管A1和A2组的影像噪声较高,但影像质量总体还是可以接受的。结论与单独采用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相比,联合应用自动调整管电压和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可在保证影像质量情况下,降低肝脏对比增强CT的检查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自动管电流调制(ATCM)技术对PET/CT受检者CT图像质量及有效剂量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0月至2018年7月接受PET/CT检查的90例受检者按系统抽样方法分为A、B、C 3组,每组各30例。CT采用ATCM扫描。A、B两组采用的管电流区间为60~240 mA,噪声指数分别为10、15;C组管电流区间为60~180 mA,噪声指数为15。记录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根据公式估算有效剂量。由两位核医学科主治及以上医师采用双盲法对受检者颈部、胸部、腹部、盆腔CT图像质量进行评分,测定图像CT值、噪声值并计算信噪比。采用方差分析比较3组的噪声值、信噪比差异,采用非参数检验中的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3组的CTDIvol、DLP、有效剂量差异,组内两两比较采用Nemenyi检验。结果A、B、C 3组受检者所有图像质量评分均不低于3分,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77~14.42,均P<0.05)。A、B、C 3组受检者的噪声值[(11.90±2.83)~(26.03±3.74)]、信噪比[(2.03±0.34)~(4.35±0.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8.01~64.20和F=32.09~81.62,均P<0.05),CT图像质量均能满足临床诊断要求。A、B、C 3组受检者的CTDIvol[(12.44±0.53)、(9.39±2.01)和(7.05±1.03)mGy]、DLP[(998.45±96.04)、(741.60±168.87)和(571.29±97.41) mGy·cm]、有效剂量[(14.98±1.44)、(11.12±2.53)和(8.57±1.46) mSv]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2.18、57.19和57.16,均P<0.05)。其中,C组比A组的有效剂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55,P<0.05)。结论应用PET/CT ATCM技术,合理调节管电流区间及噪声指数,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可有效降低受检者的有效剂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自动管电流调制模式下行头颈部和胸部CT扫描时,管电压的改变对辐射剂量及影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自动管电流和自动管电压模式下,对头颈部和胸部模体进行常规CT扫描。自动管电流模式下,管电压分别手动选择70、80、100、120和140 kV,对头颈部和胸部模体进行常规CT扫描。每种管电压下定位像扫描3次,再进行1次螺旋扫描。头颈部模体在眼眶中心及第5颈椎(C5)椎体上缘层面选取感兴趣区(ROI),胸部模体在肺尖及气管分叉层面选取ROI,测量记录对比噪声比(CNR)。用热释光剂量计(TLD)测量每次扫描时眼晶状体和乳腺的器官剂量(取3次测量的平均值),计算定位像和螺旋扫描的累积值。记录每次扫描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并计算CTDIvol累积值。最后通过计算品质因数(FOM),找到最优化的管电压值。结果 自动管电流和自动管电压模式时,头颈部自动选择120 kV和108 mAs,胸部自动选择80 kV和167 mAs。自动管电流模式时,手动选择70 kV时眼晶状体辐射剂量和CTDIvol值最小(分别为0.779和4.070 mGy),140 kV时眼晶状体辐射剂量和CTDIvol值最大(分别为2.571和25.670 mGy)。70 kV时乳腺辐射剂量和CTDIvol值最小(分别为0.698和0.900 mGy),140 kV时乳腺辐射剂量和CTDIvol值最大(分别为3.452和7.400 mGy)。CNR值在眼眶和C5椎体上缘层面分别为51.30~118.36和80.78~173.12,在肺尖和气管分叉层面分别为50.15~129.58和49.63~115.40。FOM因子在眼眶层面80 kV最大,在C5椎体上缘层面120 kV最大,在肺尖和气管分叉层面都是70 kV最大。头颈部模体最佳管电压:眼眶层面手动100 kV,颈部层面自动管电压模式(120 kV)。胸部模体最佳管电压:手动100 kV。结论 管电压的选择对CT扫描的辐射剂量和影像质量影响较大。对于常规CT扫描,手动100 kV适合眼眶区域扫描,自动120 kV适合颈部区域扫描,手动100 kV适合胸部扫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自动管电流技术联合迭代算法在颈部CT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连续收集行颈部CT扫描(平扫+增强)的患者8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平扫、增强均采用自动管电流技术+迭代算法重建,对照组平扫、增强均采用固定管电流200 mAs+滤波反投影法重建。对两组平扫、增强图像均进行主观评分、客观评价[甲状腺、斜方肌、胸锁乳突肌、颌下腺、翼外肌、脑组织的噪声值(SD)]。比较两组的有效剂量(E)。结果 实验组平扫、增强的E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1、-2.451,P<0.05)。实验组平扫、增强图像主观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69、-2.056,P<0.05);实验组平扫、增强图像甲状腺、斜方肌、胸锁乳突肌、颌下腺的S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00、2.516、2.120、2.411、4.134、4.674、2.711、2.892,P<0.05)。两组平扫、增强图像翼外肌、脑组织的S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动管电流技术联合迭代算法在颈部CT扫描中,在提高图像质量的同时,可有效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以胸围为参考指标调节冠状动脉CT造影(CTA)成像管电流的函数模型,并探讨其个体化管电流调节模型的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连续选取68例以自动管电流调节模式扫描的胸部CT病例,建立胸围与管电流之间的函数模型;再应用其建立的胸围-管电流函数模型对另外的连续64例病例进行冠状动脉CTA成像,对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并记录噪声值、管电流、辐射剂量等指标。结果:胸围与管电流之间的函数模型以POW函数拟合度最好(R2=0.691,P<0.05)。应用胸围-管电流函数模型冠状动脉CTA成像的平均图像等级评分为(3.38±0.72)分,噪声值为(31.02±3.97)HU,管电流为(390.63±89.30)mA,CTDIvol为(34.83±10.72)mGy,DLP为(751.67±175.16)mGy·cm。 结论:以胸围为参考指标调节冠状动脉CTA成像管电流方法,能够较好地实现个体化辐射剂量控制,临床应用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