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之一,据文献报道,到2050年,全世界每年新发病例将达到600万例[1].对于有移位的老年股骨颈囊内骨折,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常用的治疗方法,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已有超过30年的历史.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脱位是一种少见的并发症,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1.1%~5%[2-4].尽管其发生率相对较低,但由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通常全身情况欠佳,对手术的耐受性较差,且常合并多种内科疾病,所以双极假体脱位后的治疗较困难.  相似文献   

2.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之一,据文献报道,到2050年,全世界每年新发病例将达到600万例[1].对于有移位的老年股骨颈囊内骨折,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常用的治疗方法,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已有超过30年的历史.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脱位是一种少见的并发症,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1.1%~5%[2-4].尽管其发生率相对较低,但由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通常全身情况欠佳,对手术的耐受性较差,且常合并多种内科疾病,所以双极假体脱位后的治疗较困难.  相似文献   

3.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移位型股骨颈骨折,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3月至2006年12月,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70岁以上有移位的6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按Garden分型,Ⅱ型5例,Ⅲ型34例,Ⅳ型27例。结果平均手术时间55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50 mL。有58例获9~62个月随访并取得完整资料。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21例,良30例,可6例,差1例。结论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手术时间较短,创伤相对较小,患者较易耐受,可早期下地活动,能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价值。方法随机将8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2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术,观察组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均随访12~24个月,末次随访依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发现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术比较,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虽手术及住院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  相似文献   

5.
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是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由于老年人多伴有各种内科疾病 ,加之该类骨折本身特点 ,若处理不当 ,轻者给患者增加痛苦 ,重者甚可危及患者生命。 1997年 2月~ 2 0 0 0年底我院采用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 7例 ,经 18个月至 3年随访 ,收到满意疗效 ,现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本组 7例 ,其中男 2例 ,女 5例 ,左侧 3例 ,右侧 4例 ,年龄 61~ 78岁 ,平均 69岁。骨折类型 :按骨折部位分型 :头下型 2例 ,头颈型 4例。经颈型 1例 ;按 Garden分型 : 型 2例 , 型 5例 ;骨折时间 :新鲜骨折 3例 ,陈旧…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数字随机的方法将9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2组,各46例。予以对照组实施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观察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及随访期间的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长或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36个月,6个月时2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并发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均有可靠效果,但前者远期并发症少和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好,而后者手术创伤轻。应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条件、自身诉求及骨折类型,采取个体化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BFHR)与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05—2017-02间巩义市中医院收治的7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将42例采用BFHR治疗的患者作为BFHR组,将32例行THA治疗的患者作为THA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依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比较2组患者术后6、12个月时的关节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BFHR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优于TH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时随访结果显示,THA组的患髋关节Harris评分均优于BFH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FHR组2例发生髋臼磨损,但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FHR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创伤小,手术时间短;而THA的远期疗效满意,无髋臼磨损等并发症。应根据患者的年龄、全身情况及骨折类型等进行综合分析,个体化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高龄股骨颈骨折经后外侧入路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原因,并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12—2017-01经后外侧入路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205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术后随访观察假体脱位情况。比较脱位组与未脱位组骨折类型、术前ASA分级、合并神经系统疾病例数,以及X线片上股骨偏心距、双下肢不等长差值、CE角。结果 20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7.8(3~39)个月。术后31例(15.1%)假体脱位,均为后脱位。脱位组与未脱位组骨折类型、术前ASA分级、股骨偏心距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脱位组双下肢不等长差值大于未脱位组,CE角小于未脱位组,合并神经系统疾病的比例高于未脱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股骨颈骨折经后外侧入路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假体脱位多发生于早期,髋臼窝较浅、双下肢不等长差值大、神经与肌肉功能不全者术后假体脱位发生率更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改良的Watson-Jones切口入路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对老年帕金森病合并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5年1月~2010年6月对20例发生股骨颈骨折的帕金森病患者行改良的Watson-Jones切口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根据Hoehn-Yahr方法对患者的帕金森病病情进行分级,Hoehn-Yahr分级Ⅰ期2例,Ⅱ期5例,Ⅲ期8例,Ⅳ期5例.采用HHS评分进行随访.[结果]20例患者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随访10~60个月,HHS评分从术前的平均35.5分(24~60分)恢复至末次随访时的平均86.6分(65 ~ 96分).[结论]早中期随访结果显示,改良的Watson-Jones切口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帕金森病合并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长期疗效和导致二次翻修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0-02—2004-02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303例(307髋)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骨水泥股骨柄,双极股骨头假体。评估假体翻修率,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假体松动、髋臼内陷、死亡率)。结果所有患者获得平均14.6(10~20)年随访。共29髋行翻修手术。末次随访时,23例(10.8%)因股骨柄假体无菌性松动、髋臼内陷及无菌性松动合并髋臼内陷需要翻修;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较低(P=0.000)、男性(P=0.001)、生活习惯(P=0.005)与翻修率显著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0.01)及性别(P=0.003)是影响术后翻修的独立危险因素。302例中17例发生早期并发症,213髋中,37髋发生无菌性并发症,晚期并发症多出现在年龄较小的老年患者,其中年龄≤75岁的患者再手术率为25.3%(19/75),显著高于年龄75岁的2.9%(4/138)(P=0.000)。302例中,87例于1年内死亡,术后1年死亡率为28.8%、5年死亡率为63.9%。结论采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年龄≤75岁及男性是导致术后翻修的危险因素;人工股骨头置换是治疗年龄75岁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经验及并发症防治.方法 1995年5月至2008年5月采用骨水泥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137 例,对其中114 例资料完整且随访超过2年以上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定期X线片观察,评价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主要并发症为髋部疼痛24 例,假体松动下沉21...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bipolar femoral head replacement,BFHR)与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replacement,THR)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04年3月至2010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随访研究,共获得74例有完整随访资料的病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BFHR组和THR组,BFHR组42例,男7例,女35例,平均年龄77.3岁。THR组32例,男9例,女23例,平均年龄74.8岁。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及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程度。结果两组患者经过1~6.5年(平均3.2年)随访,BFHR组和THR组在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及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术中失血量、住院费用、术后3年及5年髋关节功能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行THR后关节功能恢复较好,远期并发症较低,是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法;BFHR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及住院费用低等优点,适合于少数身体状况差、伤前活动量小、伴有较多基础病、或受伤前伤肢已有功能障碍的高龄患者。  相似文献   

13.
2002年1月~2005年6月,我院收治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57例,均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疗效满意。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57例,男8例,女49例。年龄80~97岁。按Garden分型:Ⅱ型13例,Ⅲ型34例,Ⅳ型10例。陈旧性骨折8例,新鲜骨折49例。伤后至就诊时间1h~2个月。其中48例患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脑梗塞、2型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尿路感染等不同程度的内科疾病,同时合并2~3种疾病45例。术中合并股骨干上段劈裂骨折1例,合并大转子劈裂骨折2例,术后合并深静脉血栓5例,脑梗死2例。材料选用北京蒙太因医疗器械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73例患者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其中单骨髋70例,双髋3例.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与治疗前后1周,1月,3月,6月,Hams评分,观察功能恢复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1个月能获得满意的髋关节功能,并发...  相似文献   

15.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低能量骨折之一,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类,其中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是临床较为常用的方法。由于存在外展肌群张力低、髋臼形态不良和全身其他系统疾病等患者自身因素以及手术入路和假体选择不当、软组织平衡不佳等医源性因素,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后脱位仍然偶有发生。该文就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后脱位危险因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17.
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至今仍不满意,三翼钉或多枚斯氏针等多种内固定技术也未能获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1970年以来,国内广泛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满意率达80%,与国外文献报道的相似,这种手术在缩短疗程,保留肢体功能,减少高龄患者卧床并发症等方面有很大价值。我院骨科1980~1995年间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51例,通过1~8年随访,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股骨头脱位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股骨头脱位的发生原因,为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4年间151例(156髋)老年患者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发生股骨头脱位的情况。结果对本组患者进行平均(46±25)个月的随访(6—84个月)。151例患者(156髋)中有7例患者发生股骨头脱位,占4.49%,其中3例患者发现存在假体安装匹配不良及手术操作失误的情况,2例患者伴有帕金森疾病,全部脱位的患者均并存多种老年内科疾病。结论假体安装匹配不良及手术操作失误是发生脱位的首要原因。老年人的伴发病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脱位的发生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治疗时要加以重视及预防。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共7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纳入研究,40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30例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总引流量,以及术后1个月、3个月时的视觉模拟评分和术后3个月时的髋关节Harris评分,并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3个月。与全髋关节置换组相比,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总引流量较少(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时的VAS评分,以及术后3个月时的髋关节Harri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除全髋关节置换术组有1例出现关节脱位,两组患者未出现伤口感染、假体周围骨折等并发症。结论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双极股骨头置换术均可获得满意疗效,但对于创伤严重、手术耐受能力较差的患者,推荐采用双极股骨头置换手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股骨头脱位的发生原因。为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5—01—2011—12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21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的资料。其中33例伴神经系统疾病,包括脑卒中后偏瘫29例、帕金森病4例。术后随访时观察股骨头脱位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均获随访12-72个月,平均35个月。216例中共有9例(4.2%)发生股骨头脱位,其中4例术前伴有神经系统疾病,2例存在假体安装不匹配的问题。伴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术后脱位发生率为12.1%(4/33),其他患者术后脱位5例,占2.7%(5/183),两组脱位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合并的神经系统疾病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股骨头脱位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治疗时要加以重视及预防。假体安装匹配不良也是术后发生脱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