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分析肋骨嗜酸性肉芽肿的X线及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肋骨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穿刺活榆或手术切除后病理证实.全部患者均行X线平片检查;6例行螺旋CT平扫,其中1例行CT增强扫描.结果 8例肋骨嗜酸性肉芽肿均为单发;6例发生于前肋,2例发生于后肋;X线均表现为单房类圆形骨质破坏,境界较清楚.CT扫描表现:5例呈膨胀性骨质破坏,骨皮质变薄,3例呈溶骨件骨质破坏,病灶周围形成软组织肿块;1例行CT增强扫描,病灶呈中度较均匀强化.结论 肋骨嗜酸性肉芽肿的X线平片和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肋骨嗜酸性肉芽肿的X线及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肋骨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穿刺活榆或手术切除后病理证实.全部患者均行X线平片检查;6例行螺旋CT平扫,其中1例行CT增强扫描.结果 8例肋骨嗜酸性肉芽肿均为单发;6例发生于前肋,2例发生于后肋;X线均表现为单房类圆形骨质破坏,境界较清楚.CT扫描表现:5例呈膨胀性骨质破坏,骨皮质变薄,3例呈溶骨件骨质破坏,病灶周围形成软组织肿块;1例行CT增强扫描,病灶呈中度较均匀强化.结论 肋骨嗜酸性肉芽肿的X线平片和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3.
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学表现,资料与方法 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骨嗜酸性肉芽肿18例,其中X线平片检查16例,CT检查10例,MRI检查4例。结果 颅骨6例,表现为圆形。类圆形骨质破坏伴颅板内外软组织肿块;脊椎5例,椎体不规则破坏,边缘硬化,楔形变,椎旁软组织肿块。严重者椎体压缩呈盘状;肋骨2例,穿凿样或膨胀性骨质破坏;肩胛骨1例,斑片状骨质破坏伴周围广泛增生,有骨膜反应;股骨4例,膨胀性或溶骨性骨质破坏伴骨膜反应。MRI表现,T1WI呈低或等信号,STIR高信号,增强明显强化,18例中正确诊断12例,诊断准确率66.7%。结论 通过影像学检查,并结合临床,大部分骨嗜酸性肉芽肿术前能够正确诊断。CT较X线平片能更好的显示病变结构及邻近软组织的改变。MRI能够精确显示病变的范围。  相似文献   

4.
CT与平片诊断骨嗜酸性肉芽肿的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CT与平片对骨嗜酸性肉芽肿影像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39例骨嗜酸性肉芽肿患者的X线、CT表现 ,且均经病理证实。结果 单发 2 2例 ,占 5 6 .4%( 2 2 /39) ,多发 17例 ,占 43.6 %( 17/39) ,单发病灶中以颅骨最多见 ,本组 8例 ,占 36 .4%( 8/2 2 )。骨嗜酸性肉芽肿的X线平片及CT表现可因病变部位及病程不同而异。结论 CT对显示骨嗜酸性肉芽肿的结构 ,尤其对于钮扣样死骨和软组织肿块的发现 ,优于X线平片 ,但不能取代X线平片检查 ,平片仍是诊断本病首选和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髂骨和耻坐骨尤文氏肉瘤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以提高本病的术前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15例髂骨和耻坐骨尤文氏肉瘤的影像学表现。所有病例均行 X 线平片检查,12例行 CT 检查,11例行 MRI 检查。结果15例中髂骨尤文氏肉瘤8例,耻坐骨尤文氏肉瘤7例。X 线平片呈单纯溶骨性骨质破坏12例,混合型骨质破坏3例,病灶周围见软组织包块15例;CT 扫描见病灶边缘膨胀、内部溶骨性骨质破坏7例,骨质破坏周围见不规则瘤骨或骨硬化5例,病灶周围见不规则骨膜反应6例。病灶周围软组织包块环绕12例;MRI 扫描病灶呈长 T1长 T2信号7例,长 T1混杂 T2信号4例,抑脂序列呈不均匀高信号5例,11例均见骨质破坏及软组织包块。结论髂骨和耻坐骨尤文氏肉瘤较少见,具有一定的影像特点, X 线平片结合 CT 扫描可以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MRI 检查有助于手术范围确定和治疗。  相似文献   

6.
多发性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学表现(附11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炜  黄仲奎 《放射学实践》2007,22(3):274-277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学表现特征.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多发性骨嗜酸性肉芽肿的X线、CT和MRI资料.结果:全部病例共计41处病灶,其中脊椎13处、颅骨11处、骨盆6处、锁骨4处、肋骨4处、四肢长骨3处.病灶最多之病例累及12骨,共16处病灶.本病基本影像学表现相似,但不同部位及不同病程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论:X线平片是不可缺少的首选检查.CT在显示复杂骨骼解剖、病灶细微结构方面优于X线平片,有利于早期发现病变及帮助定性与鉴别诊断.MRI对于准确显示病变范围及邻近组织改变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分析附肢骨嗜酸性肉芽肿(EGB)的影像学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附肢骨EGB的影像学资料,21例均行X线平片检查,15例行CT检查,7例行MRI检查,2例行SPECT-CT检查。结果:21例共26个病灶,其中18例单发,上肢骨6个病灶(锁骨2个,肱骨4个)、下肢骨12个病灶(股骨6个病灶,髋臼2个病灶,胫骨3个病灶,腓骨1个病灶);3例多发,累及肋骨2个、坐骨3个、髂骨3个,共8个病灶。影像学主要表现为囊状溶骨性骨质破坏,略膨胀。7个病灶可见骨膜反应,9个可见软组织肿胀或肿块,3个周围软组织水肿,1个增强扫描明显强化,2个SPECT-CT显示病灶周围浓聚。结论:X线检查是诊断附肢EGB的基础方法,结合CT、MRI及SPECT-CT能提高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8.
颅骨嗜酸性肉芽肿的X线、CT、MRI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颅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病理证实的颅骨嗜酸性肉芽肿的X线、CT、MRI表现.结果:26例共发现29个病灶.其中单发24例(额骨12例、顶骨8例、颞骨3例、枕骨1例),多发2例.主要表现为起源于颅骨板障并侵犯内外板、边界清楚的骨破坏,病灶内残留的小骨片(钮扣骨)、脂质和软组织肿块.CT呈不均匀密度,MRI呈稍长T1和稍长T2信号.结论:X线平片是诊断基础,结合CT、MRI能够提高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9.
儿童骨骼尤文肉瘤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儿童骨骼尤文肉瘤在X线平片、CT和MRI上的影像学征象,以提高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儿童骨骼尤文肉瘤11例,其中X线平片检查7例,单行MRI扫描2例,单行CT扫描4例,同时行MRI及CT扫描者4例。结果 11例尤文肉瘤中发生于骨盆4例,股骨3例,胫骨、肋骨、趾骨和脊柱各1例,其中胫骨和髂骨各1例术后出现颅骨转移。X线平片上6例表现为虫蚀状或溶骨性破坏,2例病灶略呈膨胀性改变,骨皮质破坏伴单层、多层或放射状骨膜反应,邻近软组织层次欠清;发生于肋骨的1例以硬化为主,CT像上髓腔密度增高,骨质鼠咬状或斑片状破坏伴骨皮质裂隙状或不规则破坏;2例骨皮质呈膨胀、变薄、中断,周围见不完整的层状骨膜反应及较大软组织肿块;MRI上表现为大片长T1长T2信号的骨质破坏和巨大的软组织肿块;1例肿块呈跨关节生长。结论 X线平片、CT和MPI在骨尤文肉瘤的评估方面有重要作用。X线平片可有助于肿瘤的定性和定位;MRI平扫T1WI像及短反转时间反转恢复技术(STIR)能清晰显示肿瘤的范围,在显示肿瘤对骨骺及邻近软组织的侵犯方面尤为敏感;CT在显示骨及骨皮质破坏等方面优于MRI。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非管状骨骨巨细胞瘤的X线平片、CT和MRI表现,评价X线平片、CT和MRI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例非管状骨巨细胞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7例均行X线平片检查,11例行CT扫描,8例行MRI检查.结果 大部分病变表现具有长管状骨病变的特征,但也有其自身特点.其中膨胀性囊性骨质破坏8例,溶骨性骨质破坏9例,偏心性邻关节生长5例,形成软组织肿块4例,有硬化边1例.结论 X线平片可作为诊断非管状骨骨巨细胞瘤的初步筛选方法,CT和MRI可为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骨嗜酸性肉芽肿的CT表现及其病理学基础,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2例骨嗜酸性肉芽肿的CT表现和病理资料。结果:颅骨6例,长骨1例,脊柱2例,骨盆1例,锁骨1例,肩胛骨1例。单发者11例,多发者1例。主要CT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边缘清晰,无反应性骨硬化。部分病例可见骨膜增生、软组织肿胀或肿块。病变在病理学上表现为局限性肉芽肿形成,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和多种炎症细胞浸润。嗜酸性肉芽肿CT表现与病理学分期有相一致的对应关系,且病变同时具有肿瘤和炎症的特征。结论:骨嗜酸性肉芽肿的CT表现具有特殊的病理基础,有一定的特征性,对临床诊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12.
脊柱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脊柱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病理证实的脊柱嗜酸性肉芽肿的X线、CT和MRI表现.结果:21例中发生在颈椎5例,胸椎10例,腰椎6例;X线检查示17例(17/21)椎体呈楔形改变或椎体变扁,3例呈囊状破坏,4例显示软组织肿块,3例椎间隙变窄.7例患者行CT检查,CT主要表现为椎体不规则破坏和椎旁软组织肿块.8例行MRI检查,显示椎体破坏、信号异常和椎旁软组织肿块,3例软组织肿块在冠状面和矢状面呈套袖状,相邻椎间盘信号无明显改变.结论:脊柱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X线平片是其诊断基础,同时结合CT尤其是MRI检查,能够提高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但该疾病的正确诊断有赖于临床、病理和影像表现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颅骨嗜酸性肉芽肿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探讨颅骨嗜酸性肉芽肿的CT和MRI表现,提高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骨嗜酸性肉芽肿的CT和MRI表现,17例行CT平扫,12例行MR检查,10例行MR增强扫描。结果21例共发现24个病灶,其中单发19例(眼眶2例,斜坡2例,额骨9例,颞骨1例,顶骨4例,枕骨1例),多发2例。CT像上主要表现为颅骨板障的破坏,边界清楚,部分病灶内可见残留的小骨片以及大小不等的软组织肿块,密度不均匀。MR表现为T1低信号,T2高信号,CT和MRI增强扫描明显强化。结论颅骨嗜酸性肉芽肿的CT和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CT和MRI有助于明确颅骨嗜酸性肉芽肿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髂骨原发囊样骨肿瘤及瘤样病变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髂骨囊样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穿刺或/和手术病理证实的46例髂骨囊样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影像学表现。46例全部行X线片检查,38例行CT检查,20例行MRI检查(增强16例)。结果:46例中骨肿瘤29例,其中良性肿瘤12例(骨巨细胞瘤4例,内生软骨瘤、软骨母细胞瘤各2例,血管瘤、骨母细胞瘤、骨样骨瘤、软骨黏液样纤维瘤各1例),恶性肿瘤17例(恶性巨细胞瘤、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各1例,软骨肉瘤、淋巴瘤各4例,骨肉瘤7例),肿瘤样病变17例(单纯性骨囊肿1例,邻关节骨囊肿、动脉瘤样骨囊肿、嗜酸性肉芽肿各2例,骨纤维异常增生症10例)。发病部位为髂翼39例,髋臼7例。病变主要表现为髂骨囊样骨质破坏,呈膨胀性改变30例,硬化环形成24例,病变内见钙化灶14例,软组织肿块20例。结论:常见的髂骨囊样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一般都具有某些特征性的CT表现,必要时综合X线、MRI表现,可提高定性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艾滋病(AIDS)并发软组织骨骼感染的X线和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AIDS并发软组织骨骼感染的X线和CT表现.结果 18例AIDS并发软组织骨骼感染中,蜂窝织炎1例,CT表现为皮下斑片状密度增高影.软组织脓肿6例,CT表现为类圆形低密度灶,增强后呈环状强化.脓性肌炎1例,CT表现为不均匀低密度灶,增强后病灶边缘强化.脓毒性关节炎4例,其中膝关节病变3例,髋关节病变1例;X线平片示骨质破坏2例,正常2例;CT表现为骨质破坏3例,关节腔积液4例.骨髓炎9例,其中骨结核8例,包括椎体病变6例,X线和CT的主要表现为椎体骨质破坏,骨质增生,死骨形成,椎间隙变窄;肋骨病变3例,CT表现为膨胀性骨质破坏;髂骨、骶骼关节病变1例,X线和CT表现为骨质破坏,死骨形成,关节间隙增宽.股骨慢性化脓性骨髓炎1例,X线表现为骨质破坏,骨质增生硬化,骨膜反应.结论 软组织和骨骼感染是艾滋病常见并发症,影像检查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