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分析2013—2015年深圳市两波次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特征及禽类职业人员血清监测情况,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3—2015年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资料、禽类职业人员的血清监测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两波次疫情共报告38例病例,以中老年人群为主,死亡3例,3例死亡病例均具有慢性基础性疾病。该市报告2例儿童轻症病例,报告2例家庭聚集性病例。92.1%的病例具有活禽及活禽市场暴露史。疫情的易发时间为冬春季(12月—次年3月);发病早期(3天内)使用奥司他韦可有效缩短住院病程。2013年禽类职业人员血清抗体阳性率为15.2%。结论冬春季节是深圳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重点防控季节,通过加强活禽市场管理、采取临时休市、推动活禽生鲜上市等措施能有效减少公众暴露风险。禽类职业人员中存在隐性感染者,在监测防控工作中需加强关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山东省2013 - 2017年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特征和外环境应急监测结果,探讨影响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传播的因素。方法 收集2013 - 2017年确诊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和外环境应急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研究。结果 研究期间,山东省共报告29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死亡12例,病死率41.38%。病例以冬春季节高发,病例年龄中位数为55岁,男女比例为6.25∶1,86.21%的病例有活禽或者活禽市场接触史,活禽市场外环境标本检测阳性率为9.30%。结论 山东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冬春季高发,病例呈现高度散发状态,病毒具有一定人传人能力,禽类和活禽市场接触是主要的感染途径,职业人群和农村地区病例有所增多。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一起人感染H7N9禽流感家庭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对2014年一起人感染H7N9禽流感家庭聚集性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和禽类市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病例呼吸道标本和环境标本,用RT-PCR方法检测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结果病例A杨某于2014年1月24日发病,1月30日确诊,病情危重,曾在农贸市场从事猪肉售卖,有活禽市场暴露史;病例B为病例A女儿,父女同床睡,生活接触密切,病例B放学后常在父亲卖肉的农贸市场玩耍,亦有活禽市场暴露史,于1月30日发病,症状较轻。结论该起疫情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家庭聚集性疫情,2例既有可能是共同的活禽市场暴露史而感染,也存在父亲传给女儿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苏州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及外环境H7N9病毒感染情况。方法以2013年以来苏州市报告的确诊H7N9禽流感病例为研究对象,描述病例的三间分布特征;分析2014—2015年度外环境H7N9阳性率季度变化。结果截至2016年5月31日,共确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26例,死亡13例,病死率50.0%;男女性别比为3.3∶1,年龄中位数为59岁。病例最多的为1月份(9例),其次12月(6例),再次3和4月(各5例);主城区姑苏区病例最多,有8例,其次吴江区,有6例;外环境H7N9阳性率最高的为1月份(27.6%),其次12月份(27.1%),再次2月份(17.1%)。结论感染人群男性多于女性,以老年人为主,发病季节主要为冬春季,空间上有一定的聚集性。外环境冬春季H7N9阳性率较高,夏秋季较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晋江市7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感染途径和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20年晋江市7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个案调查资料,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晋江市2014—2020年共报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7例,病例多在冬春季,男女性别比为4:3,职业以家务及待业为主;外环境标本H7N9核酸检测阳性率23.2%(465/2004);主要暴露为活禽市场暴露和禽类接触。结论患慢性基础疾病、免疫力较弱,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危险因素;加强群众禽流感防治知识宣传,应在流行季节加强活禽交易及批发市场外环境H7N9禽流感病毒监测;禽类接种疫苗是预防禽流感传播的有效措施;提高医疗机构接诊病例的敏感性,有助于早期发现病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描述和分析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和规律,为制定疫情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深圳市25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5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确诊时间为2013年12月19日-2014年5月1日,死亡2例,感染者中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81岁,中位数为53岁,40岁以上17例,占68.0%,病例主要分布在龙岗区和罗湖区,均为散发病例,病例之间无流行病学联系;流行病学调查发现16例(64%)有活禽市场接触史,共追踪管理密切接触者867人,其中医务人员密切接触者631人,无二代病例;235份外环境样品中,38份H7型致病性禽流感病毒阳性,阳性检出率为16.2%。结论中老年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主要易感人群,暂未发现人传人的证据。规范活禽交易是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7.
通过整理WHO网站公布的疫情数据,Pubmed文献数据库上发表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病学、临床、免疫等相关文献,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疫情概况、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预防控制措施等进行综述。该疾病从2013年2月从我国华东地区开始流行,目前主要分布在我国华东、华南,蔓延全国多省市。冬春季是高发季节,禽类是传染源,主要通过接触传播,60岁以上有基础疾患的男性和禽类环境暴露者是高危人群。临床表现以重症肺炎为主,儿童感染后疾病谱以轻症病例为主。预后主要受年龄、基础疾患、免疫反应、遗传基因影响。做好三早预防、控制传染源、及时开展风险评估与沟通,多部门合作是防控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湖北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与疫情防控工作实践,为后续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指导与借鉴.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监测、现场流调、实验室检测等方法,通过对2015年、2016年湖北省报告的2例人感染H7 N9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学、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研判湖北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发病危险因素,总结前期防控工作实践经验.结果 2015年湖北省首例病例为外省输入带毒活禽感染致病,2016年首例病例为外省输入性病例.2013-2015年湖北省农业部门、林业部门相关监测点未监测到H7N9禽流感病毒阳性活禽、野鸟,卫生部门、农业部门监测点外环境监测也为阴性.结论 2015-2016年湖北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主要危险因素是带毒动物及病例输入.人感染H7N9禽流感联防联控机构应早部署,并加强对医务人员,特别是市级以下基层医务人员培训,以有利于疫情早发现、早处置.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病学特点,探寻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可能来源。方法根据《安徽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调查(2017年版)》,对阜阳市2014~2017年确诊的7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活禽交易场所相关标本,检测H7核酸。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暴露风险因素,关闭活禽交易市场,对疫情的影响。结果 7例患者中男性6例,年龄中位数58岁,55岁及以上者5例。病例分布在4个县区的7个不同乡镇,职业以农民居多(3/7);发病时间集中在冬春季节,发病到就诊时间间隔中位数为1 d(0~3 d),发病到使用抗病毒药物时间中位数为4.5 d(3~6 d)。7例患者均有活禽接触或活禽市场暴露史,休市后活禽市场外环境标本H7N9核酸阳性率明显下降(χ_(趋势)~2=11.92,P=0.001)。密接人员中未发现感染病例。结论活禽接触或暴露活禽市场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主要危险因素。采取活禽交易休市措施,有助于控制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和探讨江西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江西省报告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数据和相关标本监测结果 ,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3年4月~2014年4月江西省共确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8例,其中死亡病例1例,男女比例1∶1;发病年龄中位数为72岁;>50岁6例;农民和农贸摊贩共6例;其中5例病例集中在南昌县及其周边的两个区,另外3例分别在宜春市、赣州市和鹰潭市;7例有基础性疾病史,1例有肥胖;8例均有禽类暴露史,其中3例有家禽接触史;119名密切接触者在1周的观察期内均未出现流感样症状;病例可疑暴露环境相关标本中H7N9禽流感病毒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阳性率为10.24%。结论人感染H7N9禽流感在感染与传播模式等认知上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制定长效的防控策略仍是防控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