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志明  徐亮 《腹部外科》2013,(5):357-358
目的 总结壶腹入路法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预防胆管损伤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8月至2012年12月实施的腹腔镜经壶腹入路胆囊切除术27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279例中,成功完成LC 278例,中转开腹1例.手术时间35~95 min,平均50 min.以壶腹部与胆囊管移行部为解剖学标志,顺利显露胆囊壶腹部及"三管"结构,手术未发生胆管损伤.结论 在LC中,采用壶腹入路法,结合壶腹骨骼化避险技术,充分游离壶腹,精准判定胆囊管,可有效避免术中胆管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壶腹部远端入路法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胆管损伤的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5 月至2010 年9 月采用壶腹部远端入路法行LC 的1 876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其中中转开腹17 例,15 例因为胆囊壶腹部与肝总管有瘢痕性粘连,2 例因为术中出血而中转开腹;胆管变异3 例.无一例发生胆管损伤.结论 壶腹部远端入路法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有效预防胆管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中选择性保留部分胆囊壁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9年3月行LC术的36例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均选择性保留部分胆囊壁。结果 36例LC患者术中均行腹腔粘连松解术,其中胆囊壶腹后壁部分保留13例,胆囊壶腹与胆囊体部后壁部分保留9例,胆囊体部后壁部分保留10例,胆囊壶腹与胆囊体部前壁部分保留2例,胆囊壶腹前壁部分保留2例。除保留的部分胆囊壁外,其余胆囊组织均切除。术中胆囊动脉出血7例,胆囊床创面出血4例;术中失血量平均(38±12)ml,手术时间平均(80±25)min,术中无胆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术后无腹腔脓肿、胆漏发生,均痊愈出院。结论 LC术中胆囊壁与其周围血管解剖关系密切或分离解剖困难时,结合术前影像检查,选择性保留部分胆囊壁可以有效预防血管、胆管及肠管等组织器官损伤,进一步提高LC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行胆囊壶腹入路预防胆道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 2008年7月至2011年3月北京军区总医院肝胆外科应用腹腔镜胆囊壶腹入路法行胆囊切除术537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以壶腹部与胆囊管移行区为解剖学标志,顺利显露胆囊壶腹部、胆囊管、胆总管及胆囊动脉,均成功进行了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未发生血管及胆管损伤。结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采用壶腹入路法,胆囊壶腹部与胆囊管移行区是关键解剖学标志,该区域的完整、精准显露,是成功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保证,可有效避免术中胆道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采用提胆囊壶腹、看Rouviere沟、胆囊后三角入路法切除胆囊,对成功完成LC和预防胆管、血管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2009年7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应用提胆囊壶腹、看Rouviere沟、从胆囊后三角入路法(研究组)切除胆囊112例,同期常规方法(对照组)行LC55例,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2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组112例成功完成了LC,无中转开腹及并发症发生。对照组55例LC发生并发症3例,其中2例胆管损伤及1例左肝动脉损伤。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0/112)比5.45%(3/55),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中转开腹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中出血量:(8.95±3.95)mL比(8.09+3.91)mL,P=0.189;手术时间:(84.72+37.15)min比(77.05±37.22)min,P=0.212;住院时间:(6.40±2.39)d比(7.02±3.41)d,P=0.178]。结论在LC中,采用提胆囊壶腹、看Rouviere沟、从胆囊后三角入路法,相对容易精准解剖壶腹部与胆囊管移行区,完整显露胆囊壶腹部、胆囊管、胆总管及胆囊动脉,既是成功完成LC的保证,又可有效避免术中胆管和血管的损伤。  相似文献   

6.
胆囊管的解剖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最重要、最关键的步骤。我们采用经胆囊壶腹后间隙入路的方法解剖胆囊管,很少发生肝外胆道损伤。我院自2004年8月至2005年6月共行胆囊壶腹后间隙入路LC 115例,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15例中男73例,女42例,42~78岁,平均58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贴壶腹钝性分离法在冰冻Calot三角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elcystectomy,L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4月至2012年4月应用贴壶腹钝性分离法为136例冰冻Calot三角患者行LC的临床资料。结果:126例成功完成LC,手术时间40~95 min,平均52.1 min;术后腹腔引流管引流出淡红色或淡黄色渗液,引流量30~120 ml/d,平均62 ml/d;引流管拔除时间1~4 d,平均2 d;术后下床活动、进食时间与普通LC相同,均为术后第1天;术后住院4~7 d,平均5 d;全组未发生肝外胆管损伤及手术死亡,3例(2.20%)术后轻微胆漏经保守处理治愈。2例(1.47%)意外胆囊癌、3例(2.20%)术后胆囊管残留结石患者再次行开腹手术;5例(3.68%)因结石嵌顿剥破胆囊管而中转开腹。结论:LC术中遇Calot三角解剖不清(冰冻Calot三角)时应用贴壶腹钝性分离法可预防胆管损伤、减少中转开腹,扩大了LC的手术适应证,值得有经验的术者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钝性冷分离结合Calot后三角解剖入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防止胆管损伤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LC术中切断胆囊管前常规先钝性冷分离处理Calot三角,明确胆囊壶腹、胆囊管、胆囊动脉后再切断胆囊管。结果:全组959例(98.5%)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胆道损伤;15例(1.5%)中转开腹,其中8例Calot三角致密粘连,3例因术中冰冻病理报告提示胆囊癌中转开腹行胆囊癌根治术,2例为Mirizzi综合征,2例为胆囊十二指肠内瘘。手术时间20~105 min,平均(50.07±16.2)min;术中出血量5~120 ml,平均(55.11±28.37)ml;术后随访3~24个月,无发热、腹痛、黄疸、胆囊窝血肿、积液及胆道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结论:LC术中采用钝性冷分离结合Calot后三角解剖入路,可有效防止术中胆管损伤,进一步提高LC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预防胆道损伤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为322例患者行胆囊后三角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ctomy,LC)的临床资料.结果:320例经后三角入路解剖胆囊管顺利,2例(0.62%)中转开腹,无一例发生胆道损伤及其他并发症.手术时间16~90min,平均38...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下胆囊动脉入路精细解剖胆囊三角技术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LC)术中胆道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4年6月期间2 200例采用此技术行LC患者的临床资料,该技术要点即优先处理胆囊动脉,精细解剖、掏空胆囊三角,完全充分的显露三管关系。结果:2 152例患者顺利完成LC,均未发生胆道损伤,其余48例(2.18%)因Mirizzi综合征、胆囊十二指肠内瘘、胆囊癌中转开腹手术。手术时间20~55 min,平均35.5 min;术中出血量5~50 m L,平均15.5 m L;术后住院时间3~5 d,平均3.5 d。术后随访3~12个月,无肝内外胆管狭窄、胆瘘、腹腔脓肿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动脉入路精细解剖胆囊三角"技术能有效预防LC术中胆道损伤,可作为手术规范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预防肝外胆管损伤的探讨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目的 :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预防肝外胆管损伤的有效方法。方法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0 80 0例的临床资料 ,肝外胆管损伤 8例 ,损伤率 0 0 8% ,以肝外胆管横断伤多见共 6例 ,电灼伤和钳闭坏死各 1例。 8例损伤均发生在开展腹腔镜前 5年的 5 0 0 0例中 ,后 5年 5 80 0例LC无发生肝外胆管损伤患者。结果 :8例肝外胆管损伤均行胆肠Roux -en -y吻合术治愈。结论 :良好显露Calot三角 ,靠胆囊钝性分开Calot三角 ,认准胆囊壶腹与胆囊管交汇部并游离出其延伸段是确认胆囊管的可行方法 ,此时 ,多能辨清肝总管、胆总管、胆囊管、胆囊壶腹即“三管一壶腹”的相互解剖关系 ,可避免损伤肝外胆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后-前胆囊三角解剖入路法在困难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 ic chole-cystectomy,LC)中预防医源性胆道损伤的价值。方法在265例困难型LC术中应用联合解剖后-前胆囊三角入路法切除胆囊。结果260例顺利完成LC,中转开腹手术5例,原因为胆囊壶腹冰冻样粘连无法解剖出胆囊后-前三角3例,胆囊床肝中静脉属支祼露分破出血中转开腹缝合止血2例。另有2例术中胆囊床迷走胆管胆漏,镜下夹闭成功;术中出血3例予镜下止血满意,无胆道损伤病例。结论联合解剖后-前胆囊三角入路法对预防困难型LC术中医源性胆道损伤有一定的价值,是可供选择的安全有效果的手术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肝外胆管损伤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预防肝外胆管损伤的有效措施。方法 分析我院近10年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0800例,其中肝外胆管损伤8例,损伤率0.08%,以肝外胆管横断伤最多见6例,其余电灼伤和钳闭坏死各1例。8例损伤均发生在开展腹腔镜前5年的5000例中,后5年5800例LC未发生肝外胆管损伤。结果 8例肝外胆管损伤均行胆肠Roux-en-Y吻合治愈。结论 良好显露Calot三角,靠胆囊纯性分开Calot三角,认淮胆囊壶腹与胆囊管交汇部并游离出其延伸段是确认胆囊管的可行方法,此时,多能辨认清肝总管,胆总管,胆囊管,胆囊壶腹即“三管一壶腹”的相互解剖关系,可有效避免肝外胆管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改良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在预防肝外胆管损伤中的作用。方法:254例胆囊良性疾病全部采用安全线外Calot's三角后外侧入路的改良法显露“三管一孔一脏器”行LC。术前均不置胃、尿管,无需术中冲洗,据需要放置引流管。结果:全部病例均成功采用改良法LC完成,术后平均住院3d,7例置引流管。无胆漏、肝外胆管损伤或死亡病例,术后1月B超复查正常。结论:采用改良法LC能有效预防肝外胆管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4-2019-02间在我院接受LC的32例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患者中30例顺利完成LC,2例中转开腹。LC手术时间(89.50±12.56)min,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26.42±4.190)min,术后住院时间(6.80±1.12)d。32例患者均未发生术中大出血、肝外胆管损伤及术后胆汁漏、腹腔内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对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实施LC,效果肯定、安全性高。但应全面掌握手术适应证、规范术中操作、合理把握中转开腹时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Luschka胆管损伤的原因、预防方法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LC Luschka胆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发现Luschka胆管损伤7例,其中6例经迷走胆管漏处再上钛夹后治愈,1例经ENBD治愈;另1例术后发生胆漏、胆汁性腹膜炎,再次经腹腔镜探查并在胆囊壶腹部迷走胆管漏口处上钛夹,并经腹腔引流后治愈。结论:提高对Luschka胆管的认识,是预防迷走胆管损伤和减少术后误诊的关键;建立通畅的腹腔引流、胆管引流、腹腔镜探查是治疗LC Luschka胆管损伤后胆漏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安全解剖纤维化胆囊三角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为胆囊三角纤维化的254例患者经内、外三角联合入路或逆行法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 ic cholecystectomy,LC)的临床资料。结果:244例经内、外三角联合入路解剖或逆行法顺利完成LC,成功率96.1%,中转开腹10例,无胆管损伤发生。结论:胆囊三角纤维化时,经内、外三角联合入路解剖或逆行法行LC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胆囊壶腹部结石胆囊后三角径路及免钛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2013-01—2017-12间,南京市浦口区中医院对67例胆囊壶腹部结石患者,应用胆囊后三角径路及免钛夹技术行LC。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4例成功完成LC,因胆囊三角粘连致密难以解剖,中转开腹3例(4.5%)。术后腹腔置引流管11例,除1例轻度胆漏延迟拔除外,其余皆在72 h内常规拔除。未出现出血、胆管损伤、胆管狭窄、胆总管继发结石、腹腔感染等并发症,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在仔细询问病史,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完善超声、CT及MRI等影像学检查,对病情进行全面评估的基础上,胆囊后三角径路结合免钛夹技术行LC治疗胆囊壶腹部结石,是安全、可行的术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胆囊动脉入路与传统入路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 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5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病例240例,根据不同的手术入路方式分为动脉入路组与传统组,动脉入路组患者行腹腔镜下胆囊动脉入路胆囊切除术,传统组患者行腹腔镜下传统入路胆囊切除术,每组各120例。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计量资料以( ±s)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动脉入路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43.8±11.1) min和(6.3±2.1) d,与传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入路组的术中出血量为(5.2±3.3) ml,明显少于传统组(17.4±7.4)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动脉入路组与传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5%和5.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动脉入路组未出现胆管损伤病例。 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动脉入路胆囊切除术可精确胆囊三角解剖,避免胆管损伤,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预防胆管损伤130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预防胆管损伤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12月至2007年10月我院为1300例患者行LC的临床资料。结果:1275例手术成功,25例中转开腹,2例胆管损伤,余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LC术中规范操作,充分显露胆囊三角,重视解剖变异,观"颜色"、测"张力"、判"宽度"、看"间隙"是预防胆管损伤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