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肝癌介入术后患者机体营养状况及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6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术后24小时开始肠内营养组(观察组)47例和术后给予全肠外营养治疗组(对照组)49例,分别按不同治疗方案进行营养支持至手术后第10天.两组患者分别于手术前1天、术后第1、8天测量体重、皮褶厚度、上臂围、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及电解质等指标.结果:观察组体重、前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且早期肠内营养能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结论:对肝癌患者术后早期进行合适的肠内营养支持,能更好地改善患者术后的营养状况,更有利于促进患者恢复胃肠功能.  相似文献   

2.
肝移植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肝脏移植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价值。方法 将63例肝脏移植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EN),对照组给予完全静脉营养(TPN),营养支持时间为1周,术后第8天观察患者的营养状况;比较2组患者肝功能的恢复情况;分析2组患者之间的营养支持费用和术后感染情况。结果 肝脏移植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比静脉营养更加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可以促进患者的肝功能的恢复,并且可以显著减少患者术后的细菌和病毒感染的发生率。结论 肝移植早期肠内营养是比较便宜而且可行的TPN的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颅脑重症病人的营养支持效果。方法将32例颅脑重症损伤病人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EEN)组和延迟肠内营养支持(DEN)组各16例。EEN组入院后给予肠外营养支持(PN),早期24 h内给予肠内营养支持(EN)。DEN组伤后立即给予PN支持,72 h后根据情况给予EN支持。在入院第1天和第7天监测病人的营养指标。结果入院时2组患者营养指标无显著差异,治疗7 d后2组患者营养指标均下降,EEN组白蛋白明显高于DEN组(P0.05)。结论颅脑重症损伤患者早期进行均衡EN支持治疗,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50例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75例。观察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支持。结果治疗7 d,观察组患者的总蛋白(TP)及血清白蛋白(ALB)水平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身体抵抗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老年结肠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16倒老年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纽和对照组各58例.观察组术中置穿刺式空肠造口管,术后20~24 h开始进行肠内营养}对照组术后行常规静脉液体输入治疗和普外科术后常规护理.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前和术后第1天、第7天测定营养指标、免疫指标和生化检查,并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第1天、第7天营养指标、生化指标、免疫指标(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可改善老年结肠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改善急性重症胰腺炎免疫功能的效果。方法将56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8例。对照组在综合治疗5 d后采用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在综合治疗的2 d内即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行肠内营养支持2周后免疫指标、住院时间和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CD_3~+细胞、CD_4~+细胞、CD_4~+细胞/CD_8~+细胞、IgA、IgG、IgM均较治疗前提高,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感染、MODS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提高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免疫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重症脑梗死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2型糖尿病重症脑梗死患者身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行肠外营养支持3~4d后予鼻饲流质,观察组行早期肠内营养,2周后评价效果。结果观察组营养状况、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除外上消化道出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能够保持2型糖尿病重症脑梗死患者正常营养状态并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且安全。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探讨腹内压监测技术在指导危重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重症监护病房(ICU)95例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患者分为实验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实验组采用腹内压监测+常规肠内营养护理策略,对照组采用常规肠内营养护理策略。比较两组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肠内营养实施天数、ICU住院天数、MODS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实验组胃潴留、腹胀、反流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肠内营养实施天数及ICU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3例发展为MODS,2例死亡;对照组有10例MODS,8例死亡。结论〓腹内压水平可作为指导危重患者合理开展早期肠内营养的有效指标,对降低肠内营养并发症和改善患者预后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60例患者,根据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为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支持,实验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指标、血清免疫指标、预后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①实验组白蛋白、总蛋白、血红蛋白高于对照组。②实验组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高于对照组,免疫球蛋白E水平较低,与正常值比较更接近正常标准。实验组治疗7天后、治疗15天后格拉斯哥昏迷指数高于对照组。③实验组腹泻、消化系统出血、泌尿系感染、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比例(7.14%)低于对照组(32.14%)。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通过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效果确切,患者营养指标得以显著提升,且有助于其免疫系统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患者预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肠内外营养支持对机械通气危重患者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肠内外营养支持对机械通气危重病患者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影响。方法选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TPN)2组,治疗7d,观察治疗前后氮平衡、血清白蛋白、IgG、lgM、lgA和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EN组治疗后氮平衡、血清白蛋白、IgA、IgG的增加均明显高于TPN组(P0.05);EN组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6例,明显低于TPN组12例(P0.05)。结论对于机械通气危重病患者,及时正确合理的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有助于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从而提高综合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早期肠内生态免疫营养(EIN)与常规早期肠内营养(EN)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64例先后入院的S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两组早期给予EN;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谷氨酰胺颗粒及三联活菌制剂。观察两组的病例脱落情况,以及EN支持前与EN支持9 d后的营养状况、炎性指标及全血细菌DNA阳性率、血浆D-乳酸、血浆二胺氧化酶(DAO)、血浆内毒素及尿中乳果糖/甘露醇(L/M)比值。 结果:对照组有4例患者脱落未能按照营养支持要求进行。与EN前比较,EN支持9 d后,两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变化绝对值均升高;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均降低;全血细菌DNA阳性率、血浆D-乳酸、血浆DAO、血浆内毒素和尿L/M比值均降低,但观察组以上各项指标的变化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早期合理的EIN有利于改善SAP患者营养状况、抑制炎症反应、维护肠黏膜屏障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胃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胃癌病人术后早期应用全肠外营养(TPN)和肠内营养(EN)对营养等状况恢复的疗效。方法将80例胃癌病人随机分为EN组(40例)和PN组(40例)。于术后48h内开始给予等氮、等热量营养支持,观察两组病人手术前、后的营养和免疫指标、术后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术后营养支持的营养及免疫指标明显改善(P<0.05),EN组前清蛋白和免疫指标较PN组明显提高(P<0.05);EN组较PN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更早,同时并发症的发生率亦明显减低。结论胃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既能促进胃肠道功能尽早恢复,又可改善病人术后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微生态肠内营养制剂,对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将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围手术期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补充微生态肠内营养,比较2组患者术后肠道菌群、免疫功能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术后7d...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将60例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术后48 h内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在给予肠外营养的基础上于术后24 h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生化、营养和免疫指标、并发症、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等。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等营养指标术后第7天与术后第1天比较,均明显改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缩短肠道功能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食管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将48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名24例。观察组进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照组术后常规禁饮食、静脉补液。观察2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与排便时间,监测术前及术后第8天患者体质量、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和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TLC)。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与排便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提前。术后体质量减轻较对照组少,PAB及TLC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安全、有效。精心护理可确保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吞咽困难肌无力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护理,观察早期肠内营养对患者病情临床转归的效果.方法:对150例吞咽困难肌无力入院患者进行评估,在实施个体化、针对性治疗方案的同时,早期给予留置胃管行肠内营养支持,护理组认真做好置管期护理及正确喂养,加强教育指导以取得患者及家属配合.结果:患者及时得到营养支持,减少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治疗方案的顺利实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能及时改善肌无力患者的营养状况,避免因吞咽困难、呛咳引起的口服用药中断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对各项治疗的的顺利实施起到积极的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癌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提高患者胃癌术后的营养状况与胃肠道免疫功能,加快康复速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的方法。方法引进快速康复外科(FTS)治疗理念,采用术前营养风险筛查结合肠内营养支持、术后早期少量肠内营养支持、早期下床活动、围手术期护理等一系列措施,观察患者术后营养状况与胃肠道免疫功能,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恢复时间上的差异。结果 FTS组(35例)与对照组(25例)比较,术后血清清蛋白及免疫球蛋白A(IgA)水平明显均明显提高,术后肛门排气早,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及住院时间更短。结论 FTS的营养及护理理念能应用于胃癌围手术期治疗;其在不增加手术风险的前提下,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8.
观察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支持对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和作用,评价肠内营养支持的意义。方法 选择胃肠恶性肿瘤患者240例,随机进入EN组和PN组(每组120例),两组营养支持采用等热量、等氮量,分别于营养支持前后观测营养状况指标,临床指标和血生化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营养状况指标、血生化指标无明显差异;与PN组相比,EN组静脉炎的发生率较低,肛门排气时间较短,平均住院费用较低(P<0.05)。结论 与PN相比,EN在改善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方面具有同等效果,且较经济、简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食管贲门癌术后 12h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2 0例食管贲门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10例 ,分别于术后 12h予以等氮和等热卡的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 ,持续 8d。结果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组在支持前后白蛋白较对照组 (肠外营养 )明显升高 ,且于术后第 5天即可达到正氮平衡 ,无明显的肝肾功能影响。结论 食管贲门癌术后 12h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谷氨酰胺(Gln)强化的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况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开放、平行对照法,将3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Gln强化组18例和对照组15例.2组患者在给予常规外科治疗的基础上,均采用等氮、等热量的肠内营养支持疗法,疗程2周;Gln强化组在肠内营养液中额外添加Gln 0.5 g·kg~(-1)·d~(-1).观察营养支持治疗前及治疗期间2组患者生命体征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于治疗前及治疗7、14 d时,采集患者静脉血及尿液标本,测定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等指标;测量患者体质量、肱三头肌皮皱厚度(TSF)、上臂周径(AC)、上臂肌周径(AMC)及空腹血糖值,并进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统计2组患者住院时间.结果 2组患者行营养支持治疗后,生命体征及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改变;少数患者发生恶心、腹泻等轻微不良反应,均自行缓解.2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TSF组内比较或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ln强化组治疗14 d时AC及AM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7 d时.Gln强化组空腹血糖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33±12)d;Gln强化组为(25±9)d,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 Gln强化肠内营养在一定程度上可控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糖值,减少瘦组织丢失,改善机体营养状况,缩短住院日,加速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