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甲状腺微小癌43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1998年3月至2009年5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43例甲状腺微小癌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B超检查发现18例可疑微小癌,术中冰冻切片检查证实36例甲状腺微小癌,可疑5例,33例伴有结节性甲状腺肿(76%),3例伴桥本病(6.9%).主要术式为患侧腺叶、峡部和对侧腺叶大部切除术,其中5例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随访6个月~11年,未见复发和转移.结论 甲状腺微小癌多伴有甲状腺良性结节性病变,术前B超及术中冰冻切片检查对提高甲状腺微小癌诊断率有重要价值,其手术治疗应根据有无淋巴结转移选择合适的术式.  相似文献   

2.
甲状腺微小癌29例报告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探讨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手术的切除范围。对14年间收治的29例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6例经纫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结合B超确诊。颈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者10例。14例行一例腺叶全切加峡部切除术,9例加颈淋巴清扫术,5例行一侧腺叶全切加对侧次全切除术;1例行甲状腺全切并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29例中乳头状腺癌28例,滤泡状腺癌1例。术后随访1—12年,仅1例术后3年复发,无1例死亡。提示甲状腺微小癌恶性程度低,颈部淋巴结转移多见,手术切除预后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断和治疗要点。方法回顾分析1993-01—2010-01手术治疗并病理证实的72例结节性申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该组72例,占同期手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6.2%。术前彩超检查可疑恶性者占20.8%。术中快速冰冻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8.6%。病理类型以乳头状癌为主(93.1%)。手术方式主要是患侧腺叶+峡部切除+对侧腺叶次全/部分切除。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微小癌以乳头状癌为主,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低。术中快速冰冻检查是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微小癌的关键。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微小癌不做预防性淋巴结清扫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4.
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总结1993年12月~2002年1月53例术中及术后发现甲状腺癌的临床资料,其中甲状腺微小癌42例。结果 53例中2例合并对侧癌变,3例伴有颈淋巴结转移。术中冰冻切片诊断甲状腺癌35例,术后病理证实甲状腺癌18例。35例行一侧腺叶全切除加峡部切除术,7例加颈淋巴结清扫术,其余行一侧腺叶全切除和一侧或两侧腺叶次全切除。随访35例,时间2月~96月,平均46月,2例复发,无死亡。结论 甲状腺微小癌术前诊断率较低。微小癌应予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TMC)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42例PTMC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有25例临床查体未触及的PTMC经高分辨率甲状腺超声发现.19例行冰冻病理检查,其中14例经术中冰冻切片检查确诊;30例接受腺叶切除术,其中11例补充Ⅵ区淋巴结清扫,随访期间无复发.3例行甲状腺大部切除的多发病灶患者随访期间复发.对术后复发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为PTMC多灶性(P<0.05)和患侧甲状腺余留量(P<0.01).结论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起病隐匿,术前较难诊断.大多数临床未能触及的PTMC可经高分辨率超声检出并经术中冰冻切片确诊.手术为PTMC的主要治疗手段,对于颈侧区临床淋巴结阴性的PTMC患者施行腺叶切除加Ⅵ区淋巴结清扫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甲状腺峡部乳头状癌手术切除的范围。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和远洋分院自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28例甲状腺峡部乳头状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中20例(71.43%)双侧中央区淋巴结均发现转移,8例(28.57%)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未发现转移。13例术前伴双侧甲状腺多发结节者,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4例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伴结节性甲状腺肿,其中1例发现微小癌。3例术前伴一侧多发结节者,为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有3例出现暂时性声嘶,7例发生暂时性低钙血症。结论 甲状腺峡部乳头状癌行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是必要的;对伴双侧甲状腺多发结节者,同时行甲状腺全切除术;但对仅峡部单发癌结节或一侧腺叶多发结节者,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或结节侧腺叶切除及对侧无结节侧腺叶次全切,以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总结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05年12月经手术和病理诊实的36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术前诊断9例(25%),术中冰冻切片诊断22例(61.1%),所有病例经石腊切片确诊,与良性结节并存20例。随访5个月至8年,无手术并发症,无手术死亡,复发1例。结论重视术前彩超及术中冰冻切片可减少本病的漏诊,甲状腺微小癌的外科治疗应根据病例的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其中术前确诊3例,术中冰冻确诊38例,术后病理证实3例。4例合并甲状腺良性疾病,伴颈淋巴结转移2例。结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起病隐匿,不易诊断,常规检查不易发现,多数仍在术中及术后病理检查中被发现,应综合使用高频超声检查、CT扫描、核磁共振、放射性核素显像检查、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等方法来提高甲状腺微小乳头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9.
甲状腺微小癌(附71例报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甲状腺微小癌诊断和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 总结1985年1月至1998年8月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甲状腺微小癌71例,结果 仅有5例术前诊断微小工由病理证实3例出现颈淋巴结转移,1例骨转移,26例行一侧腺叶全切除加对侧次全切除术,3例加颈淋巴结清扫术,其余行一侧腺叶全切除和一侧或两侧腺叶次全切除,随访病例中,术后复发1例(1.6%),无一例死亡,结论 甲状腺微小癌发生率较高,提高术术,术中的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微小癌102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甲状腺微小癌(TMC)的诊治体会。方法:分析1994年8月~2004年9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 的 TMC 102例临床资料。结果:102例经术中和术后病理确诊,占同期甲状腺癌手术23. 6%(102/432) 。其中乳头状 癌97例(占95. 1%),滤泡状癌5例。伴颈淋巴结转移12例(11. 7%)。男女比1∶7. 5。术前仅确诊13例(12. 7%)。与 良性结节并存48例(47. 1%)。彩超示可疑声像76例,与病理符合率71. 1%(54/76) 。术中冷冻切片阳性率91. 8%(90/ 98) 。92例单发癌,10例多灶癌。随访2个月~10年,无复发及死亡。结论:TMC 多数在良性结节术中或术后病理发 现。重视术前彩超及术中冰冻切片可减少漏诊。患侧腺叶切除术作为常规术式以避免二次手术。区域淋巴结肿大应 同期行颈清术。TMC 预后佳,但术后仍需长期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1.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 2 0 0 2年间我院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 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 89例 ,时间 5~ 196个月 ,平均 6 8 9个月。复发 5例 ,无死亡 ,未发现远处转移。因甲状腺良性病变手术而发现微小癌 38例 ,另 5 1例术前怀疑为癌 ,经活检发现微小癌。颈部淋巴结转移 4 0例 ,最多发生在颈深上、中组和气管食管沟组淋巴结。腺叶多发结节转移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单发结节。不同大小的原发肿瘤 (≤ 5mm ;>5mm)在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其差异有显著性。是否可触及肿大淋巴结对局部复发率的影响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术前触诊、B超检查、术中探查及冰冻组织切片对提高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诊断非常重要。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切除范围 ,疗效是同样的。建议区分两类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 :一类良性进展 ,应以保守性手术为主 ;另一类侵袭性进展 ,有不良预后 ,应行积极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甲状腺微小癌的外科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甲状腺机能亢进 (甲亢 )合并甲状腺微小癌 (thyroidmicrocarcinoma ,TMC)的外科诊断和治疗。方法 分析 1990年 3月~ 2 0 0 3年 8月期间收治的 2 687例甲亢患者中合并甲状腺微小癌的 18例患者的外科诊断和治疗及其预后。结果 本组甲亢与甲状腺微小癌的并存率为 0 .67% ( 18/2 687)。术前确诊 4例 ,术中明确诊断 10例 ,术后病理确诊 4例。其中 2例患者行第二次手术 ,1例补切患侧残余腺体 ,另 1例除补切患侧残余腺体外并加功能性淋巴结清扫。术后随访 10个月~ 14年 ,3例患者再手术后无复发。结论 甲状腺机能亢进合并甲状腺微小癌术前确诊困难 ,术前应详细触诊 ,甲亢患者合并甲状腺结节者应常规作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 ,甲状腺叶全切或次全切对治疗甲亢合并甲状腺微小癌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甲状腺微小癌诊断和治疗:附52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其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分析2003—2008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52例甲状腺微小癌临床资料。结果术后病理检查确诊甲状腺微小癌52例,其中术中冷冻切片发现30例,准确率57.7%,末发现22例。术前B超检查48例为实质性结节(92.31%),边界不清楚,4例为含液性病灶,19例(35.19%)有细砂粒样钙化;B超术前诊断甲状腺癌11例。38例行忠侧甲状腺叶切除加对侧甲状腺次全切除,3例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3例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患侧全切除5例,3例加行一侧改良性颈部淋巴结清扫。27例cN1行中央组淋巴结清扫,转移半11/27(40.74%),其余25例cN0未探及中央组淋巴结而未行清扫。随访率96.2%,随访时间3个月至5年,无1例复发及死亡。结论(1)术前B超为首选检查。(2)对甲状腺微小癌,主张行患侧腺叶全切加峡部切除及对侧腺叶次全切除,并行中央组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合并甲状腺癌(甲癌)的诊治方法。方法 对1993年7月至2002年3月11例原发性甲亢合并甲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病率1.6%。术前术中甲癌漏诊率81.8%。2例首次手术为甲状腺—侧腺叶全切加峡部切除加对侧腺叶次全切除,9例首次手术为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后病理均为原发性甲亢合并甲癌,滤泡状腺癌5例,乳头状腺癌4例,混合癌2例,无颈淋巴结转移。7例行二次手术,3例有甲状腺残癌,残癌率42.9%。所有病例术后均长期给予甲状腺素片治疗。10例生存良好,1例死亡。结论 原发性甲亢合并甲癌易漏诊,发现甲状腺结节应警惕合并甲癌可能性。合理的手术治疗,术后服用甲状腺素片,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总结甲状腺微小癌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30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病例均行手术切除,其中24例(80.00%)术中冰冻切片证实,6例(20.00%)术后病理确诊。24例中,单侧甲状腺腺叶加峡部切除术加中央区颈淋巴结(VI)清扫术14例;双侧甲状腺全切7例;单侧腺叶、峡部切除术加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3例。术后病理确诊的6例均采用一侧腺体大部切除。全组30例无手术死亡和术后并发症,随访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单侧甲状腺腺叶及峡部切除是甲状腺微小癌手术治疗较理想的术式;有淋巴结转移者同时行功能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微小癌(TMC)的临床特征与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13年12月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138例分化型TM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29例怀疑甲状腺恶性肿瘤而手术的良性甲状腺结节(BTN)患者资料对比分析。结果:138例TMC中,微小乳头状癌131例,微小滤泡状癌5例,微小混合型癌2例;49例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5例与结节性甲状腺肿和桥本甲状腺炎共存,7例合并桥本甲状腺炎,2例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与BTN患者比较,TMC患者中TI-RADS分级恶性诊断率明显升高、砂砾钙化率、超声造影检查中的恶性诊断率均明显升高(均P0.05)。所有TMC患者均行术中快速病理检查,患侧甲状腺全切84例,患侧甲状腺全切+对侧甲状腺部分切除46例,双侧甲状腺全切5例,患侧甲状腺全切+对侧甲状腺近全切除3例;85例患者行患侧中央区气管旁淋巴结清扫,3例患者加行患侧功能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均终生服用甲状腺素片。结论:高分辨率彩超、TI-RADS分级及超声造影联合应用可提高甲状腺TMC诊断率,TMC多为分化好的乳头状癌,高钙化率,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同时行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是其主要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正病人,男,62岁。2019年1月11日因颈部不适行甲状腺彩超检查,提示甲状腺弥漫性回声不均,实质性占位(可疑),双侧颈部异常淋巴结肿大。3日后入院。术前全胸片检查提示两肺多发小结节;气管颈7水平变窄。甲状腺CT检查提示:多发甲状腺癌,并双侧颈部多发淋巴结转移可能性大(图1)。术前诊断:(1)甲状腺肿瘤;(2)肺结节。1月16日在全麻下行双侧甲状腺癌根治术、双侧颈区淋巴结清扫术、双侧喉返神经探查术。术后病理检查:甲状腺双侧叶中均可见恶性肿  相似文献   

18.
甲状腺微小癌110例临床漏诊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40,自引:2,他引:40  
目的 探讨甲状腺微小癌临床漏诊原因及对策。方法 分析1985年1月到2000年12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甲状腺微小癌110例的诊断和治疗资料。结果 术前拟诊26例,B超诊断阳性率58%(15/26),术中冰冻诊断阳性率67%(14/21)。术中拟诊30例,冰冻切片诊断阳性率80%(24/30)。术后病理检查确诊微小癌54例,其中19例术中冰冻未发现微小癌。仅35例行全甲状腺或次全甲状腺切除,其余行一侧叶或双侧叶的甲状腺切除术。随访率80.1%,随访时间6月至15年。1例复发,无一例死亡。结论 甲状腺微小癌临床漏诊率较高。术前仔细的触诊,B超结合细针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FNAC)和术中认真探查可疑结节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率。甲状腺叶的全切除或次全切除治疗甲状腺微小癌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大部分结节仅需要随访,只有少数良性结节和绝大多数恶性结节才需要手术治疗。甲状腺结节手术指征应综合病人的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病理学资料,依据循证医学证据而制定。手术方式的选择应充分兼顾规范性、安全性及彻底性,有效减少病变复发(或再发)及再次手术。甲状腺手术包括甲状腺切除及颈淋巴结清扫。规范的甲状腺术式包括甲状腺腺叶切除及全(近全)切除。腺叶切除是最小术式。甲状腺滤泡状癌及颈侧区只行治疗性淋巴结清扫在国内外业界内已达成共识。甲状腺乳头状癌宜常规行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甲状腺髓样癌宜行双侧中央区及患侧颈侧区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治疗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最佳的手术方式.方法 2000年1月-2010年1月139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患者在济南军区总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接受了不同范围的甲状腺切除+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本文对其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39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患者中,甲状腺全切除者91例,甲状腺大部切除或次全切除者48例,癌灶直径平均为(0.45 ±0.24) cm其中42例(30.2%)甲状腺微小癌为多灶性,27例(19.4%)为双侧癌.59例(42.4%)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其中Ⅵ、Ⅱa、Ⅲ或Ⅳ区淋巴结转移者分别为58例(41.7%)、3例(2.2%)、10例(7.9%)、5例(3.6%),仅有Ⅲ区淋巴结转移者1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颈淋巴结转移与微小癌浸润甲状腺被膜密切相关(x2=38.39,P<0.001).本组病例随访30 ~15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03个月,2例对侧残留腺叶复发.无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随访满10年者16例,10年生存率为100%.结论 多发癌灶和Ⅵ区淋巴结转移是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2个重要的临床病理学特点.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初次手术时行甲状腺全切除+Ⅵ区淋巴结清扫是最佳的术式,可降低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