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0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实施禁食,持续胃肠减压,维持水和电解质代谢平衡及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复方大承气汤保留灌肠治疗。比较2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痊愈14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患者治愈13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5.0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和腹胀消失时间分别为(2.72±0.74)d和(4.32±1.04)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48±1.36)d和(6.02±1.69)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肠坏死、肠瘘及腹腔感染等并发症。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快,治疗总有效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的影响.方法:对31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其中26例患者,给予肠粘连松解汤,针刺,穴位注射,外敷金黄膏或芒硝等非手术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6例患者经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后治愈,占83.9%,另外5例患者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后无效,中转手术后治愈,占16.1%.31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治疗时间11~19 d,平均14 d.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应根据病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对22例阑尾炎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患者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治疗总有效率95.45%(21/22),患者肛门恢复排气时间2~7 d,腹痛、腹胀缓解时间2~7 d。1例在保守治疗过程中体温持续上升,白细胞升高,腹痛加重,伴腹膜刺激症状,遂行剖腹探查。术中发现肠袢间广泛粘连并形成束带压迫肠管,解除粘连及束带压迫后治愈。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总有效率高、副作用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对43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取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腹部症状缓解时间(2.08±0.46)d,恢复排气排便时间(3.65±1.96)d,气液平面消失时间(5.29±1.96)d。依据疗效评判标准本组总有效率95.35%(41/43)。结论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解除梗阻成功率高,症状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结直肠癌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4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经鼻肠梗阻导管减压治疗,评价治疗前后腹围、腹腔内压力、肠管最大扩张宽度、平均每日引流量及血乳酸水平。结果 44例患者行保守治疗成功,排气排便恢复时间为(5.8±1.1)d。治疗后平均腹围为(88.0±5.8)cm,平均腹腔内压力为(9.7±1.3)mm Hg(1 mm Hg=0.133 k Pa),肠管最大扩张宽度(2.3±0.4)cm,平均每日引流量(888.0±89.4)m L,血乳酸浓度平均为(1.4±0.3)mmol/l,较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仅1例行手术治疗。结论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老年患者结直肠癌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有效避免再次手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体会。方法将70例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2组。予以西医组(34例)患者禁饮食、持续鼻胃管减压、补液,以及应用生长抑素及预防感染等常规治疗。对中西医组(36例)患者予以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加减大承气汤灌肠等中医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西医组患者肠蠕动和肛门排气等恢复时间均短于西医组,中西医组治疗有效率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症状改善快,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隔药灸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疗效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将78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生长抑素(0.25mg/h连续滴注)治疗,治疗组接受天枢、大肠俞穴隔药灸治疗。7 d后观察主要症状、肠功能评分、CRP、TNF-α、IL-6水平,总结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31%、76.92%(P0.05),观察组治疗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腹部症状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分别为(3.49±1.37)d、(3.68±1.03)d、(2.14±0.55)d,均分别短于对照组的(5.05±1.50)d、(5.85±1.68)d、(4.01±0.95)d,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TNF-α、IL-6水平分别为(6.04±1.10)mg/mL、(60.05±5.12)ng/mL、(28.06±4.02)pg/mL,均低于对照组的(8.13±1.65)mg/mL、(73.11±6.93)ng/mL、(56.14±5.86)pg/mL,P0.05。结论:隔药灸能够明显改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症状,有效调节血清CRP、TNF-α、IL-6水平。  相似文献   

8.
为观察复方大承气汤对腹部手术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疗效,将24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例在传统治疗方法上加用复方大承气汤,并与用传统方法治疗的对照组12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肠梗阻缓解所需时间15-25d,平均10d;对照组7-34d,平均14d。治疗组肠梗阻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复方大承气汤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有效的,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增加胃肠蠕动,明显缩短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46例病人的诊治经过,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25例与常规治疗21例病人的恢复情况.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肛门排气排便快,住院时间短,与常规治疗相比具有显著差异.结论: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中西医结合治疗能促进肠蠕动,加快病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中医辨证护理对结直肠癌术后肠梗阻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52例行结直肠癌手术并出现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护理结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的73.08%(P<0.05),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和肠鸣音恢复时间分别为(2.21±0.75) d和(2.45±0.82) 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3.15±0.89) d和(3.48±1.09) d(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6.08±1.56) 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8.50±2.04) d(P<0.05)。结论:结直肠癌术后肠梗阻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梗阻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3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观察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28例行I期阑尾切除、病灶清除及腹腔引流术。5例I期脓肿引流后择期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病例。手术时间(58.52±10.64)min,术后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2.9±0.62)d。术后发生炎性肠梗阻1例,经腹部热敷、胃肠减压及营养支持等保守治疗后痊愈。未发生出血、切口感染、腹腔残余脓肿等并发症。均恢复顺利,痊愈出院,住院时间(5.98±0.72)d。结论腹腔镜治疗阑尾周围脓肿,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肠梗阻导管在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在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期间40例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成经鼻型肠梗阻导管组和鼻胃管组。观察腹胀改善情况(腹围)、胃肠减压量、腹部X线平片、气液平面消失时间等指标,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经鼻型肠梗阻导管组患者的胃肠减压量(1021.2±265.4)ml/d较鼻胃管组(642.5±325.4)ml/d明显增多,且腹围(15.2±5.5)cm减少较鼻胃管组的(5.7±3.6)cm更明显,气液平面消失时间(10.3±8.5)d较鼻胃管组的(15.6±11.7)d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型肠梗阻导管能更有效胃肠减压,减轻腹胀,促进肠蠕动,治疗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比较鼻饲泛影葡胺与剖腹手术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总结43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方法,泛影葡胺组21例经胃管注入复方泛影葡胺,24h内腹部X线摄片动态观察造影剂作保守治疗,剖腹手术组22例行黏连松解等术式,比较两组患者的胃管留置时间、恢复排便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以及再发间期、再发次数。结果泛影葡胺组中19例保守治疗成功,平均症状出现缓解时间为16±2.5h,5~8d(平均6.8d)后症状消失;仅2例保守治疗过程中症状体征加重选择手术治疗,中转手术率为9.52%;与剖腹手术组比较,胃管留置时间、恢复排便时间、住院天数均无显著性差异,愈后梗阻再发率(4.76% vs 40.91%,P<0.01)、肺部和切口感染并发症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泛影葡胺用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保守治疗效果良好,早期鼻饲泛影葡胺能促进炎性肠梗阻的缓解。  相似文献   

14.
施他宁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施他宁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对我院2002年10月至2005年5月期间63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双盲法应用超过2 d的施他宁治疗,随机分为施他宁 常规治疗组(治疗组,33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30例),观察临床症状、胃肠减压量、腹部平片、明确肠梗阻后的平均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对结果分别进行对比。结果施他宁组较常规治疗组腹胀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腹部平片显示液平面明显减少、变小。施他宁组患者的胃肠减压量(525.7±292.5)ml/d较常规治疗组(895.6±351.4)ml/d明显减少,且平均住院时间(13.3±8.5)d较常规治疗组(20.6±11.7)d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施他宁能抑制消化道内液分泌、缓解扩张、促进肠蠕动,对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征及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效果方法:32例患者均给予胃肠减压、稳定内环境、营养支持、生长抑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复方大承气汤等综合治疗。结果:本组32例,中西医结合治愈30例,中转手术治愈2例,平均治愈时间10.1d。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肠梗阻可以优势互补,获得肯定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治疗特点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2月—2009年8月32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的方法和效果。结果:32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采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方法治愈。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是其原则,预防术后肠粘连是其关键。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较好,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尼古丁对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45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给予常规保守治疗加无尼古丁贴片;研究组(1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尼古丁贴片(21 mg/片),每日更换一次贴片,应用至治愈或最长至7d.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在腹痛缓解时间[(4.3±1.2)d与(5.3±1.4)d]、腹胀缓解时间[(3.7±1.5)d与(4.9±2.2)d]、肠鸣音恢复时间[(3.2±1.3)d与(4.4±1.7)d]、肛门排气时间[(4.5±1.2)d与(6.2±1.8)d]、治疗至出院时间[(7.3±2.6)d与(9.5±3.7)d]等方面相比均较短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古丁用于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中可促进症状缓解、加快梗阻解除,缩短疗程,但对于治愈率未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中西医结合处理方法。方法:26例均经胃肠减压,应用生长抑素、肠外营养等支持疗法,同时应用莱菔承气汤胃管注入及灌肠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治疗时间5~23 d,平均治愈时间为15.5 d,全部病例经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经营养支持及中药莱菔承气汤等中西医结合的保守治疗方法可行,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9.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诊治体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病因、临床特点及诊断与治疗。方法对我院40例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者症状缓解的时间为3~7d(平均5d)、住院时间为7~20d(平均13d)。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平均9个月),随访中有2例再次出现肠梗阻,经保守治疗治愈。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好发于腹腔污染重或创伤大的腹部手术,多发生于术后1~3周,肠梗阻症状和体征典型,很少发生肠绞窄坏死,保守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应用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将8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采用腹腔镜治疗,对照组则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治疗结束后,进行以下方面的对比: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长短、拔管时间长短以及肠胃功能恢复时间。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50.2±20.6)ml,手术时间(68±41)min、住院时间(5.2±1.3)d,拔管时间(3.2±2.4)d,肠胃功能恢复时间(2.0±1.6)d,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治疗法较之于传统开腹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效果更佳,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