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林哲耀  曾雁玲 《中外医疗》2011,30(32):46-46
目的探讨联合抗幽门螺旋杆菌(HP)治疗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 96例HP检测阳性的ITP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8例、对照组48例。实验组给予根除HP治疗,对照组,未给予根除HP治疗。2组均同时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VS77.08%,P=0.04)。实验组与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58.33%VS35.42%,P=0.04)。结论 ITP患者对HP阳性者联合应用根治性抗HP治疗后,总有效率及显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是由于抗血小板自身抗体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并导致出血倾向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1998年Gasbarrini等[1]首先报道18例ITP患者中61%感染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其中44%的患者在根治Hp后血小板减少症得以缓解,提示Hp感染与ITP发生有一定的关系.之后,有关这方面的报道越来越多.2003年1月至2006年1月我们对收治的43例Hp阳性的成人ITP患者进行根治Hp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单独抗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血小板恢复情况.方法 选择35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伴Hp感染,并且血小板大于30×109/L的患者;单独抗Hp感染,以根除Hp感染,观察治疗前后血小板变化,考察Hp根除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血小板变化情况.结果 35例患者Hp根治率达到82.9%(30/35),需要1~2个疗程达到Hp阴性,治疗前血小板中位数37×109/L;Hp转阴后血小板中位数62×109/L; 30例Hp根治后,其中4例(13.3%)达到良好反应,17例(56.7%)达到部分反应.结论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合并Hp感染,Hp根除后,血小板减少有不同程度改善,甚至部分达到良好反应,这种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根除幽门螺旋菌后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血小板恢复情况。方法 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血液科住院的幽门螺旋菌阳性的成人ITP患者5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予以强的松1mg/(kg·d),并进行4周根除幽门螺旋菌治疗(阿莫西林1.0 g,2次/d,7d,呋喃唑酮0.1,2次/d,7d,雷贝拉唑20mg q,2次/d,4周);对照组仅服用强的松1mg/(kg·d),血小板恢复后将激素逐渐减量持续治疗3月,并观察治疗后6月和12月时复发情况。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68.5%,对照组有效率为35.7%;试验组内根除幽门螺旋菌成功患者治疗3月时的血小板平均值为85×109/L,根除失败患者3月时的血小板平均值为60×109/L;试验组随访12月总复发率为14.2%,对照组复发率为39.2%;56例患者中有2例合并胃溃疡,其中病理检验提示活动期的患者较非活动期患者血小板恢复好。结论根除幽门螺旋菌是合并HP感染ITP患者行之有效的办法,病理检验可以预测对根除细菌后血小板的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根除幽门螺旋杆菌(H.pylori)对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疗效的影响.方法 30例符合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标准的患者纳入试验.试验前签订知情同意书.根据结果分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在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前1个月停止免疫抑制治疗.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治疗用文献方法.治疗后第四周进行14C尿素呼气试验复查.血小板计数在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前及结束后每两周检测1次,并在治疗结束3个月时进行评估.结果 17例HP感染组患者,4周后15例阴性,HP根除率88,2%.14例进行根除治疗后3个月血小板计数明显增高,6例恢复正常.结论 幽门螺旋杆菌与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关联性,主要是通过免疫反应参与发病,其机理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成人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进行Hp根治,评估其对血小板的影响。方法对30例ITP患者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其中19例Hp阳性的患者接受1周三联药物根治,Hp阳性的患者在第0、第2、第4、第12、第24周复查血小板(Plt)计数。结果通过三联治疗HP阳性的患者有94.7%(18/19)根治;58.8%(10/17)Hp根治的患者显示ITP治疗有效。结论对于中国人群来说,轻中度的慢性ITP患者治疗应包括检测Hp及考虑根治Hp感染。  相似文献   

7.
官晓红  练颖  胡谦  何东  任利蓉  陶黎  刘潇潇 《西部医学》2012,24(10):1969-1970,1973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发病中的意义,观察对ITP患者抗HP治疗的疗效。方法对138例ITP患者进行HP检测,阳性患者81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42例)给予糖皮质激素及抗HP治疗;B组(39例)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138例ITP患者中HP阳性者81例,阳性率58.7%;A组42例患者中治疗有效37例(88%),B组39例患者中治疗有效30例(76.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年内复发率A组21.3%,B组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中急性ITP17例,总有效率82%,慢性ITP25例,总有效率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与部分ITP的发病密切相关,加用抗HP治疗可提高ITP疗效,降低复发率,尤其对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CITP)患者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儿童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之间的关系及清除Hp对cITP的疗效。方法用粪便检测Hp抗原及血清检测Hp抗体两者联合检测62例cITP患者、88例aITP患者及150例健康儿童;将Hp^+cIT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糖皮质激素+抗Hp治疗;对照组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果aITP患儿、cITP患儿、健康儿童三者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未能证实Hp儿童cITP患者的Hp高感染率及根治Hp能升高血小板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幽门螺杆菌(Hp)在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患者中的感染情况,探讨针对Hp感染的CITP患者采用根除Hp治疗,是否有助于血小板的上升。方法通过检测CITP患者粪便Hp抗原(HpSA)和外周血HP IgG抗体,以确定是否有Hp感染。对确诊的有Hp感染的CITP患者在其原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根除Hp治疗(奥美拉唑20mg 克拉霉素0.5g 阿莫西林1.0g,1日2次×1周),比较治疗前后血小板数量。结果34例CITP患者中有Hp感染20例,感染率58.82%。20例患者中,成功根除Hp 11例,根除率55%。成功根除Hp的11例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小板统计学比较有差异(17.00±5.13×10~9/L,vs 26.38±7.96×10~9/L,P=0.011);未成功根除Hp的9例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数量在统计学比较上无差异(26.10±13.93×10~9/L vs 51.85±39.28×10~9/L,P=0.138)。给予根除Hp治疗的20例患者中,治疗有效病例16例(80%),无效4例(20%)。根除Hp治疗有效患者中血小板开始上升的时间为3~28d,中位时间为6d;维持有效的时间为17~125d,中位时间为75d。结论本临床观察中,CITP患者合并Hp感染率为58.82%,采用根除Hp治疗的根除率为55%,根除Hp治疗有助于Hp感染的CITP患者血小板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幽门螺杆菌(Hp)根除治疗对常规视治的轻度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 血清Hp阳性的急性ITP初治患儿93例被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51例)和对照组(B组42例).B组行常规激素治疗,A组在此基础上加根除Hp治疗.结果 A组Hp清除率87.5%;两组间近期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但1年内复发率A组低于B组(P=0.033).结论 Hp清除对儿童急性ITP的疗效无影响,但能减少复发率,对于Hp感染的ITP患儿建议行根除Hp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与幽门螺杆菌(HP)的关系及抗HP治疗在ITP患者中的意义。方法选取71例确诊为ITP的初治总者,采用14碳尿素呼气试验(14C—UBT)分为HP阳性者48例和HP阴性者23例。HP阳性者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24例,泼尼松组24例,HP阴性者23例为对照组,联合用药组予抗HP治疗及泼尼松治疗,泼尼松组、对照组仅用泼尼松治疗。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2周、4周、3个月血小板计数均呈递增趋势,联合用药组增加最明显,同时与泼尼松组、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但泼尼松组和对照组血小板计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联合用药组、泼尼松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67%、62.50%、56.52%,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泼尼松组(P〈0.05)、对照组(P〈0.01);泼尼松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HP感染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有一定的相关性,对HP阳性的ITP患者行抗HP治疗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詹其林 《医学综述》2011,17(7):1020-1023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由多种原因引起,近年来有学者发现幽门螺杆菌(Hp)感染和ITP有一定关系。研究表明,Hp感染导致ITP的可能机制:一是分子模拟学说,即Hp抗体与血小板糖抗原有交叉反应,而导致血小板破坏较少。Hp提高噬菌血小板作用或诱导血小板聚集加速血小板破坏。二是细胞因子改变,Hp感染诱发了Th1为主的免疫反应,而产生的相应细胞因子可能促使ITP发展。但也有学者认为Hp和ITP没有关系,引起这些研究差异的原因是宿主遗传背景不同、Hp株差异性导致抗Hp治疗疗效不同以及研究的地理位置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刘兵  陈惠仁 《河北医学》2013,19(9):1302-1304
目的:探讨比较激素联合根除幽门螺杆菌与单独应用强的松在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rP)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6例Hp阳性的ITP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53例)给予激素联合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对照组(53例)单独给予强的松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复发率,并评价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6%,显著高于对照组60.4%,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1年,研究组复发率为11.4%,显著低于对照组37.8%,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激素联合根除幽门螺杆菌在治疗ITP方面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远期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中的发生率及清除Hp对ITP疗效的影响。方法用14C尿素呼气试验或胃镜取材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88例ITP患者的Hp感染情况,并选择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将88例受检者中的60例Hp(+)ITP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应用糖皮质激素+抗Hp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糖皮质激素。结果 ITP组Hp感染率为68.1%,而健康对照组Hp感染率46.1%,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30例Hp(+)患者经抗Hp治疗后总有效率90%(28/30),对照组总有效率63%(19/30),两组比较P0.05;1年内复发率治疗组4例(13.3%),对照组14例(46.7%),两组比较P0.05。结论 ITP患者有高Hp感染率,抗Hp治疗可作为Hp阳性ITP患者的常规治疗方法之一,并可减少其复发。  相似文献   

15.
陶丽菊 《医学综述》2009,15(17):2605-2608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自身免疫出血性疾病,其病因迄今尚未完全清楚,研究认为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可能是部分ITP患者发病的原因,HP导致ITP的发病机制可能与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蛋白与血小板抗原间产生交叉反应、HP诱发机体免疫失调、HP感染后宿主遗传的易感性以及HP Lew is抗原和HP尿素酶B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检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血小板抗体,并探讨其对血小板数量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单克隆抗体俘获血小板抗原技术(MAIPA)检测ITP患者、非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患者及健康人血小板抗体,并在健康人富血小板血浆中加入ITP患者血清,观察其对健康人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结果 MAIPA法对ITP患者主要血小板自身抗体的检出率为65.4%,ITP患者中抗血小板抗体阳性者血小板数量明显低于抗体阴性者,且血小板数量与抗体水平呈负相关,其中GPⅡb/Ⅲa抗体阳性患者的血小板数量与GPⅡb/Ⅲa抗体水平呈负相关(r=-0.724);GPⅠb/Ⅸ抗体阳性患者的血小板数量与GPⅠb/Ⅸ抗体水平呈负相关(r=-0.571),26例患者中10例血清抑制了健康人血小板聚集功能,其中9例为抗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仅1例为抗体阴性患者.结论 ITP患者血小板抗体不仅影响血小板数量,还对血小板功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前后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方法 对45例ITP患者治疗前后和30例血小板数值正常的住院患者进行血小板计数(BPC)、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血小板压积(PCT)测定.结果 治疗前,ITP组的BPC、PCT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ITP(AITP)的PDW、MPV明显增加(P<0.05),慢性ITP(CITP)组PDW、MPV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AITP组PDW、MPV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CITP组BPC、PCT仍明显减少,MPV呈明显增大(P<0.05),PDW呈分布宽度差异性变大.结论 血小板参数可作为ITP诊断,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妊娠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以来妊娠合并ITP患者32例(A组),并随机抽取同期住院女性患者80例(包括B组:正常分娩者40例;C组:非妊娠但有ITP 40例)作一比较。结果与B组相比,A组其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产后住院时间等均相应提高,而母婴病死率、新生儿窒息率无差异。与C组比,A组其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分布宽度、凝血功能及出血倾向等差异显著。结论 ITP会影响妊娠者的凝血功能。加重妊娠的出血倾向,而妊娠不影响ITP的病情,但却可能减轻ITP患者的临床征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