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应用天津市防病中心保存的EL-Tor霍乱弧菌小川型和稻叶型菌体抗原,混合免疫BALB/c小鼠,小鼠免疫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 2/0-Ag 14融合,采用ELISA法筛选抗霍乱弧菌McAb阳性孔,细胞融合率为328/384(85.2%);经过三次克隆化后筛选出9株分泌抗霍乱弧菌菌体抗原的McAb杂交瘤细胞系。取其中两株细胞进行分析研究;培养上清抗体效价在  相似文献   

2.
应用成人肝提取的肝脏特异性膜脂蛋白(LSP)免疫BALB/c小鼠,小鼠免疫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在PEG1000介导下融合,采用ABC-ELISA筛选抗-LSP阳性孔,细胞融合率为305/384(79.2%),抗体阳性孔数为8/305(2.62%),经过三次克隆化后筛选出5株杂交瘤细胞系(1A3、2E5、2D7、3G8、4F1).培养上清抗体效价在1∶100~1∶  相似文献   

3.
作者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出抗人巨细胞病毒(HCMV)极早期抗原的单克隆抗体(McAb),探讨HCMV感染的早期临床诊断。 作者将HCMV用moiI法感染人胚肺纤维母细胞(HEL)后分离细胞核,与Freund氏佐剂一起免疫BALB/c小鼠,每隔2周追加免疫一次,共4个月。腹腔内追加注入后,将脾细胞和鼠骨髓瘤细胞融合,用酶联免疫吸附法筛选,经过克隆化获得杂交瘤细胞纯株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急性期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TLR4的表达以及TLR4表达和急性感染期疾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联,并对RSV感染的发病机制作讨论。方法: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对2374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鼻咽分泌物标本进行RSV病毒抗原检测,对其中40名婴幼儿鼻咽部脱落上皮细胞RSV阳性患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TLR4的表达,同时设30名同龄健康儿童为对照组。结果:1岁以内患儿RSV阳性率为50.89%,男性阳性比例高于女性,但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χ2=2.106,P>0.05);患儿组TLR4为87.57%±7.49%,对照组TLR4为54.92%±4.21%,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①RSV是婴幼儿期间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②RSV阳性肺炎感染患儿早期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TLR4表达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5.
以RSV(Long株)抗原液滴鼻免疫BALB/c小鼠两次后,于小鼠腹腔脾区攻击。Sp 2/0骨髓瘤细胞和小鼠免疫脾细胞1:1O混合,50%PEG(MW1000)介导融合。用免疫间接萤光法检测,测出萤光(++)以上的阳性孔46个。对其中6个孔连续克隆三次,稳定传35代,获得稳定分泌抗RSV McAb杂交瘤细胞6D_9、4C_2、6F_3、6F_7、6H_9及10F_5六株。其小鼠腹水效价达1:8000~102400(++)。Ig亚类除6F_2外均为Ig 2a,6F_3未出沉淀线。因未做IgA、IgM类型鉴定,故有待证实。经交叉实验证明该McAb与腺病毒Ⅶ型、麻疹病毒、副流感病毒Ⅲ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Sephadex A-50层析柱纯化的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 O_(101)·K_(99)~ ·H~-株)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脏细胞与Sp2/0-As14骨髓瘤细胞系融合,获得17株抗K_(99)抗原杂交瘤细胞。对其中5C_5细胞株经三次克隆化,达100%阳性,传代三个月及液氮保存复苏,生长良好,并能持续分泌抗K_(99)抗原的单克隆抗体。IF法测定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阳性滴度为  相似文献   

7.
<正>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是一种引起婴幼儿急性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也与婴幼儿哮喘反复发作密切相关,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本文报告RSV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L)IL-2受体表达的影响。 实验方法 一、RSV对PBL IL-2R表达的影响:新分离的PBL悬液中,加入PHA(广州医工所产品)200μg/ml,混匀后加入24孔细胞培养板,1.0ml/孔(含10~6细胞)。将细胞分两组,每组3孔。置37℃5%CO_2温箱中培养  相似文献   

8.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是婴儿和儿童呼吸道疾病中的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也是各年龄成人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之一。利巴韦林是美国FDA批准治疗RSV的药物,为了观察利巴韦林在发挥抗RSV的作用过程中,对RSV诱导宿主细胞凋亡及对FasL、Fas和Survivin等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RSV感染的分子机制。将A549细胞以10^8 cell/L分种于25ml的培养瓶或内含飞片的6孔板,待细胞生长至80%融合时,换成含0.5% FBS的培养液静息24h。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备针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N蛋白的兔多克隆抗体, 以其作为检测抗体建立基于ELISA的快速中和抗体检测方法。方法构建pET30a-N质粒, 表达纯化N蛋白, 免疫新西兰兔制备针对RSV N蛋白的多克隆抗体作为检测抗体。阳性血清系列稀释后与100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TCID50)/孔的RSV中和, 接种Hep-2细胞培养, 80%丙酮固定细胞, ELISA方法检测感染细胞中病毒的N蛋白, 当每孔的吸光度值低于临界值时, 视为中和试验阳性孔, 阳性孔血清的最高稀释度为该血清的中和抗体滴度。优化抗体稀释度、检测时间、细胞密度及中和时间, 建立基于N-ELISA的中和抗体检测方法, 对建立的实验方法进行细胞代次、边缘孔效应、准确性、重复性以及精密度验证, 初步应用于人RSV IgG阳性血清检测, 分析与微量中和法的相关性。结果成功构建出pET30a-N质粒, 表达纯化的N蛋白纯度较高, 特异性良好;三免后兔血清效价为1∶51 200, 可特异性结合RSV;制备的抗RSV N兔多抗的效价为1∶51 200, 特异性良好, 建立的快速中和抗体检测方法在4 d就可检测, 中和时间可缩短...  相似文献   

10.
用CMV AD-169株感染自制人胚肺纤维母细胞,制备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其牌细胞与Sp2/0-Ag14细胞融合,建立了一株稳定分泌抗HCMV特异性McAb的3B_6杂交瘤细胞株。3B_6McAb经鉴定属于IgG_3亚类。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间接酶免疫法证实为抗CMV特异性抗体。用微量细胞培养中和试验证实3B_6McAb在加有豚鼠血清后可阻止HCMV感染后细胞病变的出现。3B_6 McAb经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中,晚期孕妇羊水细胞中HCMV抗原,在68例标本中有一例为阳性,阳性率为1.47%。该法方便,快速可为在胎儿时期诊断先天性HCMV感染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 我们利用简易二氧化碳培养环境,用NS-1骨髓瘤细胞与HBsAg免疫的小鼠脾细胞融合,获得-株分泌抗HBsAg的杂交瘤细胞株-E_6。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小鼠免疫脾细胞的制备及细胞融合按郭恒昌等介绍的方法进行。融合后的细胞置消毒玻璃干燥器内,加适量水,密封后按其体积的5~10%灌入CO_2气,放37℃电热恒温箱中培养,每2天结合换液观察细胞生长情况。7天后吸取上清液用双抗原夹心法的ELISA及上海医化所提供的试剂作PHA法测定抗HBs,选择效价高而细胞数少的阳性孔,以有限稀释法进行亚克隆,1周后用同样方法再亚克隆,  相似文献   

12.
定喘汤及宣降清分解剂对RSV感染Hela细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我院儿科采用定喘汤加减治疗RSV感染,取得了好的疗效。为探讨定喘汤的作用机理,我们进行了定喘汤及宣、降、清分解剂在Hela细胞上抗RSV的实验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是属于副粘病毒科的一种单股、负链RNA病毒,是引起婴幼儿严重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近年的研究表明,细胞因子和趋化性细胞因子在RSV感染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机体的免疫应答中具有重要作用,Th1-和Th2-型细胞因子模式决定机体抗RSV感染免疫应答类型,细胞因子表达谱影响疾病发病机制和慢性程度。因此,了解RSV感染中细胞因子表达的调节机制,有助于采取预防措施控制RSV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本文论述了细胞因子和趋化性细胞因子在抗RSV感染应答中的作用,以及细胞因子信号抑制(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SOCS)蛋白在调节这些免疫应答中的潜在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肌酸激酶同工酶CK-MM、CK-BB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系的建立与特异性分析。用纯化的CK-MM、CK-BB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Sp 2/0骨髓瘤细胞融合,经PAP-MAb-PAP检测系统和ELISA筛选的CK-MM、CK-BB特异性抗体阳性孔,用有限稀释法进行克隆化,经四次克隆后共获得3株稳定分泌抗CK—MM、2株稳定分泌抗CK-BB特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原核表达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非结构NSl蛋白,并对其免疫特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PCR技术获得NS1基因,将其插入pET41a(+)载体上,导人大肠杆菌后诱导表达;利用GST亲和层析柱对诱导表达的NS1蛋白进行纯化,免疫动物制备抗体,Westernblot法鉴定抗体的特异性。结果重组质粒经酶切鉴定和DNA序列测序完全正确.经IPTG诱导后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得到高效表达.表达产物经超声破碎和GST亲和层析纯化获得重组蛋白,分子量约42000Mr,以抗NS1蛋白的多克隆抗体为一抗进行Westernblot检测,结果只有RSV感染细胞的样品在15000Mr处有特异性带显示,其他病毒感染的细胞和阴性对照没有相应条带。结论NSl基因得到高效表达,免疫制备得到的抗体与RSV感染细胞有特异性反应,与其他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细胞无交叉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6.
蒋玫 《现代免疫学》1998,18(3):147-149
用纯化的36kD蛋白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以PEG进行细胞融合,融合率为86%。采用ELISA筛选出杂交瘤细胞阳性孔。经过4~7次有限稀释克隆化,共获得7株能稳定分泌36kD相应MCAb的杂交瘤细胞。将杂交瘤细胞分别注射小鼠腹腔,测定腹水McAb的效价为1:5×10~3~1:1×10~5,抗体亚型均为IgG1。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发现EC2作用的人精子头颈部出现明显荧光反应,提示共同抗原存在于人精子头颈部。这些结果有助于进一步探讨细菌感染引起男性不育的机制以及研制细菌避孕疫苗等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噬菌体表面呈现和重组抗体技术构建人噬菌体抗体基因库,筛选获得人源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Fab段基因并在原核细胞中表达。为研制安全、有效的预防和治疗RSV感染的制剂奠定基础。方法从RSV感染患儿恢复期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提取细胞总RNA,用一组人IgGF出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扩增得到一组轻链(κ和λ)和重链Fab段基因,并将此轻链和重链基因片段克隆于pComb3噬菌体载体,电转化XL1-Blu菌构建成抗RSV噬菌体抗体基因库。用纯化病毒颗粒作抗原对此抗体库进行了富集筛选,得到了特异性针对RSV的人源单克隆抗体Fab段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有效表达。用ELISA方法检测了此Fab抗体的抗原特异性,并对阳性克隆进行了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所构建的抗体库库容为108,从此抗体库中筛选得到的阳性克隆所表达的Fab抗体能与RSV纯化抗原特异性结合,保留了对RSV的抗原特异性。核苷酸序列分析证实,所获得的阳性克隆基因为人源IgG基因。结论本实验获得了特异性抗RSVFab抗体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表达,表达产物能与RSV抗原特异性结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激动剂的体外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作用.方法 以细胞存活率和病毒抑制率为指标,应用细胞病变效应(CPE)法,观察不同浓度PPARγ激动剂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CPE及RSV感染后CPE的抑制作用.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PPARγ激动剂对A549细胞的毒性作用和RSV感染后细胞存活率和病毒抑制率的影响.结果 5~25μ mol/L15-脱氧前列腺素J2( 15 d-PGJ2)和10~50μmol/L罗格列酮干预的A549细胞未显示明显CPE,MTT比色法也显示以上浓度范围15 d-PCJ2和罗格列酮的A值明显高于RSV感染组(P<0.01),但两种药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d-PGJ2和罗格列酮最适浓度分别为5μmol/L和10 μmol/L.结论 PPARγ激动剂既可减轻RSV感染后A549细胞的CPE,又可提高细胞存活率,具有体外抗RSV感染作用.  相似文献   

19.
作者用纯化的P30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融合率为93.95%,抗体阳性率为21.01%。经克隆化,获得两株分泌抗-P30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E8与G1。染色体计数:E8为98.7±6.54;G1为97.7±7.77。PAGEJ γ区出现浓染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制备牛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单克隆抗体(m Ab),并对其特异性进行初步鉴定。方法构建含PEPCK基因的重组质粒,将其转化大肠杆菌,并进行诱导表达,对表达产物PEPCK重组蛋白进行纯化,以PEPCK重组蛋白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获得杂交瘤细胞,用间接ELISA筛选阳性克隆,获得稳定分泌抗牛PEPCK m Ab的细胞株,并用Western blot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沉淀鉴定其特异性。结果成功获得稳定分泌抗牛PEPCK m Ab的杂交瘤细胞株。Western blot法、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沉淀结果表明,该抗体能与牛PEPCK蛋白特异性结合。结论成功获得抗牛PEPCK m A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