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脑淀粉样血管病(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CAA),又称脑嗜刚果红物质血管病,是老年人一种独立的脑血管病,临床特征以痴呆、精神症状、反复和/或多发性脑叶出血为主要表现。其病理特点为大脑皮质及软脑膜的小血管壁内的中层和弹力层被特殊染色的透明样嗜刚果红物质所沉着,从而导致血管壁坏死、出血。CAA已成为老年人原发性、非外伤性、非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有上升趋势,目前已日渐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再发脑出血的临床表现及危险因素。方法分析经CT证实的117例再发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再发脑出血占同期脑出血的13.3%,高血压患者再发出血者的71.8%,平均出血年龄67.2岁,主要出血部位为基底节区(49.6%)及脑叶出血(21.4%),绝大多数(88.9%)出血部位均与首次不同。高血压控制不良及血管淀粉样变性(CAA)是再发脑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再发脑出血的机制是多方面的。首次出血后血压的控制可以防止多数再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再发脑出血的临床表现及危险因素。方法分析经CT证实的117例再发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再发脑出血占同期脑出血的13.3%,高血压患者再发出血者的71.8%,平均出血年龄67.2岁,主要出血部位为基底节区(49.6%)及脑叶出血(21.4%),绝大多数(88.9%)出血部位均与首次不同。高血压控制不良及血管淀粉样变性(CAA)是再发脑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再发脑出血的机制是多方面的。首次出血后血压的控制可以防止多数再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脑血管淀粉样变(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CAA)是淀粉样物质沉积于大脑皮质和软脑膜中、小动脉壁而引起的血管病变,好发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在无病状老年人群中发生率高达30%以上,且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率增高。是老年人非高血压性脑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占原发性脑出血的5%-10%。CAA与脑出血的关系直到七十年代才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CAA脑出血患者的相关CT影像资料,总结特点,旨在提高其影像表现在临床中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董可辉 《中国医刊》2000,35(12):5-6
脑实质内的出血称为脑出血。引起脑出血的病因很多 ,临床上常概括为损伤性和非损伤性两大类。损伤性出血系头部受到外界暴力所致。非损伤性脑出血又称自发性出血 ,系指因体内自身原因导致血管坏死、破损引起的出血。绝大多数是高血压病伴发的脑小动脉病变在血压骤升时破损所致 ,称高血压脑出血。其他可能引起脑出血的病因多见于 :动静脉畸形、隐匿性血管畸形和脑血管淀粉样变性。由于高血压性脑出血已为大家所熟知 ,本文主要是叙述以上三种脑出血 ,即非高血压性脑出血。1 脑动静脉畸形 (arteriovenousmalforma tio…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淀粉样脑血管病(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CAA)相关脑出血(CAAH)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通过分析5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和脑组织局部解剖,总结CAAH的临床特点。结果:CAAH的发病情况和临床表现类似于高血压性脑出血。CAAH可并存高血压病,高血压病可加重CAA改变。典型CAA脑出血以皮质、皮质下脑叶出血多见,血肿形态多不规则,占位效应明显。但常见的高血压脑出血部位,如基底节、丘脑出血,并不能排除CAA脑出血的可能。结论:高血压病为脑出血的常见病因,CAA是脑出血的重要病因,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脑实质内的出血称为脑出血.引起脑出血的病因很多,临床上常概括为损伤性和非损伤性两大类.损伤性出血系头部受到外界暴力所致.非损伤性脑出血又称自发性出血,系指因体内自身原因导致血管坏死、破损引起的出血.绝大多数是高血压病伴发的脑小动脉病变在血压骤升时破损所致,称高血压脑出血.其他可能引起脑出血的病因多见于:动静脉畸形、隐匿性血管畸形和脑血管淀粉样变性.由于高血压性脑出血已为大家所熟知,本文主要是叙述以上三种脑出血,即非高血压性脑出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淀粉样脑血管病(CAA)引发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对我院近3年收治的CAA引发的23例脑出血患者,均行头颅CT、MRI及SWI检查,计算颅内出血的体积、进行入院及出院时GCS评分及出院时mRS评分,进行预后分析,并结合文献对其发病机制进行深入探讨。结果 CAA引发的脑出血有自发性、多灶性及短期复发的特点,头颅CT对新鲜出血敏感,MRI对新鲜出血和陈旧性出血均可显示,SWI显示皮质及皮质下有多个微出血灶,而基底节区、脑干、小脑无微出血灶。结论 CAA是非高血压脑出血的重要原因;SWI示脑出血特征性表现可作为诊断依据,GCS评分出院比入院增加,出院时mRS评分与入院时GCS评分及脑出血体积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研究旨在阐明非高血压脑淀粉样血管病(CAA)相关脑出血(ICH)临床特征。方法:笔者回顾了74例,年龄> 55岁,CAA相关ICH患者的发病年龄、出血部位、临床表现、发病模式及复发次数、治疗方式、小血管疾病伴发情况。结果:患者平均发病年龄(77. 14±7. 45)岁,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女性占优势; ICH在额叶和顶叶中常发;在皮质体积校正后,顶叶是最常受影响的部位; ICH以急性起病为主,单一脑叶出血占到67. 6%;其中8. 1%的患者存在1次以上复发;在治疗中,83. 8%行保守治疗,共16. 3%接受了神经外科手术和微创血肿清除治疗。此外,CAA相关ICH约1/3伴发小血管病变;急性期常表现为运动障碍、意识障碍、高级皮质功能异常,慢性期则以认知障碍、癫痫发作及帕金森症状为主。结论:本研究显示了CAA相关ICH的临床特征,包括其顶叶偏好及年龄特点,未来的研究将扩大样本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脑出血是由于长期高血压使脑细小动脉发生玻璃样变性、纤维素样坏死,甚至形成微动脉瘤或夹层动脉瘤,在此基础上血压骤然升高导致血管破裂出血,其急性期病死率为30%~40%[1]。出血量小者可行保守治疗,出血量大者需行手术清除血肿。本研究主要观察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脑淀粉样血管病并发脑出血1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淀粉样脑血管病 (CAA)所致脑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 复习文献结合临床 ,对我院 2年来收治的 18例CAA引起的脑出血病人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 该病例的发现 ,随影像学检查技术的提高而增多 ,且随年龄增高而发病率增加。 18例病人经临床确诊 4例 ,病理检查支持该病。结论 临床上无明确脑血管病变基础的老年人 ,有精神症状、进行性智能减退、合并多发性、复发性脑叶出血者 ,可以诊断淀粉样脑血管病性脑出血  相似文献   

12.
自发性脑出血与淀粉样脑血管病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中淀粉样脑血管病(CAA)的发病率.方法 105例影像学证实为自发性脑出血的患者来自全国30家医院,其中男68例,女37例,平均年龄(55±13)岁.入组患者均接受了急诊开颅手术,标本取自经皮层造瘘的脑组织碎片,通过刚果红染色和β淀粉样蛋白(Aβ)免疫组化染色明确是否存在淀粉样变性,初步得出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中存在CAA所占的比例.结果 105例患者中15例为CAA,占14.29%;自发性脑出血发病男∶女比值为68∶37,其中CAA阳性者男∶女为8∶7;按年龄段划分又可分为:<40岁组14.29%(1/7),40~49岁组占20.83%(5/24),50~59岁组17.14%(6/35),60~69岁组占4.17%(1/24),70岁以上年龄组8.00%(2/25).结论 手术治疗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中约14.29%与CAA相关.  相似文献   

13.
再发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再发脑出血的临床表现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82例再发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 再发脑出血占同期脑出血的6.83%,高血压患者占再发脑出血的74.9%,再发脑出血时间间隔为3.2±2.8年,患者平均年龄72.3岁,主要出血部位为基底节(52.4%)及脑叶出血(25.6%),多在对侧复发,很少在同侧复发,高血压控制不良及血管淀粉样变性是再发脑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再发脑出血的机制是多方面的.积极控制高血压有助于防止多数再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再发脑出血的临床表现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再发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再发脑出血占同期脑出血的6.83%,高血压患者占再发脑出血的74.9%,再发脑出血时间间隔为3.2±2.8年,患者平均年龄72.3岁,主要出血部位为基底节(52.4%)及脑叶出血(25.6%),多在对侧复发,很少在同侧复发,高血压控制不良及血管淀粉样变性是再发脑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再发脑出血的机制是多方面的。积极控制高血压有助于防止多数再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李峥嵘  杨欢 《医学综述》2011,17(23):3662-3664
目的探讨自发性多灶性脑出血临床特点及发病原因。方法对20例自发性多灶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出血部位、影像学资料及病理结果等进行分析。结果 20例自发性多灶性脑出血为2个病灶的18例,2个以上的2例,共有出血病灶42个,依次为基底核区21个、脑叶18个、小脑3个。主要病因为高血压10例,淀粉样脑血管病2例,脑血管畸形3例,2例瘤卒中,1例白血病,原因不明2例。结论自发性多灶性脑出血患者多有独特的临床特点及特殊病因。  相似文献   

16.
背景与目的:大脑淀粉样血管病(CAA)表现为脑和脑脊膜中小血管的β-淀粉样蛋白沉积。CA A可导致血管功能改变并与白质损害、认知功能障碍和最严重的出血性卒中相关。本研究使用弥散张量成像来评价晚期CAA确诊患者白质变性的解剖学分布。方法:对11例CA A相关性脑内出血确诊患者和  相似文献   

17.
脑淀粉样血管病(CAA)与脑血管淀粉样蛋白沉积有关。脑血管Aβ沉积伴随脑血管的功能和病理变化。CAA相关的血管改变导致出血性病变[脑叶出血,皮质微出血和皮层浅表铁血黄素沉积(cSS)/局灶性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缺血性病变(皮质梗死和白质缺血性改变)及CAA相关的炎症/血管炎引起的亚急性脑白质病。随着神经影像学发展,如梯度回波T2~*成像和磁敏感加权成像,可用于检测皮质微出血和cSS。另外,脑脊液的标记物对诊治也起到了一定作用,包括CAA的Aβ40水平和CAA相关炎症抗Aβ抗体的水平。本文综述了CAA和CAA相关疾病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临床表现、生物标志物、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8.
~~27例复发性脑出血临床分析@于永敏!453800$河南省获嘉县职工医院 @陈玉凤!453800$河南省获嘉县职工医院 @陈廷香!453800$河南省获嘉县职工医院~~[1]季胜,许晶,雷征霖.复发性脑出血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0,8(1):21-23 [2]樊东升.脑淀粉样血管相关性出血[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1,9(3):234-236 [3]刘钺,季永生,董晓英.高血压性脑出血相关因素分析[J].中 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2,19(3):175 [4]侯熙德.神经病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21-126 [5]Neau J…  相似文献   

19.
总结脑叶出血49例,其中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占第一位(0.38),血管畸形占第二位(0.34),瘤性率中占第三位,其它有血管淀粉样变性和糖尿病动脉硬化。  相似文献   

20.
急性非外伤性多灶性脑出血临床上并不多见,我们统计了建湖县人民医院和江苏省人民医院1991年~1999年6月发生脑出血的病例共6241例,发现22例为多灶性脑出血。现将临床资料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22例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13例,年龄10~56岁,平均382岁,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