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余小锋  吴晓敏 《新中医》2024,56(3):176-180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 例脑梗死 恢复期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 例。观察组给予穴位贴敷联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对 照组仅给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评估2 组临床疗效、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 90.67%,高于对照组78.67%(P<0.05)。治疗后,2 组洼田饮水试验(WST) 分级均改善(P<0.05),且观察 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电视X 线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 评分、功能性经口摄食 量表(FOIS) 评分、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 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 组(P<0.05);2 组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 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采用穴位贴敷联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梗死恢复期吞咽障碍可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及摄食能力,提 高患者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舌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康柏  杨娟 《新中医》2011,(6):102-103
目的:观察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采用舌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舌针治疗。结果:2组治疗前后吞咽能力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吞咽能力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舌针治疗可以缓解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吞咽障碍,并且改善神经功能,促进恢复。  相似文献   

3.
刘梦婷  万长秀 《湖南中医杂志》2021,37(8):99-101,108
目的:观察舌针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干预中风后吞咽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联合舌针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运动想象疗法干预,以1周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观察2组的综合疗效及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标准吞咽功能(SSA)评分、特异性吞咽障碍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并评定不良反应与并发症.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3.33%(25/30),对照组为63.33%(19/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洼田饮水试验、SSA、SWAL-QOL评分干预前后组内比较及干预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舌针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可有效改善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针刺配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57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113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康组57例和康复组5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脑血管病治疗方案,康复组单纯采用康复治疗,针康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加康复治疗,针刺与康复均每日1次,两组均10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后进行标准吞咽功能评分(SSA)、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并观察肺感染率,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针康组总有效率为85.96%,康复组为69.64%,针康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康复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SA和SWAL-QO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针康组治疗后SSA和SWAL-QOL评分改善均明显优于康复组(P<0.01).两组患者肺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配合康复疗法在改善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具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5.
陈锐  肖昌琼  谢辉 《中国中医急症》2013,(12):2084-208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临床疗效。方法60例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地黄饮子加减、头舌体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基础治疗及康复训练治疗。结果治疗组荧光吞钡造影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中西结合疗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有显著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舌七针联合耳穴压豆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2例发病半年内的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1例。观察组给予舌七针联合耳穴压豆加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康复治疗,均以14天为1个疗程。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并用洼田饮水试验评定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 88%,对照组为45. 2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定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舌七针联合耳穴压豆加康复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逐痰祛瘀汤配合针刺法对中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 选择中风吞咽障碍患者86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4 例)和对照组(42 例),治疗组采用逐痰祛瘀汤方剂与针刺法配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营养神经法治疗,疗程4 周,对治疗前后结果 进行荧光吞钡造影录像评分,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吞咽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治疗后的荧光吞钡造影录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评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逐痰祛瘀汤配合针刺法对中风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改善患者吞咽功能,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常规营养神经治疗.  相似文献   

8.
王雷  崔燕 《中医杂志》2011,52(24):2112-2114
目的 观察传统针刺联合脉冲电疗法对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 将140例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针刺咽喉局部经外奇穴同时配合经皮低频脉冲电治疗.每天1次,5次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并根据饮水测试法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吞咽功能.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6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吞咽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1). 结论 针刺配合脉冲电疗法能够明显提高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加味会厌逐瘀汤合vitalstim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加味会厌逐瘀汤合vitalstim吞咽障碍治疗仪及吞咽康复训练和西药治疗,对照组30例仅采用吞咽康复训练及西药治疗,21d为1疗程,观察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得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藤岛一郎评价得分均比治疗前显著提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而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比对照组的得分及临床疗效显著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加味会厌逐瘀汤合vitalstim吞咽障碍治疗仪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吞咽治疗仪联合脑心通胶囊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 将58例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脑心通和电针治疗,治疗组给予脑心通和吞咽治疗仪治疗,基础治疗两组相同.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月吞咽评分、有效率.结果 吞咽评分: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吞咽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80.0%)与对照组(78.5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吞咽治疗仪联合脑心通胶囊能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吞咽功能障碍,且操作方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针刺配合吞咽训练治疗脑血管意外后吞咽困难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吞咽训练治疗脑血管意外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脑血管意外后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和对照组22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吞咽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吞咽训练治疗。采用洼田饮水试验、临床疗效评价等方法评定康复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为86.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配合吞咽训练是一种治疗脑血管意外后吞咽困难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同时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对照组采用单纯吞咽功能训练。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饮水测试结果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为6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吞咽障碍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吞咽障碍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是一种治疗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吞咽障碍治疗仪刺激穴位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行基础吞咽功能训练,对照组予吞咽障碍治疗仪常规治疗,治疗组采取吞咽障碍治疗仪刺激颈部特定穴位,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及吞咽造影检查(VFSS)结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和VFSS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吞咽电刺激仪刺激特定颈部穴位能有效促进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赵永智  张华 《山西中医》2012,28(5):29-30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吞咽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186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针灸配合吞咽治疗仪治疗;对照组采用吞咽治疗仪治疗.结果:治疗30天后治疗组治愈72例,有效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5.74%;对照组治愈45例,有效31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82.61%.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针灸结合吞咽治疗仪比单独应用吞咽治疗仪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有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项针、舌针联合言语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构音障碍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按住院顺序号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言语康复训练(呼吸、冰刺激、唇舌技能及软腭运动训练),完成以上动作后逐步进入先发元音,后发辅音到音节,最后过渡到单词和句子训练,30 min/次,1次/d。治疗组30例针灸(项针和舌针),项针取穴:风池、供血、翳明、治呛、吞咽、发音;舌针取穴:聚泉、金津、玉液;风池针向喉结方向,小幅度高频捻转补法,供血、翳明、治呛、吞咽、发音操作同风池;进针后以得气为度,依照辨证虚实进行补泻操作;舌针取穴:聚泉、金津、玉液;风池穴针向喉结方向,施小幅度高频捻转补法,供血、翳明、治呛、吞咽、发音操作同风池;进针后以得气为度,依照辨证虚实进行补泻操作;以点刺放血为主要手法;留针30min,行针2次,行针1~2min/次;1次/d;言语康复训练同对照组。连续治疗4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反射、呼吸、唇、舌、颌、软腭、喉、言语、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9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显效2例,有效12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4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构音障碍两组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项针、舌针联合言语康复治疗脑卒中后构音障碍,疗效满意,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督脉对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事件相关电位的影响,并评价其疗效.方法:将56例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治疗组加用针刺督脉穴位(百会、神庭穴)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均进行MoCA评分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治疗后MoCA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1,P<0.05),治疗组治疗后MoC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2、P3潜伏期较同组治疗前明显缩短(P<0.01,P<0.05),波幅明显增高(P<0.01,P<0.05);治疗组治疗后N2、P3潜伏期及波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督脉可以改善脑卒中后患者的认知功能,事件相关电位可作为卒中后患者认知功能评价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立体针刺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符合纳入标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立体针刺结合吞咽功能训练,对照组予以传统体针结合吞咽功能训练。结果:经过30天的治疗后,两组患者吞咽功能都能得到改善(P<0.01),但是治疗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愈率及愈显率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立体针刺技术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针刺对脑梗死后假性延髓麻痹患者吞咽功能重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对脑梗死后假性球麻痹(Pseudobulbar Palsy),患者吞咽功能重塑的干预效应.方法:将72例脑梗死后假性延髓麻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治疗组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每日1次,连续治疗6d后休息ld,治疗6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对照组予以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共治疗42d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0.6%,对照组总有效率58.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吞咽障碍症状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项针能够明显改善假性球麻痹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疗效肯定,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通督调神针刺法与帕罗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随机对照研究,观察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予以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对照组予以帕罗西汀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周。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各评定1次,以评定疗效;治疗6周后,通过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情况。最后用HAMA减分率评定总体疗效,得出结论。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结束时两组患者HAMA量表评分和SAS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组间TESS总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广泛性焦虑症与帕罗西汀疗效相似,均有较好的疗效,但在不良反应方面优于帕罗西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