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硬膜外阻滞是临床麻醉的常用方法之一,从操作到管理要求严格,但多种因素造成硬膜外穿刺操作误入蛛网膜下腔,按教科书及传统的处理方法是拔出穿刺针,选高一个椎间隙重新穿刺置管,或改全麻。本人总结对26例T11以下误穿蛛网膜下腔的病人,直接置入硬外导管按腰麻处理,选用重比重溶液,麻醉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近来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CSEA)以其诱导时间短、阻滞完善、又可持续给药等优点而广泛地应用于临床麻醉。黑龙江省鹤岗市铁兴医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施行CSEA110例,并与单纯硬膜外阻滞麻醉(EA)对比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房建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6):860-861
目的 探讨两点穿刺法在硬膜外腔-腰椎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简称腰硬联合麻醉)中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应用两点穿刺法腰硬联合麻醉进行的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心电图、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等变化情况,采用改良Bromage评分法判断运动神经阻滞情况及麻醉质量.结果 5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需改变麻醉方式.运动神经阻滞及麻醉质量优良率为100%,腹肌及宫颈肌肉松弛质量优良率为100%,镇痛完全.无呼吸困难、胸闷、头疼等发生,术中补液量约1500 ml,手术时间( 135.0 ±4.5)min.48例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SpO2、HR、BP)保持稳定,2例患者在麻醉后10 min后出现血压下降,静脉注射麻黄碱10 mg后恢复正常.术后患者均痊愈,无麻醉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 两点穿刺法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全子宫切除术,麻醉效果确切,术后并发症少,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子宫肌瘤是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多采取手术切除的方法予以治疗.为了保证术中取得较好的效果,我们采用了硬膜外与蛛网膜下腔联合阻滞麻醉(简称硬膜外-脊麻联合麻醉)的方法.现将硬膜外-脊麻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阻滞麻醉对子宫切除术麻醉效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5.
随着年龄的增加,生命功能的退化,心血管储备功能的降低,老年人在硬膜阻滞后比青壮年更容易发生低血压和心率减慢。如何有效的预防低血压和心率减慢,是麻醉医生面临的问题之一。本文旨在研究局麻药中伍用麻黄碱对老年人硬膜外阻滞后所致低血压、心率减慢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40岁,体质量56kg,身高170cm,因右膝外伤后疼痛3h入院,入院诊断为右髌骨骨折,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右髌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入室开放静脉、吸氧,监测BP130/80mm Hg(1mmHg=0.133kPa),HR78次/min,SpO2 99%。取右侧卧位,定点L3-4,常规消毒铺巾,采用7号针于L3-4间隙正中旁开1cm做局部浸润麻醉,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CSEA)对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采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给予低浓度麻醉药及镇痛药,对160例初产妇进行分娩镇痛为观察组。取同期110例未用任何镇痛药物者作为对照组。分别观察产程、分娩方式、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量、产妇静脉血和新生儿脐动脉血的血气分析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镇痛效果评分0组占84.4%,1级占15.6%,第二产程:0级占87.5%,1级占12.5%。两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胎儿窘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产后出血量、产妇静脉血及新生儿脐动脉血血气分析相互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SEA用于分娩镇痛,疼痛阻滞完善,对母婴无不良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连续硬膜外、珠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联合硬膜外两种椎管内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术。方法拟行剖宫产术的患者438例,随机分为连续硬膜外麻醉组(A组n=253)、珠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组(B组,n=203)。均采用江苏扬州华夏医疗器械公司生产的一次性穿刺包(硬外穿刺针为18G;联合穿刺针为针内针式,腰穿针25G)于L2-3间隙操作,目标平面T8-10察起效时间、阻滞效果、不良反应。结果两种方法均能满意完成手术(有效率100%)。A组用药量较大,36例肌松较差,38例因血压下降使用麻黄素。B组药量小,肌松好,69例因血压下降使用麻黄素,术后头痛1例。B组在起效时间,阻滞效果上明显优于A组。(P〈0.01)。B组的低血压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P〈0.01)。结论两种方法均良好的适用于剖宫产术。连续硬膜外麻醉实施剖宫产术,安全性好;珠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实施剖宫产术,阻滞效果更好,尤其适合需要快速终止妊娠的病例。  相似文献   

9.
蛛网膜下腔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血液流变的影响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030001)程桥阳泉市矿务局医院张振赵淑华以前的研究已经证实,椎管内麻醉与全麻相比,可明显地减少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造成这一结果的原理除椎管内麻醉可以增加下肢血流,改变凝血与纤溶状...  相似文献   

10.
蛛网膜下腔阻滞时使用较细的穿刺针,可以减少损伤,降低并发症,但细针也可能增加穿刺的难度。本研究比较了22G与25G穿刺针在蛛网膜下腔阻滞中的临床应用,探讨25G穿刺针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的可行性。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下肢手术患者400例,其中包括: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176例,骨折内固定装置取出术137例,腘窝囊肿切除术20例,膝关节清理术26例,下肢清创术41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剖宫产产妇应用蛛网膜下腔麻醉+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时段是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研究对象是我院接收的70例剖宫产孕妇,按麻醉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蛛网膜下腔麻醉+硬膜外麻醉)与对照组(硬膜外麻醉),各35例,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T0时刻两组比较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3时刻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MAP、CO指标更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T、PT、FIB及APTT指标较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麻药用量较对照组少,V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麻醉优良率(94.28%)高于对照组(77.14%),χ2=4.200,P=0.04。结论蛛网膜下腔麻醉+硬膜外麻醉能提高剖宫产孕妇的麻醉效果、稳定血流动力学,保证手术流程顺利。  相似文献   

12.
徐晓栋  胡利萍  方才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0):1333-1334
目的 比较腰椎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膜外腔阻滞麻醉(CSEA)与连续硬膜外麻醉(CEA)用于剖宫产手术的效果.方法 100例拟择期行剖宫产术的健康产妇,分为CSEA组及CEA组,每组50例.观察并记录产妇麻醉前、麻醉开始后5 min和15 min的血压(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术中产妇牵拉反应、胎儿娩出时Apgar评分.结果 与CEA组比较,CSEA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短,运动神经阻滞、镇痛和肌松效果好,牵拉鼓肠等不良反应少(均P<0.05).新生儿Apgar评分CSEA组与CE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SEA可安全用于健康产妇剖宫产手术,且麻醉效果优于CEA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误入蛛网膜下腔仍行硬膜外麻醉的可行性。方法当硬膜外穿刺针误入蛛网膜下腔后立即拔出在同一椎间隙或上一椎间隙改换部位重新穿刺,并将局麻药配置成重比重液。结果15例误入蛛网膜下腔仍行硬膜外麻醉满意。结论误入蛛网膜下腔仍行硬膜外麻醉在具有一定麻醉经验的麻醉师操作和指导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蛛网膜下腔阻滞与硬膜外阻滞麻醉都是临床上常用的麻醉方法。我们将两种方法对比用于新式剖宫产术,现将结果及体会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心率变异性功率频谱分析,观察硬膜外麻醉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40例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妇科手术的病人,于麻醉前、麻醉后10分钟、进腹腔及术毕测定并记录HRV各值,分析其变化。结果 硬膜外麻醉后LF、HF均比麻醉前显著增高;进腹腔后牵拉子宫、卵巢时升高特别明显;术毕渐趋向于术前水平。LF/HF在麻醉后明显低于麻醉前,术毕时渐恢复到术前水平。结论 腰段硬膜外麻醉下行妇科手术时,病人HRV发生显著变化,麻醉后10分钟,心脏的神经支配以迷走神经活动占优势,对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调节能力降低,术中牵拉反应时,自主神经张力向交感神经占优势的方向转移,手术结束时渐恢复至术前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麻醉和硬膜外麻醉联合应用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本院行剖宫产术分娩产妇共200例,上述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单纯硬膜外麻醉,观察组给予蛛网膜下腔麻醉和硬膜外麻醉的联合麻醉。观察两组产妇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麻醉显效时间为(49.3±6.9)S,对照组产妇麻醉显效时间为(211±34)s,观察组麻醉显效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中麻醉效果好共81例,麻醉效果一般共16例,麻醉效果差共3例;对照组产妇中麻醉效果好共67例,麻醉效果一般共22例,麻醉效果差共11例;观察组麻醉效果好和麻醉效果一般所占比例(97%)高于对照组(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麻醉和硬膜外麻醉联合应用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硬膜外麻分娩镇痛的疗效和对产程及母婴的影响。方法:观察组80例产妇在产程中行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未采用任何分娩镇痛药物而进入产程的产妇8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及对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有效率为97.5%,观察组活跃期和第二产程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别有极显著意义(P<0.01)。对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的影响,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效果好,副作用少,对母婴无影响,可加速产程活跃期及第二产程进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院积极开展腰段脊柱手术,多选择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或硬脊膜外阻滞麻醉,全麻应用较少.  相似文献   

19.
我们通过两点穿刺,蛛网膜下腔麻醉(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CESA)行全子宫切除术既满足手术要求又保证了麻醉平面的可控性,对生理干扰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因胎儿宫内窘迫行剖宫产是产科常见急诊,麻醉处理有其特殊性,不仅因胎儿缺氧需分秒必争,尽量缩短麻醉诱导时间,又要充分考虑麻醉对母婴的影响,避免加重胎儿缺氧。国内以硬膜外阻滞为主。本文观察小剂量罗比卡因蛛网膜下腔与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CSEA)在胎儿宫内窘迫急诊剖宫产中对母婴的影响,并与单纯硬膜外阻滞麻醉、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相比较,以探讨其临床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