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H2O2造影直肠腔内超声对提高肛瘘病灶检出率及降低复发率的意义。方法:将110例肛瘘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直肠腔内超声组(以下简称常规组)、H2O2造影直肠腔内超声组(以下简称H2O2组),分别观察常规组和H2O2组主瘘管显影率、支瘘管显影率、内口显影率以及术后复发率。结果:常规组与H2O2组的主瘘管显影率分别为90.9%和92.7%,P>0.05;支瘘管显影率分别为63.2%和85.4%,P<0.05;内口显影率分别为49.1%和80%,P<0.05;术后复发率分别为18.2%和5.5%,P<0.05。结论:肛瘘患者术前行H2O2造影直肠腔内超声,对于提高肛瘘诊断准确率、微小病灶(支瘘管)检出率及降低术后复发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三维肛管直肠腔内超声(3D-EAUS)检查在肛瘘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第二炮兵总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连续收治的诊断明确、拟行手术的100例肛瘘患者,采用计算机产生随机号的方法随机分为超声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超声组术前采用3D-EAUS检查,对照组术前常规检查、采用指诊或探针探查,比较两组肛瘘内口定位、肛瘘分型及是否存在分支瘘管的准确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超声组的内口定位准确率较高,超声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6.0%(48/50)和82.0%(41/50)(P=0.02)。超声组与对照组对复杂性肛瘘的诊断分别为96.7%(29/30)比74.1%(20/27)(P=0.021);对肛瘘分型的诊断分别为96.0%(48/50)比78%(39/50)(P=0.01);对是否存在分支瘘管的诊断分别为94.0%(47/50)比84.0%(42/50)(P=0.025)。但对于简单性肛瘘,两组内口定位准确率相当[95.0%(19/20)比91.3%(21/23), P=1.000]。结论三维肛管直肠腔内超声在内口定位、瘘管分型及分支瘘管的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尤其对复杂性肛瘘患者,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探讨经直肠腔内超声检查诊断肛瘘的意义。肛瘘患者126例均给予体表超声、直肠腔内超声检查。结果显示,经直肠腔内超声肛瘘检出率明显高于体表超声(91.27%vs 65.08%,P<0.05),误诊率和漏诊率均明显低于体表超声(4.76%vs 15.87%,3.97%vs 19.05%,P<0.05);经直肠腔内超声和体表超声诊断肛瘘类型正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经直肠腔内超声对肛瘘和肛瘘型的诊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可为手术方案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直肠腔内超声对直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使用常规直肠腔内超声检查的方法检查直肠的病变情况,并将检查结果与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较。结果 除1例直肠癌浸润深度估计过深处,余2例B超检查与手术和术后病理结果一致(符合率92.3%)。结论 直肠腔内超声在分辨肠壁各层结构和了解癌肿润深度,范围等方面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探讨肛管腔内三维超声联合H2O2瘘管造影对肛瘘患者的诊断价值。60例肛瘘住院手术患者,术前均行肛管腔内三维超声及H2O2瘘管造影检查,以手术结果为准,对照分析两者在肛瘘分类、分型及内口位置的诊断准确率。术后随访1年,记录治愈率及复发情况。结果显示,H2O2瘘管造影对肛瘘临床分类及肛瘘内口判断的诊断准确率高于肛管腔内三维超声(P<0.05);两者对肛瘘Parks分型诊断的准确率均较高(P>0.05)。60例患者均治愈,术后随访1年,2例复发。结果表明,肛管腔内三维超声联合H2O2瘘管造影检查能够对肛瘘进行准确的分型、分类,并进一步提高肛瘘内口定位的准确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肛瘘的临床诊断质量,探讨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自2000年2月起作者以超声多普勒声像仪配合12-5 MHz变频探头相结合的超声检查方法,对76例肛瘘疾病进行了检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经直肠腔内超声三维成像对肛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且术前均行经直肠腔内超声三维成像检查的84例肛周感染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手术诊断结果为标准,分析超声诊断的准确性。结果:手术结果显示单纯性肛周脓肿61例(72.62%),肛瘘13例(15.48%),复合型肛周脓肿10例(11.90%)。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单纯性肛周脓肿59例,肛瘘16例,复合型肛周脓肿7例;漏诊2例(均为单纯性肛周脓肿),3例复合型肛周脓肿被误诊为肛瘘。诊断准确率为94.05%(79/84)。超声影像学主要表现为不规则回声区(77.38%)、边界不清(71.43%)及低回声区(58.33%),27.38%(23例)的患者可见长条管状低回声瘘管,且与肛管或皮肤相连。结论:经直肠腔内超声三维成像诊断肛周感染性疾病准确率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360°直肠腔内超声检查在肛瘘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例拟手术治疗的肛瘘患者随机进行两种直肠腔内超声检查,其中103例使用360°旋转探头(旋转组),97例应用端扫式凸阵探头(端扫组),临床医师参考超声报告设计手术方案进行手术,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结果两组在诊断肛瘘的灵敏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指导临床医师诊断肛瘘及手术的帮助作用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360°旋转探头与端扫式腔内探头在肛瘘的诊断灵敏度均较高,但是360°旋转探头超声能更准确的指导临床医师制定手术方案,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肛管直肠内超声在复杂肛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5例复杂性多分支肛瘘管患者进行肛管直肠内超声检查,并结合术中所见以及术后随访对超声结果的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肛管直肠内超声可以清晰显示复杂肛瘘瘘管在肛周组织中的走行,并可协助寻找内口。术中探查证实与术前腔内超声提示窦道走形一致者占97.78%。结论肛管直肠内超声技术对于复杂肛瘘的术前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三维肛肠超声扫描结合瘘管双氧水造影在肛瘘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对14例肛瘘患者进行,三维肛肠超声检查,将术前获取的三维超声重建图像资料与肛瘘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14例均经三维肛肠超声检查,10例为单纯性肛瘘,4例为复杂件肛瘘;其中低佗肛瘘5例,高位肛瘘9例,均经手术证实;其中三维肛肠超声检查括约肌间瘘7例,经括约肌瘘4例,括约肌上瘘3例(而手术证实为括约肌间瘘6例,经括约肌瘘5例,括约肌上瘘3例)。三维肛肠超声结合双氧水造影能准确提高瘘管内口及支管的显影,14例患者存在15个肛瘘内口及2例存在支管,其中1例存在1个潜在内口。结果表明,三维肛肠超声瘘管三维图像重建可清晰显示瘘管的具体位置(内、外口)、形态、走行特点及其与肛管内外括约肌、肛提肌、耻骨直肠肌的关系。三维肛肠超声结合瘘管双氧水造影可以精确地对肛瘘进行定位、分型诊断,为手术提供最直观、立体、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直肠腔内超声在肛瘘手术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探讨应用直肠腔内超声提高肛瘘,尤其是复杂肛瘘的手术成功率。方法:对70例肛瘘患者随机分检查治疗组、对照治疗组,并对两组瘘管,及内口与手术符合率作回顾性比较分析、总结。结果:检查治疗组手术成功率100%,对照治疗组手术成功率86.7%。结论:直肠腔内超声对提高肛瘘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相控阵线圈高分辨MRI对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术前诊断价值.将35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术前利用相控阵线圈高分辨MRI扫描,以手术结果为标准.将MRI检查结果及术前临床一般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与手术探查结果相比,术前MRI在诊断肛瘘侵犯位置高低方面的准确率为88.6%,术前一般检查的准确率为57.1%:术前MRI在肛瘘内口诊断方面的准确率为85.7%,术前一般检查的准确率为51.4%。肛瘘的MRI检查结果优于术前一般检查。结果表明,应用相控阵线圈高分辨MRI检查,能较准确地判断肛瘘侵犯部位的高低以及内口的位置、瘘管的走向.对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及手术时避免肛门括约肌的损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治疗高位肛瘘较为有效的手术方式,采用改良探针挂线结合过氧化氢灌洗治疗高位肛瘘46例,并与传统挂线手术治疗的32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传统挂线组与改良组术后均获近期治愈,改良组创面愈合时间为(20.3±0.3)d,对照组为(28.4±0.5)d(P〈0.05);对照组肛瘘复发2例,改良组无复发(P〈0.05)。结果表明,改良探针挂线结合过氧化氢灌洗治疗高位肛瘘的疗效优于传统挂线手术。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1.5T高场磁共振成像(MRI)在肛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对31例临床诊断为肛瘘的患者术前应用1.5T高场磁共振体部相控阵列线圈进行轴位、矢状位、冠状位的多种序列的检查。结果发现,MRI诊断结果与手术诊断结果完全一致,吻合率达到100%。其中经括约肌肛瘘9例,括约肌间肛瘘16例,括约肌外肛瘘1例,括约肌上肛瘘5例。单纯性肛瘘11例,复杂性肛瘘20例。MRI对瘘管显示的敏感度为100%;对脓肿显示的敏感度为100%;内口有2例为假阴性,对内口显示的敏感度为93.5%。结果表明,应用1.5T高场MRI能准确定位肛瘘的内口、瘘管的走向及其与肛管直肠括约肌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We report on a clinicopathologic study in an animal model of treatment with a new bioabsorbable polymer plug (BAPP). Over a 2-week period, 6 porcine models, which each had 4 anal fistulae, were created using Blake drains. The pigs were divided into 2 groups: the BAPP-treatment group (n = 12 fistulae) and the control group (n = 12 fistulae). Two weeks later, the pigs were humanely killed, and the perianal sites were excised and examined with gross and pathologic studies. Each fistula in the BAPP group was completely cured. In the pathologic study, the treatment sites had little disarray, few defects in the muscular layer, and small numbers of inflammatory cells. The control group had a significantly greater number of inflammatory cells and microabscesses than the BAPP group. The newly developed BAPP reduced the infection and induced good healing in anal fistulae. The BAPP may be a useful new device for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anal fistulae.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肛瘘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总结358例不同类型肛瘘的治疗过程,低位肛瘘一次切除,高位肛瘘低位切开,高位挂实线,窦道(支管)挂浮线;科学有效的术后治疗.结果 一次手术治愈324例,一次手术治愈率90.5%;二次手术治愈34例,13例为第一次手术病灶切除不完全,21例为手术后换药不妥而假愈合.结论 不...  相似文献   

18.
为观察手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疗效,针对一个内口的复杂性肛瘘,采用狭长U形切口处理内口和主管,再根据具体情况处理支管,治疗复杂性肛瘘106例,结果治愈率100%,无并发症。随访1~6年,复发3例,复发率2.8%。结果表明,该方法治疗复杂性肛瘘,愈合快,瘢痕小,对肛门功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直肠三维超声与双平面超声联合应用对直肠癌术前分期的临床意义。方法 76例直肠癌患者采用经直肠三维超声联合双平面超声检查,与术后分期诊断结果进行对比,计算单纯经直肠三维超声及经直肠三维超声联合双平面超声对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的准确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联合应用经直肠三维超声与双平面超声检查对直肠癌术前分期的准确率为93.4%(71/76),显著高于单纯经直肠三维超声检查的82.9%(63/76),P0.05。结论经直肠三维超声与双平面超声联合应用于直肠癌的术前分期诊断,准确性较高,对于手术方案的制定以及患者预后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