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158例儿童血铅水平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为了解儿童血铅含量、铅中毒的程度.铅中毒的原因,以寻找预防和降低铅中毒的方法及途径。方法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检测儿童末梢血中铅的含量。结果1158例儿童中.血铅浓度大于100μg/L者173名,占14.94%,血铅浓度小于100μg/L者985名.占85.06%。集居儿童血铅水平高于散居儿童,有显著性差异(P〈0.01);大年龄段儿童血铅水平高于小年龄段儿童,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本组儿童铅中毒比例不算太高.中毒的程度属于低-中度.但随着近年来交通、经济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日趋明显.儿童铅中毒的防治工作也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慈溪市学前儿童血铅水平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探讨防治对策.方法 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对慈溪市1200名学前儿童进行血铅检测,并对血铅〉100μg/L儿童进行可能铅源接触史调查.结果 1200例儿章平均血铅值为(50.45±33.79)μg,L,血铅水平〉100μg/L的儿童为117例,占9.75%.血铅水平及铅中毒检出率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饮食习惯、卫生习惯、家庭环境及被动吸烟是儿童血铅水平增高的因素.结论 慈溪市学前儿童铅中毒现状不容忽视,应加强铅中毒的健康宣教.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临沂市区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及铅中毒流行状况.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临沂市区1 228名学龄前儿童,对其进行血铅含量检测并统计分析.结果 1228名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均值为0.366μmol/L (75.8μg/L).其中血铅含量≥0.483μmol/L(100μg/L)者210例,铅中毒率为17.1%.不同性别间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均值和铅中毒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沂市区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较高,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王建新  林欢  杨小星 《中国热带医学》2011,11(12):1554-1555
目的调查深圳市宝安区1~6岁儿童的血铅含量。方法采用钨舟原子吸收法调查宝安区1 326名1~6岁儿童的血铅含量。结果结果表明,1 326名儿童血铅均值为(56.88±15.8)μg/L,血铅含量大于100μg/L的高铅血症儿童170名,占测测定人数的12.82%,血铅含量大于200μg/L的铅中毒儿童21名,占测定人数的1.58%,铅中毒无性别差异(P〉0.05)。结论深圳市宝安区1~6岁儿童血铅含量较高,应制定有效控制措施,切实保护学龄前儿童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5.
吴长慧 《中外医疗》2014,(9):186+188-186,188
目的探讨儿童铅中毒的原因,并对此提出避免措施和解决办法。方法选取2013年6月0—10岁门诊儿童,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其静脉血液进行铅含量检测,再对不同年龄的男童和女童进行比较,分析他们的血铅水平和临床特点。结果在100例儿童体检血铅检查中,有7例儿童血铅超过100μg/L,血铅超标达到7%,当中有Ⅱ级4例,Ⅱ级以上的3例。男童的5例血铅超标,血铅超标率达到7.46%,女童2例超标,超标率为6.06%,男童和女童的铅中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发现,3-7岁年龄组的铅中毒检出率最高,而对女童的铅中毒检出率明显比男童要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松阳县6岁以下儿童铅中毒情况,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对2007年1-12月在本单位儿保门诊体检的6岁以下儿童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方法测定其末梢血铅浓度。结果1593例儿童中,平均血铅浓度75μg/L,铅中毒(血铅浓度≥100μg/L)261例,检出率为16.4%。城镇与农村、不同性别之间铅中毒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4-6岁组儿童铅中毒检出率显著高于~3岁组(P〈0.01)。结论松阳县6岁以下儿保门诊体检儿童铅中毒的检出率较高,应予足够重视。通过加强宣教、铅中毒筛查十分关键。  相似文献   

7.
0~14岁儿童血铅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0~14岁儿童血铅水平,为防治儿童铅中毒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505名0~14岁儿童,分〈3岁、3~7岁、〉7岁3组。应用电化学方法测定其血铅水平。结果:儿童平均血铅为(77.2±34.9)μg/L;血铅最低值为31.6μg/L,最高值为278.4μg/L。除3~7岁组,其余组男女间血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血铅≥50μg/L者464例,≥100μg/L者71例。各年龄组男女间铅中毒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铅中毒发生率男童随年龄增长而增高(P〈0.01)。结论:0~14岁儿童血铅水平及铅中毒发生率均较高,防治铅中毒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烟台市牟平区0~12岁儿童血铅水平并初步分析其原因。方法对2003年7月~2006年7月于本院门诊就诊的2529名0~12岁儿童血铅水平进行测定。结果男童血铅均值及铅中毒比率均高于女童,差异有显著性(t=4.18,P〈0.001;χ^2=5.39,P〈0.05)。1~3岁组血铅均值及铅中毒比率为最高,0~1岁组最低,差异有极显著性(F=108.37,q=15.28~37.86,P〈0.01;χ^2=115.2,P〈0.01)。结论我区儿童体内铅水平高于理想数值,对健康造成了危害,应采取措施,预防铅中毒。  相似文献   

9.
深圳市13851例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深圳市学龄前儿童的血铅水平,为制定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3851例0-6岁儿童采集静脉血,用BH2100型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铅水平。结果13851名儿童血铅均值为47.87μg/L,铅中毒发生率2.642%。血铅水平随年龄递增,总体有差异(P〈0.05),各年龄组铅中毒发生率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女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深圳市儿童血铅水平处于低水平,但仍需加强血铅控制。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诸暨市儿童血铅浓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波萍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7):71-71,89
目的探讨浙江省诸暨市1~7岁血铅浓度及铅中毒发生率,为开展儿童铅中毒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09年6~12月间来我院体检的1280名儿童应用LK98B型微量元素分析仪测定血铅浓度。结果 1280例儿童血铅水平平均(65.67±23.26)μg/L,铅中毒发生率为15.63%。男、女童血铅水平及铅中毒发生率分别为(70.13±24.13)μg/L、20.59%和(61.50±24.12)μg/L、10.00%,男童血铅水平、铅中毒发生率高(P0.05)。各年龄组间血铅水平有差异(P0.05),铅中毒检出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加。结论诸暨市儿童血铅浓度偏高,随着年龄的增大,中毒呈增高趋势,应引起高度重视,积极预防儿童铅中毒。  相似文献   

11.
西宁市358名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西宁市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及影响儿童血铅水平的因素,为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西宁市两所幼儿园358名儿童作为样本,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血铅值,并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儿童卫生合作中心研制问卷,调查了解影响儿童血铅水平的相关因素。结果西宁市学龄前儿童铅中毒检出率为11.17%,铅中毒以4岁组发生率最高,达13.71%,男生血铅水平高于女生(u=15.20,P〉0.05),儿童铅中毒的危险因素主要有临街居住、玩具几乎不清洗、啃咬铅笔文具、经常食用膨化食品。结论西宁市属儿童铅中毒中度流行区,儿童血铅水平受居住场所、接触含铅用具和食用含铅食品等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南宁市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BPb)对体格发育和心理行为的影响.方法:对南宁市624名2~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血铅、体格发育、血红蛋白以及心理行为的测定.结果:以美国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铅中毒标准(血铅水平100μg/L)为界线,2~岁组、4~岁组和总体男童血铅水平显著高于女童(P<0.05);男女童各年龄组间血铅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岁组、3~岁组和总体男童的铅中毒检出率显著高于女童(P<0.05);男女童各年龄组间铅中毒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对身高和体重达标率及贫血发生率的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铅水平≥100 μg/L的学龄前儿童交往不良、躯体叙述攻击和多动违纪行为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血铅水平<100 μg/L的学龄前儿童(P<0.05).结论:南宁市学龄前儿童血铅含量存在性别差异,而且血铅水平对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巢湖市1~5岁儿童血铅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初锦  程军  周义先 《安徽医学》2009,30(3):231-232
目的了解巢湖市儿童血铅水平,对不同性别、年龄儿童血铅水平比较研究。方法对门诊进行微量元素检测的710名1~5岁儿童进行血铅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男性420名,女性290名,血铅水平最大值132ug/L,最小值17μg/L,平均值为63.72±24.75μg/L。以铅中毒基点100μg/L为标准,铅中毒发生率为14.08%,男女童铅中毒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儿童血铅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巢湖市儿童血铅水平比较高,应予以重视,足够认识,及早发现,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4.
韦祁山  汪玉堂 《卫生职业教育》2006,24(17):102-102,105
目的了解兰州市1岁以下婴儿铅中毒患病情况。方法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兰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正常体检的938例1岁以下婴儿进行血铅检测。结果938例婴儿中,铅中毒(血铅浓度≥100μg/L)的检出率为30.5%,月龄越大,检出率越高(P=0.000)。铅中毒检出率无明显的性别差异(P=0.522)和季节差异(P=0.282)。结论兰州市1岁以下门诊体检婴儿铅中毒的检出率较高,月龄越大,检出率越高,应予以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5.
广西百色市0~6岁儿童铅中毒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百色市儿童铅中毒情况,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1 554名0~6岁儿童,其中居住在工业区442名和非工业区1 112名.采用钨舟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其血铅水平.结果 1 554名儿童血铅浓度为(56.44±28.40)μg/L,检出高铅血症108名(6.95%),铅中毒6名(0.39%);工业区组血铅水平高于非工业区组(P<0.05),工业区组高铅血症检出率为9.28%(41/442)与非工业区组的6.03%(67/1 11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间血铅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5岁儿童组高铅血症检出率最高为10.36%.结论 百色市学龄前儿童铅中毒率较低,但其平均血铅浓度较高,应引起家长及社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13627例小学生血铅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齐毅 《中国医药导报》2008,5(14):125-125
目的:了解鞍山市小学生的血铅情况。方法: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铅含量,并对不同区域、不同年龄段小学生铅中毒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13627例儿童中,血铅≥100μg,L者2779例,铅中毒检出率为20.40%;不同居住区域的儿童铅中毒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鞍山市小学生铅中毒发生情况不容忽视,减少环境污染及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是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湖北省襄阳市0~6岁儿童血铅水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儿童铅中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09年8月-2010年8月,在襄阳市的襄城区、樊城区、高新区随机各选取2 000例0~6岁儿童,采用钨舟原子吸收光谱法对该6 000例儿童的血铅水平进行检测并统计分析.结果 6000例儿童中铅水平完全正常5 742例(95.7%)、超标258例(4.3%),其中,血铅100~200μg/L者218例(84.50%)、>200 μg/L者40例(15.50%).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儿童血铅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我市儿童平均血铅水平33.10 μg/L,男、女儿童血铅水平分别为(37.27±1.34)μg/L、(31.53±1.34)μg/L.结论 我市儿童血铅水平基本处于正常状态,但仍有一部分儿童出现铅中毒,其中生活在工业区的儿童出现铅中毒比例较高.由于铅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要定期对儿童的血铅水平进行检测,对于出现轻度铅中毒的儿童要及时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环境干预和营养支持;对中度以上铅中毒儿童要积极寻找污染源,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必要的干预和治疗,以使儿童能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王文升 《中外医疗》2008,27(27):98-99
目的 了解本地区儿童话中毒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运用石墨炉法对624名儿童血话进行检潮.结果 儿童血铅均值为64.0327 μg/L,儿童血铝≥100 μg/L的检出率为14.423%,高铝血症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男童大于女童.结论 温岭地区血铅水平较全目低,但应加强儿童血铅的行筛查,及早发现儿童高土铝和铅中毒.  相似文献   

19.
0~5岁儿童血铅水平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梁桂杰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3):147-147
目的 了解辽宁省普兰店市0~5岁儿童血铅的水平.方法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末梢血铅值,并对血铅水平进行分析.结果 1197名儿童血铅水平平均为(67.33±37.57)μg/L,铅中毒检出率为17.16%.儿童血铅水平存在着性别差异,男童较女童高.儿童吸吮手指、常吃含铅的食品、每日在马路上时间长,家庭装修、父母职业接触是儿童血铅水平增高的主要原因.结论 0~5岁儿童铅中毒检出率接近国内其他城市水平.为提高儿童生存质量,预防儿童铅中毒,应引起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儿童血铅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控制儿童铅中毒提供依据。方法: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对1156例0岁~7岁儿童进行血铅含量测定。结果:1156例儿童血铅均值为56.54μg/L,其中血铅浓度≥100μg/L有157例,占13.58%;大年龄段儿童血铅水平及铅中毒检出率高于小年龄段儿童,差异有显著性(P<0.01);男童血铅水平及铅中毒检出率高于女童,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铅中毒已经对儿童健康造成了潜在的危害,在儿童保健中应科学合理地推行铅中毒的防治,加大健康教育力度,改善儿童健康教育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