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甄希成  陈新  白巍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9):3366-3368
目的观察传统按摩结合持续被动运动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股四头肌横截面积的影响。方法选取沈阳第七人民医院康复科经颅脑CT或MRI确诊的偏瘫患者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例)及对照组(10例)。两组均接受传统按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使用持续被动运动训练运动下肢,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股四头肌横截面积。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大腿中段股四头肌横断面积〔(68.5±6.4)cm2与(69.2±5.6)cm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5个月的治疗,两组大腿中段股四头肌横断面积〔(66.7±5.7)cm2与(60.6±5.8)cm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按摩结合持续被动运动康复训练能减轻脑卒中患者股四头肌萎缩程度,同时减小康复治疗师的工作量,也为脑卒中患者肌肉萎缩现象的防治提供了新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镜患者行早期持续被动运动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镜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早期持续被动运动观察组和常规恢复对照组。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患者利用持续被动运动机(CMP)行早期持续被动运动,比较2组患者治疗15d后的膝关节自由屈伸度、疼痛程度、肿胀程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综合以上指标判断行早期持续被动运动对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镜患者恢复的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治疗15天后膝关节自由屈伸度均有改善,疼痛和肿胀均有所缓解。观察组膝关节自由屈伸度为120±20°,对照组为60±3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临床疗效评分和并发症方面上也有明显优势,P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持续被动运动能促进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镜患者恢复,具有临床推广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CPM关节恢复器是以持续被动运动理论为基础,通过模拟人体自然运动,激发人的自然复原力,发挥组织代偿作用,进行下肢关节功能恢复训练的一种仪器.在临床治疗中,为了达到病人的早期疾病的诊断、治疗与康复,现代医学除了手术与药物治疗外,还必须应用物理的各种方法进行诊断与治疗.被动运动指的是患者肌肉在不作主动收缩,完全放松的情况下,借助他人或器械的力量,作单个关节或多关节的活动,以达到缓解痉挛防止肌肉萎缩、改善或保持关节的活动度、防止牯连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郑义君  杨绿频 《广西医学》2007,29(5):709-710
目的 观察持续被动运动器对关节功能康复效果.方法 156例膝部骨折在术后第1天开始使用下肢持续被动运动器,2次/d,1~2 h/次.膝关节活动度由0~30°开始,逐日增加至90~110°,同时进行主动股四头肌收缩和膝关节活动训练.结果 依据AKSS膝关节评分标准,达到183~200分142例,达到173~183分12例,达到140~150分2例.结论 膝部骨折手术后早期使用持续被动运动器进行康复锻炼,对防止膝关节粘连、恢复膝关节功能具有明显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持续被动运动(CPM)和人工手法被动运动2种方法对预防截瘫患者并发膝关节僵硬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截瘫患者随机分为CPM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的手法被动运动,CPM组应用CPM被动运动。比较运动前后膝关节被动屈曲的活动范围(ROM)。结果 CPM组和对照组病人卧床一段时间后,膝关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活动受限(P〈0.05),但CPM组膝关节活动范围(被动屈曲ROM)受影响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要小(P〈0.05)。结论使用CPM行康复功能锻炼可以明显减少截瘫患者膝关节僵硬的发生或改善截瘫患者膝关节的被动屈曲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踝关节持续被动运动在脑瘫足外翻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100例脑瘫足外翻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后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综合康复治疗,研究组患儿在综合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踝关节持续被动运动(CPM)治疗,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与比较两组患儿的站立及走、跑、跳能力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后两...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观察持续被动运动结合超短波和动态干扰电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 将71例肩周炎患者根据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定义接受常规超短波和动态干扰电治疗的3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在此基础上联合持续被动运动治疗的3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RO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ROM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生理功能、身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情感职能、心理健康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被动运动结合超短波和动态干扰电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持续被动运动治疗膝关节周围病变的护理唐红兵膝关节周围病变在长期关节制动中造成了许多有害影响,如关节僵硬、疼痛、肌肉萎作者单位:解放军第九八医院骨科,浙江湖州313000缩等,我科自1994年始将关节持续被动运动(CPM)锻炼用于膝关节周围病变术后病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1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接受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治疗,在治疗期间要求患者限制使用健侧,用休息位夹板或吊带将健侧上肢固定,每天清醒时固定时间90%以上,持续2周。强制使用患侧,实施针对性治疗,每周5次,持续2周。治疗前和治疗后用上肢功能测验(UE-FT)和简易上肢功能检查(STEF)评定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结果患者治疗后UEFT和STEF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是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与特点。方法 2003年1月-2005年1月间对31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进行手术治疗,术后持续被动运动功能锻炼。结果所有病例进行半年以上的随访,骨折愈合良好,膝关节功能较满意。结论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结合膝关节持续被动运动功能锻炼可以获得满意疗效。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1.
李家军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2):1416-1419
目的:探讨系统康复训练在膝关节骨折术后改善关节活动范围的作用。方法:膝关节周围骨折手术后2个月出现明显膝关节活动功能障碍的患者6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n=35)和对照组(n=33)。两组患者均先进行理疗(蜡疗或热敷治疗)、关节松动术等治疗以及屈伸膝的等张收缩训练,6次/w,治疗组另于等张收缩训练后进行膝关节屈、伸活动终末端等长收缩训练,但两组患者每天总主动肌力训练时间相等。两组患者均于训练60d后测量膝关节活动范围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膝关节主、被动屈伸活动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康复训练后两组患者主、被动屈伸膝关节的活动范围均有明显改善,两组组内自身康复前、后活动范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主动屈曲角度较对照组改善明显,两组之间康复后活动范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训练对损伤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的患者可明显改善膝关节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君、臣、佐、使配伍推拿方法即揉推“颈部五线”联合抻颈肌、轻点穴治疗非肿块型肌性斜颈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1例非肿块型肌性斜颈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36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推拿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结合原治疗经验增减,即以揉推“颈部五线”为君,以增加抻颈肌时间为臣,以轻点体穴为佐使。在治疗前,治疗3、6周后评定患儿颈部歪斜角度和颈部被动关节活动度,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3、6周患侧旋转角度和健侧侧屈角度均显著增加(P<0.05),颈部歪斜角度均显著减小(P<0.05);治疗组侧旋转角度和健侧侧屈角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颈部歪斜角度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用君、臣、佐、使配伍推拿方法治疗非肿块型肌性斜颈,对改善患儿颈部歪斜角度、颈部被动关节活动度效果确切,整体疗效优于传统推拿手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足下垂患者施于2种不同被动运动方法的康复效果,探讨有效的护理对策与措施。方法将37例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足下垂患者随机分成A(观察组)、B(对照组)2组。A组19例采用下肢关节康复器行踝关节被动运动,B组18例行踝关节人工手法被动运动。观察记录运动12周后2组踝关节及肌力的恢复情况,应用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踝关节活动度、肌力明显优于B组。结论应用下肢关节康复器对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足下垂患者施于被动运动,康复效果明显优于人工被动运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成人胫骨髁间棘骨折的微创治疗。方法在2006年1月至2008年5月期间共完成关节镜下成人胫骨髁间棘骨折修复固定22例,其中男12例,女10例;新鲜骨折18例,陈旧性骨折4例;按Meyers—McKeever骨折分型:Ⅱ型8例,Ⅲ型14例。22例骨折全部在关节镜下应用钢丝缝合固定。术后进行系统化的患肢康复训练,包括主动和被动伸屈关节(ROM),髌骨推移锻炼,进行股四头肌、胭绳肌、小腿肌的肌力锻炼,以及患膝的本体感觉训练。结果术后6个月对所有患者均进行随访和康复指导,并进行放射学和,临床评估。放射学检查:术后8周,所有患者的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术后6个月所有患者患膝活动范围均达到了健侧水平,无疼痛症状;4例患者患膝关节有轻微的慢性肿胀。HSS膝关节临床功能评分:优18例,良4例。结论关节镜下钢丝缝合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简便、固定可靠、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同时可以发现并治疗关节内合并伤,能够最大程度恢复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KhanP2型)的诊断,前外侧开窗复位植骨内固定手术方法治疗及效果。方法:对28例胫骨平台KhanP2型骨折,常规行X线正侧位、CT平扫及三维重建检查明确诊断。采用膝外侧"S"形切口,开窗法显露骨折端,复位、植骨、钢板螺丝钉内固定,同时处理合并韧带、半月板损,术后早期被动关节功能锻炼。结果:所有骨折面复位满意,关节活动度大于90。,3例轻度疼痛,疗效满意。结论:对于胫骨平台KhanP2型骨折,术前应利用CT平扫及三维重建明确诊断,术中采用前外侧开窗直视下复位骨折+植骨+内固定术,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该方法治疗KhanP2型骨折骨折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 (CPM) in the postoperativ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undergoing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DESIGN--A randomized controlled single-blind trial of CPM plus standardized rehabilitation vs standard rehabilitation alone. SETTING--A referral hospital for arthritis and musculoskeletal care. PATIENTS--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end-stage osteoarthritis or rheumatoid arthritis undergoing primary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who had at least 90 degrees of passive knee flexion. One hundred fifty-four patients were eligible and 102 patients agreed to participate and were randomized. Ninety-three patients completed the study protocol. INTERVENTION--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 machines programmed for rate and specified arc of motion within 24 hours of surgery with range increased daily as tolerated with standardized rehabilitation program compared with standardized rehabilitation program alone. MAIN OUTCOME MEASURES--Primary outcomes were pain, active and passive knee range of motion, swelling (or circumference), quadriceps strength at postoperative day 7, as well as complications, length of stay, and active and passive range of motion and function at 6 weeks. RESULTS--Use of CPM increased active flexion and decreased swelling and the need for manipulations but did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 pain, active and passive extension, quadriceps strength, or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At 6 weeks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either range of motion or function. In this series, use of CPM resulted in a net savings of $6764 over conventional rehabilitation in achieving these results. CONCLUSION--For the average patient undergoing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CPM is more effective in improving range of motion, decreasing swelling, and reducing the need for manipulation than is conventional therapy and lowers cost.  相似文献   

17.
早期康复治疗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菲  杨辉  刘平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5):538-539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对膝关节的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30例,42膝,手术第1天~3天开始肌力及关节活动度训练,同时疼痛部位行810nm半导体激光局部照射,第2天~3天开始使用CPM治疗。结果:平均HSS评分82.8分,平均膝关节屈曲度为96.5°。结论:膝关节置换术后尽早开展康复治疗可减轻粘连,缓解局部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是提高术后疗效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动力髁螺钉结合持续冷敷及下肢功能锻炼仪治疗仪(CPM)治疗股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5年6月至2009年6月我院手术治疗股骨髁间骨折36例,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按Merchan等提出的评定标准进行评定:疗效评定为优、良、可、差四级。结果经随访9-24个月,平均18个月,36例全部骨性愈合。按Merchan等提出的评定标准评定:优28例,良5例,可3例,优良率为91.67%。结论动力髁螺钉固定治疗股骨髁间骨折结合持续冷敷并早期应用下肢功能锻炼仪,消肿快,痛苦小,功能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坐位和卧位持续性被动运动训练对下肢骨关节术后康复效果的促进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151例下肢骨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接受手术治疗,分为对照组(73例)和观察组(78例)分别给予传统术后康复训练和传统康复训练结合坐位和卧位持续性被动运动训练.结果:较之本组治疗前,两组的各关节屈曲和伸展活动度均出现提高的情况,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各关节屈曲和伸展活动度均出现大于对照组,P<0.05.较之本组治疗前两组的6min的步行距离和10米的步行时间均出现改善的情况,步行距离增加,步行时间缩短,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6min的步行距离和10米的步行时间均出现大于或者短于对照组,P<0.05.较之本组治疗前,两组的平衡能力评分均出现提高的情况,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平衡能力评分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下肢骨关节术后患者实施坐位和卧位持续性被动运动训练可以获得十分理想的效果,提高其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等,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