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肺栓塞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其发病率、病死率及误诊率均较高,国外肺动脉栓塞漏诊率67%,未经治疗的肺栓塞病死率约30%。如能及时正确诊治,  相似文献   

2.
肺检塞 (PT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PET在国外发病率很高。美国每年约 6 5万以上人患有症状的肺栓塞。死于 PET的病人约5万人以上 ,死亡率达 10 %。在常规尸解中发现率为 2 5 % -30 %。如用特殊的技术检查可达 6 0 % ,甚至仍是低估了 ,因为有些栓子可能已溶解了。 PTE在临床死亡原因中居第三位。北京协和医院 PTE尸检检出率为 30 % ,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于心肺血管尸检中 ,肺段以上肺栓塞检出率为 11%。日本报告为 1.5 %。因此东方人 PET的发生率可能较低。但根据近年来国内…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肺栓塞患者的危险因素和临床特征。方法分析37例肺栓塞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诊治经过及预后。结果37例肺栓塞中,手术科室发生15例(40.5%),非手术科室发生22例(59.5%)。13.5%患者有呼吸困难、胸痛、咯血三联征,13.5%心电图有SⅠQⅢTⅢ表现,21.6%有肺动脉高压,8.1%肺栓塞患者最终死亡。手术科室肺栓塞患者Kaprini评分和SⅠQⅢTⅢ比例显著高于非手术科室,但两组在临床症状、体征和预后上无统计学差异。住院期间病死率为8.1%,1年内病死率13.5%。结论住院患者是肺栓塞的高危人群,病死率高。恰当的风险评分、预防、早期发现和治疗可能是减少其病死率和致死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对肺栓塞诊疗的认识,减低肺栓塞漏、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6月至2006年11月我院住院诊治的74例肺栓塞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等临床资料。结果易发肺栓塞的因素为下肢深静脉血栓、恶性肿瘤、外科手术及创伤、长期卧床〉1周、高龄等。在诊断过程中,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是常用的确诊手段,治疗时积极溶栓、抗凝治疗可降低病死率。结论临床医师只要对疑似肺栓塞病例有高度警惕性,规范化诊断治疗,可明显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合并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继发性危险因素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AECOPD组及AECOPD并PE组共60例,分析继发性危险因素。结果AECOPD组与AECOPD并PE组在既往肺血栓栓塞症史、恶性肿瘤、6周内手术史、下肢外伤史、心功能不全、脑血管意外、制动(长期卧床)的危险因素结果中,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年龄及性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发生肺栓塞的常见继发性危险因素有既往肺血栓栓塞症史、恶性肿瘤、6周内手术史、下肢外伤史、心功能不全、脑血管意外、制动(长期卧床)。  相似文献   

6.
肺栓塞( pulmonary embolism,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症,包括肺血栓栓塞症( 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脂肪栓塞综合症、羊水栓塞、空气栓塞、肿瘤栓塞等,其中PTE是最常见的PE类型,通常所说的PE即指PTE.在美国PE占死亡原因的第三位,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在我国,有关PE的发病率尚缺乏准确的统计,但近年PE的诊断率有明显的增长.未诊治的PE患者,病死率高达20%~30%,而经及时诊治的PE,病死率可降至2%~8%[1].PE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大多数是非特异性的,极易误诊、漏诊,本文就PE的诊治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栓塞指数(CTI)在肺栓塞(PE)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入选通过双源CT肺动脉造影确诊的187例PE患者,132例为急性PE,55例为慢性PE;急性PE中,低危组46例,中危组86例,高危组0例。通过CT影像计算CTI,结合PE危险分层绘制两者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并得到最佳诊断阈值,按对应的CTI将急、慢性PE患者分别划分为2组,对比分析2组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1急性PE中,低危组平均CTI为(37.5±27.4)%,中危组平均CTI为(50.8±2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PE平均CTI为(23.1±21.9)%。2CTI与危险分层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53(P=0.004),最佳诊断阈值对应的CTI为60%。3急、慢性PE患者CTI在性别、年龄分布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急性PE中,与CTI60%组相比,CTI≥60%组出现呼吸困难及晕厥症状比例更多,心率更快,PaO_2、SaO_2、PaCO_2降低,P(A-a)O_2增高,WBC、NEUT、Hs CRP增高,cTnI、BNP、D-二聚体增高,RA、RV、RV/LV增高(均P0.05)。2组在收缩压、舒张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慢性PE中,与CTI60%组相比,CTI≥60%组出现呼吸困难症状比例更多,PaO_2、SaO_2、PaCO_2降低,P(A-a)O_2增高,HsCRP、D-二聚体增高,RA、RV、RV/LV增高。急性、慢性PE中,CTI≥60%组的肺栓塞严重指数(PESI)评分均高于CTI60%组(P0.05)。结论:CTI与PE危险分层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两者ROC曲线的最佳诊断阈值所对应的CTI为60%。以60%为界,CTI可良好区分急、慢性PE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说明CTI在急、慢性PE患者中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在广西地区强化推广肺栓塞诊疗技术及其效果评价。方法 2008年底举办静脉血栓栓塞症诊疗技术专题学习班对广西地区13家医院呼吸内科医护人员、放射科和超声科医生进行肺栓塞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技术以及治疗规范进行集中培训,之后对各参与单位进行肺栓塞诊疗技术指导。比较培训之后2009~2011年与2005~2007年肺栓塞病例占呼吸内科同期住院病例比例、诊疗技术和住院期间病死率。结果 与2005~2007年比较,2009~2011年肺栓塞病例占同期呼吸内科住院病例比例显著增高[1.03%(604/58 530)vs 0.71%(273/38 581)](P<0.001),确诊病例占肺栓塞病例也显著提高[73.01%(441/604)vs 64.84%(177/273)],P=0.014。CT肺动脉造影是2005~2007年及2009~2011年确诊肺栓塞主要技术(分别为95.69%和92.95%)。2009~2011年住院期间死于肺栓塞比例较2005~2007年显著下降[8.61%(52/604)vs 16.12%(44/273)],P=0.017。结论 强化推广静脉血栓栓塞症诊疗技术有利于提高肺栓塞诊疗水平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对原发性肺动脉肉瘤的CT影像特征的认识及其与慢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的鉴别能力。方法:回顾性纳入2009年8月至2019年7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经手术后病理确诊的原发性肺动脉肉瘤(PAS组)和累及中央肺动脉的慢性肺动脉血栓栓塞(CPTE组)的患者资料。PAS组13例,其中男10例,女3例,年龄(45.4±15....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文对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特点和临床诊治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呼吸科确诊的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确诊的急性肺栓塞患者,给予抗凝药物治疗及无创呼吸机支持呼吸后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结论肺栓塞的临床症状、体征不典型,误诊率高,发病与易患因素密切相关,需结合辅助检查进行诊断,及时的抗凝治疗及呼吸机支持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急性肺栓塞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淑荣  李永春 《国际呼吸杂志》2007,27(21):1668-1671
急性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各种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引起的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心肺疾患,其发病率、病死率、误诊率高,近年来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正确诊断和及时治疗是降低PE患者病死率的关键。为了提高对急性肺栓塞的认识水平,现就其诊断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提高临床医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血栓栓塞症(PTE)的认识。方法 分析2例COPD合并PTE的临床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COPD合并PTE患者临床表现以呼吸困难为突出表现,咳嗽、咳痰较轻,肺部缺乏啰音。动脉血气分析均有低氧血症,二氧化碳分压正常,其中1例二氧化碳分压较前下降。2例均经CT肺动脉造影确诊PTE。结论 缺乏感染征象、呼吸困难突出、二氧化碳分压较前降低是诊断COPD合并PTE的重要线索,CT肺动脉造影是确诊的重要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手术治疗慢性肺动脉栓塞的疗效,对9例临床诊断为慢性肺动脉栓塞患者在全麻及体外循环下行血栓清除及肺动脉内膜剥脱术。结果:9例患者术后恢复顺利,随访9~72个月,远期效果良好。认为对慢性肺动脉栓塞患者采用外科血栓清除及肺动脉内膜剥脱术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Jiří Widimský 《Cor et vasa》2013,55(6):e497-e509
Novelties include the introduction of sPESI, a simplified index of pulmonary embolism severity, and hs-cTnT as a new biomarker, already in use in clinical practice.Another novelty is the term unstable pulmonary embolism characterized by either the presence of cardiogenic shock or the need for ventilatory support.The main new information is the evidence of a large US study of treatment of unstable pulmonary embolism reporting a 67% reduction in overall mortality of unstable patients when treated with thrombolytic treatment when compared with the anticoagulation in the same unstable patients.The reduction was obtained across all age groups as well as in comorbid patients.Results of the above study clearly show that, in the absence of absolute contraindications, all unstable APE patients, including the elderly and comorbid patients, should be treated with thrombolysis.By contrast, the comparison of thrombolytic and anticoagulation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submassive pulmonary embolism in the PEITHO trial provided unconvincing results, perhaps because of the low mortality rates of the whole group of 1004 patients.Also reported are data from a US study of embolectomies. Caval filter insertion reduced the mortality rates in all analyzed groups. Based on the facts, it is believed another appropriate indication is that of temporary caval filter insertion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massive APE, in whom recurrence of pulmonary embolism from pelvic veins has not been ruled out by CT venography.Hemodynamically stable patients should be treated with LMWH or unfractionated heparins, or rivaroxaban or apixaban.At the end of hospitalization a control echocardiography and calculation of residual pulmonary vascular obstruction on a perfusion scan should be performed.  相似文献   

15.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是急性肺栓塞最严重的并发症,由于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常常会漏诊,造成患者死亡。近年来,虽然多种影像技术已应用于CTEPH 患者,但在CTEPH 的诊断、预后及治疗的选择决策上仍有不确定性,熟练掌握各类影像技术特点,可提升利用率。目前肺动脉内膜剥脱术是治疗CTEPH 的首选方式,对于无法手术治疗的患者,经皮肺动脉成形术可作为一种新的治疗选择。本文主要综述了影像学检查在CTEPH 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前急性肺栓塞患者右心功能不全仍无统一的诊断标准,国内外指南一般结合多种检查方法进行综合评价.中危肺栓塞患者溶栓治疗是否优于单纯抗凝治疗,目前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对中危急性肺栓塞人群右心功能不全的诊断以及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肺栓塞临床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肺栓塞 (PE)的病因、症状、体征、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2例PE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等。结果 :2 2例中接受治疗 2 0例 (90 .9% ) ,其中 2例行导管介入碎栓及溶栓术 ,1例放置下腔静脉滤器 ,1例行肺动脉血栓切除术。治愈或改善 18例 (81.8% ) ,无效 2例 (9.1% ) ,2例未经治疗者死亡。结论 :PE主要由体循环静脉内血栓引起 ,源自下腔静脉系统最常见。PE常因症状无特异性 ,临床易出现误诊、误治。对易感患者应重视预防PE的发生 ,术后或因病卧床的患者早期活动、预防性抗凝治疗等均可有效地降低PE的发病率。对确诊者应立即给予抗凝、溶栓、肺动脉内膜剥脱术或肺动脉介入等相应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肺栓塞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肺栓塞的误诊和漏诊屡见不鲜.现有多种诊断肺栓塞的方法如心电图、血清学指标、心脏彩超、肺部CT、肺通气/灌注显像等,结合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快速诊断疾病,可大大降低致残率、致死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急性肺栓塞诊断治疗的临床分析及探讨   总被引:81,自引:0,他引:81  
目的 探讨肺栓塞危险因素与发病的关系、急性肺栓塞的正确诊断程序及治疗措施。方法 对 1 990~ 2 0 0 1年确诊的 1 0 6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易患因素、辅助检查、治疗方法及转归进行临床评估分析。结果  60~ 70岁肺栓塞患者所占的比例最高。 1 0 6例肺栓塞患者中 ,超声心动图呈典型改变者占 74.6 % ,血气分析示低氧血症者占 61 .9% ,D 二聚体 (D dimer) >50 0 μg/L占 84.1 % ,放射性肺核素扫描提示呈肺段分布的灌注缺损并与通气不匹配者占 87.5 %。螺旋CT及肺动脉造影诊断敏感性分别为 93 %及 1 0 0 %。接受溶栓治疗 2 2例 ,死亡 2例 ;未接受溶栓治疗 84例 ,死亡 1 4例。随访中复发 4例 ,国际标准化比率 (INR)均未达有效抗凝水平。结论 肺栓塞发病率与易患因素密切相关 ;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急性肺栓塞 ,床旁无创检查可快速确立诊断并指导治疗 ;溶栓治疗可提高肺栓塞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近10年重庆市各医院肺栓塞诊治情况,为合理组织肺栓塞知识培训及进一步提高肺栓塞诊治水平提供整改依据.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抽取重庆市30家医院(三级医院15家,二级医院15家)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各医院2003-2012年肺栓塞例数、肺栓塞诊疗软硬件条件、肺栓塞筛查预防情况.结果 ①近10年肺栓塞诊断例数703例(三级医院512例,二级医院191例),其中临床诊断581例,确诊122例,确诊率为17.35%.②随着年限的增加,诊断肺栓塞例数逐渐增多,在2009-2012年大幅度上升.③诊断肺栓塞医院数逐年增加,但至今仍有6家医院未诊断肺栓塞.④30家医院均可以进行D-二聚体、血气分析、心肌损伤标志物、凝血象(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下肢血管超声、心脏超声、增强CT等影像学及生化检查,均有肝素、低分子肝素、华法林、尿激酶抗凝及溶栓基本药物.⑤17家医院可以开展CT肺动脉造影检查,其中8家医院用于临床开展.⑥8家医院有部分科室用相关量表进行肺栓塞风险评估.结论 2003-2012年重庆市大部分医院医务人员肺栓塞诊断意识逐年提高,但筛查肺栓塞高危患者及肺栓塞预防意识差,且仍有部分医院肺栓塞诊断意识薄弱.重庆市大部分医院诊断肺栓塞为临床诊断,确诊肺栓塞能力低,肺栓塞诊治水平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