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7 毫秒
1.
目的观察烧伤休克期切痂和休克期后切痂对血浆内皮素及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方法利用小型猪制成35%Ⅲ度烧伤动物模型,分为两组,休克期切痂组(S组)于伤后24小时切痂,对照组(C组)于伤后96小时切痂,分别检测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并计算ET/NO。结果两组ET及NO均高于伤前,伤后96小时开始S组ET明显低于C组;而NO水平S组明显高于C组;ET/NO亦显示伤后24小时开始S组明显低于C组。结论休克期切痂可减轻内皮细胞损伤,减轻渗出与水肿,减少组织缺氧,改善微循环  相似文献   

2.
休克期切痂对血浆内皮素及NO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烧伤休克期切痂和休克斯后切痂对血浆内皮素及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方法 利用小型猪制成35%Ⅲ度烧伤动物模型,分为两组,休克期切痂组于伤后24小时切痂,对照组于伤后96小时切痂,分别检测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并计算ET/NO。结果 两组ET及NO均高于伤前,伤后96小时开始S组ET明显低于C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伤后立即切痂对大鼠心肌力学特别是左心室舒缩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30%TBSAⅢ度烧伤模型,随机分为烧伤组、烧伤补液组和切痂组。切痂组伤后按Parkland公式补液并立即切痂植以正常大鼠皮肤。颈动脉插管至左心室测量心肌力学参数。结果烧伤组心肌力学参数下降非常显著,烧伤补液组各点参数大多降低,但明显高于烧伤组,除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外,切痂组心肌力学参数与烧伤补液组相近。伤后24小时烧伤补液组心肌收缩功能显著低于切痂组。结论在有效复苏下,30%Ⅲ度烧伤大鼠伤后立即实施切痂是可行且有益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烧伤休克期切痂和休克期后切痂对血浆内皮素及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方法利用小型猪制成35%Ⅲ度烧伤动物模型,分为两组,休克期切痂组(S组)于伤后24小时切痂,对照组(C组)于伤后96小时切痂,分别检测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并计算ET/NO。结果两组ET及NO均高于伤前,伤后96小时开始S组ET明显低于C组;而NO水平S组明显高于C组;ET/NO亦显示伤后24小时开始S组明显低于C组。结论休克期切痂可减轻内皮细胞损伤,减轻渗出与水肿,减少组织缺氧,改善微循环。  相似文献   

5.
严重烧伤后休克期切痂对肠道细菌和内毒素移位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探讨严重烧伤休克期切痂与肠源性细菌感染的关系,作者采用SPF大鼠150只,随机分成三组:休克期切痂组(B组)与常规切痂组(C组)均致30%TBSAⅢ度烫伤,伤后1小时开始补液治疗,分别于伤后24小时、5天切痂植皮。另设单纯植皮组(A组),不烫伤,仅植皮对照。结果显示,B组切痂前、后血浆LPS及TNF含量均明显低于C组,但高于A组(P<0.05~0.001),痂下菌量(1.5×103±0.3×10cfu/g组织)也明显低于C组(4.3×106±1.7×10cfu/g组织)(P<0.001)。B组内脏细菌检出率显著低于C组(P<0.05~0.01)。结果表明,休克期切痂可以减轻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及其细菌和毒素移位。内毒素在肠道内细菌和毒素移位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SD—Zn或SD—Ag涂抹创面与切痂植皮时机对放烧复合伤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6Gy照射复合15%Ⅲ度烧伤模式,探讨了SD-Zn或SD-Ag涂抹创面与切痂植皮时机对复合伤大鼠的疗效作用,结果表明伤后SD-Zn或SD-Ag涂抹创面并于15天后切痂植皮及单用SD-Zn涂抹组,伤后15天存活率分别为63%,69%和75%,均高于对照组(42%),创面面积缩小速度明显加快,血细胞数也低于对照,用SD-Zn涂抹后7天植皮组,术后20天内动物全部死亡,而15天后植皮者术后动物全部存  相似文献   

7.
采用6Gy照射复合15%Ⅲ度烧伤模型,探讨SD-Zn或SD-Ag涂抹创面与切痂植皮时机对复合伤大鼠的疗效作用。结果表明伤后SD-Zn或SD-Ag涂抹创面并于15天后切痂植皮及单用SD-Zn涂抹组,伤后15天存活率分别为63%、69%和75%,均高于对照组(42%);创面面积缩小速度明显加快,血细胞数也低于对照。用SD-Zn涂抹后7天植皮组,术后20天内动物全部死亡,而15天后植皮者术后动物全部存活。提示:SD-Zn或SD-Ag涂抹对复合伤创面有较好疗效,而放射伤极期应禁做手术治疗,若恢复期机体状况较好者可进行切痂植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一次性切痂对烧伤后心肌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建立30%TBSAⅢ度烧伤大鼠立即切痂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未切痂组和切痂组,于伤后1,3,6,12和24h检测血浆肌钙蛋白T(TnT)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等指标。结果烧伤后3h血浆TnT即显著升高,伤后6h血浆TNF显著高于伤前,心肌组织中TNF也在伤后12h显著升高。未切痂组与切痂组比较,伤后1~3h未切痂组TnT、TNF略低于切痂组,烧伤6h后,未切痂组TnT显著高于切痂组,烧伤12h后,未切痂组TNF显著高于切痂组。TNF与TnT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TNF是引起烧伤后心肌损伤的重要因素,且与心肌损伤程度密切相关。伤后即行一次性切痂可以减少炎症介质的生成和释放,这可能是其对烧伤后并发心肌损伤具有防治作用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9.
休克期切痂植皮对小型猪烧伤后能量消耗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 观察贵州三系实验用小型猪正常及烧伤后静息能量消耗(REE)的变化规律及休克期切痂植皮是否对烧伤后REE产生影响。方法借助小型猪烧伤模型,应用代谢车面罩法测量单位时间内氧气消耗量、二氧化碳产生量及REE的变化。结果 休克期切痂植皮组、非休克期切痂植皮组和单纯烧伤组伤后REE值均明显升高,但休克期切痂植皮组由于及时切痂植皮封闭创面,REE值在伤后96h开始下降,并于伤后12d内明显低于非休克期切痴植皮组和单纯烧伤组,而后两组则仍保持了持续的高代谢状态。结论 严重深度烧伤休克期切痂植皮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机体的高代谢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烧伤血清对体外培养的内皮细胞的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及E选择素(Eselectin)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实施休克期切痂上述指标的变化。 方法 Wistar 大鼠176 只,30% Ⅲ度烫伤,收集不同时间点血清,采用逆转录PCR 方法分别观察伤后不同时相点血清刺激内皮细胞ICAM1、Eselectin mRNA表达的规律。 结果 烫伤后血清可刺激内皮细胞ICAM1 、EselectinmRNA表达上调,而且表达量与伤后时间呈正相关。伤后8 及24 小时切痂动物血清不引起内皮细胞的上述变化,96 小时切痂(1-60±0-17)、(1-20 ±0-09) 效果不及休克期切痂组(0-93 ±0-14) 、(0-93 ±0-22)。 结论 及早切痂去除了坏死组织,避免了内皮细胞大量合成ICAM1、Eselectin 等粘附分子,减轻了由粘附分子介导的中性粒细胞对内皮细胞的进一步损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烧伤休克期切痂对某些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 TBSA35%Ⅲ度实验用小型香猪作烧伤模型,动态观察休克期切痂对血浆氨基酸、血糖、脂质过氧化物等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休克期切痂能不同程度地改善血浆苯丙氨酸、血浆内皮素、NO、血糖和脂质过氧化物等的代谢紊乱,但对血浆二胺氧化酶、ATP、血浆脂肪酸等无明显影响。结论早期切痂对改善烧伤高代谢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2.
Shuai XR  Liu TF  Guo ZR  Yu SX  He PF  Yuan WZ  Li F  He LX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7):396-399
目的 -探讨大面积烫伤后实施休克期切痂对大鼠骨骼肌、脂肪组织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30%Ⅲ度TBSA烫伤大鼠模型,分别于伤后8、24、96h切痂,测定血清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皮质醇及血糖水平,采用RT-PCR法检测烫伤和切痂后大鼠骨骼肌、脂肪组织GLUT4 mRNA表达水平。结果休克期切痂使血糖、胰高血糖素、皮质醇水平下降;伤后骨骼肌、脂肪组织GLuT4 mRNA表达水平下降,休克期切痂可促使其回升。结论大面积烫伤后大鼠骨骼肌、脂肪组织GIMT4 mRNA表达减少,休克期切痂可促使其恢复,有利于糖代谢的改善,减轻高代谢状态。  相似文献   

13.
严重烧伤休克期大面积切痂对休克复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评价休克期大面积切痂对休克复苏的影响。方法 采用40%TBSAⅢ度烫伤犬模型,随机分为切痂组(E组)和非切痂组(C组)。两组动物于伤后1h按parkland公式补充复方乳酸钠溶液复苏,E组在伤后3h切除全部焦痂,立即植以新鲜异体皮。动态观察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氧供、氧耗和血乳酸的变化。结果两组犬烫伤后30min均立即发生严重休克,心排出量(CO)、心脏指数(CI)、左心作功指数(LVWI)显著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乳酸含量明显增加。E组动物伤后3h切痂,CO、CI、血液流变学和乳酸含量较术前及C组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烧伤后单纯补液不能较快纠正休克,休克期大面积切痂是安全可行的,并能有效纠正休克。  相似文献   

14.
He L  Guo Z  Lu Y  Hao D  Chai J  Sheng Z 《中华外科杂志》1999,37(11):692-694
目的 研究烧伤血清对体外培养的内皮细胞的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及E-选择素(E-selectin)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实施休克期切痂上述指标的变化。方法 Wistar大鼠176只,30%Ⅲ度烫伤,收集不同时间点血清,采用逆转录PCR方法分别观察伤后不同时相点血清刺激内皮细胞ICAM-Ⅰ、E-selectin mRNA的表达的规律。结果 烫伤后血清可刺激内皮细胞ICAM-1、S-se  相似文献   

15.
烫伤休克期切痂植皮对骨骼肌蛋白降解率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u Y  Chai J  Sheng Z 《中华外科杂志》2002,40(3):219-221
目的 探讨严重烫伤休克期切痂的必要性。 方法 用大鼠 30 %Ⅲ度背部烫伤模型 ,观察大鼠严重烫伤后骨骼肌蛋白降解率的变化 ,以及实施休克期切痂前后骨骼肌蛋白分解的变化。大鼠随机分为烫伤组、休克期切痂组和非休克期切痂组 3组 ,每组 5个时间点 (含伤前对照 )每时间点8只大鼠。两切痂组分别于伤后 1d和 4d切痂植皮 ,采用无创技术和骨骼肌充分氧供离体孵育系统测定伸趾长肌蛋白降解率。 结果 烫伤后 1d伸趾长肌总蛋白降解率较伤前显著增加 (t=2 988~3 12 4均P <0 0 1) ,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 ;余时间点变化不明显 ,烫伤组、休克期切痂组和非休克切痂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然而伸趾长肌肌纤维蛋白降解率在烫伤后各时间点均较伤前值显著增加 (均t=2 977~ 4 72 5 ,P <0 0 1) ,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休克期切痂组组较大休克切痂组在伤后 2、4、5d显著降低 (tz=2 311,P <0 0 5 ;t4,5=3 0 5 4 ,3 319,P <0 0 1) ,差异均有显著和非常显著性意义 ;其中休克期切痂组伸趾长肌肌纤维蛋白降解率均值分别为每 3h 3 17、2 33、1 75nmol/g。两切痂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仅在伤后 5d轻度下降。结论 休克期切痂有助于减轻烫伤后骨骼肌蛋白的高分解代谢反应。  相似文献   

16.
Pang W  Guo ZR  Shuai XR  Lü Y  Sun D  Yang LH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18):1142-1145
目的探讨烫伤大鼠伤后不同时间切痂对Th1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和Th2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循环水平的变化及其mRNA在脾脏T淋巴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16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背部30%Ⅲ度烫伤后,随机分为单纯烫伤对照组和伤后8h、24h、96h切痂组,分别在伤后4、12、24、48、96、120、168h活杀动物,采集血液和脾脏标本。ELISA法检测血浆内IFN-γ、IL-4浓度;Ficoll分离液法、贴壁法和尼龙毛柱吸附法提取纯化脾脏T淋巴细胞,一步法提取细胞总RNA、RT-PCR法扩增目的基因、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IFN-γ和IL-4 mRNA的表达。结果烫伤4h大鼠循环内上述细胞因子的浓度大幅升高,同时其mRNA表达迅速上调。Th1型细胞因子IFN-γ及其mRNA表达在烫伤后24h达峰值,其后逐渐下降;Th2型细胞因子IL4的循环浓度及mRNA表达进行性增加;伤后7d出现明显偏向Th2型反应的现象。切痂组两个细胞因子浓度增加及其mRNA表达上调的变化幅度小于单纯烫伤对照组,其中8h切痂组的变化最小,24h和96h切痂组次之。结论休克期切痂有利于抑制严重烧伤后Th2型细胞因子的过度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