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将HRP注入8只家兔的肠系膜下节内,观察内脏传入神经元的胞体在脊神经节的分布节段,结果如下。标记细胞分布在双侧的T_(11)-L_6脊神经节,89.83%的标记细胞集中分布在L_1—L_4节段,其中以L_3最多,占标记细胞总数的29.67%。向颅、尾侧逐渐减少,表明内脏感觉经交感途径的传入节段既有弥散又有相对集中的特点。此外,路经家兔肠系膜下节的传入神经元与支配该节的节前神经元在分布节段上存在着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可能为内脏活动的反射通路提供了形态学证据。左、右侧脊神经节内标记细胞的数量相差不多。标记细胞的基本形态为圆形或椭圆形,97.66%的标记细胞为50μm以下的中、小型细胞。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将33只猫分为两组,第一组在左或右星状神经节内注射HRP后,标记细胞分布在注射同侧的C_4~T_(?)脊神经节,大多数标记细胞集中分布在T_(1~5)脊神经节。左、右侧标记细胞的节段性分布和分布模式上没有明显差别。各节段的标记细胞大多数为50μm以下的中、小型细胞。另一组切断椎神经后将HRP注入星状神经节,标记细胞仅分布在T_(1~9)脊神经节,证明椎神经是C_(4~8)脊神经节细胞发出传入纤维路经星状神经节的联系通路。  相似文献   

3.
猫降结肠传出和传入神经元的节段性分布—HRP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HRP法研究了猫降结肠的传出和传入神经元节段性分布,结果表明:1.猫降结肠的副交感中枢位于双侧骶髓1—3节段,左侧占优势。标记细胞主要位于网状核,其次为中间带外侧核,细胞均为中、小型。2.在双侧腰髓1—4节段的中间带外侧核见到许多标记细胞。3.降结肠感觉神经纤维来自双侧T_(13)—L_5和L_7—Co_1脊神经节,其细胞形态多为圆形、椭圆形,以中,小型细胞为主。4.感觉神经元的中枢突经Lissauer束进入骶髓1—3节段,围绕后角形成较粗大的外侧束和较细的内侧束。外侧束到达脊髓灰质Ⅴ、Ⅶ层和灰质后连合,内侧束到达后角灰质第Ⅱ、Ⅲ层。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山羊迷走神经感觉纤维的来源,本文将HRP注入颈迷走神经干后,在结状节出现大量密集的标记细胞,颈静脉节中也有较多的细胞被标记,但其密度和数量远不如结状节。在颈1—8和胸1—3的背根节中出现一定数量的标记细胞。此外,少量的标记细胞见于迷走神经干的纤维束中,这些标记细胞的形态与结状节的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后根节和脊髓两个水平对躯体(胫神经)和内脏(膀胱)初级传入系统进行同时定性、定位的研究。对后根节选用两种较敏感的双标技术(HRP结合PAP,Biotin-WGA结合免疫荧光)。结果表明,在后根节中被标记的胫神经和膀胱的初级传入神经元均有一部分同时显示SP样阳性反应。另外在分别切断盆内脏神经和胫神经的两组动物模型上进行脊髓的SP样免疫反应,通过两侧对比,观察到术侧灰质在相当于被切断神经的传入经路及终末区出现SP样反应的“脱落”现象,从而反证出躯体和内脏初级传入纤维中的SP能成分在中枢内的定位分布。本文首次提供了内脏初级传入在中枢内定位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6.
大白鼠海马传入纤维的来源——HRP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用25只雌性成年大白鼠,体重150~250g。将33%的HRP(Sigma Ⅵ)分别注射于右侧背海马或腹海马区,在下列各核区发现有HRP标记细胞。 1.本侧:内侧隔核、上乳头体核、下乳头丘脑束核、中缝背核、正中中缝核、蓝斑、内嗅皮层、斜角带和上丘等。 2.对侧:海马的CA_3区、CA_4区和蓝斑。  相似文献   

7.
胃的神经支配—HRP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豚鼠16只,应用HRP逆行追踪法结合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免疫细胞化学PAP法,对隐神经传入神经元节段定位进行了研究。结果:证实隐神经传入神经元标记的节段分布在同侧L3-5节段脊神经节内,该节段内约44.4%,的HRP标记细胞呈了钙素基因相关肽样免疫反应阳性,提示这些传入神经元中含有降钙互基因相关肽递质。  相似文献   

9.
10.
向家兔坐骨神经的分支一胫神经、腓神经、比目鱼肌(腓肠肌)神经、腓肠皮神经分别注入HRP溶液,跨越神经节追踪了各该神经初级传入纤维在脊髓内的分布,得到了下列几点规律性认识。 1.来自皮肤的外感性传入纤维分布于后角浅层(Ⅰ—Ⅳ层),来自肌肉的Ia类粗纤维分布于后角深层及中间带外侧核区、前角。 2.外感性细纤维在后角Ⅱ、Ⅲ层有浓密的投射,各神经有特有的占位区。内脏初级传入纤维不向Ⅱ、Ⅲ层投射。 3.与痛党有关的Aδ、C纤维经Lissauer's束投射向后角Ⅰ、Ⅱ层,其它感觉的外感性纤维经后索分布于后角Ⅳ层并有一部分入Ⅲ层。 4.Ia类粗纤维经后索入灰质,首先在Ⅴ、Ⅵ层内侧部形成浓密的晶体形终末区并经Ⅵ层中央部向中间带外侧核区、前角运动核区(Ⅸ层)放散。粗纤维在后索内形成升、降支,向吻侧跨约10个节段逐节发出侧支终止在相当于Ⅴ、Ⅵ层内侧部处;向尾侧终止于骶、尾各节段的后连合核区。 5.进入脊髓的各类纤维中,止于Ⅰ、Ⅱ层的细纤维跨节段最少;止于Ⅳ层的外感性纤维向吻侧跨2—3节,向尾侧直达尾髓;Ia类粗纤维跨节段范围最大,升支可达T_9,降支直达尾髓。  相似文献   

11.
家兔肝脏面传入纤维的逆行追踪—HRP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HRP注入15只家兔肝门区后,在以下神经节内出现酶标细胞:全部实验动物的双侧T_(2-12)脊神经节、双侧迷走神经的上节(颈静脉节)和下节(结状节),右侧T_(13)和左侧L_1脊神经节各1例。酶标细胞在脊神经节内出现的高峰在T_(4-8),与传统记载的T_(7-9)不同,并讨论了颈神经节(C_(3-5))和腹腔神经节内未出现酶标细胞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大白鼠缰核传入纤维的起源——HRP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HRP法研究18例大白鼠缰核的传入纤维起源,结果表明:内侧缰核主要接受隔伞核和隔三角核的投射;外侧缰核内侧部主要接受前脑基底部诸结构的投射,而其外侧部主要接受脚内核的投射。缰核各部分同时也接受少量来自斜角核和正中中缝核的传入纤维。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在45只大白鼠上丘水平导水管周灰质(PAG)内输入30%HRP(Sigma Ⅵ)0.05~0.2μl,分别用DAB、BDHC、O-D及TMB四种组化反应方法处理,以资对照。按注射中心部位及反应范围大小选择29例并分成三组:1.注射中心区在PAG外侧区内,反应范围小,局限于PAG范围内11例。本组仅在同侧PAG、顶盖、邻近网状结构及中缝背核观察到标记细胞。2.注射中心区在PAG背外侧区,反应范围超出PAG,向背外侧扩散到邻近网状结构及顶盖9例。本组除与第一组有共同标记区外,尚在缰核、束旁核、下丘脑(前核、后核、腹内侧核、背内侧核、外侧核)、丘脑(外侧核、网状核、腹核内侧部)、室旁灰质、视束核、后连合核、旁二叠体、蓝斑、外侧膝状体腹核、脚内核见到标记细胞。3.注射中心区在PAG外侧区或腹外侧区,反应区向外侧或腹外侧扩大到邻近网状结构、被盖及部分顶盖9例。本组除与第一组有共同标记区外,尚在黑质、H_1、H_2、未定带、缰核、束旁核、后连合核、旁二叠体、蓝斑、盖前区及下丘脑诸核(同第二组)见到标记细胞。其中3例应用TMB法,除上述标记细胞外,尚在大脑皮质扣带回前分(23、24区)深层、中缝大核、巨细胞网状核、第四脑室室底灰质、小脑齿状核、脊髓颈段(Ⅴ~Ⅶ层)(其他节段未观察)、视前区、视上区、交叉上核、乳头体前核、杏仁内侧核、三叉神经脊束核见到标记细胞。  相似文献   

14.
采用神经节离体培养、HRP追踪技术对甲壳动物口虾蛄的口胃神经系统进行了初步研究。分别经侧胃神经、口胃神经和食道下神经对口虾蛄口胃神经系统的口胃神经节、食道神经节和食道旁神经节进行了追踪。经一侧的侧胃神经追踪时,可见大约8个阳性标记神经元位于口胃神经节远端胞体层的腹侧缘,中央神经纤维网也呈较强阳性反应;经口胃神经追踪时,口胃神经节胞体层可见5~6弱阳性标记胞体及阳性标记的神经纤维,食道神经节中可见2个胞体被标记,中央纤维网中也有较强的阳性标记末梢;经一侧食道下神经追踪时,食道神经节胞体层中可见4个阳性标记胞体及部分阳性纤维,而食道旁神经节中仅见阳性标记纤维存在于中央纤维网。以上结果表明:口胃神经节远端腹侧胞体层中的细胞发出突起后以长的分支进入侧胃神经支配胃部的运动,而短的分支则终止于口胃神经节中央纤维网。口胃神经节吻端的细胞突起经口胃神经与食道神经节建立联系。经侧胃神经和口胃神经追踪均未被标记的细胞应属于口胃神经节内的中间神经元。而食道神经节中的部分胞体发出突起进入食道旁神经节的纤维网与中枢神经系统发生联系,另一部分细胞发出突起沿口胃神经进入口胃神经节与此处的神经细胞形成联系,这两类细胞在食道神经节的纤维网中建立联系。  相似文献   

15.
将HRP注入8只家兔肠系膜下节内,观察脊髓内标记的交感节前神经元的位置和分布节段。结果如下:1.标记细胞位于四个核团。中间外侧核本部(ILp)占63.19%,中介核(IC)占19.07%,中介核旁室管膜部(ICpe)占17.57%,中间外侧核侧索部(ILf)占0.17%。2.标记细胞分布在T_(11)—L_6八个节段内。其中80.57%集中于L_(2-4),高峰在L_4节。3.不同核团标记细胞的节段分布有一定差别。ICpe标记细胞多数集中于L_(1-2)节,高峰在L_2节;IC标记细胞多数集中于L_(2-4)节,高峰在L_3节;ILp标记细胞多数集中于L_(3-5)节,高峰在L_4节;ILf标记细胞全部分布于L_(3-5)节,高峰在L_5节。4.各核团的标记细胞越向依侧,ICpe标记细胞比例越大,L_1节以上,大部分标记细胞位于ICpe。越向尾侧,ILp标记细胞比例越大。在L_3节以下,大部分标记细胞位于ILp。在L_2节,IC标记细胞比例最大,向颅侧和尾侧,IC标记细胞比例渐小。5.标记细胞在脊髓内呈双侧分布,两侧分布模式和数量无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16.
应用HRP和荧光金标记技术,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了猫骶體“內脏面”的传出神经元和二级传入神经元的分布?咀偌磷⑷肱枭窬?标记的骶髓副交感节前神经元主要分布于同侧中间带外侧核,由它组成的骶髓副交感核在以S2为中心的两个骶髓节段内(有时为三个),形成长约6-10mm的细胞柱。在横切面上,核的中段以上分为位于Ⅶ层外侧缘的外侧带和位于Ⅴ层的背侧带,但在核的尾侧段则二者融合为一。中介核和中间带内侧核也存在少量逆标神经元。示踪剂注于臂旁外侧核或Barrington核(一侧或双侧)后,逆标的盆内脏二级传入神经元主要存在于骶髓中间带外侧核和骶髓后连合核,在中间带外侧核位于两团传出神经元之间的中间带,但在核的尾侧段则位于骶髓副交感核的背外侧部,个别细胞混杂于副交感节前神经元之间,中介核和中间带內侧核也有少量二级传入神经元分布?送?相当数量的盆内脏二级传入神经元位于后角Ⅰ层。本文结果证明猫骶髓中间带外侧核至少由两种不同性质的神经元即骶髓副交感节前神经元和盆内脏二级传入神经元组成,两者在中间带外侧核区有明确的定位分布,因此,可将骶髓中间带外侧核划分为传出亚核和传入亚核,传统上笼统地将骶髓副交感核等同于中间带外侧核是不恰当的。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用HRP法研究了27只大鼠脑干中缝群向额前皮质的传入联系。结果如下:向额前皮质各区泳注HRP后,标记细胞出现于位脑干的中缝核,却吻侧,尾侧线形核,即吻侧,尾侧线形核,中缝背核,正中中缝核;下位脑干的中缝核,除中缝苍白核外,中缝桥核,中缝隐核中也见到标记细胞。各中缝核中,以中缝背核标记为最多,其次是正中中缝核,中缝桥和中缝大核,较少的是中缝隐核,吻,尾侧线形核。标记细胞大部分为中,小型,偶见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HRP浸泡猫肠系膜上丛近心断端,TMB法显色。观察到参与组成此丛的交感节后神经元位于腹腔-肠系膜上神经节复合体尾侧部。副交感节前神经元位于迷走神经背核主部的中三分之二,但偏头侧。在标记段的尾侧三分之二,标记细胞集中在核的外侧部;极少量标记细胞出现在延髓网状结构内,主要位于背核与疑核之间。标记的感觉神经元分布在结状神经节和脊神经节内,后者约占两者总数的71~74%。脊神经节内的标记细胞见于T_2~L_4。较集中在T_8~L_2,占一侧标记细胞总数的87~88%。高峰节段在T_(13)和L_1,占34~36%。脊神经节的标记细胞中,约有3%大型标记细胞,分布在T_5~L_1,高峰在T_8或T_9,占一侧大型标记细胞总数的21%。上述标记神经元的分布均为双侧。有一例动物在双侧薄束核内见到少量HRP标记纤维。  相似文献   

19.
本实验用HRP法对家兔子宫初级感觉神经元在脊神经节的节段性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酶标细胞出现在T_9~Co_1脊神经节范围内。较集中于L_(2~5)和S_(3、4)脊神经节,尤以L_4和S_3节最多。而L_(6、7),S_1节很少。胸腰段与骶尾段酶标细胞数的比约为5:1。兔子宫以源自颈部标记神经元数量较多。源自子宫体中部的标记神经元分布较少,上、卜两部标记的神经的数量相近。子宫各部感觉的传入节段一致。子宫的初级感觉神经元,以小细胞为主,中细胞次之,大细胞最少。初级感觉,均传入同侧脊神经节中,左右未见交叉现象。  相似文献   

20.
应用HRP技术,将HRP注入豚鼠延髓网状巨细胞核,追踪其传入纤维的起源。HRP注入延髓网状巨细胞核及其腹侧部后,大量标记细胞出现在大脑皮层运动感觉区、上丘、小脑顶核及脊髓颈、胸、腰段灰质。此外在中脑、脑桥、延髓网状结构,前庭内侧核,蓝斑及其腹侧部也出现了标记细胞。当将HRP微电泳至延髓网状巨细胞核以后,标记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但在运动感觉皮层、上丘、小脑顶核、前庭内侧核、颈髓灰质和中脑、脑桥、延髓网状结构仍出现标记细胞,然而在蓝斑及其腹侧部以及脊髓胸、腰段灰质未见有标记细胞。本文就延髓网状巨细胞核与运动、痛觉、睡眠等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