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食管反流症状可由酸、非酸或弱酸等病理性反流所致,也可出现于食管高敏感、食管动力障碍、食管器质性疾病或解剖异常等情况。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经标准剂量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后症状仍不能缓解的GERD。大部分PPI治疗效果不佳的反流症状患者,其病因并非反流,而是由嗜酸粒细胞性食管炎、食管动力障碍、胃轻瘫或合并功能性胃肠病所致,对这类患者应详细了解病史,并行胃镜、病理检查以及食管pH/阻抗监测以明确其潜在病因。  相似文献   

2.

罗马Ⅳ介绍了一种新的功能性食管疾病--反流高敏感。反流高敏感患者存在典型的烧心症状,其内镜及 病理活检正常,pH 监测或阻抗-pH 监测正常,但存在反流事件诱发症状的依据。反流高敏感患者临床表现与胃食 管反流病及功能性烧心相似,需行内镜检查、食管反流监测及高分辨食管测压以明确诊断。反流监测酸暴露正常, 症状指数(symptom index,SI) 或症状相关概率(symptom association probability,SAP) 对反流高敏感而言具有诊断意 义。食管测压可除外主要食管动力障碍。反流高敏感的病理生理机制主要为周围和中枢神经敏化作用导致的食管 高敏感,如细胞间隙增加、酸敏感受体上调、伤害感受器转换阈值降低、N- 甲基-D 天冬氨酸受体磷酸化,以及精神 心理异常等。反流高敏感患者治疗主要包括抗反流治疗及疼痛调节治疗,除传统治疗外,前列腺素EP1 受体拮抗剂 ONO-8539 可改善酸诱发的烧心症状。  相似文献   


3.
上消化道功能性胃肠病主要有功能性消化不良(FD)和胃食管反流病(GERD)。FD临床表现为间断或持续性上腹部疼痛或不适,常伴随有早饱、饱胀、呃逆和恶心、呕吐等症状; GERD是一组有胃食管反流症状的临床疾病,包括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反流性食管炎(RE)、Barrett’s食管,可伴有反  相似文献   

4.
反流性食管炎是由于胃或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炎症,而呈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多发生在50岁以上老年人。一、病因:尚不清楚,有下列可能。(一) 食管下端括约肌(LES)功能障碍:LES调节机制复杂,胃泌素缺乏、胆碱能神经元机能障碍、平滑肌肌肉量减少或肌细胞生理性缺陷,均可引起LES功能障碍。外来因素如脂肪  相似文献   

5.
刘吉勇  杨崇美 《山东医药》2002,42(13):53-54
胃内容物 (包括十二指肠液 )反流入食管产生症状或并发症时 ,称为 GERD。酸 (碱 )反流导致的食管粘膜破损称为反流性食管炎 (RE)。 GERD广义地包括了食管粘膜破损或无破损。因此 ,可分为内镜阳性 GERD和内镜阴性 GERD,内镜检查食管粘膜有破损者为 RE。1 诊断原则诊断 GERD应基于以下因素 :1胃食管症状和 (或 )不典型表现 ;2内镜下有 RE,但应排除继发性 RE,如十二指肠溃疡合并幽门梗阻、上消化道梗阻合并呕吐、胃泌素瘤等 ;3有病理性 GERD的客观证据或引起病理性 GERD的病理生理基础 ,如钡餐检查有明显钡反流、食管裂孔疝、p…  相似文献   

6.
反流高敏感     
反流高敏感(reflux hypersensitivity,RH)是指患者有典型的烧心症状,胃镜检查和食管活检正常,食管pH-阻抗试验正常,患者的烧心和反流事件之间密切相关.新近RomeⅣ提出RH是新的一种食管功能性疾病,临床上极常见,并常与功能性烧心并存,多发生在年轻人和中年妇女,常与另一种功能性胃肠病重叠,常伴有心理障碍和精神因素.诊断依靠烧心症状、胃镜、食管活检、食管pH-阻抗和高通量分辨率食管测压.RH与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和胃食管反流病不同,RH为正常酸暴露,食管动力试验无动力疾病存在.但食管功能性疾病之间的鉴别诊断尚存不少难点.症状相关概率并不能可靠区分RH与功能性烧心.有关RH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了.近年研究证实食管对酸敏感与黏膜完整性破坏可导致RH发生.因90%以上患者对质子泵抑制剂无反应,因此,治疗主要用食管神经调节剂,如三环抗抑郁药,但疗效尚难肯定,反流手术是一个可取的方法,但应严格选择适应证.今后应加强RH发病机制的研究,寻求新的治疗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GERD)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部分患者伴有烧心或食管外症状。24 h多通道食管腔内阻抗-pH监测技术可以较全面、客观地监测反流,有助于分析导致RGERD的原因。RGERD包括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反流高敏感(RH)、功能性烧心(FH)及伴有食管外症状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等,酸暴露异常、非酸反流、近端反流、气体反流等反流模式是其难治性的原因,临床可依据反流模式调整PPI的种类和剂量,辅以促动力药物、抗焦虑药物和中药治疗,或考虑转诊至精神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误诊原因,提出防范误诊措施。方法对48例胃食管反流病误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例患者主要表现为咽痛、清咽、咽部阻塞感、咽不适感等胃肠外症状。喉镜检查均见咽喉部黏膜充血、水肿、咽后壁有淋巴小结增生。经胃镜检查、诊断性治疗诊断胃食管反流病。给予质子泵抑制剂及促胃动力药。结论部分胃食管反流病以咽喉症状为主要表现,易误诊为咽喉疾病,应仔细鉴别胃食管反流病,行胃镜检查或24h食管PH值测定及其他寻找胃食管反流证据的检查、给予质子泵抑制剂诊断性治疗,有助于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食管疾病包括食管器质性疾病、食管动力障碍疾病、功能性食管病以及系统性疾病等,这些疾病可以引起各种症状。这里将纵观食管疾病的诊断、Barrett食管和食管癌、胃食管反流病,并强调胃食管结合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功能性食管病与罗马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菁  袁耀宗 《胃肠病学》2006,11(12):724-725
功能性食管病(functional esophageal disorders)是以慢性食管疾病症状(烧心、胸痛、吞咽困难和癔球症)为典型表现的一类食管疾病,这些症状无法以明确的结构异常、伴有组织病理学异常的食管动力障碍或胃食管反流病(GERD)加以解释。功能性食管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但各国对其诊断标准和治疗措施仍存在不同意见。为进一步提高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罗马Ⅲ工作小组对罗马Ⅱ中功能性食管病的诊治标准作了修订。  相似文献   

11.
赵璐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1):2712-2713
反流性食管炎是指胃内容物及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内,可导致咽喉、气管等食管外组织的损害,而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后引起的食管黏膜损伤是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原因.反流性食管炎主要是上消化道动力障碍所引起.本文拟观察西沙必利和奥美拉唑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2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均为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胃灼热、反酸、胸骨后疼痛等症状,符合反流性食管炎诊断标准[1],同时排除哺乳期妇女、妊娠期妇女、对本试验所用药物过敏或其他禁忌患者、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患者、消化道其他部位器质性病变患者.  相似文献   

12.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伴随的典型反流症状具有诊断提示性,问卷调查为有价值的筛查手段,反流监测能提供异常反流的客观诊断依据,抗反流治疗有效为确诊条件。抑酸药物仍为一线治疗。神经调节剂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益处尚需进一步明确。抗反流手术对部分有指征的患者可能为有前景的根治疗法。  相似文献   

13.
反流性食管病/反流性食管炎诊断及治疗方案(试行)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全国反流性食管病/反流性食管炎研讨会制定,1999年8月25日在烟台通过 中华消化内镜学会 胃内容物(包括十二指肠液)反流入食管产生症状或并发症时,称为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酸(碱)反流导致的食管粘膜破损称为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消化内镜检查是RE的主要诊断方法.广义的GERD包括食管粘膜有破损或无破损,因此,可分为内镜阳性GERD和内镜阴性GERD.内镜检查发现食管粘膜有破损者为RE.  相似文献   

14.
反流性食管病(炎)诊断及治疗方案(试行)   总被引:91,自引:1,他引:90  
胃内容物 (包括十二指肠液 )反流入食管产生症状或并发症时 ,称为胃食管反流病 (GERD)。酸 (碱 )反流导致的食管黏膜破损称为反流性食管炎 (RE)。消化内镜是RE的主要诊断方法。GERD广义地包括了食管黏膜破损或无破损。因此 ,可分为内镜阳性GERD和内镜阴性GERD。内镜检查食管黏膜有破损者为RE。一、RE的诊断标准有典型的GERD症状如明显烧心、反酸、胸骨后灼痛等。而无报警症状者需具备下列RE的依据 :1 RE的内镜诊断及分级见表 1。表 1 反流性食管炎的内镜诊断及分级分级 食管黏膜内镜下表现积分0级正常 (…  相似文献   

15.
反流性食管病/炎诊断及治疗方案(试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内容物(包括十二指肠液)反流入食管产生症状或并发症时,称为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reflux disease,GERD)。酸(碱)反流导致的食管粘膜破损称为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titis,RE)。消化内镜是 RE 的主要诊断方法。GERD 广义地包括了食管粘膜破损或无破损。因此,可分为内镜阳性GERD 和内镜阴性 GERD。内镜检查食管粘膜有破  相似文献   

16.
反流性食管炎食管外症状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反流性食管炎食管外症状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47例以食管外症状为主诉并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的临床表现,确诊后给予制酸、黏膜保护、抗反流及改善不良生活方式等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咳嗽、咽痛等食管外症状及反酸、烧心、暖气等症状明显改善,有效率为89.4%,明显高于确诊前的27.7%(P<0.01),治疗后内镜复查结果,食管炎黏膜损害改善4l例(87.2%),食管外症状中以咳嗽、胸闷、咽痛、声嘶最为常见.结论 对临床上以食管外症状就诊各有关专科患者经相应的诊治无效或疗效欠佳时,应考虑存在反流性食管炎的可能,需尽快作内镜等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及时治疗,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17.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胃内容物因各种诱因反流入食管而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组疾病。GERD中最常见的类型是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其可分为病理性酸反流型、酸敏感食管型及功能性烧心型。NER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认为其发生与胃内物反流、食管动力异常、食管黏膜高敏感性、精神心理异常有关。诊断根据典型的症状、内镜检查、24h食管pH监测、胆汁监测、腔内阻抗技术及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试验。NERD的治疗原则是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药物治疗主要为质子泵抑制剂、促动力药物。钾离子竞争型酸抑制剂有望成为治疗该病的新药。  相似文献   

18.
Fan YH  Lü B  Zhan LX  Zhang L 《中华内科杂志》2007,46(6):475-477
目的 研究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各亚型食管酸暴露特点,探讨雷贝拉唑对其诊断价值。方法 32例NERD患者分成3组,异常酸反流组14例,食管对酸高敏组11例,功能性烧心组7例,并以雷贝拉唑10mg,2次/d治疗2周。结果 (1)各组酸暴露:异常酸反流组酸反流总次数、长反流次数、pH〈4时间及其百分比较其他两组明显增加;食管对酸高敏组症状指数显著高于功能性烧心组[(81.0±22.5)%比(8.6±14.8)%,P〈0.01]。(2)症状比较:各组间治疗前典型症状积分和总积分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食管对酸高敏组患者食管外症状积分显著高于异常酸反流组患者(4.0±3.8比0.9±2.2,P〈0.05)。(3)疗效:异常酸反流组、食管对酸高敏组患者在雷贝拉唑治疗1、2周后均有食管外症状积分、总积分的显著下降;而功能性烧心组患者仅有下降趋势,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异常酸反流组与其他两组治疗后2周比较,症状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雷贝拉唑对NERD患者1、2周治疗后总体有效率分别为56.3%、68.8%;雷贝拉唑诊断试验对异常酸反流和食管酸高敏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1周时分别为64.0%、71.4%,在2周时分别为80.0%、71.4%。结论 (1)异常酸反流组酸暴露主要表现在酸反流的总次数、长反流次数增多,pH〈4时间延长。(2)食管对酸高敏患者可能更易发生食管外症状。(3)雷贝拉唑诊断试验对NERD有较好的诊断和分型价值。  相似文献   

19.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口腔(包括喉部)或肺所致的症状和并发症[1]。流行病学显示,GERD在西方国家的发病率为10%~20%[2];在亚洲的发病率已上升至10.5%。GERD主要包括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反流性食管炎(RE)和Barrett食管。1 GERD的典型症状烧心和(或)反流是GERD的典型症状,但需注意的是它们并不是GERD所特有的症状。烧心和(或)反流在GERD中的特异性约为70%,亦可见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烧心、嗜酸性细胞性食管炎、食管癌或胃癌等患者。  相似文献   

20.
胃食管反流病与功能性肠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与功能性肠病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04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科门诊有上腹症状的病人168例,填写反流性疾病诊断问卷(耐信量表),以Sc≥12为症状性胃食管反流标准,将病人分为两组,Sc≥12组及Sc<12组,记录病人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吸烟史、饮酒史、手术史、用药史,按照功能性肠病罗马Ⅱ诊断标准筛选功能性肠病病人,包括肠易激综合征(IBS)、功能性便秘、功能性腹胀、功能性腹泻等病人。结果按照罗马Ⅱ标准,两组患IBS及患功能性便秘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但两组发生功能性腹泻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体重指数与发生和胃食管反流病程相伴的下消化道功能异常有一定关系。结论胃食管反流可以合并不同程度下消化道功能异常,但具体机制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