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中医药在防治血栓性疾病方面已被证明是有效的。多项研究表明,多种中药、中药制剂及其有效成分具有显著抗血小板作用,并且能够通过抗血小板来进一步干预血栓的形成,但其作用机制尚待进一步明确。本文就近年来活血化瘀类中药抗血小板机制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为中药治疗血栓相关疾病的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难治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refractory 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RITP)是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常见类型,其发病机制复杂,对西药反应不佳。中医学认为,其发病内因有先天禀赋不足、五脏功能失调、内伤疾病转化;外因有外感六淫邪气、肠胃毒邪侵袭、药毒损伤气血,在热、毒、虚基础上,可发生血脉瘀阻的病机变化。中西医结合治疗RITP可明显提高西医方案治疗效果,降低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目前对RITP仍缺乏系统认识,基础研究相对薄弱,缺乏高质量的临床循证证据,未来要采取突出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的临床研究策略,通过调研完善对RITP中医病因病认识,加强发病机制与中医药治疗效应机制的基础研究,争取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以展示中医药治疗RITP疗效优势。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且从肾论治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方面都已取得丰硕成果。中医认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以肾虚为本,瘀血、火热、风邪为标,临证时应辨证论治、病证结合方能获效。然补肾中药的作用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血小板生成素、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小板相关抗体能较好地反映ITP的发病机制,对提高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水平及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活血化瘀中药具有通行血脉、消散瘀滞的功效。目前关于活血化瘀中药的研究众多,作用机制研究一直是抗血小板中药研究的弱势环节,研究多侧重于药效方面,缺乏随机对照实验、体内外实验等深入研究,至今尚未有一味中药或其有效成分抗血小板作用机制如西药一样明确。为明确活血化瘀中药抗血小板的作用途径与靶点,查阅和整理近年来国内文献资料,对活血化瘀中药抗血小板作用机制的研究情况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期为活血化瘀中药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促进中药的开发与利用。活血化瘀中药可以通过血小板膜糖蛋白途径、致聚剂诱导途径、钙离子途径、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代谢途径、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 AMP)代谢途径、血小板释放途径发挥抗血小板作用。  相似文献   

6.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较为常见的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鉴于ITP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清晰,因此探讨人类ITP发病相近或相似的动物模型有助于对ITP发病机制的认识与治疗效果的评估。系统回顾ITP模型的发展过程,对不同时期ITP的主动诱导、被动诱导(包括:抗血小板和单、多克隆抗体诱导、过继转移)以及基因工程病理模型在ITP研究中的应用进行总结分析,为ITP的发病机制与药理学研究等提供研究的方法和工具。  相似文献   

7.
王菊美 《河北中医》2009,31(3):407-407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多认为与自身免疫有关,故又称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迁延难愈,治疗难度较大,尤其是慢性ITP(CITP),自发缓解的机会极少。由于ITP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在治疗方面存在许多不足,西医治疗首选皮质激素,但副作用较大,在激素治疗无效时,多采用丙种球蛋白输注、免疫抑制剂、切脾等法治疗,此类方法因价格昂贵及创伤性之劣势,不易被患者接受。近年来,中医药治疗CITP正在显示出其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8.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血小板破坏增多、血小板生成不足,以皮肤黏膜出血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现代中西医血液病专家共识将ITP的中医病名命名为"紫癜病"。ITP的中医病因复杂,外感内伤均可致病,病机主要为外感邪热,血热妄行;脾气虚损,气不摄血;肝肾阴虚,虚火上炎;瘀血内阻,血不循经。近年来研究表明,从中医临床实践到实验研究,中医药在治疗ITP的作用机制上取得了一些进展,包括抑制血小板相关抗体的产生,减少血小板的破坏及改善血小板功能;促进巨核细胞成熟及血小板生成增多;调节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使其紊乱的免疫功能恢复平衡。本文就中医药干预ITP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进行总结分析,为评价中医药治疗ITP的作用机制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a purpura,ITP)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获得性出血性疾病,以广泛皮肤粘膜及内脏出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等为特征,发病机制多认为于血小板免疫性破坏有关,故也可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目前,对于本病的治疗,西医主要是激素、脾脏切除、免疫抑制剂、大剂量静丙和血浆置换等治疗措施,但存在不少弊端,临床适用有限。相比较而言,采用中医药对ITP进行辨证施治往往能取得很好的疗效。近年来,有关此方面的报道层出不穷,笔者在此作一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10.
《辽宁中医杂志》2015,(10):2026-2029
目的:明确脑血栓的形成机制及发病前相关危险因素的变化,探讨中医药治疗脑血栓的作用优势。方法: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及Pubmed等资料库检索近10年脑血栓的形成机制、发病前相关危险因素的变化及中医药防治脑血栓等相关文献,检索式分别为"脑血栓、形成机制、中医药"和"Cerebral thrombosis""The formation mechanism""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检索式分别为"并"和"and",共检索文献423篇,对筛选后的文献进行阅读。结果:应用43篇并对其研究结果进行综述。结论:通过检测脑血栓患者发病前相关危险因素的变化,临床运用中医药治疗脑血栓能及时抗血小板凝聚、抗血栓形成,并纠正血栓发病前状态,为治疗脑血管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1.
血细胞天然免疫分子CD55、CD59与体液免疫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血细胞CD55、CD59天然免疫分子与体液免疫的相关性及其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法测定血细胞CD55、CD59,采用全自动蛋白分析仪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3、C4及IgG、IgA、IgM。结果红细胞CD55与IgA呈正相关性(P<0.05),血小板CD55与IgG、IgM呈正相关性(P<0.05)。红细胞CD59与C3、C4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血细胞CD55、CD59分子参与体液免疫反应调控,具体机理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免疫副反应发生的机理,提高疫苗免疫效果。方法 选择健康仔鸡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Ⅰ组为健康对照组,Ⅱ组免疫ILT疫苗,Ⅲ组免疫ILT疫苗同时肌肉注射中药免疫增强剂Ⅰ,Ⅳ组免疫ILT疫苗同时肌肉注射中药免疫增强剂Ⅱ。分别在免疫前1d、免疫后第3天、第9天,按郭峰法测定各组鸡的红细胞免疫功能状态;ILT抗体效价。结果 试验Ⅱ组仔鸡在ILT疫苗免疫后3d,RBC-CR1花环率和RBC-IC花环率显著降低,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免疫后9d,RBC-CR1花环率和RBC-IC花环率升高到正常水平;而试验Ⅲ组和Ⅳ组,ILT免疫后RBC-CR1论环率一直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Ⅱ组。试验Ⅲ组RBC-IC花环率高于其他各组。结论 ILT疫苗免疫会引起鸡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短暂性降低;疫苗免疫同时应用中药免疫增强剂能够消除红细胞免疫功能短暂性降低的不良反应,提高疫苗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脑舒胶囊对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环磷酰胺0.02g/kg皮下注射制备免疫低下小鼠模型;碳粒廓清法观察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溶血素抗体测定法观察小鼠溶血素抗体生成;足垫增厚法观察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结果 1.33g/kg脑舒胶囊能提高免疫低下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0.67g/kg和1.33g/kg脑舒胶囊能增加免疫低下小鼠溶血素抗体生成,并拮抗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低下小鼠足垫肿胀度减轻.但两剂量组间无明显量-效关系.结论 脑舒胶囊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环磷酰胺所致小鼠免疫低下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增加其特异性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4.
免疫性不孕指的是由于生殖系统抗原的自身免疫或者同种免疫所引起的不孕症。在所有的不孕症中有30%左右因免疫因素而发。在免疫因素中主要以抗精子、子宫内膜、卵巢等为多见。在西医治疗手段中,多以免疫抑制疗法为主,但是效果不明显。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中医在治疗本病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其成功率显著高于其他治疗结果。文章对免疫性不孕的中医病因病机与辨证施治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一些结论,希望这些结论能够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疏风凉血补肾方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模型小鼠外周血血小板(PLT),干扰素γ(IFN-γ),CD80,CD86及程序性细胞死亡基因(PD-1)的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制备豚鼠抗小鼠血小板血清(APS),连续注射小鼠,复制小鼠ITP模型,疏风凉血补肾方高、中、低剂量灌胃给药(112.5,75,37.5 g·kg-1·d-1),强的松组灌胃强的松(10 mg·kg-1·d-1),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连续给药7 d。应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PL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因子IFN-γ,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CD80,CD86及PD-1的表达。结果:模型小鼠外周血PLT数持续减低,IFN-γ,CD80,CD86及PD-1明显增高,给予疏风凉血补肾方治疗后模型小鼠外周血PLT数明显增高(P<0.05),IFN-γ,CD80,CD86,PD-1明显降低(P<0.05)。结论:疏风凉血补肾方能升高ITP模型小鼠PLT,降低IFN-γ,CD80,CD86及PD-1的表达,改善细胞免疫的失衡,达到治疗ITP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运用甲状腺免疫合剂治疗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T)30例。结果显示,AT患者经甲状腺免疫合剂治疗后,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明显升高,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降低,红细胞免疫粘附促进因子升高,抑制因子降低,甲状腺微粒体抗体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均显著下降。提示甲状腺免疫合剂对于AT患者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异常有明显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牡丹皮对小白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牡丹皮小鼠增强小鼠免疫的作用。方法:实验动物采用清洁级ICR级昆明种小鼠,免疫调节试验各设3个剂量组,分别为52、26、13mg/kg体重,即高、中、低剂量组,另设蒸馏水对照组。经口灌胃给予受试物。免疫调节试验选用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指标。结果:调节免疫实验提示,中、高剂量组抗体积数显著增加,高剂量组耳廓肿胀度和中、高剂量组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吸光度差值显著增加,高剂量组单核一巨噬细胞的吞噬指数显著增加,高剂量组NK细胞活性显著增加。结论:牡丹皮对小鼠具有增强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重症肌无力主要是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介导的,补体参与,细胞免疫依赖性,针对神经肌肉接头处(NMJ)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AchR)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它以眼睑下垂,骨骼肌疲劳无力,晨轻暮重,严重者可影响咀嚼,吞咽及呼吸功能,休息或服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可缓解为特征.  相似文献   

19.
重症肌无力主要是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介导的,补体参与,细胞免疫依赖性,针对神经肌肉接头处(NMJ)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AchR)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它以眼睑下垂,骨骼肌疲劳无力,晨轻暮重,严重者可影响咀嚼,吞咽及呼吸功能,休息或服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可缓解为特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宣发膜原法对免疫性关节炎(痹证)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运用Ⅱ型胶原免疫所致小鼠关节炎作为中医痹证动物模型,用达原饮作宣发膜原法的代表方对痹证小鼠给药前后关节炎发病程度,血清抗Ⅱ型胶原抗体,IgM型类风湿性因子,淋巴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10(IL-10)和γ-干扰素(IFN-γ)分别用主分法和免疫酶标法进行了检测,结果:宣发膜原法能推迟小鼠关节炎的发病时间,降低发病率,降低小鼠血清抗Ⅱ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