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证疾病变化多端 ,寒热混淆 ,辨证实为复杂。分辨寒热当充分结合病因、病机 ,综合分析。兹将笔者所治寒热疑似治验介绍如下。1 虚阳浮越 ,失其正位 ,虚寒误作实热赵某 ,女 ,6 5岁 ,鼻出血 4天 ,于 2 0 0 1年 4月就诊。患者4天前出现鼻衄 ,时时暴流 ,经多方治疗无效。刻诊 :语低声微 ,行动迟缓 ,鼻翼微肿 ,头昏乏力 ,舌淡苔灰黑 ,脉浮。视前医方 ,一为龙胆 ,一为泻心。服后非但无转机 ,反增腹泻、纳差。再查舌脉 ,见苔虽灰黑 ,但质尚润 ;脉虽浮 ,但重按无力。且喜热饮。此为虚寒却以实热误治。故改方用黄土汤加减 :灶心土、代赭石、仙鹤草…  相似文献   

2.
证与证候异同论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证与证侯,是同一种概念,还是具有相互联系的两种概念?这一问题在中医学术界尚无一致的看法。四版教材《中医学基础》、五版教材《中医诊断学》,皆认为“证即证候。”而有的学者则提出:“证,绝不是证候”,本文试就这两个概念的异同问题,谈点个人看法。一、宋以前的证、候、证候,意义相近考宋以前证、候、证候三个名词,意义大体相同。证,指包括临床表现在内的各种证据,亦即所谓第一手临床资料。候有多种义项:作动词解,有伺望、等候、侦察、占  相似文献   

3.
李僖如 《新中医》1989,21(7):46-46,53
一、大气下陷头晕健忘证高×妻,女,38岁,农民,1972年9月初诊。苦于头晕健忘,胸闷怔忡,气短乏力,怠惰嗜卧,不耐烦劳,食纳减少历四年余。曾经多方检查,无任何阳性征,西医多诊为神经官能症,中医诊为气滞肝郁、心脾两虚、阴虚阳亢等,虽经中西药治疗皆未效。今经他人介绍,邀余诊治。现症:除前述者外,尚有心烦喜静,恶闻声响,少语寡言,语声前重后轻,情绪低沉,面容愁苦,舌红胖嫩、苔白,脉弱。血压110/65毫米汞柱,血红细胞390万/立方毫米,血红蛋白11克%,心肺无异常,肝功能正常。统观脉证,五脏皆虚,其虚之状有甚于中气不  相似文献   

4.
王萍  杨海燕  喻松仁  袁肇凯 《中医杂志》2012,53(10):815-816
证本质的研究历经多年,从证本质的理论探讨到证研究方法的改进累积了丰富的素材.从证本质研究的现状出发,提出了证本质存在异质性的特点,并对证本质存在异质性的原因进行了理论探讨,以期为证本质的研究探索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有关证的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沈自尹 《中医杂志》1995,36(9):560-561
“证”是中医所特有,也是中医理论的精华之一,通过证的研究探索其科学的实质,不仅提高中医的说理水平,以新的思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而且使中西医以共同的语言在一定程度上交融。证不仅包括一定的病理生理状态,且代表疾病在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动态表现,也可以出现在多种疾病中,因此需要通过分析比较,才能作出科学的定量的注解。证的研究中可变因素较多,因此证的临床实验研究需要注意到以下几方面:其一,证是动态的,有时要转化的,研究对象必须选择在疾病过程中特定的阶段和条件。其二,证经常兼有或夹杂其他的证,如能选  相似文献   

6.
文章提出了中医证具有显性和隐性双层结构,显性结构为证的外候,简称证候,证候由症元组成,症元则是由一组有联系的症状组成;而隐性结构则是证形成的病机网络及其表达,称之为证机,证机有更小的功能单元组成,该单元为机元,机元则由机素构成。证候是表现于外的有联系的现象层,而证机则是反映证候本质的相关要素的内在联系,因此证是证候的显性结构和证机的隐性结构的统一体。如此构建中医证的严谨逻辑结构,对证的本质和规范研究将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证候、证、症的概念及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7,他引:18  
刘保延  王永炎 《中医杂志》2007,48(4):293-296,298
首先通过中西两种医学体系的比较,对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证候”进行了定位,提出证候是中医从治疗的角度对人体运动状态和方式的概括和描述;进一步通过认识论证候和本体论证候概念的区别,对症、证、候以及证候的概念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通过证候概念中中医主体、客体等约束条件的分析,阐述了对证候实质、分类、分层、构成等的认识,提出了证候深入研究的初步思路和内容;同时对证候“内实外虚”、“动态时空”、“多维界面”等特征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归纳诸家对证的认识,阐述证的定义及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9.
《素问·阴阳别论》:"阳加于阴谓之汗."汗为五液之一,是阳气蒸腾津液从腠理出于体表的代谢产物.而汗出是机体功能活动中的生理现象,如《灵枢·决气篇》所说:"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现就生理、病理之汗等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过敏性疾病当从风论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过敏性疾病在病变特点上与中医学风证相类。风邪引起过敏 ,内因主要是禀赋不足 ,卫表不固 ,以及血虚、血热、血瘀等 ,外因以风邪为主 ,并可兼夹热、寒、湿、燥等。本类疾病治疗当遵循辨证论治法则 ,临床可分为风寒过敏证、风热过敏证、风湿过敏证、血虚生风证、血热生风证、血瘀生风证等进行辨治 ,紧紧把握治风作为中医抗过敏的基本大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