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酸枣仁提取物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酸枣仁醇提取物的急性毒性反应.方法 ①小鼠尾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酸枣仁醇提取物,连续观察14 d,记录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并计算LD50及LD50 95%可信限;②小鼠灌胃给药,测定一次给予酸枣仁醇提取物的安全剂量.结果 ①静脉注射酸枣仁醇提取物后,部分小鼠出现中毒反应并死亡,测得LD50为27.5 g·kg-1,LD50 95%可信限为25.1~30.1 g·kg-1,死亡动物尸检,其主要脏器未见病理改变.14 d后存活小鼠体重平均增加20.4%,略高于生理盐水组(18.2%).②小鼠灌胃给药(340 g·kg-1,相当于成人一次用量的326倍)后,连续观察14 d,小鼠全部存活,无明显毒性反应,小鼠体重平均增长17.2%.结论 酸枣仁醇提取物毒性很低,临床给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复方黄芪颗粒对机体免疫调节作用。[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50只清洁级雌性ICR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复方黄芪颗粒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补中益气丸组及空白对照组,10只/组。分组后使用1.25%2,4-二硝基氯苯丙酮液背部皮下注射20μL/只,次日开始灌胃干预。复方黄芪颗粒组(复方黄芪颗粒27.3g生药/kg、54.6g生药/kg、109.2g生药/kg);补中益气丸组补中益气丸7.02g/kg;空白对照组等量蒸馏水。给药体积均为50mL/kg,连续给药9d(1次/d),末次给药24h后于小鼠左耳涂1.25%2,4-二硝基氯苯丙酮液20μL/只。末次给药24h后处死小鼠,使用8mm打孔器打下左右两侧同部位的耳片,精密称重。观测耳肿胀度。[结果]复方黄芪高剂量组、中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小鼠耳肿胀度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P0.01);复方黄芪颗粒低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复方黄芪颗粒对2,4-二硝基氯苯所致迟发型超敏反应小鼠耳肿胀均有抑制作用,可明显改善小鼠机体细胞免疫。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壮药解毒蕨提取物对小鼠移植性肿瘤的影响。方法从解毒蕨全草中分别制成醇提取物Ⅰ供试液、Ⅱ供试液和水提取物Ⅲ供试液、Ⅳ供试液,以小鼠荷瘤S180,H22,L-1210为模型,将不同浓度的解毒蕨提取物供试液给小鼠灌胃,测算解毒蕨提取物组、模型对照组和环磷酰胺组的肿瘤抑制率、生命延长率。结果解毒蕨乙醇提取物高浓度组(40 g生药/kg-1.d-1)S180抑瘤率为50.84%(P<0.01),H22抑症率为42.67%(P<0.01),L-1210生命延长率为23.44%(P>0.05);低浓度组(20 g生药.kg-1.d-1)S180抑瘤率为38.55%(P<0.05),H22抑瘤率为38.00%(P<0.05),L-1210生命延长率为19.05%(P>0.05)。水提取物高浓度组(40 g生药.kg-1.d-1)S180抑瘤率为25.14%(P>0.05),H22抑瘤率为22.67%(P>0.05),L-1210生命延长率为34.49%(P<0.05);低浓度组(20 g生药.kg-1.d-1)S180抑瘤率为23.46%(P>0.05),H22抑瘤率为21.33%(P>0.05),L-1210生命延长率为30.46%(P<0.05)。结论解毒蕨醇提物能明显抑制小鼠体内移植性肿瘤S180和H22的生长,而且呈现量效关系,水提物有抗小鼠白血病L-1210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跌打生骨颗粒长期重复给药对大鼠可能产生的蓄积性毒性和延迟性毒性反应.方法:跌打生骨颗粒以最大给药量作为高剂量(10.0 g颗粒/kg/d=16.75 g生药/kg/d,相当临床日剂量0.279 g生药/kg/d的60倍),另设中剂量(5.0 g颗粒/kg/d=8.37 g生药/kg/d,相当临床日剂量的30倍)和低剂量(2.5 g颗粒/kg/d=4.18 g生药/kg/d,相当临床日剂量15倍),给大鼠连续灌胃给药6个月,观察对大鼠可能产生的蓄积性毒性和延迟性毒性反应.结果:3个剂量组动物的体重增长、摄食情况正常,对大鼠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指标和主要脏器系数无明显影响,主要器官病理组织学检查均未见异常.结论:跌打生骨颗粒对大鼠无明显蓄积性毒性和延迟性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健肝消脂颗粒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以评价其安全性.方法:以小鼠1d内最大浓度及最大体积的药量灌胃,观察其急性毒性反应14d,测其最大耐受量.结果:小鼠每天最大给药量相当于生药53.6g/kg,为成人临床推荐日用量的156倍,空白组与健肝消脂颗粒组小鼠体毒增长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出现任何毒性反应.结论:健肝消脂颗粒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垂盆草不同提取物的急性毒性反应。方法:经预实验,垂盆草水提物以最大浓度及最大给药体积的药液连续给小鼠灌胃2次,间隔7h,继续观察14d,记录小鼠毒副反应情况,计算最大耐受量及耐受量倍数;垂盆草醇提物按文献方法测定LD50。取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以360g生药.kg-1(相当于临床单日剂量的600倍)为最高剂量,按1∶0.83的剂间比例,分别给5组小鼠灌胃给药2次,间隔7h(给药剂量分别为360,300,250,207,172g生药.kg-1)1次,常规饲养观察14d。记录小鼠毒性反应及死亡情况,按改进寇氏法公式进行计算。结果:垂盆草水提物的MTD为206.892g.kg-.1d-1,该剂量相当于人体推荐服用量344.82倍;垂盆草醇提物的LD50为208.305g.kg-1。结论:垂盆草提取物无明显毒性,认为临床常用量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养心颗粒灌胃给药的小鼠急性毒性反应,为该药的安全性评价和药效试验剂量的设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最大给药量法,按照《中药、天然药物急性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附录II中要求的指征进行观察,并每7d记录体重。结果:养心颗粒205.95g生药/kg对小鼠灌胃给药,与空白对照组比较,7d、14d体重未见明显减轻,未见组织器官有体积、颜色、质地的改变。结论:以最大给药量给予小鼠灌胃2次(即总给药量为205.95g生药/kg),相当于临床人用剂量的约74倍,该剂量下小鼠未见死亡,各个系统和靶器官未表现相应的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桑胶颗粒对大鼠所产生的长期毒性反应.方法:SD大鼠分别经口灌胃77.0g生药/kg、38.5g生药/kg、19.3g生药/kg3个剂量的桑胶颗粒连续6个月,观察SD大鼠在给药中期、停药次日、恢复期的一般情况、体重、血液学、血液生化学、脏器系数及病理形态学和组织学的变化.结果:桑胶颗粒3个剂量组雄性大鼠给药、恢复期间体重增长慢于对照组,高剂量组大鼠给药后表现轻度流涎,个别血液生化学指标(AST、CK、K+)轻微下降,无其它明显毒副反应出现.结论:桑胶颗粒长期给药无明显毒性,安全剂量大于77.0g生药/kg·d-1.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以益气活血解毒为治法的化瘀丸对肿瘤生长及血栓形成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Lewis肺癌动物模型,造模后24 h随机分组并开始给药,实验分为5组:模型组(无菌水10 mL.kg-1 ig,0.9%NaCl 10 mL.kg-1 ip,1次/d)、低分子肝素组(无菌水10 mL.kg-1 ig,低分子肝素注射液100 u.kg-1 i,p)、环磷酰胺(CTX)组[无菌水10 mL.kg-1 ig,CTX50 mg.kg-1(1,61,1,16 d)ip,1次/d]、化瘀丸组(化瘀丸4 g.kg-1 ig,0.9%NaCl 10 mL.kg-1 ip,1次/d)、空白对照组(无菌水10 mL.kg-1 ig,0.9%NaCl 10 mL.kg-1 ip,1次/d),给药12 d或19 d。定期观察各组小鼠体重及肿瘤生长情况,接种后132,0 d处死小鼠,检测瘤重、肺转移数,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P-选择素(P-selectin)、内皮素-1(ET-1)水平。结果:化瘀丸组小鼠瘤重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抑瘤率分别为34.97%(13 d)和31.52%(20 d),肺转移抑制率为83.25%(20 d)。20 d化瘀丸组小鼠血清ET-1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P-selectin,ET-1水平低于低分子肝素组(P<0.05),并显著低于CTX组(P<0.01)。结论:化瘀丸作用于Lewis肺癌荷瘤小鼠,具有一定抗肿瘤生长的作用,并能降低荷瘤小鼠异常升高的血栓形成相关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0.
1材料与方法雄性Wistar大鼠60只,体重(240·0±20·0)g,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动物中心提供,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采用石津和彦改良法[1]制作大鼠左侧精索静脉曲张模型。普通饮食喂养,术后1周开始治疗组以生精冲剂4g/kg·d-1生药灌胃,连续3个月。模型组以相同剂量的清水灌胃。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