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借助星点设计-效应面法确定葫芦素口服脂质纳米乳剂的最优处方。方法提出了2个量化乳剂稳定性的常数:灭菌稳定性常数KS和冻融稳定性常数KF。用微射流仪制备葫芦素口服脂质纳米乳剂,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以葫芦素口服脂质纳米乳剂的平均粒径(Y1)、灭菌稳定性常数KS(Y2)及冻融稳定性常数KF(Y3)为评价指标,考察了葫芦素口服脂质纳米乳剂处方中聚氧乙烯40氢化蓖麻油的用量(X1)、大豆卵磷脂的用量(X2)及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的用量(X3)对制剂的影响,以效应面法预测最佳处方。结果优选的最优处方为:m(聚氧乙烯40氢化蓖麻油)∶m(大豆卵磷脂)∶m(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1.15∶0.50∶5.52。采用优化处方制得的葫芦素口服脂质纳米乳剂的平均粒径为(113.6±2.1)nm,灭菌稳定性常数KS为2.92±0.7,冻融稳定性常数KF为5.14±0.2,同预测值的偏差均较低,最大偏差为4.6%。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所建立的模型能较好地应用于葫芦素口服脂质纳米乳剂处方的优化。 相似文献
2.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7,(6):443-450
目的借助星点设计效应面法确定维生素K_2口服亚微乳的最优处方。方法采用微射流法制备维生素K_2口服亚微乳;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以乳剂的平均粒径(mean diameter,MD)、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离心稳定性常数(centrifugal stability contant,K_E)和冻融稳定性常数(freeze-thawing stability constant,K′_F)为评价指标,考察处方中聚氧乙烯40氢化蓖麻油、大豆卵磷脂及中链甘油三酸酯的用量对制剂的影响,预测最优处方。结果优选的最优处方为m(聚氧乙烯40氢化蓖麻油):m(大豆卵磷脂):m(中链甘油三酸酯)=2.0∶0.5∶5.0。采用最优处方制得的维生素K_2口服亚微乳平均粒径为(104.7±2.4)nm,变异系数为0.441±0.090,离心稳定性常数为3.20±0.43,冻融稳定性常数为2.05±0.21,实验结果与预测值相比偏差较小。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所建立的模型能较好地用于维生素K_2口服亚微乳的处方优化。 相似文献
3.
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优化注射用Cheliensisin A冻干乳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优化注射用Cheliensisin A冻干乳剂的处方.方法 以高压乳匀法制备乳剂,加适当冻干保护剂冻干,以冻干制剂的外观、加水复溶情况、粒径及多相分散系数(PDI)为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确定较优处方.结果 大豆磷脂、中链脂肪酸酯和Cheliensisin A的浓度分别为4%、15%和0.2%时,制得的Cheliensisin A冻干乳剂外观结实、光滑平整;加水再分散性好;粒径为168±5 nm;PDI为0.133±0.070;适合静脉给药.结论 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能够快速方便地筛选出Cheliensisin A冻干乳剂的较优处方. 相似文献
4.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氟比洛芬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处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法以总评"归一值"为指标优化氟比洛芬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处方。方法以粒径、包封率、载药量、Zeta电位等为评价指标,考察了氟比洛芬(flurbiprofen,FP)加入量、卵磷脂用量、吐温-80和泊洛沙姆188的总量以及去氧胆酸钠的用量对FP-NLC性质的影响。用多元线性方程和二次多项式描述各指标及总评"归一值"和3个影响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根据总评"归一值"的最佳数学模型描绘效应面,选择最佳处方,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 4个影响因素和4个评价指标及总评"归一值"之间存在定量关系。优选的最佳处方为氟比洛芬0.222 g,卵磷脂0.300 g,吐温-80和泊洛沙姆188总质量2.000 g,去氧胆酸钠0.100 g。优化处方各指标的预测值和目标值接近。结论所建立的模型预测性良好,可用于预测和优化氟比洛芬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处方。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应用星点设计 效应面法优化足宁颗粒制剂处方。方法以处方中浸膏粉的含量及润湿剂加入量为考察因素,以吸湿率、成型率和溶解率为评价指标,根据星点设计原理进行实验,并用多元线性回归和二次多项式方程拟合指标与影响因素之间的数学模型,经效应面法预测最佳处方。结果采用二次多项式拟合的相关系数优于线性方程,具有较高的可信度。综合效应面优化和评估结果,最终选取浸膏粉含量62.50%,湿润剂加入量6.30%。结论通过星点设计 效应面优化法所建立的模型可以用于足宁颗粒处方的优化。 相似文献
8.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罗红霉素掩味包衣处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罗红霉素颗粒进行掩味包衣,优化包衣处方。方法以Eudragit RS为包衣材料,根据星点设计原理进行试验安排,调节释放促进剂PEG6000(X1),与滑石粉的含量(X2),采用综合评价值Y为评价指标,建立指标与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经效应面优选最佳处方。结果选择二项式拟合效果较好,复相关系数R=0.927 2。包衣材料中加入(27±3)%PEG、(49±9)%滑石粉可以得到较好的掩味包衣颗粒。结论方法简单可靠,优化后的处方符合设计释放要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备甘草总黄酮骨架缓释片,并对其体外释药情况进行考察。方法:以HPMC K4M、PVP K30及PEG4000为载体材料对甘草总黄酮进行固体分散,加入填充剂后混合压片,以甘草总黄酮的累积溶出率为指标,对甘草总黄酮的体外释药情况进行考察。结果: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星点设计实验优选的处方为:HPMC K4M占处方量15.42%,PVP K30占处方量32.65%,PEG4000占处方量14.65%,乳糖为填充剂。制备的甘草总黄酮缓释片释药规律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甘草总黄酮骨架缓释片的处方设计可行,该缓释片在体外12 h内的释药情况良好,将甘草总黄酮进行固体分散后,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加,以确保其体外释药完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法以经皮累计渗透量为指标优化氟比洛芬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凝胶剂的处方。方法以经皮累积渗透量为评价指标,考察了凝胶基质量(x1)、氮酮用量(x2)和丙二醇用量(x3)对氟比洛芬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凝胶剂性质的影响。用多元线性方程和二次多项式描述经皮累积渗透量和3个影响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根据经皮累积渗透量的最佳数学模型描绘效应面,选择最佳处方,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三个影响因素和经皮累积渗透量之间存在定量关系。优选的最佳处方:卡波姆940为0.15 g、氮酮为0.70 g,丙二醇为1.50 g。优化处方各指标的预测值和目标值接近。结论所建立的模型预测性良好,可用于预测和优化氟比洛芬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凝胶剂处方。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去溶剂化-固化交联法制备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以白蛋白质量浓度(X1:1ρ,g.L-1)、阿霉素的质量浓度(X2:2ρ,g.L-1)、pH值(X3)及白蛋白理论交联度(X4,%)为考察对象,以纳米粒平均粒径(Y1:d,nm)、zeta电位(Y2:V,mV)、载药量(Y3:w1,%)和包封率(Y4:w2,%)为评价指标,以四因素五水平的星点设计-效应面法筛选出最佳制备工艺;并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制得纳米粒的形态。结果优化后的处方工艺为:白蛋白质量浓度为17 g.L-1、阿霉素质量浓度为2 g.L-1、pH值为9、白蛋白理论交联度为125%。以此条件制得的纳米粒平均粒径为(151±0.43)nm,zeta电位为-(18.8±0.21)mV,载药量为(21.4±0.70)%,包封率为(76.9±0.21)%,均与预测值偏差较小。结论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设计并优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齐墩果酸乳铁蛋白纳米粒的处方,并对所制样品进行表征和体外溶出行为考察。 方法:以Lf浓度、pH值和药辅比为考察因素,粒径、Zeta电位、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及二项式拟合建立指标与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经效应面法预测最优处方并验证,并对所得纳米粒制剂进行透射电镜及体外溶出度试验。 结果:各项指标均以二项式方程拟合度最高 (R 2> 0.98)且预测值与实测值吻合度较好,所制样品的平均粒径为(203.4±8.3)nm,Zeta电位为(27.1±2.3)mV,包封率为(92.6±3.2)%;表征结果显示纳米粒外观呈类球形;与原料药相比,纳米制剂溶出速率显著提高。 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适用于齐墩果酸乳铁蛋白纳米粒的处方优化筛选,并为进一步的体内生物利用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黄榆温度敏感型凝胶处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制治疗口腔溃疡的黄榆温度敏感型原位凝胶。方法:以泊洛沙姆407、泊洛沙姆188和聚乙二醇6000为考察因素,以胶凝温度为考察指标,分别用多元线性模型、二次多项式模型描述考察指标和3个考察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确定优化处方,最后进行验证。结果:根据多元线性模型和二次多项式模型,发现3个考察因素和考察指标之间存在可信的定量关系,二次多项式模型比多元线性模型置信度高。结论: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实现了该原位凝胶的处方优化。本剂型使用方便,在口腔黏膜表面迅速形成凝胶,延长滞留时间,释药缓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15.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双嘧达莫漂浮渗透泵给药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设计了双嘧达莫气囊式漂浮渗透泵。采用中国药典 (2005版) 附录XD释放度测定法第三法装置同时评价制剂的体外释放和漂浮性能。以聚氧乙烯 (PEO WSR303) 用量 (X1, mg)、NaCl用量 (X2, mg) 和致孔剂用量 (PEG4000, X3, %) 为自变量, 自制处方溶出曲线与目标溶出曲线相比而得的相似因子 (f2) 为应变量, 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系统。优化模型为
(R = 0.996), 当包衣 增重8%~9%、X1: 20~34、X2: 30~57、X3: 50时溶出曲线和目标溶出曲线相似, 从优化模型可得致孔剂用量最小值为35.1%, 所得优化模型在试验范围内预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R = 0.996), 当包衣 增重8%~9%、X1: 20~34、X2: 30~57、X3: 50时溶出曲线和目标溶出曲线相似, 从优化模型可得致孔剂用量最小值为35.1%, 所得优化模型在试验范围内预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制低密度脂蛋白纳米粒,优选其处方与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薄膜-超声法制备脂微乳,连接含载脂蛋白apoprotein B-100中、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结合域序列的合成肽制备纳米粒.以脂质浓度、超声功率及超声时间为考察因素,粒径为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其处方及制备工艺.结果 优选的脂质浓度为0.1%;超声功率为380 w,超声时间为6h.制备的纳米粒平均粒径为27.7 nm,PDI为0.17,ζ-电位为-28.7 mV.结论 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低密度脂蛋白纳米粒的处方与制备工艺,制备的纳米粒粒径与预测值接近,表明用该法优化其处方与制备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17.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9,(8)
目的制备泊沙康唑口服混悬液,并优化其制备工艺。方法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泊沙康唑口服混悬液,通过对制备工艺参数优化:均质压力(X1)和均质次数(X2)为考察对象,以平均粒径和多聚分散系数(Pd I)为评价指标,利用中心复合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泊沙康唑口服混悬液的制备工艺;采用Malvern 2000激光粒度仪测定混悬液的粒径分布和Pd I,扫描电镜观察其外观形态;并比较了自制制剂与原研制剂的理化性质和溶出度。结果制备的泊沙康唑口服混悬液的粒径d(0. 1)、d(0. 5)、d(0. 9)分别为0. 39、1. 63、3. 94μm; Pd I为0. 206;扫描电镜下显示泊沙康唑粒径均一;自制泊沙康唑口服混悬液与原研制剂的p H、粒径分布、黏度等理化性质相似,在4种溶出介质中的相似因子分别为87、71、71、81。结论通过中心复合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泊沙康唑口服混悬液的制备工艺,可以制备得到与原研制剂理化性质及体外溶出行为相似的泊沙康唑口服混悬液,有望应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