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小儿肋缘下横切口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先天性肾积水的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40例采用先天性肾积水患儿的临床资料,均予肋缘下横切口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探讨该术式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本组患儿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0.11±2.17)ml,手术时间约为(80.25±16.77)min,术后住院(15.26±3.23)d;经治疗,本病患儿经治疗均未出现吻合狭窄以及尿路感染并发症;术后7d,1(2.50%)例患儿出现肾盂和尿路感染症状;细菌培养试验中出现生长的肺炎克霉白杆菌,经敏感抗生素治疗后得到痊愈;所有患儿的肾脏均得到良好的恢复,其中肾盂程度均呈现不同范围的缩小,肾实质未出现变化或者略增厚。结论:先天性肾积水患儿行肋缘下横切口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先天性肾积水的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小儿先天性肾积水30例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所致肾积水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25例轻、中度肾积水,肾功能未见明显损害者行离断性肾盂成形术;对3例重度肾积水伴肾功能损害者,先行肾造瘘术3个月后再行离断性肾盂成形术;对2例重度肾积水、广泛肾实质菲薄,术前检查提示无肾功能者行肾切除术.结果:行离断性肾盂成形术的25例及先行肾造瘘术3个月后再行离断性肾盂成形术的3例手术均成功;行肾切除术的2例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致肾积水患儿可根据肾积水及肾功能情况分别选用离断性肾盂成形术、先行肾造瘘术再行离断性肾盂成形术、肾切除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所致肾积水行离断式肾盂成形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分析我科1年内收治的18例先天性肾积水行离断式肾盂成形术的护理记录。结果 18例肾积水患儿术后均痊愈出院,未发生输尿管再梗阻。结论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完善术前检查,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加强引流管护理,防止上尿路感染及详尽的出院指导是患儿康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小儿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患儿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所致肾积水行离断式肾盂成形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分析我科收治的104例先天性肾积水行离断式肾盂成形术的护理记录。结果:104例肾积水患儿术后均痊愈出院,未发生输尿管稃梗阻。结论: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完善术前检查;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加强引流管护理,防止上尿路感染及详尽的出院指导是患儿康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元化护理理念干预在先天性肾积水行腹腔镜下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实施多元化护理理念干预前59例先天性肾积水行腹腔镜下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患儿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将实施多元化护理理念干预后59例先天性肾积水行腹腔镜下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患儿设为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多元化护理理念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拔除输尿管支架管时间、术后镇痛泵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儿拔除输尿管支架管时间、术后镇痛泵使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P<0.01),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元化护理理念干预应用于先天性肾积水行腹腔镜下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患儿,可缩短拔除输尿管支架管时间、术后镇痛泵使用时间、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微创小切口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先天性肾积水的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09年6月采用微创小切口治疗先天性肾盂积水6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手术治疗60例62个肾脏,左侧34例,右侧24例,双侧2例,术中平均出血10 ml,手术时间60~90 min,无吻合狭窄,无尿瘘,1例术后7 d出现肾盂及尿路感染,细菌培养有肺炎克霉白杆菌生长,予敏感抗生素治疗1周痊愈.术后3个月~2年复查超声及CT,所有肾脏均恢复良好,肾盂均有不同程度缩小,肾实质无变化或略有增厚.结论 微创小切口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先天性肾积水是一种操作简单,效果满意的术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Anderson-Hynes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PJ)狭窄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采用Anderson-Hynes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PJ)狭窄36例。成人留置D-J管,患儿放外引流。结果:36例手术均获成功,肾盂积水好转,狭窄解除,吻合口通畅。随访6个月~2年,未出现吻合口再狭窄、肾积水加重等并发症。结论Anderson-Hynes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PJ)狭窄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8.
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肾积水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肾积水是小儿泌尿外科的常见病,而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PJ)梗阻是先天性肾积水的主要原因。UPJ所致的先天性肾积水本身症状不明显,多在腹部出现包块或并发肾结石、泌尿系感染、自发性肾破裂等时而被发现[1]。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是治疗小儿先天性肾积水提倡的术式。我科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介绍一种微创小切口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3个月以下小婴儿先天性肾积水的手术方法及疗效观察.方法 采用1.5~3.0 cm左右微创小切口治疗3个月以下小婴儿先天性肾积水40例,年龄32 d~3个月,左侧22例,右侧16例,双侧2例.结果 40例42个肾脏均无吻合狭窄,无尿瘘、尿路感染等并发症.术后6个月~2年随诊,所有肾脏均恢复良好,肾盂均有不同程度缩小,肾实质增厚.结论对于3个月以下小婴儿微创小切口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先天性肾积水是一种手术操作简单、疗效满意的术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小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腹腔离断性肾盂成形手术治疗25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儿.结果:25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30~150 min,中位时间135 min,术中出血量15~40 mL,平均20 mL,住院时间5~8日,平均6日.术后3个月复查B超,肾积水有不同程度减轻,术后半年,静脉肾盂造影检查肾盂输尿管吻合口均未见梗阻、狭窄.结论:后腹腔镜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小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具有微创、安全、有效、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婴幼儿先天性盂肾积水行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Anderson—hynes)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25例先天性肾盂积水行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的患儿,完善术前准备,做好患儿心理护理,术后加强各引流管及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结果25例肾盂积水患儿术后恢复良好,均痊愈出院,无护理并发症。结论引流管的护理与并发症的观察是先天性肾盂积水行Anderson-hynes术患儿围手术期护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PUJO)的手术方法.[方法]本组18例中采用非离断性肾盂成形成术6例,其中肾盂裁剪加连接处松解4例,离断性肾盂成形术12例.[结果]18例中16例获得随访,非离断性肾盂成形术5例中3例积水明显减轻,2例无明显改善.离断性肾盂成形术1例肾积水加重,其余肾积水均明显改善.两种手术方法疗效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是治疗PUJO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1):2107-2109
探究后腹腔镜下离断式肾盂成形术对先天性重度肾积水患者术中出血量及预后的影响。选择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48例先天性重度肾积水患者,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观察组23例,对照组25例。观察组采取后腹腔镜下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对照组予以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感染率并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感染率(8.70%)与对照组(8.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进行6个月随访,肾功能恢复良好,均未出现复发情况。对先天性重度肾积水患者应用后腹腔镜下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手术创伤,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4.
苏颖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2):62-64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重度肾积水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7例新生儿期入院的重度肾积水患儿中6例直接行离断式肾盂成行术,1例因肾积水严重先行肾穿刺造瘘术,引流38 d后再行离断式肾盂成形术,于术前、术后进行全方位的护理。结果:术后患儿均痊愈出院,无近期手术并发症。结论:术前充分地护理和评估、术后完善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是新生儿先天性重度肾积水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2009年3月,我们采用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1例出生2个月的先天性肾积水患儿,经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离断性肾盂成形术(dismembered pyeloplasty)在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PUJO)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组36例中,男性29例,女性7例,右侧12例,左侧21例.双侧5例。年龄5~49岁。积水容积50~1200ml.术中发现有纤维索带压迫19例,异位血管压迫14例.连接处狭窄21例,合并结石16侧,3例为孤立肾。均采用离断性肾盂成形术。结果:32例获得随访,26侧肾积水明显减轻(76.4%),6侧积水无变化但无加重(17.6%).2侧肾积水加重(0.58%)。结论: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体外肾盂成形术与小切口肾盂成形术治疗婴儿期先天性肾积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婴儿期先天性肾积水手术治疗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辅助体外肾盂成形手术31例为腹腔镜辅助组,小切口肾盂成形术36例为小切口手术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肾盂分离减少值和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值。结果腹腔镜辅助组手术时间[(78±12)min]较小切口手术组[(70±10)min]长(P<0.05),术后住院时间[(7.5±1.2)d]、术后肠道恢复时间[(1.2±0.2)d]均短于小切口手术组[(8.5±1.3)d、(1.5±0.5)d](P<0.05),术中出血量[(10.1±2.2)mL]少于小切口手术组[(12.6±3.2)mL](P<0.05);腹腔镜辅助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6%)、肾盂分离减少值[(16.4±9.6)mm]、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值[(10.3±2.7)mL/min]与小切口手术组[8.3%、(17.3±8.2)mm、(9.6±3.6)mL/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体外肾盂成形术治疗婴儿期先天性肾积水可达到与小切口肾盂成形术相同效果,患儿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18.
金雁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4):1262-1263
目的探讨总结小婴儿肾积水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分析我科收治的57例6个月以下小婴儿先天性肾积水行离断式肾盂成形术的治疗及护理记录。结果 57例患儿术后均顺利出院,未发现输尿管梗阻表现。结论小婴儿肾积水术前进行全面的护理评估,做好心理护理,完善术前检查,预防感染;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呼吸道护理、引流管护理,预防肺部及尿路感染等并发症;出院时做好出院指导及健康教育,对小婴儿肾积水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后腹腔镜下离断性肾盂成形术(附1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技术在离断性肾盂成形术中的应用。方法介绍后腹腔镜下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PJ)梗阻11例,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11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25 ̄550min,平均264min,出血量60 ̄220mL,平均住院9.5d。术后1例出现术侧胁腹疼痛,1例拔除双J管后出现同侧肾绞痛,对症处理后好转。11例均获随访4 ̄13个月(平均7.2个月),无吻合口梗阻,8例肾积水减轻,3例肾积水无明显改变。腰痛均消失,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后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治疗UPJ梗阻,具有微创、痛苦小、恢复快等优点,可部分替代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微创离断式肾盂成形术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根据患者(或家属)意愿,将86例UPJO患者分为微创组和传统组各43例。微创组采用腹腔镜微创离断式肾盂成形术,传统组采用开放性肾盂成形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止痛药使用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肾积水复发率等指标。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为(153.4±26.7)min,与传统组[(142.6±30.5)min]无统计学差异(P0.05)。微创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止痛药使用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9.8±4.1)ml、(64.2±23.9)mg、(1.7±0.6)d、(7.3±2.5)d,均显著少于(或短于)传统组[(86.3±17.2)ml,(107.4±35.8)mg,(3.6±1.3)d,(13.5±4.2)d](P0.05)。微创组并发症发生率和肾积水复发率均为2.33%(1/43),显著低于传统组[6.98%(3/43),16.28%(7/43)](P0.05)。结论与开放性肾盂成形术比较,腹腔镜微创离断式肾盂成形术可以促进UPJO患者术后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肾积水复发率,是目前治疗UPJO较为理想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