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外科感染患者细菌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外科感染的规范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2008年1月至201 1年12月外科感染患者送检标本的细菌鉴定及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结果 3257份临床标本共分离菌株3829株,革兰阴性杆菌占62.4%(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占37.6%(以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检出率呈升高趋势.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抗菌药物耐药率较低;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类、碳青霉烯类及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呈多药耐药性;所有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敏感(100%),但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检出率呈上升趋势(1.9%~7.5%).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45.6% ~61.5%;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呈波动表现;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较高(21.1% ~55.8%),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阳性球菌.结论 我院外科临床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临床分离细菌耐药现象较为普遍,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药物耐药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肾结石合并尿路感染的感染率、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2009年1月至2016年12月肾结石合患者中段尿培养资料,统计并分析菌谱和耐药性的变化。结果从14 063份肾结石患者中段尿标本中分离致病菌3 280株,阳性率为23.3%。肾结石合并尿路感染主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47.13%),肺炎克雷伯菌(8.35%)、粪肠球菌(8.14%)、奇异变形杆菌(7.10%)和铜绿假单胞菌(4.97%)。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奇异变形杆菌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耐药率≤10%,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吡肟、亚胺培南耐药率≥20.00%。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敏感率为100%。结论大肠埃希菌是肾结石患者合并尿路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对青霉素类、喹诺酮类、第3代头孢菌素、磺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对阿米卡星、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亚胺培南等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3.
目的监测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我国不同地区14家教学医院分离的腹腔感染病原菌的菌种分布及其体外药物敏感性。方法按设计方案收集来自腹腔感染的病原菌。菌株经中心实验室复核后,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10类共29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数据输入WHONET5.4软件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此次监测收集的腹腔感染病例数为742例,分离出的病原菌为74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6.7%(570/743),革兰阳性菌占23.3%(173/743)。病原菌中分离率位于前5位的分别为大肠埃希菌(38.8%)、肺炎克雷伯菌(10.2%)、铜绿假单胞菌(9.2%)、屎肠球菌(8-2%)和金黄色葡萄球菌(4.4%)。对于所有肠杆菌科菌,敏感率高于90%的抗菌药物包括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替加环素、阿米卡星和他唑西林-三唑巴坦。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敏感性大于90%的药物包括亚胺培南(100%)、美罗培南(100%)、替加环素(100%)和他唑西林-三唑巴坦(91.5%~91.7%)。铜绿假单胞菌中多重耐药菌株的检出率为14.7%,鲍曼不动杆菌为61.3%。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MRSA)的发生率为69.7%,所有菌株对替加环素、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均敏感。替加环素对所有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均保持了100%的敏感率。粪肠球菌中敏感性较高的抗菌药物还有万古霉素(100%)、替考拉宁(100%)和氨苄西林(81.5%)。屎肠球菌中敏感性较高的抗菌药物还有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96.7%)。结论引起腹腔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特别是肠杆菌科菌为主。替加环素、碳青酶烯类、他唑西林-三唑巴坦和阿米卡星对腹腔感染肠杆菌科菌保持了较高的抗菌活性,非发酵的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令人担忧。替加环素、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血液感染常见细菌分布及耐药特点,为临床血液感染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3年10月临床阳性血培养资料。 结果共检出细菌248株,分离率排前3位的依次是大肠埃希菌(40.73%)、表皮葡萄球菌(19.76%)和肺炎克雷伯菌(9.27%)。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为44.55%和20.69%,产酶菌株耐药性严重,检出亚胺培南耐药和美罗培南耐药的大肠埃希菌。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甲氧西林耐药表皮葡萄球菌(MRSE)检出率分别为46.67%和69.39%,未发现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耐药菌株,葡萄球菌耐药率较低的药物还有利奈唑胺和奎奴普丁-达福普丁。 结论血液感染细菌以肠杆菌科细菌为主,敏感药物为碳青霉烯类。应加强血液感染监测,及时了解其病原菌分布与耐药特点,制定有效的抗菌治疗方案,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胆道感染时胆汁中致病菌菌群及其对抗生素敏感性的变化,为临床选择用药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将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培养阳性的264例胆汁标本323株病原菌及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23株细菌中包含了52种细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594%,革兰阳性球菌占406%。排列前6位的细菌依次为肠球菌220%,大肠埃希菌195%,克雷白菌属118%,葡萄球菌属108%,假单孢菌属87%,肠杆菌属84%。59例混合感染中,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孢菌各占12例和10例。细菌对青霉素类、头孢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敏感性普遍下降,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万古霉素、替考拉宁仍保持相当高的敏感率。阿米卡星对细菌敏感性也较高,尤其对铜绿假单孢菌有效率仍达687%。结论胆道感染致病菌菌群不断在改变,细菌数量和种类在增加,其对药物敏感性普遍下降;治疗胆道感染应动态监测菌群和药物敏感性的变化及合理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导致复杂尿路感染的常见致病菌的分布并分析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 方法对2014年6月~2015年6月于某院接受治疗的1 215例复杂尿路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究抗菌药物的应用状况。 结果病原菌分类中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及真菌分别为840、260和115株,各占全部菌群的69.14%、21.40%和9.47%(χ2 = 16.32、P = 0.0000);本研究共提取革兰阴性菌840株,其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为主要菌群,共675株(占80.36%);3种菌株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青霉素以及除头孢他啶之外的3代头孢耐药率均高于50%,但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性均低于10%。革兰阳性菌260株,其中粪肠球菌、尿肠球菌为主要菌群,共204株(占78.46%)。其中粪肠球菌、尿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均无耐药性,高浓度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的耐药性均较高。 结论复杂尿路感染的主要致病菌群为革兰阴性菌,目前较为有效、耐药性较强的抗菌药包括氨苄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哌酮、头孢曲松、阿米卡星、氨曲南、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医院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和耐药情况,为临床预防和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本院临床血培养标本中病原菌的感染特点及其药敏。采用BD BACTEC 9120血培养仪进行血培养,BD Phoenix 100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系统对菌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真菌药敏采用K-B纸片法,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9 116例血培养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896株,阳性检出率为9.8%,其中革兰阴性杆菌491株,革兰阳性球菌350株,真菌37株,厌氧菌9株以及革兰阳性杆菌9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率较高,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菌株分别为49.5%和38.5%;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高于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和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分别为32.6%和20.9%,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为18.4%;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44.4%和70.4%;未发现耐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的葡萄球菌和肠球菌;粪肠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显著低于屎肠球菌。结论本院血流感染病原菌以肠杆菌科细菌为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不容忽视。临床应高度重视早期血培养,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高原地区医院感染败血症患者血液中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特征。方法血液培养采用BD BACTEC 9120全自动血培养仪,细菌的鉴定和药敏试验利用BD Phoenix仪和K-B法药敏试验。数据分析用WHONET 5.4和Excel 2003软件。结果452例外周血标本中检出74株(16.3%)病原菌,从中分离出革兰阴性菌27株(36.4%),革兰阳性菌39株(52.7%),真菌8株(10.8%)。引起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依次为葡萄球菌(25株,33.8%)、屎肠球菌(9株,12.2%)、大肠埃希菌(7株,9.5%);对革兰阳性菌药敏耐药性相对较低的药物为氯霉素和万古霉素。对革兰阴性菌药敏耐药性较低的药物为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和阿米卡星。结论革兰阳性菌是高原地区败血症的主要致病菌。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病原菌,肠球菌属和大肠埃希菌次之。病原菌对临床抗菌药物有较高的耐药性。万古霉素和亚胺培南分别为革兰阳性和阴性菌最为敏感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9.
整形外科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整形外科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采用Vitek—Aim System法和Kirby—Bauer法,对整形外科临床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并检测其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 分离得到291株致病菌。位列前5位的分别是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克雷伯菌属。革兰氏阴性杆菌对第3代头孢菌素的耐药性较高,可能与产超广谱B内酰胺酶菌株的增多有关,亚胺培南是治疗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最有效的药物;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百分数超过70%,层析万古霉素仍然是治疗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的最有效药物。结论 开展细菌耐药性的监测对整形外科临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提高现有抗生素的疗效。减缓耐药菌株的发生与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引起胆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及其对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对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240例胆道感染病人术中取胆汁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结果240份胆汁标本中130份培养阳性,培养阳性率为54.2%。共分离出细菌150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95株,革兰阳性球菌55株。引起胆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26.7%)、大肠埃希菌(18.7%)、肠球菌(14.6%)和克雷伯菌(10.0%)。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吡肟及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耐药率较低;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阿米卡星及头孢哌酮耐药率较低。结论胆道感染仍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中铜绿假单胞菌位居首位;阿米卡星可作为治疗胆道感染的首选用药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泌尿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病原学特点,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方法随机抽取泌尿外科手术切口感染患者42例,对切口分泌物行细菌检测,分离病原菌,分析病原学特点。结果 42例分离出68株病原菌,属于院内流行杆菌,包括MSSA、大肠埃希菌、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MRCNC、肺炎克雷伯菌、MRSA、MSCNC等。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敏感性100%,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等抗生素具有较高耐药性。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敏感性较高,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唑林、庆大霉素等抗生素耐药性较高。结论院内流行菌株是导致泌尿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泌尿外科手术围术期应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或减少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流行趋势及对药物的反应性.方法:用回顾性方法对121例尿病原菌培养结果达标者,分组分别探讨病原菌菌属分布特点、G-杆菌及肠球菌对药物的敏感性及耐药性,并通过计算OR值观察年龄与尿路真菌感染的关系.结果:革兰氏阴性杆菌占所有病原菌的首位,肠球菌占第二位,真菌感染的发生率较文献报道有上升趋势;从药敏试验上得出,氨苄西林对G-杆菌及其中的大肠埃希氏菌耐药率最高,亚胺培南对肠杆菌科保持着高度敏感性.肠球菌对青霉素类有中低度敏感,重症屎肠球菌感染可首选万古霉素.而对于老年患者、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则应尽早考虑到真菌感染的可能性.结论:尿路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仍是革兰氏阴性杆菌,并以大肠埃希氏菌为主.真菌感染有上升趋势,临床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胆囊与胆管胆汁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胆道感染者胆囊与胆管胆汁中的细菌分布、细菌培养阳性率及菌群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选择2005年6月至2007年10月住院手术的273例胆道感染患者的胆汁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分析,对培养结果阳性胆汁的细菌分布及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73份胆汁标本中149例培养阳性,其中胆囊胆汁17例,培养阳性率为19.8%,胆管胆汁132例,培养阳性率为61.7%。共分离出G^-杆菌127株,G^+球菌74株,真菌0株。引起胆道感染的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氏菌、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葡萄球菌。药敏结果显示,G^-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吡肟及丁胺卡那霉素耐药率最低,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唑啉及复方新诺明高度耐药。G^+球菌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及氯霉素耐药最低。结论胆道感染仍以G^-杆菌占主要地位,但G^+球菌感染呈现出明显上升势头。胆管胆汁细菌感染率较胆囊胆汁高,且细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某三级综合医院的泌尿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 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院内感染监控提供指导。方法从本院检验系统中筛选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泌尿道感染患者的4 748例尿标本培养结果, 回顾性分析其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结果 4 748例尿培养标本共分离出1 026株病原菌, 其中革兰阴性菌812株(79.14%), 革兰阳性菌210株(20.47%), 真菌4株(0.39%)。病原菌占比前5位分别是大肠埃希菌610株(59.45%)、屎肠球菌81株(7.89%)、粪肠球菌76株(7.41%)、肺炎克雷伯菌60株(5.85%)、彭氏变形菌51株(4.97%);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2%, 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10%;粪肠球菌对氨苄西林、呋喃妥因的耐药率<10%, 屎肠道球菌对青霉素类、喹诺酮类、红霉素等的耐药率>90%, 粪肠球菌对青霉素类、呋喃妥因的耐药率<10%, 未检出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耐药的菌株。结论泌尿道感染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 其次为屎肠球菌、粪肠球菌。菌群分布及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15.
术后腹部感染的腹腔引流液细菌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原  陈瑜  郑树森 《腹部外科》1999,12(4):168-169
对本科三年间术后腹部感染的100 例腹腔引流液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分析,结果检出77 例病原菌阳性, 共分离出97 株菌株: 革兰氏阳性球菌36 株(37.1% ), 革兰氏阴性杆菌51 株(52.6% ), 酵母样真菌10 株(10.3% )。肠球菌属列检出菌首位(27.8% ), 以肠球菌合并其它菌群感染的占混合感染的90.5% 。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显示上述菌株具有高度耐药性: 革兰氏阳性球菌仅对万古霉素敏感(耐药率为2.8% ); 革兰氏阴性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耐药率相对较低(分别为31.4% , 27.5% )。说明: 外科医生在努力增强患者免疫功能和保持局部引流通畅的同时, 要时刻注意菌群的改变和耐药菌株的增加, 并及时调节抗生素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不同遗传种系分型与耐药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分离的122株入院后48 h内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与108株入院后48 h后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样本均选自尿路感染患者的中段尿,其中患者入院后48 h内分离到的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归为社区感染菌,患者入院后48 h后分离到的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归为医院感染菌,采用API20E肠杆菌科细菌鉴定试剂盒与梅里埃公司ATB微生物半自动分析仪鉴定菌株,用制片扩散法测定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的药物敏感性,对比不同遗传种系分型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耐药性、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β-lactamases,ESBLs)率以及在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中的分布情况。结果根据试验结果可知,社区感染菌中与医院感染菌中均为D型比例最高,社区感染菌与医院感染菌的各遗传种系分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30株大肠埃希菌中,共检出产酶菌株138株,单产ESBLs76株,单产AmpC酶34株,同时检出ESBLs和AmpC酶28株。230株大肠埃希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为:对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复方新诺明81.7%、哌拉西林76.7%、氨苄西林74.2%、氨苄西林舒巴坦61.7%、丁胺卡那霉素61.7%、头孢呋辛60.8%、头孢泊肟59.2%、氨曲南59.2%、哌拉新林他巴唑32.5%、头孢唑林68.3%、庆大霉素57.5%、头孢噻肟43.3%、头孢吡肟38.3%、头孢西丁33.3%、亚胺培南0.8%。单产头孢菌素酶(AmpC酶)、ESBLs及同时产ESBLs和AmpC酶的大肠埃希菌对除亚胺培南外的14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高于平均水平。结论医院感染大肠埃希菌D型与社区感染大肠埃希菌B1型的产ESBLs率最高,大肠杆菌D型对大部分抗菌药物高度耐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社区和医院分别感染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其变迁,为社区和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VI TEK-2对2010~2011年社区和医院感染患者各种标本分离出的933株大肠埃希菌进行常规药敏试验,并比较社区和医院感染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结果:收集到社区和医院感染大肠埃希菌分别为575株、358株,产ESBLs菌株检出率分别为51.0%、68.2%。药敏结果显示933株大肠埃希菌对厄他培南、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替坦、呋喃妥因、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均低于5%,社区感染和医院感染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以上6种抗生素的耐药率无明显差别(P>0.05),对其他12种抗生素(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林、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吡肟、氨曲南、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社区感染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和产ESBLs菌株阳性率均低于医院感染大肠埃希菌。社区和医院感染大肠埃希菌对头孢替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性最高。产ESBLs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株,因此加强抗菌药物管理,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减少耐药株产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围手术期泌尿系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尿细菌谱及其药物敏感实验结果,指导临床治疗。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154例患者围手术期清洁中段尿培养的多重耐药感染细菌谱和药物敏感实验结果报告。 结果154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中革兰氏阴性菌有148例,占96.1%(148/154),阴性菌中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145例,占97.97%(145/148),阴性中大肠埃希菌127例,占第一位为82.47%(127/154),其中ESBLs阳性125例,占98.43%(125/127);革兰氏阳性菌有6例,其中屎肠球菌4例,溶血葡萄球菌2例。多重耐药菌在疾病分布中泌尿系结石占69.48%(107/154),其次为泌尿系梗阻占21.43%(33/154);人群分布中以中老年组最多,占80.52%(124/154),青年组占15.58%(24/154)。对革兰氏阴性菌耐药率高的抗菌药分别是:羧苄西林、环丙沙星、头孢噻肟、复方新诺明,而敏感率较高的药物为: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呋喃妥因;革兰氏阳性菌敏感率高抗菌药为:亚胺培南、万古霉素,耐药率较高的药物为:羧苄西林、环丙沙星、头孢噻肟、复方新诺明、头孢他啶。 结论围手术期尿路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中以革兰氏阴性菌感染为主,其中又以大肠埃希菌最多,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为产生ESBLs。在进行经验性治疗时可选择对大肠埃希菌产ESBLs菌株敏感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并加强对抗菌药物使用的监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回顾性分析临床分离的病原菌种类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现状,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对解放军第202医院2013年1月至12月临床送检的各类标本进行分离培养,采用DL-96细菌测定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判定依据按照CLSI 2012标准判定。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4 066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病原菌前4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为41.1%和66.9%。肠杆菌科细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均10.0%,且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具有高度敏感性,这些仍可作为肠杆菌科细菌引起重症感染的首选抗菌药物。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具有较高的敏感性。鲍曼不动杆菌对所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多重耐药非发酵菌检出呈逐年上升。MRSA检出率为27.2%,MRCNS检出率为54.9%。未检出耐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的葡萄球菌和肠球菌,但屎肠球菌的检出率远高于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显著高于粪肠球菌。结论细菌耐药现象日趋严重,及时准确监测病原菌变化及耐药趋势,针对不同耐药菌的耐药情况,合理选择抗菌药物,预防和延缓耐药菌的产生和传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本院呼吸内科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为本院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本院呼吸内科病房218例下呼吸道感染者的痰培养结果,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监测。结果218例感染者共分离出327株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占65.7%,排在前5位的病原菌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27.7%)、肺炎克雷伯菌(14.3%)、金黄色葡萄球菌(11.6%)、大肠埃希菌(9.4%)和屎肠球菌(7.9%)。主要病原菌对抗菌药物普遍耐药,其中革兰阴性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较为敏感,革兰阳性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较敏感。结论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形势较为严峻,临床上应合理选用抗菌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