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42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单硝酸异山梨酯,40mg/次,1次/d,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1次/d。心绞痛发作,硝酸甘油,0.5mg/次,含服。治疗组92例血府逐瘀汤(当归、牛膝、生地、赤芍各15g,川芎20g,桃仁、柴胡、红花、桔梗各10g,甘草5g);气虚明显加黄芪25g,党参15g;阳虚明显加桂枝15g,薤白20g;痰浊明显加半夏15g,全瓜蒌25g;胸痛甚加檀香15g,三七粉5g;1剂/d,煎2~3次至500mL,口服。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6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血脂四项(TC、TG、HDL、LDL)、不良反应。连续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32例,有效41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79.35%。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7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64.03%。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血脂(TC、TG、HDL、LDL)两组均有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老年难治性高血压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28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或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等三种以上药物联合。治疗组64血府逐瘀汤(当归12g,黄芪30g,赤芍、川芎各10g,桃仁、红花、桔梗、枳壳各6g);1剂/d,水煎100mL,早晚服用;心悸加丹参、郁金;痰浊加胆南星、半夏;严重失眠加夜交藤、炙远志、炒枣仁等;脾虚加白术、茯苓等。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3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血压变化、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46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31%。对照组显效27例,有效24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79.6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血压变化两组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心血瘀阻型胸痹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单硝酸异山梨酯20mg/次,2次/d;阿司匹林100mg/次,1次/d;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含服心痛定5mg。治疗组30例血府逐瘀汤(桃仁12g,红花、当归、生地黄各9g,川芎5g,赤芍6g,牛膝9g,桔梗5g,柴胡3g,枳壳6g,甘草3g。瘀血痹阻重,胸痛剧烈,加乳香、没药各12g、郁金9g,丹参12g。血瘀气滞并重,胸闷痛,加沉香、檀香各9g。寒凝血瘀或阳虚血瘀,伴畏寒肢冷,脉沉细者,加桂枝9g、细辛、薤白各5g。气虚血瘀,伴气短乏力、自汗,加人参4g,黄芪6g),1剂/d,水煎300mL,分早午晚3次温服;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4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心电图、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显效19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心电图显效7例,有效1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33%。对照组临床症状显效10例,有效1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00%;心电图显效3例,有效13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5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心血瘀阻型胸痹,疗效满意,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西药治疗痰浊中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9例住院患者按就诊号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长春西汀30mg+0.9%氯化钠250m L,静滴,1次/d;尼莫地平,40mg/次,3次/d,口服。治疗组34例半夏白术天麻汤(姜半夏10g,炒白术15g,天麻12g,茯苓20g,陈皮15g,当归10g,川芎15g,党参18g,柴胡10g,炙甘草6g;呕吐次数多加旋覆花、代赭石各10g),1剂/d,水煎300m L,早晚口服;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4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椎动脉血流速度、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6例,好转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06%;对照组显效20例,好转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7.1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椎动脉血流速度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西药治疗痰浊中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桃红四物汤联合西药治疗痰阻血瘀型胸痹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2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病志号抽签方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阿司匹林、单硝酸异山梨酯、美托洛尔等扩血管、抗血小板、调脂、降压、抗心绞痛等。治疗组31例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桃红四物汤(瓜蒌12g,薤白、法半夏各9g,熟地15g,川芎8g,当归15g,赤芍10g,桃仁9g,红花6g),水煎400m L,1剂/d,饭后30min口服,2次/d;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7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心绞痛发作、心电图、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55%。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1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0.9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心电图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桃红四物汤联合西药治疗痰阻血瘀型胸痹,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西药治疗痰浊中阻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6例门诊患者按抛硬币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阿司匹林,0.1g/次,1次/d;地芬尼多,25mg/次,3次/d。治疗组38例半夏白术天麻汤(茯苓20g,白术15g,炙半夏、天麻、橘红各10g;眩晕、呕吐严重加代赭石30g,胆南星10g,旋覆花15g,竹茄10g;耳鸣重听加石菖蒲、远志各12g;脘腹不畅加三仙、砂仁各10g),1剂/d,水煎200m L,早晚口服;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4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基底动脉、右椎动脉、左椎动脉、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8例,显效14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74%。对照组痊愈9例,显效11例,有效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3.6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相关指标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西药治疗痰浊中阻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眼底出血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262例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31例西药治疗。治疗组131例血府逐瘀汤(桃仁12g,红花、当归、生地、牛膝各10g,赤芍、甘草、枳壳各6g,川芎5g,桔梗、柴胡各3g),1剂/d,水煎400mL,早晚口服;伴有急性视神经炎,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及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加天麻,杜仲,钩藤,石决明;病情稳定加鳖甲,龟板,三棱,莪术,昆布;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4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眼底出血、视力、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66例,显效20例,有效3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3.13%。对照组痊愈31例,显效34例,有效35例,无效31例,总有效率76.3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血府逐瘀汤对不同原发病引起眼底出血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眼底出血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瓜蒌薤白半夏汤联合西药治疗痰浊闭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0例门诊及住院患者按抛硬币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控制糖尿病、高血压及高血脂等,健康教育,避免心绞痛诱发因素,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对照组40例硝酸异山梨酯,10mg/次,2~3次/d。治疗组40例瓜蒌薤白半夏汤(瓜蒌、葛根各25g,白芍20g,丹参、薤白各15g,半夏、桂枝、人参、郁金、延胡索、柴胡各10g),1剂/d,水煎150mL,早晚口服,75mL/次;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3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心绞痛发作次数、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显效21例,有效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0%。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7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2.50%。心电图疗效:治疗组显效22例,有效1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0%。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1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7.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瓜蒌薤白半夏汤联合西药治疗痰浊闭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2例门诊及住院患者按抛硬币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康宝得维,5mg/d,1次/d;氢氯噻嗪,25mg/次,2次/d;复方卡托普利,16mg/次,2~3次/d。治疗组42例血府逐瘀汤(桃仁、当归、红花、川芎各15g;葛根、钩藤、生地、赤芍、牛膝各10g;枳壳、甘草各6g;血瘀加红花、大丹参各10g;气虚加黄芪30g;痰湿壅盛加茯苓、薏苡仁各20g),1剂/d,水煎200m L,2次/d;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7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舒张压、收缩压、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9例,有效2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24%。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2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7.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血压指标两组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温肾泄浊汤治疗中期慢性肾衰合并甲功减退症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5例住院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45例温肾泻浊汤(桑寄生、制附子各12g,黄芪、六月雪、茯苓各30g,何首乌15g,干姜、柴胡、大黄各10g),1剂/d,水煎150mL,早晚口服。连续治疗6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1例,有效2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21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67.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肾泄浊汤治疗中期慢性肾衰合并甲功减退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瘀血刍议     
凡离经之血不能及时排出和消散,停留于体内,或行血不畅,壅遏于经脉之内及瘀积于脏腑器官组织的,均称瘀血。《金匮》云:“病人胸满,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无寒热,脉微大来迟,腹不满,其人言我满,为瘀血。”尤在泾《金匮要略心典》注云:“胸满者,血瘀而气为之不利也;唇痿舌青,血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化瘀通络法组方对急性血瘀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Adr加冰水造成大鼠急性血瘀模型,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PT、APT和FIB。[结果]化瘀通络法组方可明显降低急性血瘀大鼠全血低切黏度值、血浆黏度值、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最大聚集指数。并可缩短PT和延长FIB时间。[结论]化瘀通络法组方具有较好的活血化瘀作用;该作用为化瘀通络法组方治疗急性出血性脑中风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瘀血致病机理拾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除气机阻滞、血脉痹阻影响新血化生以外,阳气阻遏、郁热内伏、营卫失调、水津失布、升降乖违、心神逆乱等,亦为血瘀证常见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4.
阿司匹林通过不可逆抑制血栓素A2生成,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部分患者存在阿司匹林抵抗现象,解决阿司匹林抵抗已被广泛关注。研究证实:阿司匹林抵抗与临床事件发生具有相关性。通过对阿司匹林抵抗与血瘀证关系研究,认为血瘀证可能是阿司匹林抵抗的中医发病机制之一。希望发挥中医中药辨证论治和整体调节的优势,结合现代医学,针对不同的群体进行AR产生机制及防治方面的研究,使阿司匹林抵抗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从而为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预防带来更大的益处。  相似文献   

15.
血瘀与糖尿病肾病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日久致肾小球弥漫性硬化的特异性肾损害 ,亦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在其发展变化中有血瘀的产生 ,而血瘀又影响着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变化 ,活血化瘀是治疗糖尿病肾病重要的基本原则 ,用此法指导治疗往往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1 血瘀是产生糖尿病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糖尿病肾病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 ,历代医家多认为是消渴病日久肾元亏虚而成 ,种种病机均可导致血瘀 ,因津血同源相互化生 ,如阴虚津血不足 ,可使血行涩滞而生瘀 ;燥热入血 ,煎耗营阴 ,脉道不濡而成瘀 ;气虚运血无力 ,血行不畅 ,可留瘀 ;情志郁结 ,碍气…  相似文献   

16.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与血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血瘀是否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病机之一。方法对6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血瘀临床表现综合评分和血管内皮功能、血小板活化功能等检测,并与30名健康妇女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血瘀临床表现综合评分,血管内皮功能、血小板活化功能等分子生物学指标与健康妇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存在着血瘀分子生物学等客观性病理变化,血瘀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病机之一。  相似文献   

17.
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疗法客观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血瘀证见于多种疾病,是一种综合性病理状态,形成机理非常复杂。近年关于血瘀证的基础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已开始从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NEI网络)以及基因水平方面探索血瘀证的形成机理。本文从血液流变学、血管内皮损伤、微循环、基因表达研究等十个方面综述了近20年来国内外对血瘀证的客观化研究进展,以求进一步探索血瘀证的微观实质。  相似文献   

18.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属"胸痹""心痛"范畴,"阳微阴弦"是对胸痹病因病机的高度概括,"阳微,寸口脉微也,(关前为阳)阳得阴脉,为阳不及,上焦阳虚也;阴弦,尺中脉弦也,(关后为阴)阴得阴脉,为阴太过,下焦阴实也。凡阴实之邪,皆得以上乘阳虚之胸,所以病胸痹心痛"。气虚是发生发展基础,气虚血瘀是病机关键。宜辨证与辨病结合,灵活运用益气活血法,临床疗效显著。未来应开展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实验,运用循证医学手段,系统深入研究,为中医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疮疡疾患的病理基础;中医、中西医治法治则;筛选活血化瘀中药,以促进治疗疮疡血瘀证的药物开发.方法追溯自晋代至清代疡科治疗专著30余部,分析疮疡疾患的病因病机;统计疮疡内治处方出现率较高的中药排序,分析药物的功效分类.查阅现代文献,归纳血瘀证时出现的病理生理改变;分析治疗疮疡各类中药的现代药理作用.结果疮疡疾患病理基础,肿疡以气滞血瘀伴湿热毒为主证;溃疡以血瘀伴气血两虚为主证.治法为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补益气血.药物以甘草、当归、金银花、赤芍、人参、黄芪、桂枝为主药.结论疮疡疾患以活血化瘀治法为主,辨证佐以清热解毒、补益气血类药物.  相似文献   

20.
血瘀窍闭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文献和临床研究,并分析了脑血管意外性昏迷和颅脑损伤性昏迷的病理变化,提出了血瘀窍闭是脑血管意外性昏迷和颅脑损伤性昏迷的关键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