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2004-2008年浙江省金华市麻疹流行特征分析及防控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浙江省金华市2004-2008年麻疹疫情流行特征。方法对金华市2004-2008年麻疹疫情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5年间金华市共报告麻疹病例5471例,年均发病率为19.47/10万。发病以高度散发为主,偶有暴发,并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在3-5月;经济较发达、流动人口较多地区发病率高,病例以散居儿童和农民居多,≥15岁组和8月龄至7岁组为麻疹高发年龄段,本地病例以(8月龄和≥15岁的人群为主,而流动人口病例以学龄前儿童为主,流动人口、(8月龄和≥15岁人群比例呈上升态势。病例中无免疫史者和免疫史不详者占86.00%。结论金华市麻疹发病近年有上升趋势,控制麻疹的重点是确保麻疹疫苗的高接种率、高免疫成功率,消除免疫空白,把流动人口、(8月龄和≥15岁人群作为防控重点。  相似文献   

2.
孟德权  张萍 《疾病监测》2013,28(3):213-215
目的 分析太原市2006-2011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麻疹疫苗(MV)强化免疫(SIA)前后发病情况,探讨加速控制麻疹策略,为制定防控对策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太原市麻疹发病及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 结果 全市共监测到麻疹病例2994例,年度发病率在0.14/10万~35.35/10万之间,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4-6月为发病高峰,2008-2011年先后开展7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或查漏补种活动,平均接种率达到98%,2009-2011年麻疹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57/10万,≥14岁和U=28.11,P结论 高质量的MV SIA 能有效降低麻疹发病率,提高免疫接种率保护小月龄儿童和成年人是目前消除麻疹的关键,为此须进一步提高适龄儿童尤其是流动儿童2剂次MV的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减少免疫空白,适时开展MV SIA,同时对外来务工人员、育龄妇女进行接种,尽可能地提高人群整体麻疹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2005-2007年浙江省东阳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分析2005-2007年东阳市麻疹疫情的特点;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麻疹IgM抗体。结果 3年间该市共报告麻疹223例,年均发病率9.32/10万,发病模式以散发为主,病例分布广泛,并有明显的季节性,2-5月占总病例数的69.96%。8月龄和16~40岁为麻疹高发年龄段,占总病例数的73.09%。2005-2007年15岁儿童麻疹病例构成呈上升趋势,从2005年的37.01%上升到2007年的64.15%,其中8月龄儿童麻疹病例构成逐年增加,2005-2007年分别为13.64%、25.00%、30.19%。病例中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者占85.20%。结论 浙江省东阳市麻疹发病近年来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应进一步加强麻疹疫苗的基础免疫接种工作,消除免疫空白,提高免疫覆盖率。  相似文献   

4.
2001-2006年合肥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预防控制措施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2001-2006年合肥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预防控制措施,为进一步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对2001-2006年合肥市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麻疹监测系统的麻疹发病资料,利用统计软件SPSS和Excel表格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1-2006年合肥市共报告麻疹病例1530例,报告发病率5.66/10万。2001-2004年15岁儿童麻疹病例构成呈上升趋势,从2001年的55%上升到2004年的80%,2005、2006年逐年下降,病例构成分别为64%、52%。8月的儿童麻疹病例构成增加,2001-2006年分别为4%、6%、11%、5%、13%、21%。市区麻疹发病率高于农村。2005年流动人口麻疹病例占总病例数的40%,主要是集中在市区的城乡接合部和各高校区。结论应进一步加强麻疹疫苗(MV)常规免疫工作,适时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提高免疫覆盖率,消除免疫空白;根据麻疹流行的新趋势,对目前麻疹疫苗的免疫策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麻疹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针对性开展麻疹疫情防控,加快消除麻疹工作进程。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利用2015年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分析其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疫情以散居儿童为主,主要发生在城区,8个月龄至8岁病例麻疹疫苗接种率低,仅11.69%(9/77),经常生病和对鸡蛋过敏是未接种的主要原因(占82.00%),发病前7~21天曾经到医疗机构就诊者占52.82%。结论麻疹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低(病例均未及时接种),散居儿童接种率低,是发病主要原因,易感人群院内暴露是重要因素,应加强目标人群预防接种,加强医院内感染控制,落实城区目标儿童摸底调查和预防接种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2006-2014年浙江省衢州市水痘疫情流行特征及疫苗使用效果, 为制定水痘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 对所有报告病例疫情资料进行分析。分析2005年之后出生儿童的水痘发病及水痘疫苗接种情况, 计算水痘疫苗保护效果。结果 衢州市2006-2014年水痘年报告发病率为24.12/10万, 其中, 柯城区发病率最高, 为87.25/10万, 江山市发病率最低, 为2.17/10万。每年5-6月以及11月至次年1月发病数较多, 5~9岁儿童发病率最高, 为183.56/10万, 10~14岁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05年之后出生儿童水痘突破病例的构成比为30.46%, 2岁内水痘疫苗接种率逐年提高, 平均接种率为69.93%, 水痘疫苗的接种有效延迟了水痘发病。水痘疫苗1年保护效果为100%, 然后逐年下降, 6年后保护效果明显下降。结论 小学校是水痘疫情的高发场所。现有免疫策略使发病年龄高峰后移, 但不能阻止集体单位疫情暴发, 调整水痘疫苗免疫程序为2剂次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7.
2006-2008年江苏省苏州市麻疹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查日胜  张宏  朱轶妲  张钧 《疾病监测》2009,24(10):789-791
目的了解江苏省苏州市近年麻疹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Excel 2003软件对2006-2008年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麻疹病例进行分析。结果2006-2008年,苏州市共报告麻疹病例513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5.17/10万;麻疹发病高峰为每年3-5月。6岁及以下儿童及16~50岁人群是麻疹发病主要人群。8月龄以下儿童发病数占发病总数的11.24%。8月龄病例中无免疫史者占88.32%,免疫史不详者占2.31%,16岁病例中96.13%无免疫史。各年度流动人口麻疹发病率高于常住人口。结论苏州市麻疹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免疫空白是麻疹发病的重要原因。麻疹发病呈现低龄儿童和成年人两个高峰。应进一步提高麻疹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和及时率,采取措施控制流动人口和成年人发病。提倡育龄期女性接种麻疹疫苗,以减少8月龄以下儿童发病。  相似文献   

8.
2000-2008年广西宾阳县麻疹暴发疫情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秀然 《疾病监测》2009,24(10):786-788
目的分析2000-2008年广西宾阳县麻疹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利用宾阳县2000年以来的传染病疫情统计资料、麻疹监测系统资料、麻疹暴发疫情处理资料,对麻疹暴发疫情特征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宾阳县2000-2008年共发生5起麻疹暴发,合计发病57例, 占9年来全县麻疹发病总例数(267例)的21.35%;5起暴发涉及5个镇的3个自然村和2个私营工厂,平均罹患率36.82,无死亡病例。麻疹暴发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集中在4-7月; 暴发病例以1~14岁病例为主占92.98%;92.98%的暴发病例无麻疹疫苗免疫史。本县人口暴发2起,发病36例,占暴发总数63.16%,外来人口暴发2起,发病16例,占暴发总数的28.07%,混合型暴发1起,发病5例,占暴发总数的8.77%。 结论免疫规划薄弱村屯儿童、流动人口儿童常规免疫接种率低,疫情报告不及时是麻疹暴发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对这两个环节儿童的常规免疫和麻疹主动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9.
1986-2006年昭通市麻疹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昭通市麻疹流行特征及发病原因.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1986-2006年昭通市麻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86-2006年昭通市麻疹病人27 57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8.26/10万,发病率波动在5.40/10万~72.20/10万之间.有明显的季节性,高峰在3~6月.以低年龄组儿童发病为主,0~14岁占总病例数94.56%,7岁以下占发病总数68.44%.局部低接种率及免疫空白是麻疹暴发的主要原因.结论 控制或消除麻疹的主要策略是提高常规麻疹减毒活疫苗免疫接种率,加强对麻疹流行病学和血清学监测,根据监测结果适时开展麻疹强化免疫,控制麻疹暴发.  相似文献   

10.
福州市2004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唐丽琼  官陈平  王清华  张宏  陈杨 《疾病监测》2005,20(11):581-584
目的了解福州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加速控制麻疹的策略。方法根据福州市常规传染病报告系统对2004年麻疹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4年麻疹报告发病率为5.98/10万。发病呈散发和局部暴发并存的流行特点,暴发病例占总发病数的14.25%。4~9月为麻疹高发季节,5~10岁为麻疹高发年龄组。病例中有麻疹疫苗免疫史者占11.23%,无免疫史者占22.74%,免疫史不详者占66.03%。流动人口病例数占病例总数的37.26%。结论麻疹疫苗的常规免疫仍需加强,同时要抓好大年龄组儿童的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应提高外来人口的免疫覆盖率,进一步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预防控制麻疹暴发。  相似文献   

11.
2006年江苏省赣榆县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家胜  张明波 《疾病监测》2009,24(3):191-192
目的评价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后的效果。方法对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2006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和强化免疫前后同期麻疹疫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赣榆县2006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96.55%;流行病学效果分析表明,强化免疫前1年麻疹发病专率为4.83/10万,免疫后1年麻疹发病专率为0.55/10万,下降率88.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Isup2/sup=12.70, IP/I<0.05)。结论控制和消除麻疹疫情,首先确保麻疹疫苗的高接种成功率,其次加强对流动儿童麻疹免疫接种和管理,再次是加大对麻疹疫情监测工作力度,提高实验室诊断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安徽省2014年麻疹病例年龄分布特征, 探讨各年龄组发病原因及产生的问题, 为开展麻疹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4年安徽省麻疹病例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安徽省2014年共报告1005例麻疹病例, 其中非免疫接种针对人群发病占病例总数的59.60%。8月龄病例数占发病总数的24.78%, 8~17月龄病例数占29.05%, 20~34岁人群占25.07%。8月龄婴儿随着月龄增加发病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 流行季节出生的婴儿发病较少, 非流行季节出生的婴儿发病较多。有8例为母子同时发病, 其中6例为母亲传染给孩子, 2例为母亲被孩子传染。麻疹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56:1, 其中小年龄组男性发病高于女性(2=55.51, P=0.000), 大年龄组女性发病高于男性(2=5.07, P=0.024)。安徽省北部麻疹病例以小年龄组为主, 南部以大年龄组为主。292例8~17月龄的麻疹病例中, 204例未接种过麻疹疫苗(占69.86%), 66例接种过麻疹疫苗(占22.60%), 22例接种史不详。18月龄以下麻疹病例中71.15%在发病前7~21天去过医疗机构。结论 单纯依靠麻疹疫苗预防接种无法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应采取免疫预防和阻断传播双重策略, 控制麻疹发病水平, 以早日达到消除麻疹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贵州省天柱县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评估贵州省天柱县实施麻疹减毒活疫苗(MV)强化免疫的效果。方法综合分析强化免疫活动的组织准备、现场实施和活动评估(资料收集、接种率调查)等3个阶段的工作效果以及评估强化免疫3年来的麻疹发病情况。结果本次强化免疫共接种目标儿童64 782人,报告接种率和调查接种率均95%;麻疹发病较MV强化免疫前的2000-2004年年均发病率下降了98.56%。结论天柱县MV强化免疫效果显著,高质量的MV强化免疫能迅速降低麻疹发病。  相似文献   

14.
刘永胜 《疾病监测》2007,22(5):315-316
目的 了解2006年郑州市二七区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索有效控制麻疹的措施.方法 对2006年郑州市二七区麻疹监测及流行病学管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麻疹疫情以散发为主,报告发病率为38.85/10万;全年均有发病,其中4~5月份(63例,27.75%)和10~12月份(101例,44.49%)发病较多;发病以0~5岁为主(177例),占发病数的74.68%;流动人口病例数占病例总数的72.57%;发病人群麻疹免疫IgM抗体阳性率为74.49%.结论 流动人群是造成麻疹发病水平较高的主要原因,常规免疫仍需加强,保持高水平的免疫覆盖率和免疫成功率预防控制麻疹爆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北京市海淀区2009-2012年实验室诊断麻疹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和消除麻疹提供依据。 方法 对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室诊断麻疹病例发病情况和含麻疹疫苗接种情况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除2010年外,2009-2012年海淀区麻疹发病率呈下降趋势,2012年麻疹发病率达历史新低;2009-2012年共报告实验室诊断麻疹病例333例,占全部麻疹病例的60.65%(333/549)。实验室诊断麻疹病例中,269例(80.78%)在2-6月发病;有详细资料的328例麻疹病例中,8月龄和20~39岁病例占全部病例的58.85%;外省户籍病例占74.09%;有含麻疹成分疫苗(measles containing vaccine,MCV)免疫史的占20.12%,无免疫史的占42.68%,免疫史不详的37.20%;全区麻疹病例送检的病原学标本中麻疹病毒分离率为26.09%(6/23),均为H1基因型。 结论 海淀区麻疹发病水平达到历史新低。要进一步降低麻疹的发病率,需提高适龄儿童首剂MCV及时接种率和加强常规接种、对重点儿童开展补充免疫等措施提高MCV接种率,对外省户籍成人采取以接种麻疹疫苗为核心的措施,最终实现消除麻疹。  相似文献   

16.
杨慧琼  周燕  张章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20):2582-2583,2585
目的了解阿坝州2007~2009年麻疹疑似病例血标本采集率和实验室确诊率,探讨阿坝州麻疹发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为进一步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7~2009年收集的435份麻疹疑似病例早期血清标本,采用抗体捕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麻疹IgM抗体,结合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7~2009年阿坝州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824例,采集血标本435份,随着麻疹监测工作方案的开展和实施,标本采集逐年提高(2007年37.7%,2009年85.0%)。麻疹抗体阳性236例,实验室确诊率53.6%。全年每月均有发病,主要集中在2~7月为发病高峰。15岁以下年龄组为麻疹的高发年龄组,20~30岁年龄组有发病增多的趋势。对麻疹病例免疫接种史分析,有明确麻疹疫苗免疫史的共有41例,占总病例数的25.3%;无免疫史的114例,占总病例数的48.9%;免疫史不详81例,占总病例数的27.6%。结论提高麻疹疑似病例的血清标本采集率,及时对疑似病例进行确诊。加强室内质控,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进一步加强对预防接种工作的管理,尤其是对免疫空白进行强化免疫,以达到2012年基本消除麻疹的目标。在较大年龄组中开展麻疹疫苗的复种或强化免疫工作。  相似文献   

17.
2007年河南省麻疹病例免疫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丰达星  张珍英  徐瑾 《疾病监测》2009,24(11):885-887
目的分析麻疹病例的免疫史状况,探讨其免疫效果的影响因素和控制措施。 方法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在河南省2007年麻疹监测病例中筛选实验室确诊病例,根据疫苗接种情况进行分组,针对初免月龄前病例和具有免疫史的病例,讨论影响免疫效果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关麻疹控制策略。结果有根据筛选要求,共选出3912例麻疹确诊病例,其中有1079例病例有麻疹疫苗接种史,未到麻疹疫苗接种年龄而发病679例,到接种年龄未接种疫苗而发生麻疹1325例,麻疹疫苗接种史不详829例。在699例有明确麻疹疫苗接种时间的病例中,有336例在麻疹疫苗接种1年内发病,111例在接种疫苗1~2年内发病,60例在接种疫苗2~3年内发病,有59例在接种疫苗3~4年内发病,有133例在接种麻疹疫苗4年以上发病。结论随着麻疹疫苗免疫的实施,出现了接种疫苗后发病的病例和未到接种月龄发病两种情况,其产生原因可能是由于疫苗免疫原性改变或母传抗体的影响,针对这两个因素提出不同的控制措施,一是提高常规免疫接种覆盖率和免疫成功率阻断麻疹野病毒循环,二是将针对育龄期妇女麻疹疫苗接种,提高母传抗体的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2004-2014年重庆市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病学特征,初步了解三峡库区县和非三峡库区县乙脑的发病特征,为乙脑预防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全国传染病信息报告系统乙脑发病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将重庆市分为三峡库区县和非三峡库区县,按2008年乙脑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前后(2004-2008年、2009-2014年)分段进行乙脑发病特征的分析比较。结果 重庆市三峡库区县和非库区县乙脑年均发病率分别为0.82/10万和1.12/10万,病死率分别为3.25%和2.82%。11年间两地区发病率变化趋势相同,病例中男性均多于女性,发病均集中在7-8月,均以 15岁以下病例为主(98.77%)。库区县乙脑发病率从2004-2008年的1.34/10万降至2009-2014年的0.36/10万,非库区县的发病率从1.62/10万降至0.68/10万,库区县下降幅度明显大于非库区县(P 0.01)。疫苗常规接种前后非库区县的病死率分别为3.96%和0.45%,而库区县病死率分别为3.54%和2.36%。疫苗常规免疫后,0~14岁各年龄组发病率库区县除3岁和4岁年龄组外均低于0.05/10万,非库区县均低于0.10/10万。结论 重庆市三峡库区县与非库区县11年间乙脑发病趋势及季节分布与全国相近。2008年乙脑疫苗常规免疫后库区县0~14岁组发病率显著下降,提示三峡水库周边环境因素对乙脑发病未造成明显影响,库区县乙脑疫苗预防措施取得明显成效,但仍需加强易感人群保护及病例救治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